95岁超高龄老奶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这也是继去年一位94岁老人成功接受该团队手术并成为全国第二高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后,该团队再次取得突破,为更多高龄老人带去延续生命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95岁的王奶奶身材较为瘦小,曾于200
【千问解读】
近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许静教授、孙姗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95岁超高龄老奶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同时该例也成为天津市接受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最高龄患者。
这也是继去年一位94岁老人成功接受该团队手术并成为全国第二高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后,该团队再次取得突破,为更多高龄老人带去延续生命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95岁的王奶奶身材较为瘦小,曾于2004年5月出现头晕心悸、黑矇晕厥的情况来到胸科医院治疗,考虑其长期低血压、持续性房颤,于是医院为其进行了“起搏器安置治疗术”,植入了当时国内最新上市的双腔起搏器。
2012年8月,王奶奶第一个起搏器的电池耗竭回到医院更换,恰逢双腔带MVP(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能减少心室起搏对于心功能影响的起搏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家属果断选择了该款当时最新的起搏器。
近日,家属又发现第二个起搏器电池接近耗竭,需再次进行起搏器更换术,于是马上将王奶奶送到医院。
经检查发现,虽然王奶奶体内安置的起搏器在更新,但其埋入皮下的电极一直没有更换,从2004年到现在,电极使用已超过了17年,为避免今后电极发生故障再次手术,一定要制定最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诊疗方案。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许静教授、孙姗教授团队进行了完善的术前讨论:王奶奶超高龄,皮下脂肪薄不易埋入设备,再次手术的感染风险大,且其还患有脑梗,长时间手术配合能力差等,最终团队认为,手术应在保留原起搏器和电极并调整为OVO模式(只感知不起博)的同时,在其心室新植入近两年最新上市的体积最小、无电极设计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这样的手术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王奶奶的痛苦及再次手术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
10月25日下午,许静教授、孙姗教授、李鹏教授带领团队为王奶奶施行手术。
在局部麻醉后,医生穿刺右侧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并由此通路将胶囊大小的无导线起搏器送入右室间隔,选定合适的位置固定,在确认“胶囊”的固定状态及工作参数良好后,手术的主要部分就完成了,用时仅25分钟。
整个手术中,王奶奶配合良好,第二天就能够下床自由活动了。
术后团队仔细检查其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精神头十足的王奶奶高兴地向全体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Micra无导线起搏器如同药物胶囊大小,体积比传统起搏器减少93%,重量仅1.75克,电池寿命可长达12年,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扫描。
植入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能改善患者体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比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手术,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耗时短,且患者没有伤疤、电极、囊袋,可避免传统起搏器手术在穿刺和导线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气胸、电极磨损、移位、囊袋感染等并发症。
尤其适合有传统起搏器并发症、感染风险大、解剖或血管异常、不需要频繁起搏的患者。
世界最老的瑜珈老师贝茨高龄91,她的筋骨可是比 30 岁成人还灵活
贝茨的女儿今年初替她报名这项纪录。
虽然可能有更年长的瑜珈专家,不过贝茨完成了金氏世界纪录冗长的验证过程。
50 年前,贝茨在电视上看到瑜珈节目,从此开始练起瑜珈。
现在这位曾祖母每週有1天,会在佛州退休村的社区中心教瑜珈。
贝茨的学生通常比她小 10 岁或 20 岁。
贝茨奉行舒缓瑜珈,学员在课堂上不会汗流浃背、也无须费劲伸展肢体。
她说:「你的动作可能不完美,但世上本来就没有人。
」 86 岁的泰克勒是贝茨学生,已经上了 5 年瑜珈课。
锄式姿势 (Plow Pose) 现在对泰克勒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她能在躺下后,轻易地将双脚高举过头,并让脚趾触及头后方的地面。
对于筋骨灵活的称讚,泰克勒耸耸肩说道:「这帮助我肌肉放鬆。
」 医学专家表示,瑜珈、太极等较为和缓的运动,对老人家特别好,因为这类运动能建立平衡感,有助预防跌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时候官员多少岁退休?70岁高龄还要赴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