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的常见误区与科学控糖食物选择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击数:
简介:糖尿病被叫做不死的癌症,非但难以治愈,如果不注意调理,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 特别是当大家陷入这几个误区之后,更是危险至极。

一、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 很多人测血糖都只测空腹血

【千问解读】

糖尿病被叫做“不死的癌症”,非但难以治愈,如果不注意调理,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等!特别是当大家陷入这几个误区之后,更是危险至极。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的常见误区与科学控糖食物选择

一、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

很多人测血糖都只测空腹血糖,却不重视餐后血糖。

但实际上,二者都是糖尿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不可被替代。

若只查空腹血糖,不仅会遗漏一些糖前期患者,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因此,除了查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应主动要求查餐后2小时血糖。

提示:

糖尿病指标: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前期指标:空腹血糖:6.1~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mmol/L。

误区二:治疗后血糖正常≠被治愈

以目前的医学技术,糖尿病还没有根治办法,只能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对于糖前期患者,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有逆转糖尿病的可能;但对于确诊的糖尿病人,即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认为糖尿病被治愈。

即使血糖达标,仍不能高枕无忧。

误区三:降血糖≠血糖越低越好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高了的确不好,但是血糖过低也很危险!

当糖友血糖低于3.9mmol/L 时,就会出现如饥饿、出汗、手抖、头晕、心悸、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糖,就会危害健康。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但需注意,根据不同的病情,控糖指数会有差异,应该谨遵医嘱。

误区四:血糖降得快≠药物效果好

很多人会把血糖降得快与否,作为降糖药好坏的评判标准。

殊不知,血糖降太快,会带来较大的风险:①视物模糊 ②损伤脑细胞 ③低血糖反应 ④心肌梗死。

所以,治疗糖尿病一定遵照医嘱,平稳降糖、监测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才是正确的,切勿相信没有根据的偏方、秘方。

误区五:用胰岛素≠病情严重

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等同于病情严重、已经没有药物可以控制了。

事实上,很多初发的糖尿病患者也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而且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还可以换回口服药治疗。

所以胰岛素注射并不代表病情已经“无可救药”,只是医生根据个人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提出的不同治疗方式。

误区六:清淡饮食≠不吃荤

糖尿病的清淡饮食并非是让大家不吃荤食、不吃主食、顿顿粗粮。

要知道,肉类和主食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建议:糖尿病人吃肉应选择鱼类、禽肉类,每天40~70克;每餐主食量最好保持在75~100克,每天粗粮占主食的比重不要超过1/3。

二、哪些食物可以有助控糖

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者,查阅了大量涉及饮食降糖的资料,经过近3年的时间,总结出这样一份控糖食物表!

1、直降血糖食物

玉米、薏米、绿豆、黄瓜、芹菜、海带、木瓜、黄鳝、鲤鱼、茯苓、黄精。

2、理想降糖食物

玉米、黑米、薏米、绿豆、燕麦、苦瓜、南瓜、黄瓜、芹菜、牛奶、花菜、海带、白菜、菠菜、山药、红薯、西葫芦、苹果、木瓜、菠萝、牛肉、兔肉、黄鳝、牡蛎、鲤鱼、鱿鱼、鳗鱼、豆腐、大蒜、西洋参、人参、莲子心、茯苓、黄芪、黄精、桔梗。

3、胰岛素样食物

苦瓜、南瓜、牛肉、牡蛎、大蒜、人参、西洋参、莲子心。

4、调整血糖食物

黑米、黑豆、荞麦、燕麦、菠菜、香菇、草莓、菠萝、鸽肉、鳗鱼、黄芪、桔梗。

5、防并发症食物

玉米、大豆、黄瓜、芹菜、花菜、番茄、芦笋、海带、白菜、木瓜、柚子、山楂、鸽肉、海参、鲤鱼、鱿鱼、三文鱼、鳕鱼、酸奶、麻油、黄精、枸杞子。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应当以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为基础,纠正错误观念,注重整体饮食结构的优化,从而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标。

此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计划,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

同时,配合医生指导,适时进行药物治疗和适当的运动锻炼,才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山药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山药几乎是每一家餐桌上都会见到的食材,可想而知它深受大众的爱慕,那山药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山药适合糖尿病人吃吗山药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多吃,,要是食用过多的话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所以糖尿病患者吃山药时适量就可以了。

