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特拉法尔加海战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和法国海军少将维尔纳夫。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

【千问解读】

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和法国海军少将维尔纳夫。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

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

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

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

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一手掌握法国的军政大权。

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后,于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

而后俄国、土耳其等国家接连与法国缔结和约,反法联盟彻底解体,英法两国签订亚眠和约暂时休战。

1803年5月16日,英法两国战火重燃,拿破仑的目标是避开英国海军,用其精锐的陆军直接登陆进攻英国本土,为了把强大的英国海军从本土牵走,法国舰队在大海上和英国海军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由于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失误,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拿破仑对海军大为失望,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

英国则派纳尔逊去彻底解决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的法、西联合舰队。

而港内的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听到拿破仑将派人接替他的指挥时,愤而决定在新司令官到来前率舰队溜出加的斯港,而港外的英国舰队正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英国舰队方 纳尔逊的计划是将英国舰队分成二个支队和一支预备队,一支队由他率领,负责突破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另一支队由柯林伍德率领攻敌后卫。

预备队负责消灭旗舰,令对方陷入混乱,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法西舰队。

为保证作战效果,纳尔逊在作战方式上给予了下属极大的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

纳尔逊的作战计划令各舰长们极受鼓舞,将此战术称为“纳尔逊秘诀”。

法西舰队方 与此同时,由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的境况则颇为困窘。

拿破仑给维尔纳夫的命令是:从加的斯港出发,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

然而尚未动身,便被英国海军封锁在加的斯港内。

10月8日,维尔纳夫召开作战会议。

此时尽管他已经预见到纳尔逊会采取切断联合舰队前后联系,进而包围后方,各个击破的作法,但却拿不出有效的应战对策。

他只是向手下强调:如果联合舰队占了上风,则应迫近敌人,然后一对一的作战;如果落了下风,虽应保持战线,而每个舰长也要各自为战。

开战时,双方的海军实力悬殊不大。

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

其中一艘是当时最大的四层火炮甲板战列舰“三叉戟”号,其它的战列舰是:3艘三层甲板战列舰;6艘80门炮船;22艘74门炮船;1艘64门炮船。

此外,法西舰队中还编有13艘各类巡洋舰,光战列舰就有侧舷火炮2,626门,共载官兵21,580名。

英国舰队原来共有战列舰33艘。

由于派路易少将组织马耳他护航队调走了6艘。

留在纳尔逊编内的27艘战列舰中7艘是三层火炮甲板战舰,其余20艘为双层火炮甲板战舰。

合计火炮2,148门,官兵16,820人,外加4艘巡洋舰和几艘辅助船。

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联合舰队的军舰开始驶出加的斯港,但由于风向的问题,直到10月20日中午才全部驶入大海。

而在这之前英国的侦察舰已经发现了联合舰队,纳尔逊下令拦截,10月20日夜间双方舰队不断逼近。

10月21日拂晓,双方已接近至12英里,6时10分,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6时20分,下令“备战”。

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知道战斗不可避免,为了便于舰队作战不利时撤入加的斯港,他下令舰队进行180度大转向,以使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这一变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士气,而且造成联合舰队的队形陷入混乱。

在联合舰队因调转方向陷入混乱时,纳尔逊抓住战机下令进攻,英国军舰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纳尔逊乘坐的“胜利”号、科林伍德乘坐的“王权”号担任两个纵队的先导舰,“胜利”号上升起了著名的“英国要求舰队全体将士尽忠职守”信号,随后又升起“进一步接敌”,英国舰队在一片欢呼声中向联合舰队直插过去。

上午11时45分,联合舰队“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炮,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

战斗打响15分钟后,“王权”号率领的下风纵队突破联合舰队的后卫,两舷火炮开始一起射击,25分钟后,纳尔逊率领的上风纵队也冲入联合舰队,上风纵队开始时向联合舰队的前卫进攻,但很快“胜利”号率领上风纵队突然转向联合舰队的中部发起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纳尔逊秘诀”,联合舰队的前卫丝毫没有关心要求其回援的信号,而只顾前驶。

约12时30分,“胜利”号穿过“布桑托尔”号时,一阵左舷齐射造成成百法国人伤亡。

当其他两艘英舰上来围攻“布桑托尔”后,“胜利”号又向右与冲上来的法舰“敬畏”号交火,“敬畏”号是联合舰队中最小但是作战最勇敢的军舰,两舰进行了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在甲板上指挥作战的纳尔逊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负伤,而“敬畏”号随后也被俘虏。

