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家: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12 点击数:
简介:汉末三国年代,英雄辈出,同时谋士也是辈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非常出彩的谋士群体,他们效忠于不同的人,但是每一个计策都能让人称赞。

而说到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郭嘉这些人,而实际上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掉的顶级谋士,他是谁,为什么总是被人排除在认知之列呢? 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记

【千问解读】

汉末三国年代,英雄辈出,同时谋士也是辈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非常出彩的谋士群体,他们效忠于不同的人,但是每一个计策都能让人称赞。

而说到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郭嘉这些人,而实际上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掉的顶级谋士,他是谁,为什么总是被人排除在认知之列呢?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记载,初平元年李儒为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

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每到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董卓总要看着李儒的眼色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我觉得电视剧这个艺术处理非常好,真是展现了李儒对于董卓集团的重要性。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堪称是董卓集团的第一谋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智囊,他在董卓集团的地位,不亚于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周瑜在东吴集团的地位,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董卓在三国前期横行一时,可以说关键就是出于李儒的谋划。

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向各地方势力下诏,让他们带兵进京,诛杀宦官集团(当然这个决策本身只能说明何进本身的决策失误),于是“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但是这个时候,李儒就站出来出了他的第一个重要决策,他说:“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

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这很了不起,因为,“奉诏”,指的是奉皇帝的书面命令。

还是被动性的,皇帝让你发兵,你才发兵,而且呢,你即使带兵进京,还是多少让人嫌疑,但是“上表”就不一样,上表指的古代的臣子向君主递交的一种奏本的格式,但是和后来的题本不一样,内容要求更加规范。

是正式性的向朝廷表白自己的意图。

是你是主动帮皇室除乱党,而且你主动向朝廷“上表”,更能得到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让你的向京师进军有了所谓的合法性。

从这点看,李儒确实不简单,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第一个计谋非常重要,他奠定了董卓篡权的第一步,而他的第二次重要决策就可以说对整个三国历史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了,(卓)私谓李儒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董卓想废汉帝改立陈留王,但是他又不敢下决心,又来问李儒,李儒说的非常好“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

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不仅肯定了董卓的想法,还详细说明了这样做的益处,于是,董卓就按部就班的实施这套方案,结果“诸官听罢,不敢出声”,董卓确实达到了威慑朝廷的作用。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的第三次决策也很是重要,这次决策让董卓集团得到了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董卓甚爱吕布之勇,甚至说“吾观吕布非常人也。

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这样的话,这时候手下将领李肃就献计说以金银珠宝,特别是赤兔宝马来收买吕布,听到这话,董卓马上就问李儒“此言可乎?”,李儒回答的非常干脆也很精彩:“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多么精彩的一句,他告诉董卓,既然要收买勇士夺取天下,就不能只可惜一匹宝马,结果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

最后呢,不出所料,吕布果然投靠到董卓帐下,成了董卓的义子,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的第四次决策也是精彩。

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军华雄被斩于汜水关,吕布也被打败于虎牢关,十八路诸侯势头正猛,正当董卓集团束手无策之时,又是李儒献出妙计,“温侯新败,兵无战心。

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

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

天运合回。

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听后恍然大悟,很是赞赏的对李儒说:“非汝言,吾实不悟。

”(这句话也表现出董卓也有谦虚的一面),于是迁都长安,避开了关东讨伐军的强劲势头。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的第五次决策则是非常之强,因为这次决策让后来纵横天下的曹孟德吃到了他辉煌人生的第一次大败仗,自己的性命差点就丢了!董卓迁都长安时候,李儒又献策“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

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

令后来者不敢复追。

”董卓对他言听计从,依然是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

结果是曹操惨败,若不是曹洪拼死相救,就已经被乱军所杀!曹操的首次大败竟是李儒谋划,此人果然非同凡人!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李儒的第六次决策依然精彩,但是这次却是毁在美女貂蝉之手,当王允策划的美人计吧董卓吕布义父子已经搞的关系如同水火一般时候,聪明的李儒一眼看穿了其中的阴谋!他对董卓说: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

