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北门》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北门》原文 《北门》 诗经国风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
【千问解读】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诗经·国风《北门》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门》原文
《北门》
诗经·国风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北门》的出处
《北门》出自:《邶风·北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北门》译文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
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
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
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
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
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
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
《北门》的注释
殷殷:忧愁深重的样子。
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
”窭(jù):贫寒,艰窘。
已焉哉:既然这样。
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王事:周王的事。
适(zhì):同“擿”,扔,掷。
适我,扔给我。
政事:公家的事。
一:都。
埤(pí)益:增加。
徧:同“遍”。
讁(zhé):谴责,责难。
敦:逼迫。
遗:交给。
摧:挫也,讥刺。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下层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下层小吏位卑禄薄,内外交困,身心俱疲的情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纯用赋法,不假比兴,重章叠唱,有一唱三叹之效。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的原文翻译
2、“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的原文翻译
3、“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的原文翻译
4、“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原文翻译
5、“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原文翻译
蒹葭出自诗经哪部分 是一首怎样的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
蒹葭是一首怎样的诗蒹葭一般指《秦风·蒹葭》,《秦风·蒹葭》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写作者在一个深秋早晨,来到河边追寻自己思慕的心上人。
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表明离情别绪。
第二章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主人公的相思情感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
第三章描绘出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描绘出他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全文写景抒情,全诗三章,重章叠唱,情景交融,表现了主人公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之情。
蒹葭原文及译文原文:《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唐朝的国风有多开放?为什么唐朝帝王喜欢把孙子当儿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