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是哪个朝代的

不过元好问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国,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
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真正了解元好问的朋友可能不多,今天就
【千问解读】
元好问生于1190年,当时正是南宋期间。
不过元好问并非宋朝人,他生于金国,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
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真正了解元好问的朋友可能不多,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下元好问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元好问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拓跋氏。
由于较早地接受中原文化,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就以诗知名,老师郝天挺也是著名的学者,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里,元好问从少年时代就已经具备良好的文化教养。
由于他从小就过继给叔父元格,早年一直跟随叔父在官场奔波,先后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在这段时光里,他一边冶游接触社会贤达,一边潜心学习待人接物。
正是官场文化的熏陶,让他早早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那就是要做一个为生民立命、为朝纲整肃的人。
27 岁那年,蒙古军南下突袭家乡秀容,屠城十万余众,使得元好问切身感受到野蛮文明对民生的巨大破坏。
文化人的使命意识使他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只有文化才是普适众生的良药。
如蒙古人一样野蛮的鲜卑先祖,不正是在文明的教化中变成了诗书传家、人伦有序的文明人,从而结束了在马背上飘泊的生活,在中原肥沃的土地上安定祥和地生活了下来。
35岁那年,元好问通过应考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因不满史馆的清寂生活,很快就辞职回登封家中闲居。
之后,经荐举先后出任过镇平、内乡、南阳县令,直到调入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
在地方每一任上,他都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享有很高的政治声誉。
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
面对民众疾苦,他为当地人民争得减税3年、发展生产的好政策,使人民有了休养复苏之望。
面对兵连祸结的袭扰,他集结“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文化人的良心和使命感,使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完成了一个文化人的政治意识从自省到自觉的蜕变,为他后来面对国家丧乱、朝代更替有了一种更从容的文化觉醒。
1232年,蒙古大军围困汴京,城里的元好问上书蒙古国中书令耶律楚才,请求他占领汴京后不要滥杀无辜,更希望他采取措施保护54名金朝才士。
这个建议得到耶律楚才的采纳。
这种举动,一方面是保护手无寸铁的文化人在武装冲突面前免于以卵击石、徒耗性命,另一方面更是为金朝保留人才、延续文化。
元好问深知,改朝换代并不是简单地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只是江山易主、改换门庭。
所谓的王朝正朔,对于他这个熟读历史的人来说,不过是强权更迭和宗主易姓。
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是再强悍的政权,也会如昙花一现。
这时候,守城的金廷西面元帅崔立叛降蒙古,汴京被蒙古军和平接管。
崔立逼迫元好问领衔为其撰写功德碑。
元好问在碑文中并没有夸大其辞地颂扬崔立,而是“止实叙事”,直笔记述。
他想利用手中的如椽大笔,拯生民于屠刀之下。
身处乱世,尤其是民族矛盾重叠交错,谁能说得清正义与否。
元好问不过就是一介书生,在重兵围困、屠刀高举的蒙古军队面前,他既不是领兵镇守的将军,也不是抚慰一方的督抚,他只能匍匐在刀枪的威逼下,做好自己的本份事。
所幸,耶律楚才接受了元好问的建议,没有再大规模进行屠城,使的金政权的朝廷生民和典章文献得以保存。
1233年四月,元好问被蒙古兵俘虏,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长达五年之久。
在元朝生活的二十多年间,他积极沟通元朝政界,努力收集散于民间的资料,想自己撰写国史,以便为金国保留历史。
他的请求没有得到元朝当局的准许。
于是,他就把金国已故君臣的诗词总集编撰了一本《中州集》,力图以诗存史。
同时,元好问对新政权不断地冷静观察,渐渐地看法发生了改变。
当他看到元朝忽必烈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做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后感到十分赞赏,也深刻地反思了金朝奸贼误国,以致失国沦亡的历史悲剧;看到元军突进云南、铲平地方势力,恢复汉唐疆界的赫赫功业后,对金政权苟安半壁江山,朝廷上下不思进取的垂暮心态进行了很好的批判。
在他心里逐渐升腾起一股热望,那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在于,是不是有利于造福百姓、是否有利于传播文教、是否有利于树立大国形象。
正是在这种深切的体悟中,他对元朝政府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大加赞赏,他在《刘时举节制云南》诗中写下了“云南山高去天尺,汉家弦声雷破壁。
九州之外更九州,海色澄情映南极”的诗句,并自豪地把元朝视为像汉唐那样值得自己骄傲的时代。
在这种乐观心态的支持下,63岁高龄的元好问携好友张德辉北上觐见忽必烈,请求尊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忽必烈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他俩又提出采免儒户的兵赋,忽必烈也答应了。
在元好问看来,正是新兴的元朝的横戈铁马,激发了他当今世界殊的豪情,他把弘扬儒学、光大文化的重任寄托在了这个新兴王朝的统治者身上。
