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法家米芾是个怎样的人?米芾竟然有洁癖

米芾是宋朝人,然而作为一个书法家,米芾却有一个令人无奈的习惯,他有洁癖。
书法家怎么可能一点墨水都不会沾到?然而米芾居然有洁癖,不知道他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这位大书法家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1.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米芾的大名。
米芾是北宋
【千问解读】
米芾,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大书法家,不学习书法可能不了解他,但是在书法界,米芾的名气也是非常高的。
米芾是宋朝人,然而作为一个书法家,米芾却有一个令人无奈的习惯,他有洁癖。
书法家怎么可能一点墨水都不会沾到?然而米芾居然有洁癖,不知道他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这位大书法家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1.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米芾的大名。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大书法家,和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宋史》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明朝大书法董其昌更是把他列为宋朝书法的No.1。
但是,你是否知道,米芾有极其严重的洁癖,严重到惜字如金的《宋史》都花了二十一个字来强调——“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
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
”要知道,米芾整个的传记也不过两三百字。
米芾去世后,蔡肇为他撰写墓志铭,在铭文中有“浣衣濯带肌瘳皲”一句,说他经常洗濯,连皮肤都起皱了。
这样的描述居然也堂而皇之地在墓志铭中占了一行,可见其给世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2.来看看米芾的洁癖到了什么程度。
有洁癖的人洗手的次数是多于常人的,米芾就是这样。
只要用手拿过东西,米芾马上就把手洗一遍,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仆人总要带着一壶水,时刻准备着伺候米芾洗手。
米芾洗手从不用盆,他嫌盆里的水不干净,洗手统统都是“流水作业”。
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拍打打、抖抖晃晃,像打摆子一样,直到晾干。
宋高宗赵构在《思陵翰墨志》有这样一段记载:世传米芾有洁疾,初未详其然,后得芾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
”
有洁癖的人,对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十分在意,绝不能容忍他人的染指。
有一次,米芾上朝所穿的官靴被人动了一下,这下麻烦大了。
回到家,米芾把朝靴洗了又洗,刷了又刷,明明已经很干净了,米芾还是三不罢四不休,最后直接把靴子洗破报废才算完事。
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动,别人用过的东西,米芾当然也不会使用,为此甚至不惜丢官贬职。
米芾曾担任太常博士,负责太庙的祭祀礼乐,在主持朝廷祭祀活动的时候,要穿规定的祭服。
这件祭服属于国有资产,谁主持谁就穿。
米芾嫌祭服有人穿过,就拿回去洗,一遍不够两遍,两遍不够三遍,反反复复。
因为宋朝属于火德,祭服上有火焰的纹样,那时候染色的水平不高,洗了几次之后,用力过猛的米芾居然把祭服上的火焰洗掉了,染料褪色还把火焰纹样周围弄得污七八糟的。
穿着这样一件祭服去主持活动,灭门也正常。
幸亏宋徽宗赵佶知道米芾的洁癖,没有发飙,只是将他罢官了事。
由于洁癖,米芾被别人钻了空子,舍弃了自己的心爱之物。
据《清波杂志》、《古今笑史》记载,周仁熟与米芾是很要好的朋友。
一天,米芾在周仁熟面前夸口炫耀,自己得到了一方砚台,绝对属于“天地秘藏”,世间少有。
周仁熟故意说了一些风凉话,用激将法激得米芾把砚台拿出来一起赏玩。
周仁熟对这块砚石赞赏不已,故意说:“不知发墨情况如何?”说完“呸”一声,对着砚台吐了口唾沫,接着磨起墨来。
正准备喊人去取水的米芾瞬间傻了,这砚台还能要吗?周仁熟忍着笑把这方宝砚抱回了家。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米公洗墨”的故事。
说的是米芾在江苏涟水当县令的时候,期满离任,米芾再三叮嘱家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米芾亲自逐一检查,生怕家人不小心把公家的东西带走了。
检查中,米芾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于是临池洗墨,不带走涟水一点墨汁,清清白白上路,一时传为佳话。
这则故事中,米芾被上升到廉政榜样的高度,但实际上,这跟清不清廉真没多大关系,就是洁癖而已。
3.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米芾挑女婿也是走洁癖的套路。
据《万历野获篇》记载,米芾给给女儿找婆家的时候,挑来选去总是感觉不合适。
后来有个小伙子,名叫段拂,字去尘。
米芾一看就觉得这个名字“干净”,他高兴地说:“拂矣而又去塵。
真吾壻也”,已经拂拭清洁过了,再去一次尘,真是我的女婿呀!
