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劳弗高地战役经过是怎样的?

而这一关卡的背景便是发生于1945年4月16日至19日的施劳弗高地战役,国内也有称之为泽劳高地战役。
此战是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进攻柏林的必经之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千问解读】
使命召唤5这款游戏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玩过了吧,在这一部中的第八关,玩家控制着一辆T-34/85坦克在战场上与德军展开厮杀。
而这一关卡的背景便是发生于1945年4月16日至19日的施劳弗高地战役,国内也有称之为泽劳高地战役。
此战是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进攻柏林的必经之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场堑壕战的爆发地。
而在这场战役里,苏军付出惨痛代价才突破了德军的防御。
那么在现实中,是什么导致苏军损失如此惨重呢?
需要指出的是,防守施劳弗高地的德军指挥官是一员悍将,而且是一位超一流的防守战大师。
此人名叫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官拜德国陆军大将,他的堂兄是德国陆军元帅冯·伦德施泰特。
如果不是特别熟悉战史的朋友很可能就这样忽略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因为相比于进攻型将领,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他显得并不是很容易被注意,甚至于容易被忽视。
毕竟德国在二战早期和中期的胜利,都和这些进攻型将领有关,侧重于防守的将领,多半不容易被重视到。
而另一方面,虽然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是一个颇有能力的将领,但是他并不是很让希特勒喜欢的一个人。
原因也十分简单,因为他和他的堂兄伦德施泰特一样,是个老派的普鲁士军官,而且他还有一位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夫人,这不免让希特勒对他颇有成见。
同时,他还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战时他还准许自己的官兵去教堂祈祷,这基本是为希特勒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希特勒本人对教会嗤之以鼻。
这让希特勒就更是不喜欢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了,时常在私下讥讽哥特哈德·海因里希,认为他是个无用的人。
但与希特勒的看法所不同的是,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是一个出色的防御战大师。
尽管在战争早期他缺乏出色的表现,但是在苏德战争中他不乏以弱胜强的战果,且无一例外都是防御战。
在1941年末的苏军冬季攻势中,时任中将的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曾率领德国第43军在十分不利的状况下和苏军激战于卡卢加,让苏军在反攻中品尝到了一丝失败的滋味。
后又接手第4集团军和苏军的五个集团军在维亚济马突出部展开激战,长达三个月的血战之后,苏军竟然寸步不得劲,逼迫苏军的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转入防御状态。
而在之后的数年里,哥特哈德·海因里希率领第4集团军和多位苏军名将展开交锋,如罗科索夫斯基就曾在1942年夏季和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交战,结果是罗科索夫斯基未能取得优势,并在多年后于会忆录中承认,自己的进攻没有任何效果。
而苏军的其余名将如科涅夫、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等,也先后吃过哥特哈德·海因里希的大亏,比如奥尔沙防御战里,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就死死挡住了苏军的反攻,成为了1943年冬季少数未被苏军突破的防区之一。
可想而知,这个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是个难缠的对手,就如古德里安对他的评价一样:"他有对付苏联人的经验,而且他们从没战胜过他!"在1945年4月由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来率领德国第9集团军防守施劳弗高地,无疑也将成为苏军的一大阻碍,这将让苏军面临战争末期的巨大考验。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是个非常恐怖的对手,他对于防御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即以'最小的代价来据守战线'。
