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号线快车将改为普通车运行 十四号线快车将改为普通车运行

【千问解读】
想到五一假期又可以跟小伙伴们出游、享受美食,甚至坐地铁来从化游玩,是不是很开心?
等 等
先来了解一下五一假期期间地铁的客流情况和客运组织,有计划错峰出行会更轻松哦!
“五一”当天(5月1日)及“五一”假期最后一天(5月4日),为方便市民假期出行同时满足返程客流需要,广州地铁线网将延长运营服务时间1小时。
受市民短途外出旅游和市内休闲娱乐、外出购物等影响,加上第125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展,“五一”期间,地铁将持续迎来大客流,日均客流预计达960万人次。
其中最高客流将出现在5月1日,预计超过1000万人次。
为满足市民节日期间乘车需求,广州地铁全力做好运营服务保障。
4月30日下午提前进入晚高峰节前一天(4月30日),考虑部分市民提前下班,通勤客流与休闲客流叠加影响,下午14时起,地铁一、二、三(含三北)、四、五、六、七、八、十四(含知识城)号线及广佛线相继执行晚高峰时刻表,逐步加密发车间隔,提升晚高峰运力。
节日期间(5月1日至4日),地铁将在日常周六日运力安排基础上适当提升运力配置,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同时,地铁各线路均在车辆段或正线安排1~2列备用车,视客流情况随时组织备用车上线疏导客流。
车站方面,与铁路、公路枢纽站场衔接的车站(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天河客运站、坑口、滘口等),及邻近旅游景点和商业区的车站(体育西路、广州塔、珠江新城、公园前、长寿路、汉溪长隆、大塘等)客流也会较平时有所增加。
为保障站内客流顺畅有序,广州地铁根据往年乘客出行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乘客出行的高峰时段和客流聚集站点,节假日期间采取了多车站客流控制措施以保障运营服务秩序。
届时,嘉禾望岗、公园前、珠江新城、体育西路、客村、广州火车站、广州南、广州塔等车站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减缓站内拥堵情况。
届时请广大市民留意车站的广播、电视及宣传告示,提前做好出行准备,低峰、错峰出行。
因客运组织需要,4月30日、5月1日及5月4日14:00~20:00期间,十四号线快车将改为普通车运行。
部分车站开行如约巴士
此外,为缓解地铁进站客流冲击,广州地铁联合公交集团建立地铁-公交联动工作机制,在部分进站客流量大、满载率高的地铁车站,有针对性开行如约巴士,有效分流地铁客流。
4月30日
17:30-19:30,燕塘站开行至同和的如约巴士(经停京溪南方医院和梅花园地铁站)
5月1日-4日
18:30-23:00 ,广州塔站开行至客村/赤岗/鹭江的如约巴士,以缓解短时集聚性大客流对车站的冲击。
为确保“五一”期间设备安全,地铁将提前开展设备全面大检查,并在节日期间安排了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在各大客流站及设备关键站值班。
(图:陈诗峰)
地铁各线路五一客流高峰预测
注:上述换乘站启动大客流控制时,将有其它车站配合实施客流控制,请乘客留意车站的客流控制信息。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选对赛道,让孩子搭上"中国速度"的快车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既接地气又有前景的专业——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
这个专业就像给孩子的未来买了一张"高铁票",既稳当又快速,咱们一起看看值不值得"上车"。
一、专业优势:中国高铁的"黄金车票"中国高铁有多牛?截至2023年,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每天有近8000列高铁穿行在祖国大地上,运送着近千万旅客。
这个专业毕业生就像高铁系统的"活细胞",承担着客运组织、旅客服务、应急处置等重要职责。
据教育部数据,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优质院校毕业生甚至出现"一人三岗"的抢手局面。
二、专业认知:交通界的"五星级酒店"如果把高铁系统比作交响乐团,客运服务人员就是最贴近观众的演奏者。
他们既要懂"乐谱"(客运规章),又要会"即兴演奏"(应急处置),还要保持"优雅台风"(服务礼仪)。
这个专业培养的不仅是服务员,更是懂管理、会沟通、能应急的复合型人才,就像高铁上的"全能管家"。
三、行业前景:跟着国家战略奔跑"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到2025年高铁里程将达5万公里。
仅2023年,全国就新增高铁乘务岗位2.8万个。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高铁正在走向世界,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已创造大量海外就业机会。
这个行业就像行驶在专用轨道上的列车,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四、适合什么样的孩子?1.学科优势:语文、英语成绩较好(沟通基础),地理知识扎实(熟悉线路)2.性格特质:耐心细致(处理票务)、应变力强(应对突发)、服务意识好3.职业期待:追求稳定发展(国企编制)、喜欢与人打交道、向往"在路上"的工作状态五、报考建议:找准"进站口"1.院校选择:优先考虑原铁道部直属院校(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其次是省级交通类高职院校2.课程重点:重点关注服务礼仪、客运组织、应急处理三大核心课程3.专业对比:相比空中乘务专业,就业地域更广;相较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稳定性更强六、温馨提示:看清"乘车须知"这个专业并非完美无缺:一线岗位需要适应倒班制,晋升需要积累经验,部分岗位对身高、视力有要求。
但就像高铁旅行会有颠簸,只要做好准备,这些挑战都能转化为成长机遇。
最后想说,选择专业就像买票乘车,关键要看准方向。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既有国家战略支撑,又有实实在在的就业保障,特别适合中分段考生选择。
让孩子搭上这趟"中国速度"的快车,或许就是通向美好未来的正确轨道。
附各大学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录取分数线圆梦小编整理了吉林高考公布的数据,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历史类最低分的大学是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物理类最低分的大学是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名称科目批次2024分数2024平均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28293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424426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91291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41296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83299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科高职批341350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02272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23313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199261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68379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49356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29355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73273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51298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17264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