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传入日本成为了解西方的重要契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2014的甲午年,很多人在去年早已地联想到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正式宣战于1894年8月1日,清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而我却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初看《甲午

【千问解读】

2014的甲午年,很多人在去年早已地联想到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正式宣战于1894年8月1日,清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而我却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初看《甲午风云》这出戏的情景;像我这一代的老华校生和“建国一代”的多数人当中,这出戏埋藏了他们往昔的一段民族感情和民族仇恨。

这是中国长春制片厂出品的爱国电影,当年还在念小学的我有一天被一位年高一班的同学拉去看这部片子,还记得他说:“看《甲午风云》的人看了都会鼓掌。

”果然当看到大清海军将领邓世昌管带的“致远号”开炮击中日本海军“吉野号”时,戏院里的观众都兴奋地鼓起掌来。

记得我并没有跟着鼓掌,也许是当年对历史背景不甚了解,“爱国”情操还未成熟,倒是饰演邓世昌的李默然三个字却深深铭刻在脑海里。

今天中日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纷争关系越闹越僵,“中日必有一战”的看法在两国民间都有市场。

《环球时报》专栏作者薛理泰(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在《安倍强势作为北京得大于失》一文引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谈到“处理一场军事危机,头等的办法是斗智,以谋略挫折对方的战略意图,二等的是在的外交行动中制胜对方,三等的是以军事突袭击败对方,最下等的是。

” 熟悉中国古典名著的日本人对《孙子兵法》肯定不会陌生,如果他们也同样奉“上兵伐谋”这个道理,那就是好事,这表示中日双方都打不起来。

最近时常看到这样的论调说,在近代史上,日本曾经两次打断中国的崛起之路。

第一次是“甲午战争”,为送终。

第二次是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把中国拖进八年抗战,再一次阻断中国的崛起。

所以,“这一次绝不能再让日本得逞!” 其实,中国的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十年,又称“自强运动”)跟日本的(始于1868明治之初)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前者还早了几年,中日两个学生同时拜西方文明为师,哪个比较有长进,一场甲午战争便分出高低。

说甲午战争坏了大清洋务运动的好事,我不敢苟同。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掀起学习日本之风,但事实上,日本在19世纪中叶倒是先通过中国学习西方,这全拜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魏源(1794-1857年)所赐,他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人。

1843年,魏源完成了以知夷、师夷、振兴军备为核心理论的《海国图志》,这本书介绍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总结了鸦片战争的军事教训,整理成有系统的军事思想。

在当时顿时成为大清有先进意识的读书人的百科全书,悲哀的是,这本书却不受朝廷重视,因为守旧顽固派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夷狄”的赞美,有者甚至建议烧掉它,这本书的命运预示着大清帝国接下来的国运。

1851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六十卷本被翻译成日文,日本人惊为天书,认真学习之,通过此书了解西方的长处,它被奉为加强海防的经典著作,为不久后开展的明治维新作出了贡献。

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书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日本人。

所以,洋务运动到底是断送在甲午战争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手中,真是一笔说不清的历史烂帐。

甲午战争是日本在维新之后第一次对外发动的战争,当时的大清帝国被“小日本”击垮之后,革新志士如康有为在1895年为了劝阻朝廷拒签《马关条约》,而联合一千多名读书人,由他执笔起草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书,建议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事件)。

康接着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掀起的热潮。

维新分子很快收拾起甲午战败的悲情,痛定思痛,反过来向日本取经,学习强国之道,康梁师生两人还曾经想要邀请当大清政府的维新顾问,从之前的“师夷”变成“师倭”,就像武侠小说常有的情节,一个自以为武功高强的人被高手打败了,心服口服,转而拜高手为师,这在当年中国人还视非我族类的外国人为“夷狄”的时代,转向日本学习简直是非常前卫的思维。

康有为用了十年功力写成的《日本明治变政考》,深入研究日本如何从一个小国崛起为当时跟美国、英国叫板的海洋军事强国,康有为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之大,十倍于日本,如果效法明治维新,“收日本已变之成功,而舍其错戾之过节”,其成效绝不止“事半而功倍”。

