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21 点击数:
简介:说起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著名战舰,大家一定就会想到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然而这两艘战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超级战舰。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规模最大的日德兰海战中一艘德意志“永不沉没”的战舰“塞德利兹”号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丹麦日德兰半

【千问解读】

说起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著名战舰,大家一定就会想到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然而这两艘战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超级战舰。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规模最大的日德兰海战中一艘德意志“永不沉没”的战舰“塞德利兹”号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约80英里的北海海域,英国皇家海军与德意志帝国海军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日德兰海战。

这片海域内,双方汇聚超过240艘各式舰艇、总吨位接近190万吨,投入兵力超过10万人,堪称人类海战史上空前绝后的恢宏篇章。

宽广的海面归于沉寂后,英国舰队损失十四艘舰艇,总计113300吨,而德国舰队损失十一艘舰艇,总计62300吨。

单纯从数字上衡量,德方似乎占据上风,然而,英方实力依旧占据压倒性优势。

为了避免被英方歼灭,德国海军舰队纷纷调转船头、突破重围,向南方的母港回航。

6月1日中午,大部分德军舰船先后安全返回基地。

然而,在大部队后方,有一艘伤痕累累的巨舰依然在步履蹒跚地艰难南行,这就是本文的主角——塞德利兹号战列巡洋舰。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塞德利兹号于1912年3月30日下水,设计排水量24988吨、最大排水量28550吨,舰长200.6米、宽28.5米、吃水9.29米。

动力系统为27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26.5节。

主要武器是五座双联炮塔,配备10门 280mm/45倍径炮。

在日德兰海战中,“塞德利兹”号和“德弗林格”号战列巡洋舰合力击沉英方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

然而,该舰自身也被超过20发大口径穿甲弹和1枚鱼雷命中,五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毁,舰体遍体鳞伤,船舱内大量进水。

此时,“塞德利兹”号已经无法抵挡任何一艘英军主力舰的进攻,状况岌岌可危。

入夜,“塞德利兹”幸运地避开了与皇家海军封锁,平安地穿过了大舰队队形、撤离战场。

接下来,“塞德利兹”号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返回威廉港!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6月1日0时12分,苍茫的夜色中,“塞德利兹”号驶向丹麦西海岸的荷斯礁。

最初,该舰能达到22节的航速。

然而,海浪和进水不断拍上艏楼甲板,从破损处涌入船舱,该舰纵倾改变、船头开始下沉,导致操舰越来越困难。

加之辅助燃油系统故障的因素,该舰大幅降低航速至12节。

“塞德利兹”号的状况一直在持续恶化,随着炮列甲板上的进水漫过上部装甲带位置的横向舱壁,并进一步造成装甲甲板以上的舱室进水,该舰艏楼内的进水逐渐增加,纵倾也进一步加剧。

6月1日凌晨3时45分,德国海军多艘驱逐舰发现了“塞德利兹”号,随即作为其反潜护航编队与该舰一同航行。

4时,“塞德利兹”号通过位于荷斯礁的灯船,随后继续往南驶向叙尔特岛。

5时40分,“塞德利兹”号与公海舰队主力会合,位于第2战列舰战队后方位置。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由于“塞德利兹”号的前部已经严重下沉,其进水总量进一步增加。

该舰虽然一度试图加速跟在编队后方,但航速一旦超过15节,海水就会漫过艏楼,因此该舰的速度不得不下降至7节,被大部队甩在了后方。

雪上加霜的是,7时40分前后,该舰的两座陀螺罗经又出现故障,由于此前磁罗经已经出现了偏差变化、海图在海战中丧失或污损,这一新故障导致该舰无法自行完成导航作业,被迫向附近的第2侦察群船只求助,以求通过南方的阿姆鲁姆浅滩。

8时45分,第2侦察群派出的“皮劳”号轻巡洋舰就位,以7节的速度在“塞德利兹”号前方领航。

此时,弹痕累累的巨舰前部吃水已达13米,几乎不可能从阿姆鲁姆浅滩穿过。

如果从浅滩以西穿过,路途又过于遥远。

于是,该舰最终还是决定碰碰运气,强行穿越浅滩。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9时,“塞德利兹”号在叙尔特岛南端的赫尔努姆附近海域搁浅,这意味着该舰吃水已经达到13.5米。

