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在这中间,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千问解读】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在这中间,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前者的。

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

大凡古代历朝的官员,大多是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的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在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同时,为官者通过读书提升了自我的品格,高远者更会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

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官员,这是的。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与“讨个小”并列),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

如果要追寻一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的解诠: 一、这是官员日常行为方式和士大夫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古代官员的选拔,依靠的是入仕制度,即所谓“学而优则仕”,没有若干年寒窗下读书经历的人、没有对儒家学问有一定造诣的人,是不可能通过严格的考试进入官场的,这样一来,习惯使然,但凡有一点读书的天赋,后天又长期熏染于人文知识的气氛和训练,也就养成了他们阅读的习惯,入仕以后也往往离不开书册。

在官场,天下太平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则考量官员的标准,不仅要看其政绩,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下,后者是前者的铺垫和补充,很难想象一个有较好政绩的官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在官场的圈子中,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词章、风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评价的标准。

于是风气所向,读书以及文风的讲究自是水到渠成。

而历朝执政理念的儒家学说也是强调包括读书等官员的个人修养的,这与其说是治理天下的理念,倒不如说是中国文化内核之中亟求学会做人的道德伦理要求,所谓家国同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读书无以养成符合朝廷对官员素质要求的条件。

二、也是古代制度设计和保障的要求,以及人才选拔机制的要求。

中国古代社会在上三代时还是一个世袭血亲的时代,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等级制社会时代,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地提升,讲求偃武修文、附庸风雅(如“周文”和“周礼”)成为制度文明的内容,经过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建立和实行察举制度,朝廷对官员条件的要求有了相对进步性和公平性,德行才学成为其中的标准,以至“唯才是举”、“唯学是举”。

到了隋唐,遂成为公开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这种考试制度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人文经典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

此后不读书者(不好读书者)不能为官成为定例。

当然,这种古代士子的读书风气(与科举制度并为传统),其优劣亦并存,它带来对其评判的一定困难,好读书与好官并非能够成为正比,如大贪官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不过,虽说好读书不尽然是好官,但劣官则一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此也无它,此类官员的主要兴致不在读书,而是那些的东西,在他们的文化消费品中,书籍肯定是居于酒色之下的。

三、时代气息和风气所向的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以节奏缓慢著称,不过,仔细考察的话,历史上也时不时形成某种“读书热”的现象,善于自觉反省的官员尤其如此,乃至形成风气,是之谓“时代意识”和“自我角色认同”,在历史上的转型时期,更是屡见不鲜。

这也就是说:古代官员执政,官场的规则和潜规则之外,还依靠于汲取“间接经验”的阅读来提供自己给以智力资源和支持。

那么,古代官员的阅读,他们读的是些什么书呢?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以及后来的科举制度实施之后,简而言之,就是一部“经书”(“”),以及由此扩展而来的“四库”(经史子集),前者应运于政事,后者则成就官员自身修养,如诗文等的陶冶。

应当说,古代官员对读书的热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起过很大作用的,具体到这些“政治家”中的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从、到、,从、到、魏源,可谓,从中也给我们留下许多不朽的印记,如一部《古文观止》中的《谏逐客书》、《过秦论》、《前后出师表》、《岳阳楼记》、《卖柑者言》等,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读书故事。

如北宋罢相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还朝时途经其地,寇准尽,临别时问张咏:“何以教准?”张咏说:“《传》不可不读也。

”寇准不解其意,找书来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

” 随机文章俄罗斯不明飞行物干扰导弹中心,300米飞行物险酿核战争揭秘拐弯枪的子弹是怎样拐弯的,中国特警装备自制最先进的拐弯枪鲨鱼为什么怕海豚,鲨鱼为什么不吃海豚(海豚完胜鲨鱼/屌炸天)收集雷电的科学家有哪些,俄国院士利赫曼为收集雷电不幸惨死奇琴伊察金字塔,为羽蛇神而建的祭坛/14世纪神秘被弃至今无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5中国戏曲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牌专业在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表现,戏剧与影视学被教育部评为B+,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被评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管理被评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最高、在高考生心中的认可度最高。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中国戏曲学院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中国戏曲学院王牌专业中国戏曲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上榜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学科专业,都属于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中国戏曲学院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科评估结果B+戏剧与影视学C+音乐与舞蹈学2、中国戏曲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中国戏曲学院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管理、音乐表演、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中国戏曲学院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中国戏曲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2个专业,它们具体是:艺术管理、戏剧影视文学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2个专业属于中国戏曲学院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艺术管理(最低557分)第2名:戏剧影视文学(最低553分)三、中国戏曲学院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报考中国戏曲学院以下专业的高考生,请务必确认自己符合对应专业的招生要求!1.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学)专业:语文单科成绩达到110分(满分150分)。

2.艺术管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外语单科成绩达到110分(满分150分)。

3.艺术管理(戏曲教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计划省的相应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全国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2024录取分数线 2025考生参考

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5分,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一、2024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深入探究汉语的奥妙与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系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研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价值。

该专业不仅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还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里以贵州、辽宁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贵州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贵州的招生院校共有2所,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3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05420名以内。

贵州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435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449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大学中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辽宁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辽宁的招生院校有1所。

数据显示,辽宁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0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4697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校分数为405分。

院校专业选科要求为: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加入收藏
               

中国古时候官员的读书风气: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