光绪皇帝被维新派说服采用了康的这本力作,作为维新改革的理论基础,要在大清复制日本式的维新,只可惜光绪并非有魄力的改革家,而被守旧的既成利益集团扯后腿,西伺机搞一场政变,“戊戌维新”只撑一百零三天,成了“百日维新”。

维新失败后,梁启超还逃入日本驻北京领事馆寻求保护,后被伊藤博文秘密安排到日本避难。

这样的情节若发生在今天的中国,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汉奸”罪名。

康梁维新失败之后,大清向日本学习的风气反而更为炽热,20世纪初掀起了一阵的日本留学潮,西洋的许多政治学理论通过日本人的翻译再经由留日学生传回中国,其中如著名的女革命烈士秋瑾(1875-1904年)便曾自费留学日本。

根据台湾历史学者黄文雄在《辛亥一百骗》(2011年10月初版)一书里的说法:“1911年中国出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的凡例写道:我国新词大半由日本输入。

”黄说:“如果没有日本在幕末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有85%是日本所创出的新造词。

”由此可见,日本汉字对清末以及民国的革新、甚至新中国的发展都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120年并不长。

想想从当年的大清帝国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命运已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仅仅两甲子时间内的事,不能说不快。

今天的日本就算出现另一个伊藤博文,也不可能再把中国玩弄于掌股之中。

在中日两国进入“准冷战”(郑永年语)之际,碰上了甲午年,给人“”的不详预兆。

中国若能把过去的崛起之路所碰到的各种主观和客观障碍当作国民团结的考验与民族精神的磨练,则在国民素质、人文水平方面,超越日本是指日可待。

就像韩国人过去几十年抱着“雪耻”的心态,在经济、体育、文化、科技等等领域,以日本为竞争对手,他们今天在这些方面的光芒几乎都盖过日本,真的是“什么仇都报了”。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真的和平崛起,而不希望将来再看到另一出现代版的“甲午风云”! 随机文章重庆云阳龙缸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缸(深达326米)不明飞行物坠落苏州,直径10米球体砸中路人和车辆解析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多个平行世界相同的自己神奇的过度学习效应,天才没有99%的汗水那不是天才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苏味道与《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映盛唐气象

在诗坛的璀璨星河中,苏味道或许并非最耀眼的那颗,但他以一首《正月十五夜》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元宵记忆。

这首诗不仅以 的意象定义了盛唐气象,更成为研究唐代节日文化的重要标本,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至今仍为学界所珍视。

一、创作背景:武周时期的盛世狂欢 《正月十五夜》创作于神龙年间(705年前后),正值元宵灯会制度化的关键时期。

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期将原本三日的灯会延长至五日,并特许 金吾不禁夜 ,允许百姓彻夜游赏。

这种政策转变直接催生了长安城 端门灯火 的盛况——苏味道笔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的壮丽景象,正是对这一历史变革的文学注脚。

诗中的 星桥 暗指洛水上的天津桥,这座时期建造的浮桥在元宵夜会装饰华灯,与朱雀大街的灯树交相辉映。

而 金吾不禁夜 则体现了唐代独特的宵禁制度:平日里戌时(晚7点)即闭坊门的金吾卫,在元宵期间特许放宽管制,这种 破例 恰恰凸显了节日的特殊地位。

二、艺术解析:五律典范与意象革新 作为初唐成熟的五言律诗,《正月十五夜》在形式与内容上均达到高度统一。

首联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以工整对仗构建空间维度,将地面灯树与天上星桥连缀成璀璨画卷;颔联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时间流动,暗尘与明月的对比暗合《春江夜》的意境追求。

该诗最突出的创新在于意象组合: 火树银花 首次将金属工艺与自然花卉并置,这种超现实的美学表达,比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想象更早三十年;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则将人物描写融入声光场景,使视觉盛宴转化为通感体验。

这种创作手法直接影响了中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的元宵诗写作。

三、文化密码:灯会背后的政治隐喻 透过华美辞章,可窥见唐代统治者的深层政治考量。

诗中 金吾不禁夜 的特许,实则是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柔性策略:通过全民狂欢消解改朝换代的政治压力,正如《》记载 每见,必问其年貌,盖欲知其能否堪用也 。