在实际作战中,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往往会命令他的部队在一线阵地上只做很少的部署,通常只是很少的兵力并配备一些炮兵观察人员,这些人的目的也不是用来防御,而是在对方炮击开始时撤出阵地,其关键作用是为己方炮兵提供坐标,同时判明对方的攻击意图,而后对敌进攻部队发动突然性的炮击,挫败对方的进攻企图,至少也能够削弱对方。
此后这些有限的部队回返回一线阵地,而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也会对敌人的攻势做出判断,若敌人此时已经是筋疲力尽的状态,那么他不介意抽调一部分预备队增援一线部队,果断的挫败对方的攻势。
但若对方尚有余力,那么他派出的增援也仅仅只能做迟滞性的阻击,并在对方占领阵地前撤出阵地。
而此时敌人已经筋疲力尽,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
趁着这个机会,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会果断投入自己的预备队,将立足未稳的敌人赶出他的一线阵地,让敌人空耗力气却没有战果。
而哥特哈德对于保护自己的技术兵器也颇有一套,这让他可以在战时更为精准的投入自己的技术兵器。
比如说他会将自己的反坦克火力部署在阵地的两翼,这不仅可以有效的组织敌人从两翼发动钳形攻势突破他的阵地,也能以一种更为高效和隐蔽的方式打击正面进攻的敌人。
这一招在对抗苏军时尤其有效,因为苏军指挥官通常喜欢在正面发动攻势。
这种攻势通常声势浩大,但是也容易因为遭到来自侧翼的打击而被挫败。
同时,哥特哈德也将自己的机动力量部署在了两翼,这极其便于他的机动力量快速增援那些即将被突破的关键地段,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还有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技巧,那就是他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省自己的部队。
他会对那些处于热点地段的守军提供有限的增援,每次一个营的兵力,这能够最大的限度的保证每日的防守需求,并在隔天提供增援力量。
在他需要于热点地段发动一次战术反击时,他可以立刻拿出所需的反击力量,这是许多德军指挥官都不具备的能力。
同时,这让他能够对部队进行一种轮换制度,因为每次增援到热点地带的部队都固定来自某个师,并有条不紊的将原来阵地上的师撤换下去,长此以往两支部队就完成了交替。
如此一来,他就能够对自己的部队实施有效的轮换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部队的完整建制,并且都处于一种较为完好的状态。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一套防御战术,就是如今所推崇的'弹性防御'的雏形。
这位弹性防御之王依靠他特有的战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部队的力量,而不是过早的耗尽他们的力量。
对于苏军而言,这将是个十分难缠的对手,因为他的每一个布置,都是针对苏军的弱点进行的。
也正因为此,当朱可夫率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抵达了施劳弗高地附近时,朱可夫猛然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
奥德河对岸绝非是什么适合进攻的天堂,而是一片巨大的沼泽地,这将对他部队的进攻造成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这并非是什么天灾,而是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在上游打开了一处水坝放水,人工制造了一片沼泽,目的就是为了让苏军的进攻遭遇巨大的阻碍。
可想而知,如果朱可夫让部队发起进攻的话,那么他的进攻部队不仅会在沼泽地里步履蹒跚,更会一头撞死在哥特哈德·海因里希的防线上。
这不是什么阴谋,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阳谋。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十分熟悉苏军的战法,苏军的进攻必然会按照大纵深突破理论进行,步兵们会在少量坦克掩护下发动进攻,直至在德军的战线上打开突破口之后,才会投入坦克部队涌入缺口之中。