山药的功效和作用山药具有补脾胃、生津、补肾的功效。

山药的功效第一以补脾胃的功效最为显著,用于脾胃虚弱,体倦、吃的少或泄泻。

二是生津益肺,用于肺虚喘咳、虚劳咳嗽,消渴或烦热口渴。

三是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小便多,带下等症。

山药怎么做好吃将山药切成滚刀块,山药放入碗中加淀粉,加少许水抓匀。

锅中倒油,放入山药块炸制,炸熟后捞出。

锅中放油加入适量白糖,快速放入炸好的山药块,粘上糖色后倒出装盘即可。

山药皮能吃吗山药皮是一种滋补健脾的食材,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淀粉。

进入体内,可以快速补充体内的营养物质,但是山药皮是不行吃的,山药皮中含有一定量的植物碱,对于体质虚弱以及易过敏的人来说,吃了山药皮容易引发过敏现象。

情况严重者,会在局部出现红肿,红疹,红斑,脱屑的现象。

身体出现这4个异常,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男性朋友要多多警惕!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身上非常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一般发生在40岁之后,到60岁之后发病率高达50%,80岁时高达83%。

这个数据是非常可怕的,前列腺增生在男性身上的发病率,就好比乳腺增生在女性身上的发生几率。

女有乳腺增生,男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被称为前列腺肥大,是前列腺体积增大引起患者出现排尿异常的一种良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和这些原因有关:1、饮食因素:饮食和前列腺增生之间关系密切,饮食内的脂肪和动物性食品,尤其是植物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男性患上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大量摄入肉类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锌元素,同样也会导致男性患病率增加。

2、性生活频繁:过度手淫、性生活频繁会导致男性性器官反复充血,前列腺会因为持久充血而增大,过度的持续充血会增加患上前列腺增生的风险。

3、久坐:长期久坐会让前列腺很受伤,久坐会影响前列腺血液循环,易引起前列腺肥大。

4、憋尿:憋尿时间过长,会导致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经常憋尿还会导致尿内毒素沉淀,尿液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会损害前列腺。

经常久坐、身体肥胖、中老年男性以及饮食不节的男性患上前列腺增生的几率会比其他男性要高许多。

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警惕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这是前列腺增生早期的典型症状,具体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

在排尿次数增加的情况下,尿量却有所减少,并且夜间起夜的现象特别多,一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夜尿10次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睡眠。

·尿梗阻梗阻是排尿系统常见的一个异常表现,患者会出现尿射不远、尿线变细的症状,并且在排尿之后,尿液会滴滴答答出现尿不尽的现象。

·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的症状,这是因为前列腺表面的血管怒张,之后再用力排尿之后导致血管破裂。

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都比较少,偶尔会出现出血性休克。

·急性尿潴留这个症状是前列腺增生失代偿期的表现,在此时患者无法正常排尿,需要导尿引流。

想要打败前列腺增生,3个方法值得一试不是所有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需要进行治疗,一些轻度症状的患者,一般只需要等待观察或者改变生活方式。

中重度症状的患者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一些出现顽固性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想要对付前列腺增生,学会如何预防非常重要!首先,要戒烟限酒,烟酒会导致前列腺肿胀充血,加重前列腺的压迫程度。

其次,日常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导致本身便秘的症状加重,从而压迫到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的现象。

最后,日常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运动可以有效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体内废弃物排出的速度大大加快,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减少前列腺的压迫。

并且运动可以缓解久坐给身体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对于前列腺健康非常有好处。

延伸阅读: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哪个更严重?这两个疾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却完全不同。

前列腺炎是受到细菌性因素、非细菌因素导致的前列腺炎症表现,一般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主要症状为尿道刺激以及盆腔疼痛,这个病症相对来说较为普遍。

而前列腺增生则一般高发在中老年男性身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只有1成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患者仅需要服药治疗。

由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所以也就不存在严重与否的比较了,能肯定的一点是,两个疾病只要经过科学的治疗,都可以很快痊愈。

不少人会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联系起来,因为二者都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其实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前列腺增生是良性增生,而前列腺癌的前列腺腺细胞发生恶变引起的恶性肿瘤。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前列腺增生会演变成前列腺癌。

男性的前列腺是很脆弱的一个器官,所有男性都要多爱护自己的前列腺,一旦患病难受的可是自己!参考资料:[1]《男性都逃不过前列腺增生》.人民网-人民健康网.2019.6.25[2]《前列腺增生有六怕》.人民网-生命时报.2020.9.5

加入收藏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的常见误区与科学控糖食物选择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