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为何要暗杀李国杰?

李鸿章一直希望儿孙能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李国杰在而立之年就成了出使大臣,这倒很符合李鸿章的生前夙愿。
但很遗憾,李
【千问解读】
李国杰,李鸿章的长孙,因为他的祖父,李国杰早年期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年仅12岁就授予二等侍卫;25岁就成了为广州副都统;26岁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27岁升农工商部左丞;29岁承袭李鸿章爵位并诰封通议大夫、建威将军、一等肃侯授出使比利时大臣。
李鸿章一直希望儿孙能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李国杰在而立之年就成了出使大臣,这倒很符合李鸿章的生前夙愿。
但很遗憾,李国杰并不是有志有才的那种人,本质上他不过是消费祖荫的官三代。
在比利时那几年,李国杰干的最出名的事就是大肆挥霍公款。
辛亥革命满清覆灭后,因为有祖父多年沉积下的威望、恩情在,袁世凯不仅没有为难他,相反给他拨了四万块大洋填窟窿。
1904年回国后,念李鸿章旧恩的袁世凯待这位李家“侯爷”依旧不薄,让他做了参政院参政,月俸五百大洋。
但李国杰年龄不大,满清遗老的做派念想却很足,尤其袁世凯意欲称帝的时候,更是如此。
一日,他问袁世凯,他能不能进宫拜见太后?听到这不知趣的话,袁世凯心里不悦,但又不好发作,于是拿一句冷讽回了他,侯爷当然能。
照情商高点的人,这时候就该老实呆着了。
但李国杰不仅没老实呆着,相反跑隆裕太后那里说了一大堆对袁世凯不感冒的话。
转眼,这些作死话就让宫中的探子传到了袁世凯那里。
换别人,在这个敏感时期唱反调,小命极有可能要报销。
还是看在李鸿章的面上,袁世凯没有动刀子,只是派徐世昌前去敲打了一番。
徐世昌把话说的很直接,你小子可长点心吧!你要不是老中堂的孙子,现在脑袋可能早搬家了。
李国杰一听,吓得是再也不敢造乱世奸雄的次。
袁世凯随后的表现很有意思,吓完这个官三代侯爷后,他又狠狠地拉拢了一把,直接让自己的儿子袁克义娶了李国杰的长女。
就这样,李国杰糊里糊涂地又成了袁世凯的儿女亲家,说到底还是李鸿章的老招牌在起作用。
袁世凯称帝败亡后,段祺瑞上台主政,这对李国杰来说并不是个坏消息。
李鸿章对袁世凯有恩,对段祺瑞同样如此。
李段二人都是安徽合肥人不说,想当年段祺瑞的祖父就是李鸿章的手下,而段祺瑞二十岁考入的天津武备学堂正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
不仅如此,段祺瑞后来能去德国留学,李鸿章在其中也是有提携之恩的。
可以这么说,李鸿章是段祺瑞发迹路上的第一个同乡贵人。
因为有这样的渊源,加之段祺瑞又是个极念旧恩的人,所以李国杰在这段时间混得很有保障,而他在1924年之所以能当上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除了李鸿章的因素,剩下的就是段祺瑞在背后的支持。
说到这有必要简单说两句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意的手笔,就连日本人都说“有了这个轮船招商局,你们大清的风雨茅庐中总算有了两张新桌子。
”
李鸿章活着的时候,李家人始终没有染指轮船招商局,反倒是盛宣怀这些人一个劲地朝里面塞自家人,都塞到了什么程度呢?盛宣怀三个大烟鬼儿子全是轮船招商局的董事,人称轮船招商局“三杆大烟枪”。
从这一点其实能看出来,李鸿章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操守的,绝不用无用的自家人。
李国杰后来进轮船招商局当董事长,顶的就是盛宣怀死后留下的缺,当然也有些李家人的东西还给李家人的味道。