此后,法西联合舰队进行了竭力抵抗,但败局已定,在血战了2个多小时后,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上风纵队的战斗结束。

下午3时左右,科林伍德率领的下风纵队也取得胜利。

作为海战的尾声,下午3时30分,在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由迪马努瓦海军少将率领的联合舰队前卫返回了战场,但在返回途中有两艘自己的战舰竟然发生相撞而退出战斗,面对严阵以待的英国舰队,仅仅20分钟这次反攻就告失败。

“胜利”号对掉头逃跑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以示送行,纳尔逊就在这炮声中。

10月21日下午4时30分,炮声终于停了下来,但弥漫的硝烟、浓厚的火药味仍笼罩在战场上空。

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

整个会战,英军共死449人,伤1214人。

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

西班牙军共死1022人,伤1383人。

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之间。

伤、毙、俘加在一起,共有1.4万人。

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丧失战斗力,1艘正在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

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多数负伤船只都自动沉没,包括所有的英军战利品在内,只有4艘例外。

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都未损失一艘船。

特拉法加海战英国取得巨大胜利,法国海军则精锐尽丧。

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舰队阵亡449人,受伤1246人,军舰无一损失;法西联合舰队阵亡3243人(法国2218人,西班牙1025人),受伤2538人(法国1155人,西班牙1383人),被俘约7000人,战舰被俘21艘、战沉1艘。

1805年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罗提尔中尉所指挥的小船“皮克尔”号回国报捷。

1805年11月4日,拉皮罗提尔在法尔茅斯上岸后,在那里只停留了半点钟,即出发前往伦敦。

他一路调换了19次马,于11月6日清晨1时赶到海军部。

拉皮罗提尔见到英国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却丧失了纳尔逊勋爵!”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一败涂地。

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

英吉利民族为他而深感自豪。

他的敌人拿破仑对他也是的,当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拿破仑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应挂上纳尔逊的画像,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

这从一个例子,也反应出拿破仑所具有的统帅气质和大将风度。

此后不久,随着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一个新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

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

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结束。

它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达一个世纪以上。

特拉法尔加海战打破了拿破仑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它确立了英国在此后100年中的海上霸权,给普鲁士、俄国、奥地利那些被拿破仑打得心惊胆战的君主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所说的那样:“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 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战役惨败是很耻辱的战败。

法西联合舰队的水手经验不足,司令官维尔纳夫指令变来变去,法西联合舰队的队形从一出海便惨不忍睹。

两军交战前,维尔纳夫甚至下令舰队180度大转弯。

就这样,像一群乌合之众的法西联合舰队,碰上神勇的纳尔逊,当然是溃不成军。

而英国舰队在纳尔逊指挥下,一开始便集中火力猛轰维尔纳夫的旗舰。

开战数小时后,维尔纳夫的旗舰倍申达利号实际上已完全瘫痪,维尔纳夫不得不投降。

在特拉法加海战,英军统帅纳尔逊独创性地运用一些不同颜色和图形的信号旗沟通舰队之间的联系,现代海上通用的国际信号旗(亦称“万国旗”)即由此演变而来,成为了战胜法国舰队的重要因素。

他的这个旗号为“英国企盼着人人都恪尽其责!”,已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和惯用的习语。

特拉法加海战是风帆战舰史上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西联合舰队一败涂地。

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

英国人为他而深感自豪。

他的敌人对他也是推崇备至,当拿破仑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应挂上纳尔逊的画像,一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拿破仑所具有的统帅气质和大将风度。

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所说,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毋庸置疑,这场大规模海战,几乎歼灭了整个法西联合舰队,它破坏了拿破仑进攻英国的计划,也为备尝法国侵略之苦的俄国、奥地利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随机文章小行星也会有卫星吗?小行星妊神星有两颗月亮中国突破20倍音速导弹,6806米/秒1小时绕地球一圈(无法证实)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小翅膀轻轻一挥引起美国超强龙卷风揭秘希腊文物费斯托斯圆盘,4000年前老古董拥有241个神秘符号迅猛龙能否猎杀霸王龙,单挑打不赢霸王龙/群殴可猎杀(得不偿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宣皇帝司马懿政变成功后,为什么没有马上以晋代魏呢?

