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7 点击数:
简介:

【千问解读】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

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

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

《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

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送从兄郜/韦郜/途中别孙璐》方干 古诗注释

翡:遮蔽,覆盖
迢递:遥远的样子

《送从兄郜/韦郜/途中别孙璐》方干 古诗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

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

这两句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

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

“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诫作用。

第三联是名句,注意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

“雨”是诗眼,空城细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第四联写自己心随从兄而去,想象自己随从兄跨越万水千山,表达了强烈的不舍之情。

加入收藏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