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成三人指哪三人?月下独酌诗词赏析

根据诗词的意境来看,这四首诗都表达了一种孤独、冷落的情景,虽然表面还悠然自得,但内心十分凄凉。
其实这种感觉我们现代人也会常常感觉到,特别是一个人在外地打拼的朋友,可能每当夜声人静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孤单。
那下面就来简单分
【千问解读】
《月下独酌》其实有四首诗,是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根据诗词的意境来看,这四首诗都表达了一种孤独、冷落的情景,虽然表面还悠然自得,但内心十分凄凉。
其实这种感觉我们现代人也会常常感觉到,特别是一个人在外地打拼的朋友,可能每当夜声人静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孤单。
那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下《月下独酌》中比较独特的句子,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借此机会一起来看看。
李白诗歌《月下独酌》中,写到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大家在读到这句“对影成三人”的时候,可能都有些迷惑。
究竟这里的“三人”是哪“三人”?
有一种说法认为,三人指的是三个人影。
这三个人影分别是:李白、地上的影子、酒中李白的倒影。
这种说法中,确实有三个人影。
但是,“酒中李白的倒影”这一个人影,却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李白的杯子中,要现出人影,这个杯子必须非常大,要有酒坛那么大。
而且,就算有酒坛那么大,也无法现出李白的全貌,也显得别扭。
李白不是端着一个杯子喝酒,而是抱着一个酒坛喝酒,那就不是李白,而是李逵了。
所以,这一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一般对于这个“三人”的解释是:李白、李白的影子、月亮。
因为诗中写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既然是邀请了“明月”,又对着“影子”,因此才成为“三人”。
由此可见,这“三人”肯定就是李白、李白的影子和月亮了。
但问题是,“李白的影子”还有一点人形的样子,“月亮”怎么也成了一个“人”呢?它完全不像人啊。
还有,如果“月亮”是“人”,那么,诗歌中的“花”为什么不是“人”呢?“酒”又为什么不是“人”呢?
如果“花”与“酒”也算“人”的话,那就不只是“对影成三人”,而是“对影成五人”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有人说,在这里,“花”与“酒”不能被称为“人”,也就是不能被称为李白的酒友,因为它们属于环境。
繁花香气四溢,明艳照人。
李白觉得这样的环境确实很不错。
如果是史湘云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繁花之间,就躺在石条凳上睡着了。
如果是我们当下的人,一定就会掏出手机,至少拍出九张照片,近景、远景、特写,最后还不忘把自己拍进去。
虽然用了美颜相机,还是奇丑无比,但依然还是要拍。
不过李白不会这样做,李白肯定只会饮酒作诗。
提一把酒壶,端一个酒杯,陌上花开缓缓归。
但问题是一个人喝酒,有个啥意思呢?一人不喝酒,两人不赌钱。
一个人喝酒,越喝越寂寥。
喝酒是需要人的,但此刻没有人。
李白看见了自己的影子,邀请自己的影子一起喝酒。
但是还不过瘾,他还想更热闹,于是又邀请了月亮,把月亮当成一个人。
这样一来,就有三个人在一起喝酒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当时有花、酒、李白、李白的影子、月亮这五种事物,真正作为“人”的,只可能是李白、李白的影子,以及月亮。
不过,问题并没有解决。
正如上面我们说到的,李白和李白的影子,称之为“人”还说得过去,为什么把“月亮”也当成是“人”呢?
其实,“月亮”在古代的诗歌艺术中,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意象,它可以表示很多意义。
比如一个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就会写“月”。
因为月亮既可以照见他,也可以照见他的故乡。
因此,写“月”,就相当于写故乡。
月亮在这里,是一个关于空间的意象。
再比如一个人怀古,也会写“月”。
因为月亮照在古代的景物上,也照在现在的景物上。
古人早已不见了,景物也早已不见了,但是月亮还在。
月亮在这里,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意象。
又比如一个人想念他的朋友,也会写“月”。
同样的道理,自己不能陪在朋友身边,但是月亮可以一直陪在朋友身边。
月亮在这里,是一个关于情感的意象。
总之,月亮在古代,其意义是多重的。
而且月亮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很多事情是可以向它倾诉的。
这样一来,月亮自然就具有了“人”的意义。
当然了,李白在这里之所以要选择把“月”作为第三个“人”,而不是把“花”“酒”这样意象当成第三个“人”,还有另外一层意义。
这层意义,就是月亮代表着冷清、孤独这样一些意思。
月亮在古代是极阴之物,是极为寒冷的,同时也代表着孤独寂寞。
嫦娥飞到月球上去了,就是受到了孤独寂寞寒冷的惩罚。
人的影子也是孤单寂寞的,“顾影自怜”这个成语,就代表着一个人的孤独寂寞。
李白写这首诗,没有朋友和他一起喝酒,他邀请了自己的影子,又邀请了月亮,看起来是热闹无比。
但由于月亮和影子都代表着孤单寂寞,而且还不是真的人,因此,这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不是热闹,反而是更加寂寞孤单。
而写“花”和“酒”当酒友,就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只能写“月”。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这首诗写于公元元744年,千问网,当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正是壮年时期。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是哪位?诗囚是指唐代诗人孟郊。
因为他的诗多聚焦于世态炎凉,多写人间苦难,所以他被称为“诗囚”。
孟郊为何“诗囚”﹖?诗囚即为孟郊,正因为孟郊、贾岛都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之词”,所以后人把他们二人并称,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的诗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独特的造诣,有着感人的生活气息。
有些诗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写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情感,在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诗囚——孟郊、贾岛。
孟郊的诗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独特的造诣,有着感人的生活气息。
有些诗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写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情感,在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著名的“推敲”故事就出在他身上。
他曾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并非绝好的句子旁注有一小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册秋。
”可见他在锤炼词句上下的工夫之深。
诗囚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的诗作常聚焦于世态炎凉,多写民间苦难,因此被世人称为“诗囚”。
孟郊的重要作品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孟郊为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哪条河流?
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 一衣带水是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
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哪条河流? 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意思是:隋文帝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 在这里,一衣带水中的水指的是长江。
后来,也常指江河湖海等水域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往。
一衣带水的典故 在隋唐时期,隋高祖文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隋文帝杨坚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
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
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有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
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
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
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一衣带水的近义词 近在眉睫、朝发夕至、一水之隔、山水相连 一衣带水的反义词 天各一方、万里迢迢、一望无际、咫尺天涯、天涯海角 用一衣带水造句 1、台湾与祖国大陆一衣带水,是不容分割的,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2、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3、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一衣带水成语接龙 我们在玩“成语接龙”游戏的时候会遇到“一衣带水”这个词,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接,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衣带水成语接龙大全,全部是以“水”字打头的成语。
水深火热、水泄不通、水落石出、水土不服、水阔山高、水复山重、水源木本、水满则溢、水大鱼多、水到渠成、水月镜像、水静鹅飞、水性随邪、水清石见、水木清华、水中捞月、水涨船高、水中著盐、水到鱼行、水佩风裳 延伸阅读: 为什么蜻蜓点水? 为什么热水会冒烟? 水星为什么叫水星? 人为什么要喝水? 为什么鲸鱼会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