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05 点击数:
简介:相信用过银行卡的人都知道,银行卡密码是六位数,而且是全数字,很多人不禁要问: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为什么银行卡密码不是4位数、也不是8位数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银行卡密码被人破译了怎么办?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一关系到大家腰包的话题。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在了解银行卡密码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法则,即72法则,它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千问解读】

  相信用过银行卡的人都知道,银行卡密码是六位数,而且是全数字,很多人不禁要问: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为什么银行卡密码不是4位数、也不是8位数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银行卡密码被人破译了怎么办?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一关系到大家“腰包”的话题。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在了解银行卡密码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法则,即“7±2法则”,它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米,于1956年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一篇重要论文。

该论文指出如果达到7个及以上数字大部分人就很难对其短时记忆(如果是年龄稍大的就很难说了),因此从记忆力上来说低于7个数字当密码是最符合短时记忆的。



  早在之前就有银行为了用户的方便,以及更好的记忆,把密码设置成4位数,大家都知道数字密码位数越少,安全级别越低,于是,之后全部更改为6位数的密码,这样,既方便记忆,有保证了银行卡账号的安全。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复制银行卡密码吗?

  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是,每次输入密码,银行工作人员都在场,他们可以复制我们的密码信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银行工作人员之所以不能复制银行卡密码,是因为数据库里虽然储存着我们的密码,但是都不是明文保存的,也就是说,密码在数据库却是看不到的,所以,银行工作人员也无法复制银行卡密码。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为什么银行卡密码都是数字?

  银行卡密码之所以都是数字有以下几个原因:

  1、选择全部数字作密码是历史原因决定的。

在早期,整个银行系统计算和存储性能很有限,高昂的计算机成本导致提供复杂密码的成本太高。

且在国外很多支付情况下对密码的依赖性不高,很多时候是靠签、复写等等方式即可满足需求。



  2、越简单的密码输入设备,越能适配更多的系统和设备。

选择全部数字作为密码,可以更好的延伸至电话、手机等等简单设备的输入支持,可以实现电话银行等功能。

并且,使用纯数字密码,如果持卡人发现密码泄漏,就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电话银行将其修改。



  3、选择全部数字作为银行密码,大大降低设备的输入设备成本。

设想一个包含字母、符号、数字的全键盘成本高,还是简单的数字键盘成本高。

特别是在 ATM 等等设备上,这样不同的输入设备的价格差距更大。



  4、安全性能方面,全部使用数字已经足够。

其实,使用全数字密码(简单密码)与其他复杂组合作为密码(复杂密码)的区别,主要是在抗暴力破解方面的优势。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银行卡密码忘了怎么办?

  1、通过电话咨询

  一旦银行卡密码忘记了千万不要慌张,第一步就是打银行卡所属银行问问该怎么办,每个银行卡反面都有该银行的服务电话,拨打此号码就可以根据提示转到人工服务上进行咨询了。



  2、通过网银改密码

  进入所属银行官网,在个人网上银行登录界面中点击登录密码右边的”忘记密码“链接,进入重置密码界面,按照上面所给步骤按项完成,比如:输入你的卡号信息、个人信息等,最后,会让出现“获取手机验证码”按钮,输入办卡时的手机号获取验证码,最后重置密码就可以了。



  3、通过公众号改密码

  进入所属银行公众号,通常在底部会有导航栏,找到“业务办理大厅”或者“网上营业厅”,点击进入,找到相关的服务进行咨询即可。



  4、通过营业厅办理

  然拿着办卡人的身份证到所属银行办理密码挂失服务。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如何让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更安全?

  为了确保您的资金安全,建议您在日常生活和使用各类网络服务过程中,都要注意以下情况,谨防被别有用心的诈骗分子利用:

  1、预留的手机号码是核实您身份的重要工具。

切勿将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预留的手机号码设成他人的手机号码;

  2、切勿轻易将自己的Key盾、Key令交给他人使用,也不要将Key令的动态口令、银行发送的短信动态验证码透露给他人;

  3、切勿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信息:包括银行账号、证件号码、网银/手机银行登录名、绑定银行卡或网银的手机号码、银行卡背后的三位数字、信用卡有效期等;

  4、切勿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各类密码,包括银行卡密码、存折密码、网银密码、手机银行密码等;

  5、慎防诈骗。

如果有人通过电话、通讯软件服务(例如QQ、微信、旺旺、微博私信、论坛短信等)向您索要上述信息或安全认证工具,或将他人手机号码设置为您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绑定的手机号码,请务必慎防诈骗,需妥善保管好个人资料,严防泄露;