这是苏军的标准进攻流程,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对此算是烂熟于心,他算计的就是苏军会如此行事。
沼泽地将会成为苏军步兵的噩梦,在烂泥之中行动不便的苏军步兵会成为活靶子。
如果朱可夫过早投入坦克的话,那些烂泥地也会成为坦克的噩梦,从而最大限度抵消苏军的坦克优势。
而朱可夫此时其实也没有退路可言,他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有近百万之众,如今都挤在这条狭小的战线里,想要快速绕过施劳弗高地显然是不可能的,时间上就不准许。
故此,朱可夫在1945年4月16日拂晓发动了第一轮进攻,本次进攻里他要求部队的大功率探照灯对准德军阵地进行照射,为己方步兵和进攻部队指引目标。
然而朱可夫此举绝对是个昏招,它非但不能照出德军的位置,还把己方士兵一个一个照的头晕眼花,而且暴露了己方步兵的位置。
这让进攻中的苏军步兵们沦为了德军的活靶子,顿时成片的士兵倒在了德军的火力之下。
眼见部队进攻受阻,朱可夫急忙下令关掉探照灯,可是探照灯关掉后没几分钟莫名其妙又亮了起来,这让部队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
此时朱可夫近乎失去了理智,为了不让这次进攻变成惨败,朱可夫直接命令作为预备队的第1、第2近卫坦克军发起进攻。
可是这两个近卫坦克军原本是作为预备队使用的,并不在这次的进攻序列里,自然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规划道路。
而苏军坦克开进战场后也发现自己被沼泽所包围,许多坦克车组直接把坦克开上了步兵的道路。
这导致战场的混乱程度进一步加剧,挤在一起的坦克和步兵成了绝佳的标靶,被德军火力彻底笼罩,整个进攻部队都陷入了灭顶之灾中。
整个4月16日这一天 ,朱可夫的进攻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损失了近两百辆坦克和伤亡了七千多名士兵,而苏军也仅仅前进了六公里左右。
如此惨痛的损失和微不足道的战果让朱可夫冷静了下来,可局面却没有什么好转的迹象。
毫无疑问的,朱可夫在战争末期品尝到了一次失败,这几乎让朱可夫颜面尽失。
面对哥特哈德·莱因哈特这样的防守大师,朱可夫发现自己没有任何速胜的可能,他的部队也为他之前的命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若要在短时间内突破施劳弗高地,朱可夫也只能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不间歇的对德军阵地发起不计代价的猛攻,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施劳弗高地。
尽管这必然让部队付出高昂的损失,但朱可夫也没有了任何办法,他唯有如此才能尽快突破施劳弗高地,所以即便这会让部队伤亡惨重,他也必须这样去做。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陶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
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
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
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
同样,虽然约克军也号称有20万军队,但实际兵力在30000人左右。
全英格兰五分之三的贵族,在当天出现于陶顿的战场上。
上午9点,英国本土诡异多变的天气开始发作,漫天大雪伴随着强风肆虐整个战场。
飞扬的雪花,很快形成厚厚的积雪,使得双方的视线都变得模糊不堪。
萨默塞特率领兰开斯特主力部队,位于全军的中央阵线。
右翼部队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指挥,他同样和约克家族有着杀父之仇。
在左翼,指挥官是艾克塞斯公爵亨利·霍兰德,他的家族一直是兰开斯特阵营的死忠。
整个兰开斯特大军背靠着身后的山坡,同时利用两侧隆起的山地作为侧翼屏障。
每个分队身后都部署有一支预备队,全军的最后面还有一支总预备队。
萨默塞特还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在了右翼远方的山地林间。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是鲁斯领主,他曾经在杀死老约克公爵的战斗中指挥骑兵突袭。
对面的约克军则处于缺兵少将的状态。
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少于兰开斯特家族,还因为在东部征兵的诺福克公爵,仍在赶来参战的路上。
他手里的5000军队,爱德华当下是用不上了。
25000名约克士兵,只能背靠南面的山地,拉长阵线,与对面的敌军保持一致。
