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数:
简介:

【千问解读】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人行花坞。


衣沾香雾。


有新词、逢春分付。


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


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一度。


秾愁一度。


最难忘、遮灯私语。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指春衫、泪曾溅处。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

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

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

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

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

今传有《梅溪词》。

存词112首。

《解佩令·人行花坞》史达祖 赏析

史达祖的词因过于讲究技巧而被批评,但其用足心思,虽失之纤薄,但其刻意描画,工丽精雅,不足处在是,好处亦在是,全看读者的欣赏。

“人行”二句,是极清美的情境。

她,轻灵地在花丛中穿行,衣衫上沾惹了花上的香气。

“花坞”,指可以四面挡风的花圃,当是昔日两人常游之地。

作者尚有词云:“春衫瘦、东风剪剪。

过花坞、香吹醉面。

”(《杏花天·清明》)落笔处先营造一抒情意境,然后才点出:“有新词、逢春分付”。

每逢春天到来,他都写下新词,好让自己吟咏歌唱。

可是,这一年的春天呢?

情人远在异乡,更不用说分付新词了。

这里仍从女子方面着笔,用思细密。

“屡欲”二句,再转一层。

多少次啊,想要托燕子为传情愫,无奈它又不曾飞去。

这已是百无聊赖,唯有“倚珠帘、咏郎秀句”,重吟旧日的诗词,以慰眼前的相思吧。

令人有今夕何夕之叹,词人的想象,由花坞转入居处,句句写对方的动静,似从空处落想,其实句句均有作者的自身形象在,都在作者眼中写出,仍是想象语。

“花坞”,是当日两人经行之处,“新词”、“秀句”,也是情郎所为。

“传情”句,亦写出情侣间的无限深情。

写女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就是从侧面写出自己对她的眷恋之情。

因是词人以己心度她心,所以她心即我心。

梅溪词中,颇多此等笔法。

换头二句,回转笔触,由人而及已。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每一次的相思,都增添一分的愁绪。

语虽质直,实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且以真率之情动人,更觉真实可信,由此而生发出下边一段婉曲缠绵的描写:“最难忘、遮灯私语”。

在恋爱过程中,总有一些使人永久无法忘怀的情事。

在梅溪词中也屡屡提到“一灯初见影窗纱”(《西江月》)、“人静烛笼稀,泥私语、香樱乍破”(《步月》)。

重帘灯影,甜蜜低语,词中着一“遮”字,便曲尽幽会情态。

“淡月”三句,是全词精绝之笔。

俞陛云曰:“此三语情辞俱到。

张功甫称其‘织绡泉底……夺苕艳于春景’者也。

”(《宋词选释》)春月溶溶,照着梨花如雪弥漫的小庭深院,那是当日与她相会幽欢的地方。

此时天涯间阻,唯有借夜来魂梦,重绕花畔的回廊,找到所思念的她,把自己春衫上溅着相思泪痕的地方,指给她看。

梅溪词用字句极精准,“借”字“指”字,皆极生新之致。

这首词于结构上有所创新。

一般写这类题材词时,大都先写自己相思之情,然后从对方入笔,推想思念者的情态,此词一变熟套,反其道行之,更觉韵味隽永。

况周颐云此词“以标韵胜”,可谓的评。

加入收藏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