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
【千问解读】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无日一作:无因)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
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译文二 六朝留下的文物已草蔽连空,只有这淡远的天空和飘忽的白云依旧古今相同。
苍山翠柏间百鸟飞来飞去,世世代代生活水乡山寨中。
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雨,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内心里怅惘无缘见到范蠡,只好掠过树木凝望太湖东。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注释 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县一带。
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
水阁:开元寺中临宛溪而建的楼阁。
宛溪:又叫东溪,在宣州城东。
夹溪居人:夹宛溪两岸居住着许多人家。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文物:指礼乐典章。
淡:恬静。
闲:悠闲。
人歌人哭:指人生之喜庆吊丧,即生死过程。
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
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笛风:笛声随风飘动。
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事成后游于齐国,改名鸱夷皮子。
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
《吴越春秋》中说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属的滆湖、洮湖、射湖、贵湖等四个小湖的合称,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称。
其他在宣州城之东,属江苏省。
这里指太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鉴赏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旧对比,表达一种人事无常而自然永恒的感慨。
后两句忽然又联想到范蠡,感慨“萧条异代不同时”,自己与他无缘相见,只能怀着仰慕的心情凭吊他的遗踪。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
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
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
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杜牧在另一首诗里称为“诗人小谢城”。
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
杜牧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
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
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
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
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
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
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
“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
“人歌人哭水声中”,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
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
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
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
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
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
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
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
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
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
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
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
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主题十六:破除浮华,回归本真
那么,面对如此的作文主题,各位高三生该如何进行破题?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关于“破除浮华,回归本真”的相关作文主题预测及审题要点分析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提升写作能力!高考作文在整个语文的试卷分值中占比是很大的,今天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系列内容第16篇:如何理解“破除浮华,回归本真”相关的写作立意以及范文内容推荐,一起来看看吧!其他话题查看>>>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汇总更多素材查看>>>人物素材/大联考/特招等资料集锦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追求精致的生活。
精致的生活,是不是高质量的生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标题 揭开精致外衣,重塑生活本质 深入生活真谛,不止于精致表象 摒弃虚饰精致,追寻真实生活品质 超越消费幻象,探寻生活的诗意境界 洞悉精致迷思,领悟生活的真谛范文参考 拆解精致外壳,重铸生活内核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在当下,许多人被“精致生活”的表象迷惑,将其与物质堆砌划等号。
实际上,真正的生活内核并非外在的精致包装,而是内在的精神富足与价值实现。
我们唯有拆解这层虚幻的精致外壳,才能重铸生活的内核,抵达幸福的彼岸。
拆解精致外壳,需要我们打破物质至上的迷思,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如今,消费主义甚嚣尘上,许多人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认为拥有这些就能拥有精致生活。
然而,真正的精致生活与物质多寡并无必然联系。
且看叶嘉莹先生,她一生历经战乱、丧女等磨难,生活朴素,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古典诗词的研究与传承中。
她在诗词的世界里,与古人对话,汲取智慧,用诗词滋养自己的灵魂。
她的精神世界无比富足,虽无奢华物质相伴,却拥有真正的精致生活。
再看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能在困境中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寄情山水,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以诗词为友,以清风明月为伴,精神世界丰富多彩,这种超脱物质束缚的生活态度,才是对精致生活的最好诠释。
与之相反,一些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却空虚寂寞,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由此可见,打破物质至上的迷思,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真正精致起来。
重铸生活内核,要求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珍视情感的连接。
生活的内核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而是藏在日常的细微之处。
看李子柒,她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她亲自耕种、采摘、烹饪,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用视频记录下来,展现给世人。
她的生活简单而纯粹,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她珍视与家人、邻里的情感连接,在互帮互助中感受人间温暖。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珍视,让她的生活充满了温度,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内核的真谛。
又如,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社区居民送菜、买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在奉献中收获了快乐,在人与人的互助中感受到了温暖。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蕴含着生活的内核——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
正是这些点滴美好和情感连接,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重铸生活内核,更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君可见,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她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再看“燃灯校长”张桂梅,她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几十年,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无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她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展现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让我们拆解精致的外壳,重铸生活的内核,在精神的富足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情感的连接中体会人间的温暖,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以真正的英雄主义姿态,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温馨提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三,我们特别创建了“高三学习交流群”,在这里,你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考试心得、讨论试题难点,还能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料和考试资讯,共同为高考做准备。
另外,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作文素材汇编》PDF资料,点击链接即可预约领取: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8674353290483201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5年高三试题,也可以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及答案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于4月27日-28日进行,九师联盟系列试题紧跟新高考命题趋势,历来关注度高,能很好的检测考生学习成果,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价值。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考后第一时间整理发布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资料,欢迎广大学子下载学习。
推荐阅读:2025届高三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全科: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下载练习,自主选拔在线特汇总整理高清无水印版《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试题及答案》PDF版,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三试题交流群”,即可免费下载!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1 23414前往页进群领取高清试题资料点击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