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

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

太师请自三思。

”这话说的非常中肯也非常正确,董卓开始的时候还很醒悟,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

”然而,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貂蝉那小嘴一阵撒娇,添油加醋的一说,董卓又改变了主意,第二天对李儒说:“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

我只不究其罪。

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李儒一听这话就急了,“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

”然而已经被美女貂蝉鬼迷心窍的董卓,一贯对李儒言听计从的董卓这次却坚定了拒绝了李儒的说法,“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于是,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多么悲哀的话啊!聪明的李儒果然预见到了,结果,吕布杀了义父董卓,还未解恨,又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

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

一代智谋之士李儒的下场即是如此了!纵观李儒的一生,确实不失为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他的每一次决策都非常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他辅佐的终究不是明主,最终,毁在美人计手里,成了董卓的殉葬品!悲之!痛之!惜之!哀之!

李儒空有一身谋略却无辅佐明君之念。

最终遗憾而终,早早收场。

实在是令人遗憾。

三国命运最好的一个人,竟是范阳卢氏的始祖

说起,大家最敬佩的人就是,因为他的道德水平实在是太高;最佩服的应该就是了,因为他的能力最强;而最聪明的人应该就是了,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缺陷的,就算还是大家最喜欢的诸葛亮也是一样。

虽然诸葛亮确实是十分厉害的一个聪明人,但是他的更大的才能是在政治上,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是被罗贯中夸大了。

但是正所谓,人无完人,他们这样的人我们才感觉更正常一些,只是这个凡事都有例外,也真的出现在了这里。

三国,真的有一个完美的人,你找不出他的缺点,他就是刘备的老师,卢植。

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人,但是卢植是的徒弟,这个马融是当时的大儒,因此学成以后就在老家教书的卢植,也依然名声很响亮。

巧合的是,刘备和卢植是老乡,而且刘备的祖先好歹也是一个王爷,就算后来再怎么落魄,也还有其他的亲戚帮衬,因此编制草鞋的刘备也是有机会到卢植那里读书的。

很多人都认为卢植是没有出生在适合的时代,如果能晚出生二十年,那一定会成为争霸天下的重要选手。

而且卢植是兼具文才和武功,不可多得的一个复合型人才,最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格高尚。

他的儒学是当时士人们的楷模。

应该说,刘备后来的性格是受到卢植的影响的。

他是刘备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贵人,卢植的名声在日后刘备的称霸路上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卢植本人外在形象很好,记载说他的身材八尺二寸,有着远大的理想,而且是的海量,能喝酒一石不醉。

在他老师马融家读书的时候,马融经常安排歌舞表演,但是卢植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偷看过一眼,就算是他的老师都十分敬佩他的定力和心性。

男人,一般都是被两个东西牵绊,一个就算美色一个就是权力,但是卢植无疑对美色的耐力是十分高的,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而他敢于顶撞权臣关于废掉少帝的提议,足以说明他是一耳光不畏惧强权的人物。

但是也因此得罪了董卓,虽然在友人的劝解下,董卓没有杀死卢植,但是也被免官了。

此后,卢植就隐居了,不再过问世事。

而且,卢植更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范阳的始祖,后来的子弟中更是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时的神童。

随机文章张家界简介 雨吟滴翠特岗汀机场降落事故,每月4架飞机冲出跑道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多拉巨炮,仅炮弹就重达7吨(体积比人还大)爱因斯坦语言的时间晶体是什么,不存现实中的幻想晶体(打破时间)雅典娜是什么女神,竟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女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时期同样是醉酒,一人被称为酒囊将军,另一人却被委命高官