自统一全国,建立大汉,这个政权传承了近四百年,然而到了桓灵二帝之时,出现了宦官乱权的状况,大汉王朝岌岌可危。

在此之后,又有祸乱朝纲,天下逐渐开始大乱。

一时之间,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硝烟蔓延了整个大地。

在这段乱世中,有人凭一己之力,创下辉煌,例如、;也有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了苹果,例如接手父兄基业的。

比孙权更令人嫉妒的,则是司马家族,他们原本并非诸侯之一,也未参与争霸过程,却笑到了最后。

不过说起此事,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在世之时,便得以,架空了魏室,为何他的家族,在近二十年后,才以魏呢? 司马懿是曹操时代的旧臣,他先后跟随过曹操、、、四任四主,曹操本身雄才大略,又忌惮他的“狼顾之相”,他没有出头之日;曹丕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其在世之时,司马懿也不敢轻取妄动;曹叡虽然能力不及其父祖,却也是一个帝王之才。

到了曹芳继位后,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终于等到了机会,却又受到了另一托孤大臣的排挤。

又等了整整十年,他才找到机会,诛杀曹爽,并架空了魏室,开始独揽大权。

这个时候,司马懿虽无之名,却有了皇帝之实,可是他并没有直接。

司马懿去世之后,和相继把持朝政,权势更胜司马懿一筹,但是直到公元266年,司马家族才以晋代魏。

1. 没有合适的时机 司马懿生性隐忍,为了诛灭曹爽,他等了整整十年,其中还装病两年,这才等来了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机会。

但是他能够顺利发动政变,不代表他能够顺利篡位,因为支持他诛灭曹爽的人中,有很多忠于魏室的重臣,这些人之所以在高平陵之变中,与他统一战线,并非是支持他独揽大权,只是看不过曹爽的独断专行,骄奢淫逸。

如果他在此之后,直接篡位,等同于主动将这些人,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这对司马懿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他若想要篡位,必须任贤举能,先培养起自己的班底。

只不过他没有等到这个时候,便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把持朝政之后,同样是在为此事做准备。

2. 国内叛乱不断,且司马家力不断交接权 除了朝堂上的因素之后,司马家族想要篡权,还需要顾忌驻扎在外的大军。

自高平陵之变后,单淮南一线,便爆发过三场大型的叛乱,即史有名的淮南三叛。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亲自平定了第一叛,不过因为年迈体衰,再加上迫害忠良的心理压力,他在当年便去世了。

之后司马师把持朝政,淮南二叛爆发,他亲率大军前往,结果被少年将军文俶,吓得眼疾发作,生生痛死,司马家族的权力,再一次交接。

司马昭从父兄手中接过重任后,第三叛又爆发了,在平定这一战之后,淮南地区终于无力再叛,他的声望也积累的差不多了。

然而不久之后,皇帝又被他的属下所杀,迫于舆论的压力,司马昭只能暂退一步,并发动了灭蜀之战,等到一切都平定了之后,司马昭也油尽灯枯了,因此以晋代魏的任务,落到了的头上。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得以大权独揽,却没有直接篡位,他的后人也等了近二十年,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以司马懿的性格,如果不能一举达到目的,绝对不会轻易出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有了“冢虎”之名,而他的两个儿子,也得到了他的真传。

随机文章拿破仑拒绝钢铁轮船,说发明家没常识,后只能看着英国望洋兴叹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什么是新72法则,最简单的计算本金翻倍的方法(投资必备)巡航导弹的制导过程分析,惯性/GPS/地形匹配混合制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日军最大最惨烈的一次失败——新几内亚战役

说起二战,就不得不提日本这个国家。

它也是我们国家最恨的一个:二战期间,在我们国家制造了诸多惨案。

但纵观整个二战,你会发现日本在二战中败的非常惨的战役很少,但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一场对于日军来说堪称“地狱”的战役,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澳大利亚复仇之战”,据说在这场战役中活下来的不超过100人,同是盟国成员,究竟为什么澳军对日军这么狠呢? 这事还得从日军及盟军的马来亚-新加坡战役说起。

“天道好轮回,大仇必报” 7万新加坡英军向不到3万日军投降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军偷袭的同时,日军同步发起进攻美属菲律宾殖民地、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战事。