正是这种责任的担当,使得中华文明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深厚博大的体系。
也正是有这些眼光长远的知识分子,才使中华文化历经年久而越来越丰富多彩,终致出现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如今,当我们生活在这片地域广阔、文化深厚的土地上,怀想起那些为中华文化积淀而努力的那些各个民族的人们,不禁由衷地感慨。
大哉,无好问!正是有你们这些文化仁人的坚守,才有了中华文明的异彩绽放,也才有了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的团结景象。
法学排名前100的大学:法学专业哪个学校好?
根据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法学专业排名前100的大学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更多院校可见下文名单。
一、法学专业哪个学校好在国内法学专业领域中,有几所大学和院系名气很大,就是大家常说的五院四系,他们的法学专业实力和口碑都被大众所认可,毕业生求职时在就业市场中的认可度较高。
五院分别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毫无疑问是国内开设法学专业众多院校中的佼佼者,其法学学科是我国双一流和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学科的评估等级为A+,法学专业更是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法学专业中非常厉害的一所高校。
当然,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外,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这四所大学的法学专业实力同样也不差,西南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学科的评估等级为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估结果为A-,西北政法大学评估结果为B+,这四所院校的法学专业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也具备相当大的知名度。
四系就更不用多说了,这四所院校都是985大学,其实力和知名度自然不弱,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更是在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中,排名前三的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评估等级为A+,是除中国政法大学外,第二个法学学科为A+等级的院校。
二、法学排名前100的大学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法学专业排名前10的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等。
上文我们所提到的五院四系中,除吉林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外,其余院校的法学专业排名都在前10名内,可见其法学专业的实力强劲。
此外,法学专业全国排名前100名的大学还包括厦门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12名)、中南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28名)、天津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34名)、苏州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42名)、河北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77名)、上海海事大学(法学专业全国排名第91名)等。
以下是2023年软科法学专业排名前100的大学(供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等级 1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 A+ 3 北京大学 法学 A+ 4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 A+ 5 武汉大学 法学 A+ 6 清华大学 法学 A+ 7 上海交通大学 法学 A+ 8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 A+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A+ 10 南京大学 法学 A+ 11 吉林大学 法学 A+ 12 厦门大学 法学 A+ 13 四川大学 法学 A 14 复旦大学 法学 A 15 浙江大学 法学 A 16 山东大学 法学 A 17 西北政法大学 法学 A 18 北京师范大学 法学 A 19 西南财经大学 法学 A 20 南开大学 法学 A 21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 A 2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 A 23 中山大学 法学 A 24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A 25 东南大学 法学 A 25 湖南大学 法学 A 27 上海财经大学 法学 A 28 中南大学 法学 A 29 海南大学 法学 A 30 辽宁大学 法学 A 30 西安交通大学 法学 A 3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法学 A 33 暨南大学 法学 A 34 天津大学 法学 A 35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A 36 华南理工大学 法学 A 37 重庆大学 法学 A 38 湖南师范大学 法学 A 39 同济大学 法学 A 40 华东师范大学 法学 A 41 北京理工大学 法学 A 42 苏州大学 法学 A 43 华中科技大学 法学 A 43 湘潭大学 法学 A 45 安徽大学 法学 A 46 郑州大学 法学 A 4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法学 A 47 江西财经大学 法学 A 49 宁波大学 法学 A 50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 