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是怎么成立的 又是怎么解体的

南斯拉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当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当年北约为何要轰炸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最终为何解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要介
【千问解读】
由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的事件,让很对原本不熟知欧洲国家南斯拉夫的中国人变得相当的熟悉,因为轰炸的目标中有有着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南斯拉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当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当年北约为何要轰炸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最终为何解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要介绍南斯拉夫,就必须从南斯拉夫的主要组成部分塞尔维亚说起。
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国家,领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实行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理为政府首脑的议会共和制度,首都贝尔格莱德。
根据确切记载和考证,塞尔维亚的君主制度历史从公元9世纪晚期开始。
公元870年,塞尔维亚境内的洛维奇家族的弗拉斯提米一世,在东罗马帝国的帮助下登基称国王,建立塞尔维亚历史第一个朝代洛维奇王朝,条件是塞尔维亚必须确立东正教作为国教,双方一拍即合,塞尔维亚从此形成独立国家,并且至今仍然信仰东正教。
从洛维奇王朝开始,塞尔维亚历史按照君主制度规律发生朝代更替,后续朝代是意斯拉夫王朝、孚勘王朝、尼曼雅王朝等多个朝代,塞尔维亚作为正式国号是尼曼雅王朝统治时期,公元15世纪晚期沦为土耳其历史的奥斯曼王朝的领土,时间长达近400年。
到了公元19世纪早期,因为土耳其奥斯曼王朝衰落,境内各个民族纷纷开展独立运动,被统治了近400年的塞尔维亚人也积极投入到独立运动中去。
公元1815年,塞尔维亚的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的米洛什一世在欧洲列强的帮助下,成功领导塞尔维亚脱离土耳其独立,建立塞尔维亚公国,君主称号大公,由他建立的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统治,基本奠定今天塞尔维亚的疆域。
不过塞尔维亚公国不是只有奥布雷诺维奇王朝一个朝代统治,经历了祖父米洛什一世、父亲米兰一世、儿子米哈伊诺一世三位大公,到了公元1842年被卡拉乔尔杰维奇家族的亚历山大一世建立的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取代,公元1858年流亡国外的米洛什一世回到国内夺回公位,重建奥布雷诺维奇王朝取代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
再之后,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统治塞尔维亚直到公元1882年,经历了曾祖父米洛什一世、孙子米哈伊诺一世、曾孙米兰二世三位大公,公元1882年米兰二世在欧洲列强的支持下登基称国王,把君主称号大公改成国王,塞尔维亚公国变成塞尔维亚王国,此后经历了父亲米兰二世、儿子亚历山大二世两位国王,但是亚历山大二世是一位倒行逆施的君主,恢复了专制统治,令塞尔维亚人不满,公元1903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开国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彼得一世发动兵变杀死,彼得一世夺得了王位,至此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再次取代奥布雷诺维奇王朝,并在随后的历史没有再被其它朝代取代。
以上就是塞尔维亚这个东南欧国家的古代和近代历史,接下来是更加精彩的内容,从彼得一世成为塞尔维亚国王开始,塞尔维亚历史和南斯拉夫挂钩。
彼得一世是一位文治和武功都很出色的君主,他一生致力于塞尔维亚的繁荣富强,并且带领塞尔维亚人反抗企图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在位期间虽然塞尔维亚王国远不及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这么强大,但也是欧洲强国之一。
公元1914年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正是塞尔维亚爱国者普林西普,在今天东南欧国家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斐迪南皇储,波黑原本属于塞尔维亚,当时被奥匈帝国吞并。
一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因为是协约国阵营,成为了战胜国,而战败国奥匈帝国分裂,其在巴尔干半岛同是南斯拉夫人的领土几乎尽数割让给塞尔维亚。
公元1918年底,彼得一世团结了南斯拉夫人,建立了以塞尔维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新国家,国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这就是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
公元1921年彼得一世因病驾崩,其子亚历山大三世继承王位,他多次强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是自由和统一的南斯拉夫人国家,于是他在公元1929年正式把国号改成南斯拉夫王国,领土包括今天的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北马其顿。
可惜南斯拉夫王国还是因为种种问题而未能稳定存在,境内总有不同民族闹独立,公元1934年亚历山大三世被克罗地亚爱国者佩塔尔刺杀,其子彼得二世继承王位,正是南斯拉夫的末代国王。
公元1939年二战爆发,彼得二世公开表明反对法西斯立场,结果南斯拉夫王国差点被纳粹德国灭掉,彼得二世不得不带着王室流亡。
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南斯拉夫革命领导人铁托废除君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至此南斯拉夫王国兼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灭亡。