在马来亚-新加坡战役中,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将英军揍得屁滚尿流。

1942年2月15日驻新加坡英军总司令白思华中将率7万英军向不到3万日军无条件投降,这一战后总共约13万英军、印军、澳军成为日军俘虏。

而在这次被俘虏的盟军士兵中,就有一万五千澳大利亚士兵,可是最终这些澳大利亚人活下来的不到七千。

一名日军斩首的澳大利亚军人 不仅如此,在1942年2月19日,近200驾日军飞机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炸死243澳大利亚人,炸伤近400人。

这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国袭击到了本土,这更让澳大利亚人充满了愤慨,要求对日作战,展开报复。

当时被日本人赶出了菲律宾,而澳大利亚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但是随着澳大利亚投靠美国,让麦克阿瑟得到了喘息之机,并获得了稳定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场的局势也逐渐被扭转。

而随着曾去北非、中东参战的澳大利亚士兵回国参战,再加上美国人毫无保留的军备援助,澳大利亚军队很快就脱胎换骨,在整个二战期间,7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曾有57万多人参军,每10个18至35岁的男子中就有8人曾在军中服务。

日军被虐,究竟有多惨? 决意复仇的澳军和日军之间真正的大仗还是在新几内亚战役中,这场战役至今仍然是日军的噩梦。

在新几内亚岛展示缴获日本旗帜的澳军士兵 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

前,这里分别是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殖民地,现在也分别由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统治,而属于英国殖民地的那半个新几内亚岛,在澳大利亚独立前,是归属于澳大利亚委托管理的。

从1942年3月开始,日军和澳大利亚军在新几内亚岛上展开了大规模战斗,日军先后向新几内亚战场倾注了20万左右的兵力。

但是麦克阿瑟采用“蛙跳战术”,切断日军的补给。

导致日军不得不在没有后援补给的情况下和澳军作战。

而澳军采用“占地方战术”,借助美军帮助,占领一切没有人的地方,遇到日军时,直接炮火推平。

这样做好处就是让日军没地方躲。

面对以拼命著称的日军,澳军也变得“残忍”,因为他们对日军恨之入骨。

澳军在新几内亚打仗使用的是空中运输的手段,将部队用飞机从莫尔兹比港空运到米尔恩湾,再从米尔恩湾修一条宽达12米的柏油公路,沿着公路向布纳进攻,目标首先是布纳,最后是要拿下一开始日军登陆的莱城。

虽然澳军的炮火没能给日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可是却足以将日军困死在防弹洞里不敢冒头。

可是新几内亚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在那炎热潮湿的防弹洞里,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

南洋新几内亚地方本身就潮气大,又老下热带暴雨,洞里面都是积水,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人会得皮肤病,烂都会把你烂掉,当时在新几内亚岛上的日本人,就算逃过了疟疾也逃不过皮肤病,好人身上能长青苔,那时候没有抗菌素,伤兵就能活活烂死。

澳大利亚军队在包围之后,就直接断了日军的补给,没有食物来源的日军很快就有1万多人投降,但澳大利亚军队并没有优待战俘,他们大部分还是照样残忍的将他们杀掉了,以解心头之恨。

澳大利亚军在新几内亚岛上修的补给公路 没投降的不得不靠吃战友尸体来维持生命,1944年12月日本第18军司令部甚至曾经发布过“禁止食用战友尸体,违者严惩”的布告,可见当时日本兵之惨状。

最终20万日军活下来的只有5%!在这么大规模的军事作战中能够弄死对方95%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很难找得出来。

至今找到的日军尸首就只有2万具左右,还有大概15万日本兵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20万日本大军,在新几内亚战役死亡19万,绝对是二战史上日军最大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这还不算完,二战后在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审判中,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要求将日本天皇列入战犯要求审判的。

各国检察官圈定的甲级战犯名单中,美国提交的名单有30人,英国11人,而澳大利亚提交了整整100人!其中第一个是,澳大利亚政府坚决处死天皇。

美国出于便于管理日本的考虑,请求澳大利亚将裕仁名字抹去,遂将首席法官的位置让给澳大利亚人。

更值得一说的是,澳大利亚战后处死了140名日本军官,数量比美国还多! 随机文章谷歌是哪个国家的,美国巨头曾深陷好莱坞艳照门克苏鲁神话没有善神么,古神只是利用人类并非善意揭秘越战老兵不敢说的秘密,越南女兵不穿内衣战场用美人计揭秘飞机降落为什么三转弯,有序排队和把飞机的降落姿态调到最佳四件汶川地震不能说的事,或早已预示着地震将发生/未证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特拉法尔加海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