千里姻缘名字牵,米芾的女儿因此嫁给了段拂。
段拂是个挺有水平的读书人,但人品不算好,在宋高宗赵构当政时期,段拂“谗附秦桧”,靠着拍马屁当上了相当于宰相的参知政事。
不知道米芾是不是有道德洁癖,如果知道女婿后来的所作所为,已经去世地米芾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郭络罗氏是个怎么样的人?雍正为什么对她如何痛恨?
如果从影视剧的角度开始了解,应该是从主演的穿越剧《宫锁心玉》在到《》里面的人物都各有各的特点,而历史上真实的八福晋又有着怎样的性格与特点呢? 剧中的她极富才情的痴女子,敢爱敢恨,高贵大方背后,妒忌心极强。
相比若兰的默默守候,明慧的爱是决绝的,全心全意的。
她聪慧胜过男子却甘愿陪在八阿哥身侧,默默忍受他对其他女人的痴情。
在爱人落难时,她倾力相助相守;在不能相守时,宁愿自尽。
而真实历史中她的身份跟影视剧是一样的,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的外孙女。
出生名门贵族,家世显赫,身份尊贵,无子女。
关于郭络罗氏与允禩成婚的具体时间,史籍中未见记载。
自幼为安亲王岳乐所娇宠的郭络罗氏,性格鲜明,,且有一定政治头脑。
她较多地保持了女子的个性特点,似缺少大家闺秀风范。
“性格即命运”。
郭络罗氏是一位主动型女子。
她在府中当家作主,,积极为夫谋划,献计献策。
即使被治罪时,亦无惧色,不做俯从,尽显满族女子刚毅果决之气。
这自然进一步加重帝对她的痛恨。
郭络罗氏慨然赴死,尸骨未留,亦为其性格使然。
帝厌恶八贝勒福晋而喜爱皇太子妃(废太子妃),除去其它种种因素外,还反映出他在不自觉地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依据,作为评判女子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八阿哥善结人缘,众人目之为佛。
他虽被称为受制于妻,且少近女色,但从种种迹象看,郭络罗氏是允禩的得力内助,平日双方多有沟通,因此在关键时刻,方能想其所想,默契配合。
郭络罗氏成为八贝勒福晋后最初十载,是她一生中最为惬意之时。
以废太子为标志,郭络罗氏相对平静的生活不复存在,她与其夫一起,卷入权力之争的漩涡,愈陷愈深,最终被吞没。
(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病逝,雍正帝继位。
允禩旋即晋封亲王(廉亲王)。
郭络罗氏与允禩的预感很快得到证实,雍正帝清除异己的过程中,首先以允禩的姻戚开刀。
随着雍正皇权的逐步稳固与加强,雍正帝对允禩等人的打击不断升级。
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帝称:“允禩之妻甚属不妇,允禩亦惧伊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此言未可全信,但亦反映出郭络罗氏处境日艰,却依然故我。
年初,雍正帝下令将允禩革去黄带子。
他对诸王大臣说,自即位以来,于允禩无恩不施,无事不教,其“终怀异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朕屡降严旨与允禩之妻,又令皇后面加开导,谕伊劝谏允禩,感激朕恩,实心效力,乃屡次教训,允禩夫妻毫无感激之意”。
又因将伊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
故“允禩之妻亦不可留于允禩之家”。
雍正帝命诸王大臣将此谕旨当面“降与允禩之妻”,令照先世旧例,将她革去福晋,休回外家,并“降旨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
又命将此旨降与允禩,“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 随机文章秦始皇陵墓迷团美国三叉戟洲际导弹,4000万美元一枚可摧毁任何导弹发射井外道魔像vs人柱力,九尾人柱力集齐面前能与魔像一战美国超级黑科技tv-8核动力坦克,克莱斯勒打造水陆两栖核战坦克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爱新觉罗·永瑆:清朝历史上杰出的皇族书法家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的第十一个儿子,乾隆54年封成亲王。
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清朝268年历史中最杰出的的皇族书法皇帝。