为了尽可能抬高舰艏,该舰对中后部船舱进行了反向注水作业,降低了该舰向右舷的侧倾,终于在半小时后成功脱离险境。

这次通过浅滩的失败尝试,迫使该舰决定经由阿姆鲁姆浅滩以西前往赫尔戈兰湾。

然而,后续赶来协助的船只报告荷斯礁西南西方向发现英战列舰编队,获得情报后,“塞德利兹”编队不得不调转船头、通过阿姆鲁姆浅滩以东航道驶向赫尔戈兰湾。

此时,德国海军第1扫雷分队的扫雷艇在“皮劳”号和“塞德利兹”号之前排成横队,不断进行测深作业,并用旗语通报结果。

根据测深结果,“塞德利兹”号选择了最深的水道通行。

偶尔发现水深略为不足时,该舰便加快主机转速,强行从海底表面一擦而过。

12时30分,编队通过赫尔努姆以西、阿姆鲁姆浅滩水道入口处的隘道。

2小时后,“塞德利兹”号抵达福尔特拉普深水区的钟声浮标,从而完成了穿越阿姆鲁姆浅滩水道的航程。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在此期间,“塞德利兹”号进一步缓慢下沉,其前部仅舷侧鱼雷平台仍具有部分浮力,其余装甲甲板以下舱室则全部被海水注满!随着海水的不断涌入,该舰舰艏铭牌已经大部分没入水下。

在此情况下,该舰的左倾迅速增至8°,有可能会造成倾侧。

16时,“塞德利兹”号航行至施马尔深水区,再取东南航向靠近海岸,然后转向南方,在约15米深的水域沿海岸线航行。

鉴于该舰的严峻情况,舰长已经下令为弃舰做初步准备。

此外,为了尽可能减轻进水影响,舰长做出了一个颇不寻常的决定:军舰引擎转为倒车状态、舰尾朝向前方,依靠自身动力倒车航行!

17时,“塞德利兹”号对右舷后侧舷舱进行了反向注水作业,以扶正左倾。

此时,该舰正面临其整场战斗中最危险的状况:战前,该舰前部吃水9.3米,后部吃水8.94米;随着海水的涌入,该舰的前部吃水已经增加到14.05米,舰尾被抬起到7.4米的吃水深度!在这一刻,船体内的进水总量约达5329吨,达到最大排水量的五分之一!“塞德利兹”号的船头已经几乎沉入水中,船员们随时做好弃船逃生的准备。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17时30分,两艘抽水船“北风”号和“克拉夫特”号赶到,并分别在“塞德利兹”号两舷就位。

然而,“克拉夫特”号的设备不配套而未能实现抽水,所以对“塞德利兹”号而言几乎无用。

好消息就是,这两艘船的到来都有助于改善受伤战舰的舵效。

6月1日~ 2日夜间,“塞德利兹”号的状况相对稳定。

在此期间,若干艘拖船和驳船先后赶到参与救援,并对其舰尾实施拖曳作业,以加快该舰的航速。

当夜,该舰因吃水过深曾再次搁浅,所幸并无大碍。

6月2日黎明时分,天气逐渐恶化,西北风力达8级,海况也逐渐恶化,这一情况对“塞德利兹”号左舷炮廓的水密性造成了更大的考验,该舰也不得不全力对炮廓进行填缝和排水作业。

与此同时,“皮劳”号在上风位置提供一定程度的风挡,而“北风”号继续对左舷前部炮廓进行排水作业,“克拉夫特”号则前出至上风面敷设油带。

以上措施都阻止了“塞德利兹”号的情况继续恶化。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编队已经接近威廉港,英军潜艇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此时,“塞德利兹”号两舷只有一门高炮可运作,完全无法凭借自身火力驱赶潜艇,3~5节的低航速更是无法实施反潜机动。

因此,反潜任务完全落在了“皮劳”号和扫雷艇肩上。

除此之外,“皮劳”号还需引导“塞德利兹”号进入威廉港所在的亚德湾。

由于“塞德利兹”号航速过缓,而亚德湾入口处的海流又较强,因此该舰只能沿着“皮劳”号的尾迹航行。

对于 “皮劳”号而言,最艰巨的任务是找出水深15米以上的航线,以保证“塞德利兹”能够通过。

最后,“塞德利兹”安全回到安全区域,于7时50分在亚德湾入口处的沙坝附近下锚。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艏楼已经化为一片废墟,该舰的右锚、锚链和锚链支架仍可运作。