  6、到正规银行网点或联系客服热线咨询办理业务。

如遇到有人通过电话、通讯软件服务向您推荐所谓“内部关系办理信用卡”、“内部关系办理贷款”或各种优惠条件特别诱惑的业务等不正常的银行服务,请不要办理。

如需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银行业务,请移步到银行网点或联系客服热线咨询办理;

  7、提高警惕,防止诈骗。

如有人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要求您将钱转到或存入陌生来电指定的账户,需提高警惕,可能是诈骗圈套。



  推荐阅读:
  马卡龙为什么那么贵?
  迈巴赫为什么挂黄牌?
  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抠门?
  迪拜为什么那么有钱?
  为什么家里会有白蚁?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19所大学名单汇总

全国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共计19所大学。

其中包含19所本科、0所专科;19所公办、0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哪些学校1.武汉大学(湖北武汉)2.南开大学(天津)3.北京理工大学(北京)4.北京邮电大学(北京)5.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6.东南大学(江苏南京)7.暨南大学(广东广州)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9.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10.海南大学(海南海口)11.湖北大学(湖北武汉)12.河南大学(河南开封)13.郑州大学(河南郑州)14.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1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16.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17.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兰州)18.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19.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根据上文可知,北京市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湖北省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广东省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最后还要提醒2025年高考生:在新高考省份,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100%的大学都要求学生的选考科目为“化学”。

孟姜女哭长城:齐长城与秦长城之辩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 的故事以凄美的爱情与反抗暴政的双重内核,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

然而,关于孟姜女所哭之长城的具体所指,学术界与民间长期存在 齐长城说 与 说 的争议。

这一争议不仅涉及地理坐标的确认,更折射出传说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与文化隐喻。

一、齐长城:历史原型与地理实证 山东齐长城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遗迹,其修建年代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比秦长城早近五百年。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莱芜区锦阳关、淄博市劈山段等遗址中,至今仍可见夯土城墙与烽燧遗迹。

教员1952年考察山东时,曾明确指出孟姜女传说发源于济南长清区,该地至今保留 孟姜女问路石 等历史遗存。

齐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与孟姜女丈夫 杞梁 (一说范喜良)的戍边身份高度契合。

春秋时期修筑长城以抵御莱夷等部落,劳役繁重导致民怨沸腾,这一历史背景为传说提供了现实土壤。

发现显示,齐长城沿线分布着大量战国墓葬,印证了修筑长城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情况。

二、秦长城:传说重构与文化投射 秦长城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15年,其工程规模与劳役强度远超前代。

秦始皇 三十万民夫筑长城 的记载,与孟姜女传说中 三丁抽一 的徭役制度形成互文。

陕西铜川、河北山海关等地发现的孟姜女庙碑刻,以及《孟姜仙女宝卷》中 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 的记载,反映出传说在秦汉至明清时期的重构过程。

山海关孟姜女庙的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对联,以及嘉峪关的民间传说,体现了长城东西两端对孟姜女文化的地域化接受。

这种文化投射现象,本质上是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对暴政批判的情感共鸣。

三、传说演变:从历史事件到文化符号 孟姜女传说的核心情节经历了从 拒吊郊外 到 哭崩杞城 的演变。

西汉《说苑》首次出现 向城而哭,隅为之崩 的记载,此时 城 尚指齐国都城临淄;《杞梁妻》将事件时空转移至秦代,使传说与长城产生直接关联。

元明清戏曲中 葫芦女 送寒衣 等情节的加入,则进一步强化了故事的戏剧张力。

这种演变轨迹印证了文化人类学家普罗普的 故事形态学 理论:传说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地域文化元素,其原始形态往往被后世重构所覆盖。

孟姜女传说从历史事件到文化符号的转变,正是集体记忆对暴政批判需求的回应。

四、文化解码:长城意象的多重隐喻 长城在传说中既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个体悲剧的载体。

齐长城的夯土城墙与秦长城的条石结构,分别对应着春秋贵族战争与秦汉大一统帝国的不同历史语境。

孟姜女 哭崩八百里 的夸张叙事,实则是民间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艺术化控诉。

当代学者葛兆光指出,孟姜女传说与长城的结合,使 砖石建筑 获得了 情感重量 。

这种文化转译过程,让长城从军事防御工程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既承载着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也寄托着普通民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齐长城遗址的夯土层与秦长城砖石的纹路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技术的演进,更是中华文明中 家国同构 理念的生动诠释。

孟姜女传说跨越两千年的生命力,恰在于它始终紧扣着 个体命运与国家权力 的永恒命题。

当游客在山海关抚摸孟姜女庙的定城砖时,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温度,更是一个民族对正义与真情的永恒追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银行卡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