64315四平职业大学历史专科高职批290332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09264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292315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34356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17339伊春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14317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49355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专科高职批379390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66287南昌工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53279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3028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22329四平职业大学物理专科高职批284329伊春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99299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97397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54272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96303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43244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98308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19339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38341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科高职批324327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16330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65297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174252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77331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50274吉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48267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296318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物理专科高职批322330
后金为什么把国号改为大清 这里边有什么渊源和含义吗
自开始,我国古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号。
国号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往往被作为一个新政权开始的标志。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姓名,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的一种自我表达,是特定的名称符号。
在相信“天命”和 国祚 的封建时代,国号往往是建国者潜意识增加能量气场、寄托国运气数延续的一种载体,因而也就是一个朝代的名称。
国号并不因其统治的地理区域的改变而更改。
例如一个朝代被推翻后,其皇室后裔可以换个地方定都,沿用之前的国号。
因而有西周、东周之分,有北宋、之别。
正是所谓的“保洪图社稷,巩国祚延绵。
” 而且,国号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因而,国号取名,会受到历史背景、社会时代、民族文化、信仰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国号看似只有凝练的一两个字,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渊源和含义。
本文就说说大名鼎鼎的的国号。
为什么它的国号叫“大清”呢? 这个国号的渊源和含义,可谓深藏玄机。
清朝国号的变迁:从肃慎部族到大清 说起清朝的国号,得从其祖先溯源。
清朝的建国祖先,是历史悠久的女真部族,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也是的祖先。
舜时,“息朝,贡弓矢”,即肃慎向中原政权朝贡“弓矢”。
过着狩猎、捕鱼生活的肃慎人善射。
弓矢即弓箭,是他们的特有物产。
善射,特产弓箭,这也为其注入了驰骋四方、征服天下的基因。
肃慎长期与中原政权保持着朝贡关系。
《左传鲁昭公九年》记载:“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 也即周王室声明,肃慎属于我们北方的领土。
“女真”之名最初出现于。
之前在中国史籍中被先后称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
靺鞨本号勿吉。
勿吉古肃慎地也。
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
” 1115年,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建国,国号为“大金”。
“大金”国号的来源,有一说是来自女真发源地金水河(即松花江支流阿什河)。
还有一说,是取自金不腐不坏、期望国运永存之意。
同时,与、蒙古等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增多,逐渐融合。
后来,蒙古崛起,建立元朝,攻灭金国。
女真人仍是主要散居于发源地东北地区,并成为元朝的统辖地区。
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建立之后,女真各部族相继“悉境归附”。
明朝中期,在建州女真聚居地设置有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
明朝遵循其风俗,委任女真各部首领管辖自己的部族,世代承袭。
“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着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
时期,爱新觉罗袭封世职建州左卫指挥使。
他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统一了女真各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称汗,沿用女真先祖的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继位。
皇太极东征西讨,统一了东北地区。
西伐蒙古,进占漠南蒙古地区;东征朝鲜,迫使王朝臣服。
蒙古汗之子额哲归降,献上了据说是元朝传下来的。
这让羽翼渐丰的皇太极野心大增,认为女真一统天下属于天命所授。
皇太极认为自己的本宗建州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女真族,因而于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
明朝九年(1636年),44岁的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去汗号而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改元“崇德”。
皇太极成为大清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并且追尊其父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大清”国号从而确立。
改国号为“大清”的特殊寓意 按照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发源地、封爵、建国者、谶语等都是取国号的重要原则。
为什么皇太极定名国号为“大清”呢? 对于这个问题,自古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源于远古传说中的。