表面上看,一口吃进了这么大一块肥肉,李国杰的人生应该算是迎来了巅峰。
其实不然。
自打当了这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后,李国杰几乎就陷入了一个越来越险恶的境地,因为有太多的狼盯着这块肥肉了。
首先,在李国杰上任董事长前,轮船招商局即陷入了亏损,这还不算完,中间还发生了沪军都督陈其美强借一千万的事。
又是雪又是霜的,新上任的李国杰能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借钱渡难关。
结果,这一借就借出了不久之后的一颗雷。
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这意味着什么?天下改朝换代了,财富大洗牌的时候到了。
首先遭到清洗,必须改名换姓的就是晚清北洋时代的官僚资本,对此时的国民政府而言,只有将这些流油的财富抓在手里,才能逐步改善很差钱的窘境。
在上海滩,第一个遭到清查没收的就是盛宣怀家。
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发布通告:奉国民政府令,前清故吏盛宣怀侵蚀公帑,证据确凿,应将所有遗产一律查封没收;勒令盛氏后人及与盛氏财产有关之公司、行号、典当等等,据实具报盛氏遗产。
李家因为大部分资产都是安徽老家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不是立马就能抓过来的真金白银,所以他家的处境稍好些,但落到掌控轮船招商局的李国杰头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对待李国杰,国民政府走了两招棋,第一招直接逼捐,李国杰没有办法,最终出了六十万的血;第二招,鉴于当时的轮船招商局已是纯商办企业,硬夺不合适,只能走架空李国杰,绕弯掌控的路子。
就这样,国民政府以“收回航权,航业国有”为由,对上海轮船招商局实施了改制。
改制的结果,轮船招商局总办改由政府委任,经营、人事、行政等实权统归总办负责,如此一来,李国杰这个董事长就成了有名无实的摆设。
国民政府委派的这个总办是谁呢?赵铁桥。
此人得这肥缺,那是老蒋论功行赏的结果,此前正是此人帮戴笠除掉了国民党改组派首领、王亚樵的至交好友王乐平。
到这里,危险的气味慢慢地就出来了。
赵铁桥仗着有老蒋的支持,对李国杰下手挺狠,不光是挤兑,最后竟以李国杰在向汇丰银行借钱过程中有舞弊行为将李国杰告了。
此把柄一出,李国杰立马被抓。
其实这不过是为彻底扫除李国杰这一障碍的找茬伎俩而已。
若不是段祺瑞南下上海当寓公,在南京留步的时候跟老蒋提出了此事,李国杰可能就此就彻底颓了。
老蒋也是个不驳师长面子的人,见段祺瑞开了口,跟着也就把李国杰放了。
谁知道这一放,出大事了。
李国杰一出来,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怎么也得把赵铁桥这卑鄙小人给办了。
侯爷的名头终究不是白给的。
为干掉赵铁桥,李国杰的手笔很大,他直接找到了民国第一杀手,连魔鬼都怕的王亚樵。
无巧不成险恶江湖!谁能想到,李国杰要王亚樵杀的人正是王亚樵发誓要干掉的仇人!
但因为知道李侯爷有钱,王亚樵在“不宰白不宰”的心态下还是开了个狮子口。
李国杰也不含糊,当场给了八千大洋,外加事成后轮船招商局江安号海轮一条。
但让王亚樵没想到的是这李侯爷也有不地道的时候,找完王亚樵,为了保险,他又找了上海滩的青帮龙头杜月笙,许诺的好处跟给王亚樵的一样,还是江安号海轮一条。
一物两许,日后王亚樵和杜月笙差点火并,根子就在这。
还是说回暗杀赵铁桥。
有王亚樵出手,赵铁桥见阎王的日子自然就开始了倒计时。
1930年7月24日早晨,赵铁桥到轮船招商局上班,始一下车就被王亚樵派来的杀手打成了筛子。
敢在轮船招商局门口射杀总办赵铁桥,老蒋很愤怒,虽然怀疑李国杰跟此事有关,但苦于没有证据,最终也只能是恨在心头。
抗战爆发后,轮船招商局总局迁往香港,后又迁往重庆,但李国杰却滞留在了上海。
他想干什么呢?
