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简介: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出自明代:刘基的诗的《题太公钓渭图》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千问解读】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出自明代:刘基的诗的《题太公钓渭图》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咏史怀古怀古咏史怀才不遇言志题画 刘基的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题太公钓渭图》刘基 古诗注释1.璇(xuǎn)室:美玉装饰的房子。

此处指商纣王的荒淫奢靡。

2.璜(huáng)溪:在今宝鸡市渭水之滨。

相传太公望在此垂钓而得璜玉,故又称璜溪。

3.浮云句:轻视富贵之意。

4.偶应句:相传周文王将出猎,使人占卜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汝师以佐昌。

”果然出猎时遇吕尚于渭水之滨。

本句意为偶然间应合 了文王非熊的梦兆。

5.轩裳句:轩为车,裳为衣。

轩裳指卿大夫所用的车与衣。

本句说当太公官高位贵时,又像本来就拥有它们一样。

《题太公钓渭图》刘基 古诗评析《《题太公钓渭图》刘基 古诗》就是一首很好的写心言志之作,作为诗人本身,也常常是有意识地借题画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托物寄兴。

巧妙地将主观心志寄寓于客观的描述之中,实为不可多得的题画佳作。

此诗是作者在鉴赏《太公钓渭图》时,触画生情而作。

即通过反思姜太公在璜溪独钓以及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君臣际遇,抒发了自己怀命世之才而不遇的忧思,同时,作者又以姜太公自喻,把自己的“草野自屏”生活看做是姜太公等待明君周文王出现一样。

姜太公,即吕望,字子牙,东海上(今安徽临泉县姜寨镇)人,曾在商朝却怀才不遇,年过六十时,已是满头白发,却仍在寻找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

最终,在璜溪垂钓时巧遇明君周文王,辅佐周室修德振武,结果在武王剿灭残暴的商纣王朝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而刘基在元至正二十年投奔朱元璋前,也拥有“负命世之才”的远大志向,却落个“草野自屏”的实况,这与姜太公的“璜溪垂钓”颇为相似。

第一句“璇室群酣夜”,看似在写纣王和妲己在鹿台好酒淫乐的“酒池肉林”场面,而实质却是淋漓尽致地鞭策元顺帝与亲信大臣等在宫中的“相与亵狎”、“丑声秽行”丑行。

商纣王,即帝纣,好酒淫乐、性情残忍,沉迷于妲己的美色,夜夜欢娱,荒理朝政。

“酒池肉林”便是商纣王“经典”的淫乐欢娱,即在摘星楼前设宴,令男女裸体追逐戏谑,同时在鹿台下挖两个坑穴,一个引酒为池,一个悬肉为林,令各嫔妃裸戏于酒池肉林,互相扑打。

元顺帝,元朝末代皇帝,是一位惟淫是乐的皇帝。

据《元史·列传·第九十二》载:元顺帝“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

八郎者,帝诸弟,与其所谓倚纳者,皆在帝前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裸处,号所处室曰‘皆即兀该’,华言事事无碍也。

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

显然,在已经“草野自屏”的作者眼里,商纣王的鹿台“酒池肉林”与元庭顺帝的“相与亵狎”是无异的。

同时,作者也因此巧妙地引出姜太公的“璜溪独钓”。

第二句“璜溪独钓时”,是写姜太公自入商朝择主不遇后,在璜溪垂钓的寒微生活。

其实,姜太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实目的却是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让自己实现远大抱负的明君出现。

而作者在写此诗时,也正是满怀“命世”之志入元王朝为官,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打击。

于是弃官归里,过上“草野自屏”的生活,意在与元王朝“决裂”。

基于此,作者自然会由画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与姜太公的垂钓是如出一辙,于是用了两句来描写姜太公垂钓生活的心境。

“浮云看富贵”,意思是把金钱、地位等看得很淡薄;“流水澹须眉”,意思是做人要拥有像君子淡如水一样的情怀。

这正是姜太公在璜溪垂钓时心境真实的描述。

其时,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向世人表白:自己过“草野自屏”生活的心态就是姜太公在璜溪垂钓的那种淡如水的心境。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怀“济世”之才的人,同时兼有淡如水的君子情怀,往往都是一位建大功立大业之人。

不容置疑,姜太公的情怀已经是作者认同的情怀,于是更进一步道出姜太公实现抱负的转折点——“非熊兆”。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便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君臣际遇典故——“姜太公遇周文王”。

这则故事,在《六韬·文师》中有记载,大致为:周文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

天遣汝师以之佐昌”。

后来在渭水边,果然看见太公在垂钓,于是前往与太公搭话,太公以博学的言辞使文王大悦。

于是邀请太公坐同一辆车回西岐,并拜太公为老师。

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君臣际遇,是作者日思夜想的,怎能不引起作者怀才不遇的踌躇思绪呢?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叹——“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意思是姜太公的建功立业如果是天命所指定,引起了数千年后的我(作者)深深的思考。

到这里,作者的意图已经是很明了,意思是:假如也和姜太公一样遇上一位明君,立下旷世之功,在数千年后,也将会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

读诗至此,看作者,根本没有因为挫折而放弃自己要实现的、抱“济世”的远大志向,而是正在用适合中国历史的、淡如水的一种君子情怀,去洞悉所谓中国人的“轩裳固有”。

在元明际会之间,刘基的诗文可谓是以意蕴深沉而独树一帜,如果说刘基凄恻激愤、慷慨激越的经典作品主要集中在乐府的话,那么,类似五言律诗《题〈太公钓渭图〉》这样的写诗明志作品,便是刘基彻底醒悟,抛弃对元王朝的任何幻想,走上与姜太公一样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生活的历史见证。

刘基名句推荐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作者:刘基:出自《题太公钓渭图》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作者:刘基:出自《眼儿媚·秋思》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作者:刘基:出自《眼儿媚·秋思》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

作者:刘基:出自《眼儿媚·秋思》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作者:刘基:出自《眼儿媚·秋思》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作者:刘基:出自《乞猫》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作者:刘基:出自《五月十九日大雨》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作者:刘基:出自《北风行》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作者:刘基:出自《北风行》

加入收藏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