在等待涨潮、返回威廉港的过程中,该舰的伤员先行撤下回港,部分阵亡者遗体也从舰上卸下。

正午涨潮时,该舰以倒车姿态在航海拖轮的帮助下通过了亚德湾的沙坝,并于当晚继续前进。

6月3日3时25分,“塞德利兹”在瓦雷尔深水区下锚。

鉴于威廉港的船坞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深度为10.5米,因此该舰下锚后潜水员立即投入作业,检视该舰水下部分的损伤,并进行了一些修补作业。

此时,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泵马力全开,一道对煤舱以及所有注满水的舱室进行排水作业,后续维修和改造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塞德利兹”完成了这段奇迹般的归航,并将在修复完毕后重披战袍。

日德兰海战过后,德国战舰采用的水密结构设计和炮塔防护的优点为此后各国建造大型军舰时所借鉴。

以此役中表现出的优秀损管和防护设计,“塞德利兹”赢得了“不沉战舰”之名。

黄海海战简介是怎么回事?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打响的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

此役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海战背景 1894年(清二十年)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

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

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朝鲜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随后击沉了英籍高升号运输船,俘获操江号炮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随即全面爆发。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黄海制海权。

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

1894年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

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1894年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随机文章秦始皇陵是谁发现的,陕西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打井时发现华盛顿合作定律是什么,纽约谋杀案真实体现/国际版三个和尚亚特兰蒂斯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建造海底城市文明远超人类(幻想)吸粪车为什么会爆炸,广西吸粪车爆炸/操作不当引起爆炸揭秘黄鼠狼为什么不能打,成精的黄鼠狼被打可是会施展法术报复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最早的喷火器,射程能达6米杀伤力极强就连海战都适用

在段成式编著的《》中,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北宋科学家沈括看到后,很感兴趣。

他亲自考察到高奴(今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考察,发现了这种在当地名为“石脂”、“石漆”的褐色液体。

他在《梦溪笔谈》中,首次将这种天然液体命名为“石油”,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随着石油应用的普及,它的军事价值逐步显现。

公元913年,后李霸发动叛乱,攻打山东杨刘城。

他用"长竿缚布沃曲",焚烧建国门。

当时用的纵火原料,正是石油。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利用石油纵火的记载。

的也曾两次用石油纵火,阻止了军队的进攻,。

从这些战例看,石油不过是原始的纵火材料,并没有作为武器,接受实战的考验。

石油的主要成为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决定了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且石油的密度比水小,遇水仍会浮在表面,用水不但无法扑灭大火,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造成更大的损失。

图1 《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时的文臣和丁度 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与北方边境的辽国相互敌视,战事不断。

雍熙北伐失利后,北宋军队由攻转守,有心无力,辽国铁骑,肆虐屠戮。

防守反击成为宋军的主要战术,宋人先后研发了神臂弓、床弩等利器与辽军对抗,猛火油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据《武经总要》记载,猛火油柜“以熟铜为枦,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卵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也。

”猛火油柜以熟铜柜为主体,柜下有四脚,柜上有四个中空圆筒,有一根横置唧筒与中空圆筒相连,柜侧有注油口,每次储油1.5公斤。

唧筒能做简易的活塞运动,前端有引火药。

使用时,唧筒通过压缩空气,对油柜施以高压,猛火油从唧筒口喷出,用烧红的烙铁引燃引火药,猛火油遇热燃烧,对人员和器械造成伤害。

同时,还有一款便携式猛火油柜,用轻巧的铜葫芦取代笨重的储油柜,有利于人员背负机动。

图2 猛火油柜复原 猛火油柜能够持续喷火,其构造原理与现代火焰喷射器如出一辙。

最近,有专家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载,对猛火油柜进行了复制,实测作战距离在5-6米。

在短兵相接的,这样的距离能够有效的毁伤敌军,更重要的是着火的士兵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会动摇敌军的战斗意志。

宋军对猛火油十分重视,《续》中有“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櫑木,备火油,凡防守之具毕备。