A 51 贵州大学 法学 A 52 上海政法学院 法学 A 53 黑龙江大学 法学 A 54 云南大学 法学 A 55 外交学院 法学 A 5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学 A 57 浙江工商大学 法学 A 58 福州大学 法学 A 59 烟台大学 法学 A 60 广州大学 法学 A 61 广东财经大学 法学 A 62 河海大学 法学 A 63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学 B+ 64 扬州大学 法学 B+ 65 华中师范大学 法学 B+ 65 兰州大学 法学 B+ 67 南京审计大学 法学 B+ 67 深圳大学 法学 B+ 69 河南大学 法学 B+ 70 华南师范大学 法学 B+ 71 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 B+ 72 西南大学 法学 B+ 73 北京交通大学 法学 B+ 74 福建师范大学 法学 B+ 7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 B+ 7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法学 B+ 77 河北大学 法学 B+ 78 浙江财经大学 法学 B+ 7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法学 B+ 8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法学 B+ 80 西北工业大学 法学 B+ 82 上海大学 法学 B+ 83 南昌大学 法学 B+ 83 中国农业大学 法学 B+ 85 江苏大学 法学 B+ 86 华东理工大学 法学 B+ 87 东北师范大学 法学 B+ 8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B+ 87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 B+ 87 浙江理工大学 法学 B+ 91 上海海事大学 法学 B+ 92 西北大学 法学 B+ 93 华北电力大学 法学 B+ 94 哈尔滨工程大学 法学 B+ 95 常州大学 法学 B+ 95 浙江工业大学 法学 B+ 97 安徽财经大学 法学 B+ 98 新疆大学 法学 B+ 99 哈尔滨工业大学 法学 B+ 100 杭州师范大学 法学 B+
计算机专业哪个学校最好?2024高考最低多少分能上?
从2023年各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数来看,预计2024高考上计算机专业预计最低要达到500分左右才有机会被录取。
一、计算机专业哪个学校最好大学计算机专业中包含的专业并不是只有一个,包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多个专业,而各个大学的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是有不同的,因此本文从开设院校最多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出发,为大家介绍计算机专业哪个学校最好。
从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第一名,最好的学校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而且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专业,专业实力强劲绝对可以算的上是院内的王牌优势专业了。
除了清华大学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实力也不弱。
北京大学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如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的,在一级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了A+学科,软件工程被评为了A学科,不仅该校实力强劲,在计算机类专业实力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
浙大计算机类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软科专业排名中和哈工大并列第三名,且在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了A+学科。
另外,软件工程以及数字媒体技术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的专业实力相当强劲,总体来说在计算机类方面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以下是软科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前十的大学名单(供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7 上海交通大学 A+ 8 电子科技大学 A+ 9 同济大学 A+ 10 华中科技大学 A+ 二、计算机专业高考最低多少分能上根据2023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各大学专业录取分数数据来看,2023年各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在503分-699分之间,其中未包含以计算机大类招生和以试验班形式招生的院校,只统计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单个专业进行招生的院校。
2023年在浙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单个专业进行招生的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最低分为699分;分数相对较高的还有南京大学(687分)、华东师范大学(667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62分)等录取分数最低的是郑州商学院,最低分503分;相对较低的还有长春光华学院(505分)、长春电子科技学院(507分)、广东培正学院(508分)等,而2023年浙江一段控制线为488分,从录取分数最低的大学503分来看,两者的分数差距为15分。
因此,预计在浙江2024年计算机专业高考最低要达到500分左右才有机会被录取。
以下是2023年各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