尽管在部队的纵深上不如兰开斯特军队,还是在第一线的身后都部署了预备队。
爱德华亲自指挥着中路的主力。
足智多谋的沃里克伯爵指挥着左翼。
身经百战的富康伯格,负责指挥约克军的右翼,进攻将首先由他指挥的分队进行。
两支军队在大雪中逐渐靠近,形式对于约克一方来说却是稍稍有利。
因为强风主要从南面吹向北方,他们正好处于顺风位置。
富康伯格首先展开了试探性攻击,下令弓箭手部队前出。
在通常作战的射程外,先释放一轮弓箭。
结果弓箭借着劲风,直接落入了兰开斯特人的队列。
被大风暴雪吹的睁不开眼的兰开斯特军,在一片杂乱无序中射出了自己手里的箭。
接着,恐惧感从左翼蔓延到了全军,其他分队也跟着不明就里的开始射击。
然而和约克人的重型箭矢相比,财力不足却又要短期内大力扩军的兰开斯特人,给弓箭手装备的都是轻型箭矢。
在逆风情况下,由于自身重量不足,射程大受影响,这些箭都落在了50码之内的地上。
富康伯格已经让自己的弓箭手退回原先的位置。
约克全军都没有继续射击,静静地目睹对手的箭矢,白白浪费在雪地上。
随着时间的持续,大雪有所缓和,兰开斯特弓箭手的箭矢却也消耗殆尽。
富康伯格看准时机,下令约克右翼部队再次展开攻击。
全队稳步上前,弓箭手在进入射程后张弓射击。
从他的分队开始,约克军队整条战线从右到左依次前进。
他们对面的兰开斯特部队,无论是哪个部分,都因为没有箭矢而成为了站在的活靶子。
在约克人的长弓射杀下,伤亡惨重。
当约克人的箭矢逐渐耗尽,他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兰开斯特战线50码的位置。
弓箭手们纷纷捡起前面落在地上的箭矢,再次返还给对手。
不甘心继续的兰开斯特军,忍不住开始了绝命冲锋。
埃塞克斯指挥的兰开斯特左翼,首先冲上去和富康伯格的约克右翼扭。
两伙人用剑、双柄斧和戟对砍,不少人被直接掀翻在地。
萨默塞特指挥的中路接着杀到,他们在近距离内又遭遇了对面长弓火力的一次近距离射击,不少人缺少优质护甲的弓箭手和平民步兵损失很大。
其他人却顾不得帮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了过去,和爱德华分队的士兵混成一团。
兰开斯特一方虽然损失已经远远大于约克军,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约克的阵线造成了巨大冲击。
要不是约克军在之前的弓箭射击中占到太多便宜,他们的战线可能已经被猛攻的兰开斯特人扯裂。
但最为糟糕的还是沃里克的左翼部队。
由于之前的持续前进,他的分队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位置。
当珀西的兰开斯特右翼部队冲上来与他们肉搏时,埋伏了很久的鲁斯率领兰开斯特骑兵,顺利的从侧后方杀了过来。
在兰开斯特右翼的步骑配合打击下,沃里克的左翼节节败退,一些丧气的士兵甚至已经丢掉武器逃跑,整个分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爱德华从中路的血腥肉搏战中脱身,迅速带着预备队赶往就要崩溃的左翼。
国王和援军的出现,让渐渐不支的左翼士气大振。
爱德华就这样稳住了局面。
这一路的士兵重新向着西面组成了防御队列。
3小时内,大批带着贵族血统的战士与他们的平民同僚一起血洒战场,血水与汗水的味道混在了一起,在这个空间狭小的地方发酵出令人作呕的战争气息。
双方的体能都已经过了极限,唯有依靠意志力在咬牙坚持。
最终,姗姗来迟的诺福克公爵和他的5000东部援军,突然出现于战场上。
他们沿着伦敦去往北方的罗马大道赶来,进入战场后,直接攻击了兰开斯特左翼部队。
这一重击让后者的意志力彻底崩溃。
接着,连环效应从左到右影响了全军。
兰开斯特军队在一瞬间被击垮了。
他们丢盔卸甲地向后方奔逃,结果又被追兵从身后射来的箭矢击倒。
侥幸逃到北面的残兵,还需要涉水渡过库克河。
结果是下水的逃兵,再次被约克人从高处射下的箭矢击杀。
河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座可怕的尸体浮桥。
约克人又地一路向北,将留守在营地和约克城里的兰开斯特人也一并杀死。
42名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投降的兰开斯特贵族军官,也被约克人处以极刑。
夺回约克城的爱德华,终于见到了父亲和弟弟的头颅。
由于一直悬挂在城头,已经开始腐烂。
这些悬挂首级的位置,全部被兰开斯特家族的战死者替代。
10小时后,陶顿战役的全部战斗才宣告结束。
萨默塞特公爵和艾克塞斯公爵侥幸从乱军中逃脱,追上了由约克郡向北逃跑的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
一行人直接逃往苏格兰避难。
其余的残存势力,也都纷纷退回了自己在北部和威尔士地区的老巢,无力再战。
两军共有28000人阵亡。
也由于约克家族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 随机文章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