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男性相比女性患中风的总体风险较低 中风防治也因性别而异

发病年龄不同。
英国多伦多大学医学部近日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患中风的总体风险较低。
具体来说,30岁以下人群中
【千问解读】
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这种差异不仅造就了他们在远离某些疾病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健康短板,比如脑卒中(俗称中风)防治方面就会因性别而异。
发病年龄不同。
英国多伦多大学医学部近日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患中风的总体风险较低。
具体来说,3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中风风险高于男性;40~80岁人群中,女性发病风险低于男性;8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病风险没有太大性别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绝经前,雌激素为女性脑血管形成了一顶天然“保护伞”。
男性则没有这层防护,加上压力大,且伴有吸烟、酗酒、熬夜、不爱动、饮食肥甘厚腻等问题,都导致中老年男性中风风险大增。
临床症状不同。
男性中风以肢体表现居多,比如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
与之相比,女性中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可能只出现意识障碍、失去方向感、心智突然改变等,还有部分女性表现为偏头痛、心理压力大,这也导致女性中风特别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这也提醒广大女性,要更重视不明显的中风迹象。
复发率不同。
研究发现,中风后2年内,25%的患者会再次发病或发生其他心脑血管事件。
具体来说,中风后5年内,42%的男性和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发病。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有关。
女性心思细腻,发病后更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并遵医嘱用药,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积极运动,减少情绪波动,而男性的依从性较差,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失能情况不同。
临床数据显示,中风前,老年女性患慢病比例较男性高,比如糖尿病患病率为35%、心血管病患病率38%、髋骨骨折10%、视力障碍41.12%、抑郁47%。
因此,老年女性中风后失能比例较男性高18%。
这种失能的差异与年龄和共病有关,与性别没有直接联系。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风对健康的危害都很大,即使及时就医,多数人也会遗留后遗症。
所以,降低中风发病率最好的方式就是防范于未然。
建议未患有糖尿病的人,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毫米汞柱以下;已经发生过中风的人,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抗栓药,45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100毫克/天);绝经后是否需要采取激素替代治疗,要听从医生意见;男性应避免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高盐饮食、久坐等习惯,保持心态平和。
女性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例如,成为公务员推动性别平等政策,或在教育机构从事女性学教学与研究。
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需求不断增长。
女性学专业毕业生具备独特的性别视角和分析能力,将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享有稳定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
一、女性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女性学专业就业方向: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地市级机关),公务员(区县级及以下机关),公务员(省级机关),公务员(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专员/助理,助理/秘书/文员。
2、女性学专业就业前景: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性别平等意识和熟悉性别分析方法,并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在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国际组织、大、中专院校及社区,从事妇女发展、性别与政策分析、性别与传媒、女性学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由此可见,女性学专业是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女性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都还不错。
所以,2025年有意报考女性学专业的同学,不必过度担心“女性学真的没出路吗?女性学就业率很低吗?女性学真的很难就业吗”等问题。
同时,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即便被大学女性学专业录取,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这样才助于你学好女性学专业,找到与女性学对口的最好的出路。
以下为女性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与制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法学概论,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教育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女性学理论,女性史,女性心理学,女性与健康,女性领导学,性别与发展,妇女与NGO组织等。
埃及艳后长相奇丑,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埃及艳后是电视和电影界非常聪明的女人,历史上的埃及艳后是什么样的女人?克丽奥佩特拉生于公元前69年,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
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
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
让凯撒大帝疯狂的女人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
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都将这位传奇埃及艳后秘密描述为“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传闻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的艳后形象,埃及艳后秘密与手段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奇怪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献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历史上真实的克丽奥佩特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真的貌若天仙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还是到她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雕像中去寻找。
在德国柏林博物馆尚有一尊据称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艳后的肖像。
埃及艳后长相奇丑这尊肖像所展示的埃及艳后并不美艳:看上去她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人,头发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个髻,风格朴实,这样的装扮显然无法俘获罗马将领的爱情。
她的鼻子应该属于鹰钩鼻,但她的嘴并不性感。
她也不饰戴任何珠宝。
没有耳环,没有项链。
如果说保存在柏林博物馆里的这尊雕像说服力尚嫌不够的话,伦敦大英博物馆最近举行的“埃及艳后”展览则彻底揭开了这位传奇埃及艳后秘密的面纱。
这是首次同时展出11具克丽奥佩特拉的雕像,而这批雕像过去一直被误认为是其他王后。
从这些雕像看,女王不过是个长相一般,脸上轮廓分明,看起来较为严厉的女人。
她的个头矮小短粗,身高只有1.5米,身材明显偏胖。
她的衣着也相当朴素,甚至脖子上有很明显的赘肉,牙齿长得毫无美感。
这就是所谓的“埃及艳后”。
靠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难道这就是那位让凯撒大帝和安东尼神魂颠倒的女人?答案是肯定的,但凯撒大帝和安东尼之所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与埃及艳后的姿色并没有直接联系。
这是英国一位学者的最新发现:其实在中世纪阿拉伯学者眼中,“埃及艳后”不是靠美色而是凭卓越的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的。
克丽奥佩特拉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大学问家,她对炼金术、哲学以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
她聪明、诙谐、迷人,而且,她还具有惊人的毅力。
克丽奥佩特拉精通多种语言,她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克丽奥佩特以美貌蜚声于当今天下,而智慧才是她最值得称道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