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3 点击数:
简介: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出自唐代:杜甫的诗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

【千问解读】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出自唐代:杜甫的诗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畏 一作:裹)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春天写花喜悦写景 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

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

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

一作“里”。

7.行步:脚步。

欹(qī):歪斜。

实:一作“独”。

8.在:语助词,相当于“得”。

一说“在”相当于“时”。

9.料理:安排、帮助。

白头人:老人。

诗中是作者自指。

10.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11.送:打发。

生涯:生活。

12.少城:小城。

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

《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13.可怜:可爱。

14.盏:一作“锁”。

15.佳人:指官妓。

秀筵:丰盛的筵席。

16.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

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

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17.懒困:疲倦困怠。

18.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9.爱:一作“映”,一作“与”。

20.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21.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22.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23.爱:一作“看”。

肯:犹“拼”。

一作“欲”,一作“索”。

24.纷纷:多而杂乱。

25.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古诗赏析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

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

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

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

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

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

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

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

“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

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

“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

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

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

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

江上的花是纷繁的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

第一首头一句说“江上被花恼不彻”,而这首第二句则说“行步欹危实怕春”。

王嗣奭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辟。

花之醉人如此,接着写驱使诗酒,“未须料理自头人”。

这是写花之魅力,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

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

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

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

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

“多事”又是从前面花恼人而生发来的,其奇妙处也是前后辉映。

末二句抒情,把春光拟人化。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似乎有所妙悟,也似有所解脱,但其深情,仍该是爱花。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组诗又宕开一层,写洗花溪边的繁花缤纷,这是村居所见之花;作者这时又想象成都少城之花,“百花高楼更可怜”。

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

“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

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

这样把城中之花再来陪衬江上、江滨村中人家之花,有远望近观之异,而乐事则相同。

末二句以发问作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实叹招饮无人,徒留想象,余韵无穷。

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

“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

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

“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

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

“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

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

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这就是末句的意境。

“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

“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

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

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

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

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

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

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

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

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

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

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

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

“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

“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

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

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

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

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

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

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

痛快干脆,毫不藏伏。

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

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

”怕的是花谢人老。

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古诗》这一组诗。

杜甫名句推荐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作者:杜甫:出自《重过何氏五首》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作者:杜甫:出自《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作者:杜甫:出自《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作者:杜甫:出自《宿赞公房》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作者:杜甫:出自《宿赞公房》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作者:杜甫:出自《野人送朱樱》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作者:杜甫: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作者:杜甫:出自《燕子来舟中作》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作者:杜甫:出自《禹庙》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作者:杜甫:出自《九日寄岑参》

核战争来临该怎么办?中国哪些地区最容易被打击

战争问题是每一个国家都不能懈怠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没有发生一些大战争,大国与大国之间也没有存在什么实质性的战争,但是因为各国利益之间的问题还是有可能发生战争即使美国也不能轻松面对战争,同样当作伪大国的中国也需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中国受到其他国家的战争又有哪些地方最危险,什么城市会被摧毁呢.中国如果发生核战争什么地区最危险?中国同样逃不出这样的“魔咒”,大多数网友都在讨论我们怎么攻击别人,但是是否真的想象过我们别人攻击?中国的军队政策是防御型,纵使中国的军事具备强大的进攻性,在排除像各种“自卫反击战”这样级别的冲突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卷入大国争端,难免被人先发制人。

最安全的地方不是防御导弹最多的地方,而是敌人不敢打的地方,防御导弹越多反而说明这个地方越容易遭到攻击。

目前世界上敢与中国发生核战的国家几乎没有,所以本文讨论的也是基于常规战争的假设,那么常规战争中,地方最怕的是什么?怕你使用核武呗!中国不是说不首先使用核武吗?确实,但是别忘了,中国还有后面的一句补充,当中国的核设施和对民生极为主要的设施遭到攻击时,中国将对此看成对实施的核打击,中国将予以核还击。

两国交战,除非是有血海深仇,否则出于人道主义不会攻击民生相关的重大设施。

一个常规的重大民生设施的保护范围本来极其有限,但是核设施就不同了。

中国的核电站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核设施由于其特殊性,一旦遭到重大的攻击,会影响一座城市,所以在战前、战时,敌方一定会精确定位中国的核设施,幸免在其城市以及相邻城市间袭击,尤其是核电站,占地面积大,虽明显,实为更加安全,怕就怕你看不到。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

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

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文件显示,如果当时冷战 升高,美国将对苏联、苏联的卫星国以及联盟的1200个目标展开毁灭性的原子弹攻击,中国无论参战与否,人口密集的城市也将被原子弹攻击,利用放射性物质 将平民杀死。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将人口密集地方的平民列为灭绝目标。

中国的城市目标包括北京在内,多达23个。

如果大国战争的话应该没有胜利者,核子武器可以把人类彻底从地球上抹去啊.

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学校是哪所?2024最低多少分能上?

根据2023年各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录取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有宁夏理工学院、沈阳工学院、三亚学院等院校。

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根据省份不同的,分数线也有不同,在浙江要超过一段线17分左右才有机会,而在辽宁物理类则要超过物理类本科线控制线40分左右才有机会。

一、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有哪些电子信息相关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志愿报考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近些年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2023本科专业热度排名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跃进入前三名,排在第三。

那么,对于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有哪些,想必有很多同学想了解,本文就以2023年各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浙江和辽宁的投档最低分为例,为大家整理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名单,以便大家参考。

1、浙江从2023年各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浙江的录取情况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的大学是宁夏理工学院,2023年最低投档分为505分;该校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数相对较低的本科院校还有三亚学院(507分)、柳州工学院(507分)、西安欧亚学院(508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508分)、兰州信息科技学院(510分)等,这些录取院校多为民办院校,学费较高,考生报考时需注意。

下面是2023年在浙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的30所本科学校名单(供参考):2、辽宁从2023年各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辽宁的录取情况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是在辽宁物理类进行招生录取,录取分数最低的大学是沈阳工学院,该校是电子信息类的形式进行招生的,2023年投档最低分为400分。

辽宁物理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数较低的本科大学还有山东英才学院(400分)、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401分)、长春电子科技学院(402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409分)等,这些院校同样也多为民办本科院校。

下面是2023年在辽宁物理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的30所本科学校名单: 综合以上浙江和辽宁两个省份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的30所本科学校名单来看,电子信息最容易考的本科学校有宁夏理工学院、沈阳工学院、三亚学院等院校。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低多少分能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低多少分能上,要根据省份来看,在浙江要超过一段线17分左右才有机会,而在辽宁物理类则要超过物理类本科线控制线40分左右才有机会。

从上文2023年各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录取情况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浙江最低录取分数为505分,而2023年浙江一段控制线为488分,两者的分数差值为17分。

而辽宁省物理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为400分,2023年辽宁省物理类本科批控制线为360分,两者的分数差值为40分。

加入收藏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