灯会期间的 放免囚徒 制度,更将节日庆典转化为社会治理工具。

苏味道作为武周政权的 凤阁侍郎 ,其创作必然承载政治使命。

诗中 玉漏莫相催 的劝诫,既是对的留恋,更是对 永昌之治 的歌颂。

这种将政治宣传融入民俗书写的技巧,与后世帝 亲制灯词 的统治术形成跨时空呼应。

四、历史回响:从宫廷雅乐到民间记忆 该诗在唐代即获得极高评价,《浣花集》中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的赞誉,将其与沈佺期、并列为律诗典范。

其创造的 火树银花 ,历经千年演化仍活跃于现代汉语,2024年央视元宵晚会即以该意象设计舞台特效。

更值得关注的是诗歌的地域传播。

随着开元年间将灯会中心移至洛阳,苏味道笔下的长安盛景逐渐演变为两京共享的文化记忆。

在《玉盘盂二首》中 独出千朵之上 的牡丹描写,仍可窥见这种集体记忆的延续。

而 自称 赵郡 ,更暗示着苏味道文学基因的跨代传承。

五、现代示:传统节庆的当代重构 在文旅融合的今天,《正月十五夜》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西安大唐不夜城以 火树银花 为主题打造沉浸式夜游,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复原 星桥 光影秀,这些实践都在重构苏味道笔下的盛唐图景。

当游客手持电子花灯穿越3D投影的 星桥 时,他们体验的不仅是技术复现,更是对 金吾不禁夜 所象征的自由精神的现代诠释。

这种文化传承的深层逻辑,恰如苏味道在《咏井》中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的哲思——当现代人放下手机屏幕,抬头仰望人造星河时,或许正完成着对千年诗魂最本真的致敬。

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经典诗歌永恒魅力的最佳证明。

从武周宫廷的华灯初上,到现代都市的霓虹璀璨,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始终是解码中国节庆文化的密钥。

它既是一部凝固的盛唐美学史,更是一面映照民族集体记忆的魔镜——当我们吟诵 火树银花合 时,不仅是在追忆往昔繁华,更是在寻找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诗意纽带。

这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或许正是诗歌给予文明最珍贵的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梵高《星空》:艺术市场中的天价传奇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梵高的《星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让它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而它在艺术市场上的拍卖价格,更是令人惊叹,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艺术价值的认知。

一、《星空》拍卖价格的起伏历程 梵高的《星空》创作于1889年,这幅画作描绘了法国南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梵高所见的窗外景色。

画面中,扭曲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和动荡的天空,展现了梵高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挣扎。

多年来,《星空》的拍卖价格一直是艺术市场的焦点。

2018年,有消息称《星空》拍卖价值达到了3.48亿美元,这一价格已经让艺术界为之震动。

然而,仅仅一年后的2019年,又有传闻称它拍卖出了5.19亿美元的天价。

不过,后续有更权威的信息显示,在2021年,《星空》以3.48亿美元的高价成交,再次证明了梵高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一价格不仅体现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市场对梵高这位艺术大师的高度认可。

二、影响《星空》拍卖价格的因素 (一)艺术价值 《星空》是梵高后印象派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将内心的情感直接倾注在画布上。

画面中旋转的星空、扭曲的柏树和的村庄,构成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神秘的世界。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星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

(二)稀缺性 梵高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他在生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作品在他去世后才逐渐被发现和重视。

《星空》作为他的经典之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在艺术市场上,稀缺性往往是决定作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星空》的稀缺性也为其高昂的拍卖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对梵高这样的大师级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星空》作为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自然成为了众多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星空》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

三、《星空》天价拍卖的意义 (一)对艺术市场的推动 《星空》的天价拍卖,无疑为艺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它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进入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艺术作品的拍卖价格树立了一个标杆,推动了整个艺术市场价格体系的提升。

(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 这一价格是对梵高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

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梵高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作品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也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对文化传承的促进 《星空》的天价拍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艺术文化的广泛关注。

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梵高和他的作品,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和文化普及提供了契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梵高的《星空》在艺术市场上的天价拍卖,是艺术价值、稀缺性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符号。

相信在未来,《星空》的艺术魅力将继续绽放,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海国图志》:传入日本成为了解西方的重要契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