这位利令智昏的李侯爷和一批前清遗老混到了一起,这帮人妄图通过日本人的支持来收拾旧河山。
此种想法正中日本人下怀,于是所谓的维新政府在两方的苟合下开始酝酿了。
据说,日本人将维新政府交通部长的位子许诺给了李国杰。
虽说汉奸罪名不是彻底坐实的概念,但借此除掉他在军统看来却是毫无毛病的。
1939年2月19日大年初一,李国杰刚出家门,还没出弄堂后,军统的人就开枪了。
不知是军统有意恶作剧还是没打中要害,李国杰当场没死,被家人送进了医院。
但到了医院后,医院却来个句,我们不抢救汉奸。
说完就把李国杰抬到了一张床上,而那张床正是赵铁桥死时躺的那张。
这是报应?还是报复?
还有一点也很诡异,据说在吃那年团年饭的时候,李国杰所用的象牙筷子突然断掉了,当时家里人就说,这是不是凶兆呀?
结果,第二天李国杰就挂了。
传说富不过三,大抵真的是一句对于中国典型家族的一种诅咒吧。
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典型的富三代、官三代,生下来之后就不懂得什么叫做忍什么叫做委曲求全。
他的爷爷李鸿章背负卖国骂名,在和日本人谈判之时,极力忍耐伊藤博文的羞辱,唯恐和议中断。
他曾拜会各国公使祈求干涉,也曾在谈判上据理力争。
割地赔款他无法改变,在签字关头老泪纵横,发誓终身不履日地。
他曾言:如果日本想要长期作战,中国必将抵抗到无尽期。
然而爷爷的这些品质李国杰一点都没有学会,即便身有李鸿章留下的爵位、财富,但是依旧没有李鸿章活过四个朝代的好运气,1939年在上海被暗杀,暗杀他的就是军统。
李国杰继承了父辈肃毅侯的爵位,人们称他为小侯爷。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作为当年李鸿章的部下,对李国杰十分照顾,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他的女儿,也是结下了姻亲。
李鸿章当年搞外交,袁世凯总觉得李国杰也该有点搞外交的基因吧。
于是在袁世凯的安排之下,李国杰在比利时担任大使,只不过他没个定性,总是惹事,袁世凯没有少为他擦屁股。
在比利时担任大使的时候,李国杰成日和布鲁塞尔的顽主们厮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挥霍成瘾,一下子就出现了亏空。
得亏李国杰身在一个“好时代”,袁世凯倒是对他十分宽容,大手一挥补了四万银元将他捞了回来。
李国杰回来之后又凭借和段祺瑞的关系当上了国会议员,因为一路顺遂没有得过什么教训,他依旧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让后来执政的段祺瑞也是头疼。
李国杰凭着人脉当上了轮船招商局董事长。
在北伐刚刚成功的蒋介石眼中,轮船招商局可是油水非常,乃是晚晴留下的巨大财富,对于这块肥肉,老蒋势在必得,就是时间问题了。
老蒋不好直接伸手去抢,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借机整顿招商局以安排亲信进去,于是赵铁桥就成为了那个监督者,时时刻刻盯着李国杰。
事到如今,李国杰依旧不曾收敛,他在和汇丰银行借贷之时出现问题,被赵铁桥抓住小辫子说要在法庭上告发他。
李国杰一时气昏了头,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清除 ,而是去找赵铁桥报仇。
李国杰直接找到了王亚樵和杜月笙,以高薪诱惑之。
两个一个是暗杀高手一个是黑帮头领,赵铁桥哪能逃得过,很快就被杀死了。
此事彻底触怒了蒋介石,蒋介石马上就找到了李国杰经济上的问题,给了他一记教训,将他直接关进了牢房里面。
段祺瑞无法,只好继续营救李国杰。
李国杰很快被放了出来,但是蒋介石下定了决心要除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抗战时期,日军占领了上海,李国杰也留在了上海。
不久之后流言就开始到处传播,说李国杰已经投靠了日本,成为了卖国贼。
1939年大年初一,李国杰被军统的特务暗杀在上海。
至于李国杰到底有没有叛国,这就是一个谜了。
百家姓为何会有复姓?中国的复姓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的百家姓中,大多都是单字的姓氏,但也有一部分为双字的复姓,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慕容、司马、欧阳等等,那么这些复姓是怎么来的呢?为何会复姓产生呢?复姓,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
很多人以为复姓全部都是起源于历史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本来是错误的,多数的复姓都是起源于历史汉族。
复姓的来源比较多,有官名来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以封邑来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以居住地而来的,如东郭、南郭和闾丘等;还有以祖先名字而来的,如公良、公羊和颛孙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如拓拔姓和尉迟、万俟等,也有以物品名称而来的谷梁姓,甚至有如赫连这样自创的姓氏。