公元1963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到了公元1991年,世界局势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斯拉夫也受到影响,其组成部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北马其顿先后独立,公元1992年仅剩塞尔维亚、黑山,因此改国号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而著名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就发生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期间的公元1999年。
北约为何轰炸南联盟,原因很复杂,是三言两语说不清的政治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南斯拉夫自公元1929年建立开始,南斯拉夫的政局就没有稳定过,北约轰炸南联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而我们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就不幸被轰炸。
再到了公元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国号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但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国家,仅仅过了3年的公元2006年,塞黑正式分裂,变成了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国家,塞尔维亚也因为失去黑山而成为内陆国家,当年领土占据半个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南斯拉夫至此正式灭亡,领土仅存主要组成部分塞尔维亚。
以上就是世人熟知的欧洲东南部国家南斯拉夫,其建立和灭亡的全部简史。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第安人对中国人态度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谈论印第安人时,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独特的鹰羽冠,这是印第安服饰的一大特色。
帽子上的羽毛是荣誉和勇气的象征。
事实上,印第安语只是一个统称,在欧洲是带有一定轻蔑的统称。
印第安人不止一个民族,这是除了爱斯基摩人之外的所有美洲土著人的总称,而不仅仅是某个民族或种族。
在相当长的古代时期内,美洲大陆没有发现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
甚至有考古资料证明美洲大陆上没有猿,这意味着看似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也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
那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人类学家和古代学家,各种学术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和“印第安人来自中国”的传说最多。
与之前的“大洋洲起源”、“西北欧起源”等流派相比,印第安人“亚洲起源”的考证更加严谨,考古发掘更加细致,从而在学术界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
大约1.5万年前的冰河时期,亚洲大陆东北部的白令海峡水位下降,露出一座陆桥,连接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
正是在这个时候,印第安人的祖先从贝加尔湖穿过西伯利亚,通过冰冻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
当时分子人类学的新老种族正好在亚洲竞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
但是中国人当作一个稳定的族群,本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说法,印第安人到达美洲后进展迅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遍布了北美和南美。
然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志中,他清楚地描述了他到达的一些地方。
当地的土著居民是白人,看起来和西班牙人很相似。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还没有开始与当地土著人进行混血。
南美洲的土著人似乎和北美洲的土著人完全不同。
南美印第安人更像大洋洲的马来人,战斗力相对较弱,而北美印第安人更像北亚的蒙古人。
他们是美国西部片中经常出现的“野蛮而坚韧”的土著印第安人。
从人类基因中分配,印第安人的母系遗传是通古斯和西伯利亚基因的50%以上,父系相对复杂。
不仅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后,在此之前,印第安人都是来源复杂的民族,不同程度上是白、棕、黄人种的混血儿。
如果非要说跟中国人有关系的话,那可能只能有一地啊年。
毕竟,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蒙古、满族,曾经都属于通古斯,但他们属于两个大陆。
经过这么多年的隔离,血缘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但是,通过DNA比对,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生活在俄罗斯南部中亚地区,说突厥语的图瓦人、阿尔泰人、哈卡斯人,与北美印第安人的遗传关系最为密切。
印第安人的老家可能在俄罗斯,这美国佬可就睡不安稳了。
如今“远亲”现在什么都支持不了,只能表演一场节目,指责美国“种族灭绝”。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和阿根廷古物种学家阿梅吉诺提出印第安人起源于美洲的观点。
但因为论据不足以支持,所以站不住脚。
现代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史前人造工具和史前人类遗址。
包括发现生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湖滨河床白垩纪的三角龙足迹和人脚化石;在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一块有2.7亿年古代的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的脚印。
2017年,美国圣地亚哥自然古代博物馆发布了一系列乳齿象考古发掘照片。
据猜测,乳齿象的断骨像是人类撞击的痕迹。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人类踏上美洲的时间将从1.5万年前提前到13万年前。
所以那个亚洲人远不是地主。
古代都是当代史,所有的考古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