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击数:
简介:1939年9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为了保证海上运输的安全,盟军方面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大西洋的控制器。

然而有几艘冲破了封锁线,直接进入到了大西洋的纳粹德国战列舰却给这条补给线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这迫使着盟军方面不得不调离大批战舰,甚至是航空母舰对其进行猎杀。

在《世界战列舰

【千问解读】

1939年9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为了保证海上运输的安全,盟军方面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大西洋的控制器。

然而有几艘冲破了封锁线,直接进入到了大西洋的纳粹德国战列舰却给这条补给线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这迫使着盟军方面不得不调离大批战舰,甚至是航空母舰对其进行猎杀。

在《世界战列舰全史》一书中,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海战往事。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独狼”出动

1939年8月21日,在夜幕的掩护下,德国海军“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排水量13 209吨)在舰长汉斯·朗斯多夫海军上校指挥下,从威廉港起航秘密潜入南大西洋。

8月24日,第二艘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驶往格陵兰以南海域进行设伏,指挥官温奈克海军上校。

这两艘舰犹如“大西洋独狼”被先期部署到位,伺机对盟国海上运输线发起袭击。

直到9月21日,英国皇家海军才确切掌握“施佩伯爵”号和“德意志”号已在海上活动,不得不派出大批战舰予以搜歼,并与法国海军合作组建8支“大西洋搜索分舰队”。

其中,G分舰队下辖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坎伯兰”号以及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阿基里斯”号(来自新西兰海军),负责区域为南美洲东海岸——“施佩伯爵”号正是在这里被猎杀的。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以一战期间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命名的“施佩伯爵”号装甲舰以海上破交战为设计目的,实质上是战列巡洋舰,装备2座令人恐怖的三联装280毫米口径主炮,堪称“巡洋舰杀手”,被英法称为“袖珍战列舰”。

战绩“斐然”

9月30日“施佩伯爵”号在伯南布哥外海击沉第一艘盟国商船“克莱门特”号,10月5日至12日又击沉“牛顿山榉”号、“阿什利”号、“猎人”号和“特里瓦农”号4艘商船,11月15日在莫桑比克海峡击沉一艘小型油轮“非洲贝壳号”,随后销声匿迹。

12月2日再次在海上出现,在圣赫勒拿岛到南非之间海域相继击沉“多里克之星”号、“泰罗亚”号和“斯特隆沙”号货船。

整个破交战期间,“施佩伯爵”号共击沉9艘商船,总注册吨位高达50089吨。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被“施佩伯爵”号用鱼雷击沉的“多里克之星”号货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遭遇“施佩伯爵”号的盟国商船都会被击沉,但船员们的性命却能够得以保全。

例如,截击“克莱门特”号时,朗斯多夫俘虏了对方数名士官,并且等到船员们都登上救生艇才下令将其击沉。

几天后,被俘士官被交给中立国商船送回国。

从中可以看出“施佩伯爵”号舰长朗斯多夫本人颇具骑士古风的作战信条,这也是当年施佩伯爵本人的优秀品质。

盟国商船遭遇接连击沉,令英国人大为震惊,皇家海军几乎倾巢出动对“施佩伯爵”号进行猎杀。

其中,H分舰队向开普敦和圣赫勒拿之间海域航进搜索,K分舰队沿弗里敦到中南大西洋航线搜索。

与此同时,G分舰队司令•亨利哈伍德海军准将命令正在福克兰群岛的“坎伯兰”号立即起航前往拉普拉塔河口,与“埃克塞特”号、“阿贾克斯”号和“阿基里斯”号会合。

拉普拉塔河口的商业航运非常发达,哈伍德据此判断,朗斯多夫迟早会被吸引到此。

事实证明,完全正确!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汉斯•朗斯多夫海军上校,1938年任“施佩伯爵”号舰长,曾参加1916年日德兰大海战并荣获勋章。

海上追杀

在中大西洋击沉两艘货船后,朗斯多夫指挥“施佩伯爵”号驶往拉普拉塔河口。

12月13日6时,“施佩伯爵”号被G分舰队发现,3艘英舰迅速从不同方向朝其开火。

刚开始,朗斯多夫分散火力还击,随后便集中炮火对“埃克塞特”号猛射,用其280毫米口径炮弹重创该舰,但后者在舰长贝尔上校指挥下仍然坚持战斗,黄昏时只剩一座炮塔可用,舰体起火燃烧。

当时,朗斯多夫完全可以干掉对手,他却命令“施佩伯爵”号施放烟幕掉头向西。

“埃克塞特”号得以退出战斗,舰员61人丧生、23人受伤。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中的英国“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

在“阿贾克斯”号和“阿基里斯”号的夹击下,“施佩伯爵”号且战且退,向乌拉圭海岸驶去。

7时25分,1发280毫米口径炮弹击中“阿贾克斯”号,将两座后炮塔击毁。

朗斯多夫却再次坐失干掉敌人的良机。

在英舰的跟踪下,“施佩伯爵”号进入拉普拉塔河口。

哈伍德意识到,如果朗斯多夫孤注一掷冲破封锁突入大洋,己方舰队将处于危险境地,于是命令英舰停止追击,封锁河口。

被击中70余发炮弹的“施佩伯爵”号遍体鳞伤,舰员死36人,伤60人,弹药严重匮乏。

朗斯多夫决定进入中立国港口进行简单维修,而后突入大洋返回德国。

12月14日傍晚,“施佩伯爵”号驶进蒙得维的亚港。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把“施佩伯爵”号逼入绝境的英国皇家海军G分舰队司令亨利•哈伍德海军准将。