大将中有个淳于琼,因为喝酒误事,丢了乌巢粮仓,导致了军心大乱而失败。

这虽然是小说故事,但淳于琼这个“酒囊将军”的名号算是按到身上揭不下来了。

不过,魏国也有一个饮酒违反禁令的将军,因为有人为他说好话,他被放过,但他却从此被记住了,后来此人竟然被任命为三公的高官。

此人虽然善饮,但却为官清廉,死后还受到朝廷的表彰。

这个因饮酒出名又被曹丕记住的人是谁呢? 徐邈,字景山,蓟县人。

曹操平定河北后,征召徐邈为丞相军谋掾,试任奉高县令,后来入朝任东曹议令史。

魏国建立之初,任尚书郎。

当时有法令禁酒,但徐邈私下痛饮以至于酩酊大醉。

有个叫赵达的人向徐邈询问公事,徐邈说:“中圣人。

”赵达不敢隐瞒,就把这话禀报了曹操,曹操大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劝说道:“平常饮酒一醉方休者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徐邈生性谨慎,这不过是一时醉话罢了。

”结果曹操没有治他的罪。

后兼任陇西太守,转南安太守。

魏文帝曹丕当,徐邈历任谯相,平阳、安平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都有不错的口碑。

曹丕巡视,问徐邈说:“还经常中圣人吗?”徐邈回答说:“从前子反(司马)在谷阳醉酒夜逃,御叔(大夫)饮酒被罚以重赋,臣的嗜好和这二人相同,不能自禁,所以时常喝酒。

然而宿瘤(战国时丑女)因为长像丑陋而被载入史册,我则因醉酒而被皇上记得。

”文帝大笑,对身边的人说:“果然名不虚立。

”升任抚军大将军军师。

时期,徐邈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并使持符节任护羌校尉。

到任时,正赶上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徐邈即时派参军以及金城太守等人讨伐南安叛乱,为魏国恢复陇右地区立下了功劳。

在西北地区,徐邈在边境贸易、粮食生产,收缴民间私人武器,建立学校,禁止厚葬,教化百面都做出了贡献,得到朝廷的肯定。

后因讨伐反叛的羌人柯吾有功,封都亭侯,加官建威将军。

徐邈和羌、胡部族打交道时,对于小的过失从不过问;但如果他们犯了大罪,先通报部帅让他们知道应该处死的理由,然后斩首示众,因此人们都信服和敬畏他。

当皇帝的正始元年(240年),回朝任大司农,经历过任职司隶校尉,因公事免官后又任职光禄大夫。

徐邈最后升为司空,他感叹于三公是国家重臣,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占着这个职位不理事,于是坚持推辞不受。

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在家中去世,年七十八岁。

徐邈不是那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因而也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的战场功绩,但这个人有两点值得当时人敬仰:一是一生清廉;二是坚持操守,不图虚名。

在边境任职时,徐邈颇有政绩,经常得到朝廷赏赐,但他把赏赐全都分给将士,从不收入自家,妻子儿女却常常衣食不足。

他死后的嘉平六年,朝廷追思节操高洁者,徐邈和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一起受到了朝廷的追认表彰,每家得到了粮食二千斛,钱三十万的赏赐。

徐邈的操守,被人认为能持之以恒。

在曹操时期,人们认为徐邈通达,而自从任凉州刺史之后,人们又认为他固执。

有人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此前崔琰和毛阶主持选拔官员事宜,他们俩尊崇清素之士,所以人们就改换车服,用来猎取高名,而徐公仍一如既往,所以人们认为他通达。

此后天下崇尚奢靡,竞相效仿,相互攀比,而徐邈却风雅高尚淡泊自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被认为是固执。

因此,变的是世俗风气,不变的是徐邈的操守。

封建社会是官本位,官位就是名望,官位就是财富,徐邈面对三公高位不为所动,家无余财,在那样一个时代,实在是难能可贵,而这样的官,正可谓是。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徐邈有好饮酒的毛病,但这酒既不是吃请,肯定也不是公款。

随机文章卫青,霍去病和汉武帝有亲戚关系吗?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蓝色的水洞美哭了(不去是遗憾)揭秘世界上最漂亮的美人鱼,超模Hannah化身绝色美人鱼(海洋斗士)伽马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可摧毁地球/轻则可致不孕不育太阳系是否稳定,太阳系为什么很稳定(太阳系并没有那么稳定)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室家:三国顶级谋士是谁?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