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06 点击数:
简介: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励志语句,其中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这句话很受欢迎,在我们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时候也会接触到这句话,那么,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出自哪里呢,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的前一句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出处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这句话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原文为坚志者,功

【千问解读】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励志语句,其中“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这句话很受欢迎,在我们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时候也会接触到这句话,那么,“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出自哪里呢,“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的前一句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出处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这句话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原文为“坚志者,功名之主也;。

登山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意志坚定,是建功立业的主导;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不懒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师。

指志坚和勤奋,是做事做人的基本原则。



  登山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登山没有因为艰难险峻而放弃攀登的话,就一定会到达山的顶峰。



  葛洪是谁?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

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

《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抱朴子》简介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

该书分内、外两篇。

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

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

《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葛洪《抱朴子》中的10句经典名言

  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选自《抱朴子·广警》。

【释义】壮烈之士爱国好像爱自己的家一样。



  2、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选自《抱朴子·内篇》。

【释义】白色的石头很像玉,邪恶之徒外表很像贤人。

常用来比喻要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



  3、金以刚折,水以柔全。



  选自《抱朴子·广譬》。

【释义】金属因它的坚硬而折断,水却因它的柔性而得以保全。

比喻过于刚硬反而会伤害自身,显示柔弱有时反而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



  4、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释义】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5、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



  选择《抱朴子·用刑》。

【释义】解决困难问题,应从还比较易于处理的时候开始;铲除邪恶,应趁它尚在细微的时候进行。



  6、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释义】船装载过重就会沉没,人欲望太强就会损害生命。

常用于劝诫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7、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



  选择《抱朴子·广訾》。

【释义】病情危机的时候看重医道高明的医生,天下大乱的时候看重忠心不二的大臣。



  8、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



  选自《抱朴子·用刑》。

释:放弃。

肆:放纵,任意行事。

【释义】贤明的君主不废弃法律,所以投机取巧者难以得逞。



  9、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



  凌,渡过。

任,胜任。

【释义】两句指出金舟、玉马虽然珍贵,但不能乘风破浪、驰骋千里。



  10、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



  选择《抱朴子·广譬》。

【释义】金属之所以被折断,是因为其太过刚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为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为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无事,是因为其低下。

用来比喻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应当谦虚谨慎。



  关于懒惰的励志名言

  1、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英国

  2、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3、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4、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罗丹

  5、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狄德罗

  6、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佚名

  7、懒惰中有永恒的绝望——英国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荀况

  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10、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怀特

  1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12、因循懒惰就是死亡——英国

  13、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

——佚名

  14、勤谨勤谨,衣食有准;懒惰懒惰,必定挨饿——民谚

  15、懒惰比勤劳理能消耗身休——民谚

  16、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

——芬兰谚

  17、懒惰乃万恶之源——美国

  18、懒惰乃生者之墓——加拿大

  19、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新格言

  20、勒快的人用手,懒惰的人用口——民谚

  21、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民谚

  22、懒惰的马嫌路远——蒙古

  23、虫蛆在死水中孵化,罪恶在懒惰中成长——拉丁美洲

  24、一到傍晚,懒惰的人就忙碌起来——德国

  2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佚名

  推荐阅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共克时艰是什么意思?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是什么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什么意思
 

明朝军队屡战屡败,投降清军后咋就变成了龙虎之师?

满清之所以能够代替是有原因的,首先清军作战实力就胜过明军一筹。

那么明朝军队面对清军,是因为满清的军队实力远远大于明朝吗?其实并不是如此。

在清兵攻克扬州的时候,江北明朝的官军就好像一样,不仅丧失了斗志,还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这也导致后来明朝官兵来投降清兵的有很多,其中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

所以,有人说,的天下,就是这些明军的降兵降将打下来的,满清只是坐享其成,享受胜利的果实罢了。

那么,为什么明军将士宁愿投降?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报效国家的意志,没有了为国家奋斗的斗志,因为国家令他们失望了。

大明朝代,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然而,越到后面问题越大了。

宦官当政,官员腐败,官员勾结夷狄,勾结商人,各自为了自己利益,将国家的事情置之度外,这是大体的问题所在。

再加上明朝末年,天灾人患,国家国库虚空,根本就没有饷银给军队,起义的人大有所在。

再者皇帝这个人刚愎自用,朝廷上下不能团结一心,明朝已经虚弱得像个老人一样。

明朝的军队其实是很厉害的,他们有足够充分的训练。

也有足够的兵力,然而失败的问题,就出现在他们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和统治阶级已经失去了信心。

明朝军队面对清军一败再败,为何一投降满清就变成了虎狼之师?明面上是军队的问题,其实是上层惹的祸。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整个大明帝国已经开始了走下坡路,明朝末年,悍勇的士兵们因为军饷的原因,不想作战,军人变成了农夫,连生存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有报效国家的气力? 每逢乱世,人心涣散,敌军让整个国家人心惶惶。

然而此时的明朝依旧没有唤回民心,连皇帝也是失望上吊了。

崇祯皇帝临死前,曾经说过“文臣个个皆可杀”,为什么?因为文臣个个都是贪钱不干事的人。

明朝越到后面,问题越多,统治者本来是一心想除掉宦官,后来宦官势力减弱,文臣们倒是狂妄起来了,于是又借助宦官的力量削弱文臣的力量,这样也就导致明军士气下降得非常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国打仗一直是仁义之师?盘点四次对外屠城战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