传说少昊金天氏是的长子,发展繁荣了华夏早期文化,是五方天帝之一。
少昊称父亲为清,而且也称土为清,胙土于清。
通晓华夏文化的皇太极,自比少昊,因而采用“清”做为国号。
第二种说法,受命于周王室。
在的《尚书》、《》、《周颂》等古籍中,均有“清”字。
据此,皇太极认为“清”乃周室受命的象征,将其做为国号,或许是将自己的事业比附周武王之宏伟大业。
第三种说法,与“五行”有关。
建立了明朝,“朱明”二字均具有火意;而且“火克金”,说明国号“金”不吉利。
在“五行”中,水克火。
“清”字具有水意,可以克“朱明”。
因而,志在克服明朝的皇太极,就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以图取代明朝显得天命所归。
第四种说法,发音近似。
在满语中,“金”与“清”的发音近似,汉语“清”即是满语“金”的发音。
因而,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是选取发音近似的合适字代用,改汉语不改满语。
此举是为了让汉人易于接受。
第五种说法,取意吉祥。
在蒙古语中,“戴青”的涵义是善战。
女真族精于骑射,骁勇善战,而且在民族文化上与有很多相同之处。
另外,清朝皇帝曾写有诗句“天造皇清,发祥大东”,提出以五色配五方,则东方为青色,是个吉祥的方位和颜色。
“青”与“清”字同音。
因而国号中有“清”字,寓意美好、尊贵。
第六种说法,笼络人心。
皇太极在定国号“大清”的前一年,改族名女真为“满族”。
“满族”在满语中的发音接近于“曼殊”。
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
因此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对笼络包括信徒在内的各族人心,树立自己的帝王形象,都有好处。
以上几种说法,各有道理。
遗憾的是,史料中并未相关的确切记载,因而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这一点令后人十分尴尬。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提。
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这里的“大”字不仅仅是个形容词。
在国号中加个“大”字,是标榜王朝正统性的一种方式,关系到国体和国运。
这个规矩,源自于元朝。
气吞山河,席卷四方,并且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定国号时从《易经》中取了“大哉乾元”一句话,因而以“大元”为国号。
《元文类》卷四《经世大典叙录·帝号》中记载: “元也者,大也。
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 忽必烈认为自己取得了历史上朝代前所未有的宏图大业,因而用“大”、“元”两字表示最强大、极盛之意。
于是“大”字成为正式国号的一部分。
至于人们常常称呼的“大汉”、“大唐”、“大宋”,“大”字只是个尊称而已。
他们的正式国号只是单字的汉、唐、宋。
“大元”之后,成为惯例,双字国号“大明”、“大金”陆续面世。
明朝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就说道:“国号上加大字,始于大元,我朝因之。
……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
与将国号改为“大清”相映的是,皇太极同时改元“崇德”,即年号。
当时的年号是“崇祯”,即“崇尚祯祥”。
“崇德”是“崇尚道德”,与“崇祯”相对。
显而易见,“清”对应“明”,“大清”对应“大明”,“崇德”对应“崇祯”。
这种学习借鉴明朝或者说是针锋相对的做法,耐人寻味。
所以,通晓多民族文化、拥有雄韬伟略的皇太极,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不是醉酒后癫狂所为,也不是一时兴起任性而定,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说法。
无论怎么解释,“清”与“明”一样,都包含有很多褒义,是国号的优质选项。
例如洁净,纯洁,与“浊”相对;明白,明晰;高洁,高尚,高明;公正,廉洁;太平,不乱等。
做为远在东北一隅的游牧部落女真,想要对抗甚至取代疆域广阔、底蕴强大的大明王朝,简直是,。
但是,皇太极已从明王朝这头巨象身上看到了老迈的衰弱气象,而自己却在茁壮成长。
因而这时除了树立远大目标、顺势而为之外,还必须坚定信念,祈求通过改国号、年号,以感动老天爷的眷顾,从而顺应天命。
皇太极前后在位十七年,重用汉官,富国强兵,为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事件的交错中,“大清”最终取代了“大明”。
继而逐步统一全国,成为继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政权。
这个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事物的发展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天命。
“大清”到“中国”之名的蝶变历史贡献 中国古代对“正统”问题十分重视,尤其是在王朝替代时确定道统、法统等方面,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改国号为“大清”之后,清朝后来也并未一直使用这一个国号。
在国际交往中,清朝还正式使用过“大清帝国”、“中华大清国”、“中国”、“中华”等国号。
例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具有现代国际法性质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其碑文上写有:“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当时清朝的首席代表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
在这里,用了“大清国”、“中国”国号。
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二十四年(1844年),清朝在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中,首次出现了“中华大清国”的国号,在结尾注明了“中华”国号。
国号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清朝这种将几个国号混用的行为,实际上也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晚清时期,许多国家在翻译的时候,将“大清”和“中华”等国号都统一译为“China”。
而且,清朝也逐渐引入西方现代文明概念。
例如在十四年(1888年)确定 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俗称的 )为国旗,宣统三年(1911年)确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号到国旗,还是进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清朝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在向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蝶变。
然而,天命有限,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
清朝经过传十二帝、享国近三百年而覆亡。
“大清”也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国号的。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走向鼎盛,综合国力远胜于以强盛著称的汉唐,取得了我国历史上朝代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同时,国家空前统一,疆域辽阔,生活着50多个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得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到满族等民族名称,从大金、大清到“中华大清国”、“中国”、“中华”等国号,清朝实现了由“夷”到“夏”的身份嬗变。
更具有意义的是,清朝将“华夷一家”为核心的“中华大义”,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五十多个民族认同的“大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团结,以及疆域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华”理念涵义最大化,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