”可见猛火油在防城战占据重要地位。

在西北地区,各城“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以此防备异族的进攻。

猛油火柜表现最出色的一次战斗,出现在宋金对抗时期。

金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鹰派宗室完颜亮发动政变,推翻了金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

完颜亮性格暴虐,荒淫狂傲,对内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农业,改革官制,推广汉化,对外筹备军资,积蓄力量,计划率军南下,与决战,一统九州。

图3 猛火油柜拆分 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汉奸倪询、梁简不仅帮助完颜亮打造战船,还变身带路党,企图对南宋都城临安进行斩首行动。

南宋朝廷闻讯后,任命为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屯驻平江(今江苏苏州),伺机而动。

李宝,山东菏泽人,年少时,打架耍赖,有“泼李三”的外号。

之难爆发,徽、钦二宗被俘受辱,李宝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转变。

他先后在和两位抗金名将手下效力,手下有一支由三千名闽浙渔民、一百二十条船组成的水军,这些水手完全按照的要求训练,人数虽少,战力十足。

此番有备而来,组成了600余艘战船,7万余人的庞大水军,与李宝的水军相比,双方的战船5:1,人数20:1,实力悬殊,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然而李宝毫不畏惧,毅然出海,一路北上,寻找战机,宋金海上大战一触即发。

图4 猛火油柜所需相关附件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军锚泊陈家岛(今山东诸城附近),计划在十月十八日到达杭州湾,意图占领临安,摧毁南宋首脑中枢。

十月下旬,李宝在石臼岛(今山东日照附近),偶遇数百名从金军逃脱的水手。

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李宝得知了金军的锚地距离自己不过30多里,正在候风出击。

金军中精通水性的大都是汉族水手,他们对金军心存不满,可以作为内应,而金军士兵毫无水战经验,全都住在船舱,躲避风浪,同时,金军战船的船帆是用油布制作的,极易燃烧。

李宝审时度势,分析利弊,决定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图5 猛火油柜的样式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二十七日清晨,南宋水军拔锚起航,乘风疾进,直扑金军锚地。

金朝中的汉人,见南宋战船来袭,诱骗金军进入船舱。

李宝部将曹洋率先接敌,一边用猛火油柜引燃船帆,一时间烈焰腾空,另一边向敌船发射火药箭,引发剧烈的爆炸。

金朝600余艘战船犹如待宰的羔羊,笼罩在火焰、爆炸和浓烟之中。

金兵欲起锚撤离,战船相互之间相互碰撞,反而加剧了金军的动荡。

有数十艘船冲出烈火的包围,意欲逃跑,被李宝指挥的水军追击,逐一将其歼灭。

金军士兵被宋军的喷火武器吓得肝胆俱裂,又不识水性,手足无措,同时,金军内部的汉族水手果断反击,纷纷杀死金兵,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和混乱。

侥幸逃上岸的金兵,也被王世隆、赵开等义军追杀,水陆并举,创造了空前的胜利。

此战,完颜郑家奴等6名金军高级将领被杀,3000余人被俘,缴获粮草、器械、文书等战利品数以万计,金军水师除主帅苏保衡只身逃脱,600余艘战船足足焚烧了四昼夜,方才熄灭,由此宣告完颜亮斩首行动的彻底破产。

图6 陈家岛海战示意 猛火油柜在陈家岛海战中的优异表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海上作战中大规模应用热火器。

此次战役,被英国列为《影响人类最重大的100次战役》。

陈家岛海战的胜利,加剧了辽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保守派发动政变,诛杀了完颜亮,宋金两国陷入长期对峙的局面。

猛火油柜发展到遇到了强劲挑战。

在明代,制作火药的技术已经成熟。

各种以火药为基础的武器异军突起,如红夷大炮、佛朗机炮、火铳、万人敌、集束火箭等,在射程、威力、种类等方面全面超越猛火油柜,正因如此,猛油火柜并没有像西方的“希腊火”一样大放异彩,反而淡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类战争中的一朵奇葩。

随机文章美女效应是什么意思,美女成为各行各业手中的利器(单生狗跪舔)柯伊伯带和小行星带的区别,柯伊伯带天体比小行星带多(质量小)2016达尔文奖获得者是谁?揭秘2016年达尔文奖精选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人类第一次核泄漏(美国30年没建核电站)清朝皇帝一天开销是多少钱 清朝皇帝的饭菜贵吗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