成亲王 永瑆自幼学书,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常好的资质,他那痴迷书法的乾隆老爹曾说:“幼龄所学如此,自属可教。
”永瑆学书初从最为喜好和推重的赵孟钊胧郑帕傧罢悦项达三十余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对又用功最勤、醉心最久。
取赵体书的妍丽流畅、秀润挺健,欧体的方正严整、峻拔险绝。
近水楼台先得月,使他能看到皇宫里的很多绝世孤品,遍临各朝诸名家法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当时有人把他与翁方纲、、铁保并称为四大家,他也因书法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
乾隆42年皇去世,乾隆皇帝把收藏于皇太后处的被称为“法书之祖”的西晋陆机的《平复贴》赏赐给他,永瑆高兴之余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诒晋斋”,自己也别号诒晋斋主人。
皇帝对自己皇兄的书法也是赞赏有加,后来查封了,把和珅府邸赐予了他, 说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因为永瑆的特殊身份,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名重一时,当时人人以得其一件墨宝为荣。
据说,在乾清宫值勤值勤的一个护军,天天看着成亲王上朝、下朝。
也突发奇想,想要成亲王替他写幅字。
一次,他向散朝下值的成亲王提出了这一要求,成亲王没有说话,径直离去了。
护军以为成亲王不愿意写,也就将此事忘记了。
谁知,过了几天,成亲王竞交与他一手卷。
因他还在岗位上,不能打开看,不过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亲王给他写了字.好大的面子啊!等他回家展开那手卷一看,偌大的一卷纸上竟然空白一片,待他仔细寻找,才发现一个角落上写着米粒儿大的三个小字儿:“你也配!” 成亲王的书法存世量不多,继昌著《行素斋杂记》写到,成亲王的拿着成亲王的贴去卖,(估计穷疯了)结果人家不识货,气的他回家烧了一些字帖。
据有关人士推断,拿去卖的作品应该是他的临作。
成亲王永瑆在临书方面用功极深,临书水平之高恐后世书家罕有匹敌者。
他的《诒晋斋法书四集》中有他所临米芾的《李太师贴》、《张季明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等和的《初月贴》《瞻近贴》等,极酷似原贴。
这些临作不仅用笔、结字与原作不差一二,在行气和神态上也非常忠实于原贴。
因极似原贴,那位不肖子孙才想出了“裁去款识”去冒充法书真迹去卖钱的主意。
成亲王一生身为皇室贵胄,位高权重,生活上衣食无忧,大可不必象普通的书家一样为些柴米油盐和应酬奔忙,府中所存的作品应该都是些生前珍视的精品。
自家珍藏的旧迹居然让子孙给毁了,真教人叹惋不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成亲王永瑆死后没孩子,由乾隆第15子成哲亲王永理的次子绵懿入继,而绵懿之孙载治过继给长子隐志郡王为嗣,“四公子”之一的红豆馆主溥侗就是载治之子。
所以,溥侗实际上是成亲王的后人,也是成亲王永瑆后代中书画造诣最深者。
而那件《平复帖》,成亲王逝世后,传给孙子载治。
载治于六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尚在幼年,《平复帖》便由恭亲王奕诉代为收藏保管,后来恭亲王传给了的孙子、书画大家溥儒。
1937年前,溥儒母亲去世,需大笔的钱料理丧事。
经傅增湘先生从中斡旋,《平复帖》以4万大洋的价码易主张伯驹。
1956年,张伯驹将《平复帖》等八件的真迹墨宝无偿捐出,现藏于北京博物院。
清代皇室成员的书法,因受皇帝观念与审美的局限,朝廷馆阁体盛行,但多以甜俗者居多。
而成亲王的书法能陶治百家,包含众有,我用我法,不主故常,逐渐形成了自己法度谨严、劲雅挺秀的风格,作品充满了华丽雍容、精致平和的贵族气息,而这类作品在太平盛世尤其受到藏家推崇与珍爱。
随机文章传闻2017天空出现一条巨龙,专家称龙两次出现3分钟消失俄罗斯900年木乃伊出土,女木乃伊头发睫毛清晰可见生不逢时美国F7F虎猫战斗机,最强活塞式战斗机(仅仅生产25架)揭秘超人类主义宣言真相,致力于通过科学强化人类人体(成神计划)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