中国的复姓分为汉族复姓和少数民族复姓。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略·氏族》中,把从西汉到唐朝少数民族的汉式复姓划分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三大流派。
宋朝以来又陆续增加了“鲜卑复姓”“契丹复姓”“女真复姓”“蒙古复姓”“满洲复姓”,以及中华南方少数民族的复姓流派。
在《中国姓氏大辞典》中显示,中国从古至今各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有9012个、三个字的姓有4850个、四个字的姓有2276个、五个字的姓有541个、六个字的姓有142个、七个字的姓有39个、八个字的姓有14个、九个字的姓有7个、十个字的姓氏有1个。
复姓在中国曾经是很多的,但是现在这有些复姓已经基本消失,像公孙、即墨、公良、第二等,都已经很难找到。
到现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导致了很多重名的。
曾经有一段时流行单姓改复姓,但是这些后改的复姓在本质上并不算是复姓,因此也并没有被国家列为复姓。
蒙山大佛消失秘密,为何突然消失600年?
蒙山大佛生于北齐551年,1千5百多岁,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它高66米,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
就这么一尊大佛却从人们的视野中奇怪消失600年。
蒙山大佛为何会奇怪“失踪”600年?佛像哪去了?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二十多公里的蒙山。
据史籍载蒙山大佛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元代以后,蒙山大佛奇怪“失踪”。
直至六百多年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山西太原当地一个叫王剑霓的老人发现。
蒙山大佛消失秘密,为何突然消失600年?佛像全高六十多米,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比四川乐山大佛低,但比其建造时间早162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在《北齐书》“幼主恒纪”中记载着“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这个“宫”就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
晋阳西山在哪里,《北齐书》中并未讲明。
晋阳西山即太原西山,这里的天龙山天龙寺、龙山童子寺、蒙山开化寺三处都有大佛,到底哪处才是“西山大佛”呢?当年武则天曾专门为大佛制作了硕大的袈裟,可见其兴盛,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饱受战火摧毁和自然侵蚀的大佛在元末时佛头崩落,腹部以下掩埋于土石间。
1983年时,一位叫“王剑霓”的太原人,在普查地名时,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
发现当时还有一处地名叫做大肚崖,觉得非常神秘。
北朝时期,太原已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冲撞交汇的前沿,随着三个少数民族主体性政权在并州地区的确立,太原逐渐成为多民族融合与北方贸易的中心区域。
而这一阶段,北朝这个异族统治的开放、创新、萌动的执政状态,也正是佛教在山西境内迅速发展的动因。
著名高僧佛图澄,得到后赵石勒政权的大力支持,在山西境内弘扬佛法、广收门徒,以致魏晋时期佛门高师名僧多出其门下。
与释道安齐名的高僧法济、支昙、慧远、法显等都是山西人氏。
其中雁门楼烦人慧远,菜叶网,与鸠摩罗什一起被后世佛界奉为泰山北斗。
而平阳人法显则是中国历史上赴印度、斯里兰卡访学的第一人,著有《佛国记》一书。
东魏时期代县僧人昙鸾是净土宗的开山鼻祖之一,东魏孝静帝称其为“神鸾”,日本佛界称其为本师,并尊山西交城玄中寺为祖庭。
佛教的繁荣直接推动了寺庙建筑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北魏、东魏、西魏皇室出资筹建寺院约47处,王公大臣筹建寺庙约830余处,民间出资筹建寺庙约三万余处。
这一时期的佛像,多广额高鼻,长眉丰颐,很似北魏鲜卑人的体征。
体态衣纹多劲直,形象肃穆,身躯雄伟健壮,显示出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气质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