外交角力

“施佩伯爵”号至少需两周时间才能完成必要的维修。

为了获得超过24小时的法定停泊期限,德国驻乌拉圭外交机构立即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外交斡旋。

英法两国驻乌外交机构也毫不示弱,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德国驻乌拉圭大使提出,战舰必须修理好之后才能出海作战,因此需要在港内停留一定时间。

英法代表提出抗议,他们提醒乌拉圭政府,按照国际法规定,交战国战舰只能在中立国港口停留24小时。

德国代表坚称,根据《伦敦宣言》相关条款,军舰在受损和坏天气情况下可以不应战。

英法代表则认为,“施佩伯爵”号只受一点小伤,完全可以出海。

乌拉圭政府左右为难,一边是关系密切的英国(当时有大量英国商人在乌拉圭投资),一边是强大的德国,谁也不敢得罪。

最后,精明的乌拉圭政府成立了一个小组调查德舰情况。

最终,调查结果也出来了,“施佩伯爵”号确实不能马上出海,但只能在港内修理72小时。

到期如果赖着不走,就要被扣押至战争结束。

朗斯多夫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梦想多呆几天进行充分维修,另一方面又希望尽快出海,因为再拖下去,港外不知又要聚集多少英舰。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资料:《海牙公约》之“24小时规则”

19世纪以来,交战国船只原则上可进出中立国港口或领海燃料和粮食补给。

但为了防止交战国把中立国港口和领海作为作战基地,必须限制交战国船只的停泊时间。

1907年的《海战时中立国权利义务公约》(海牙公约一部分)规定:禁止交战国军舰在中立国港口或领海停泊时间超过24小时。

如果在停泊的法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补给,经中立国同意可适当延长期限。

交战国船只离开中立国港口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24小时,从而防止把中立国港口作为作战基地。

走投无路

期间,朗斯多夫加紧修理“施佩伯爵”号,他出高价邀请当地最大的船舶修理厂,却遭到拒绝。

原因很简单,修理厂老板的父亲是法国人,还有某个亲人在战争中死于德军之手。

真是冤家路窄,朗斯多夫倒霉透顶了。

与此同时,英国人还对德舰发动了诱骗攻势,扬言只要“施佩伯爵”号胆敢在河口出现,一支英国大型舰队就在那里等着她,其中就有火力强大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

12月16日,朗斯多夫电告柏林请求指示,得到了雷德尔海军元帅毫不含糊的答复:如果外交斡旋失败,乌拉圭不允许延长“施佩伯爵”号的停泊期限,就将该舰凿沉,绝对不允许被扣留!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施佩伯爵”号被困在蒙得维的亚港内。

"折戟沉沙"

12月17日,如期来临,乌拉圭政府最终未同意德国人的请求。

翌日一大早,在人们的注视下,“施佩伯爵”号起锚向大洋驶去,英舰立即准备战斗。

但就在即将发起攻击时,侦察机报告称,“施佩伯爵”号已自沉并炸毁。

不久,又有消息传来,朗斯多夫上校自杀身亡。

其实,朗斯多夫自杀前并不知情,当时距离这里最近的英军增援舰船还在数千海里之外,自己面对的3艘英舰既无把握击沉“斯佩伯爵”号,也没能力阻挡其驶入大洋深处。

如果选择战斗,最坏的结局至多是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

然而,误以为四面楚歌的朗斯多夫已经彻底崩溃,为了不让敌人得到这艘大型战舰,也为了部下们的生命安全,他选择了自沉和自杀。

“施佩伯爵”号自沉后,全体舰员被扣留在阿根廷,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才得以回国。

明太祖朱元璋论功行赏时,为什么给刘伯温只封了伯爵?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后世人对于刘伯温的名号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刘伯温的名声也是很大的,很多人都很了解他,但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刘伯温,其实是添加了很多传说的,换句话说,真实的刘伯温可能并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神奇。

在对功臣们进行封赏的时候,很多人都封了公爵、侯爵,唯独给刘伯温只封了伯爵,这个地位其实真的是并不高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真实的刘伯温其实没那么厉害,还是朱元璋另有考虑呢? 1、刘伯温是个怎样的人 刘伯温是浙江温州人,生于1311年,自小就有神童之名。

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且能过目而识其要。

12岁考中,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17岁时,刘伯温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断言“刘伯温未来一定能够、光大门楣”。

除了儒学之外,刘伯温,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这应该是刘伯温此后能够辅佐朱元璋的知识储备。

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赴京城参加会试,一举考中。

但元朝文人地位低下,也不太注重考试,于是刘伯温在家闲居三年,直到1336年才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处理政务。

在任官五年内,刘伯温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深受当地百戴,深受当地豪强痛恨。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

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这是一个能力惊人的名仕,之所以归隐,只是不愿在官场沆瀣一气。

1359年,朱元璋当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说刘伯温、宋濂等人,就“以币聘”,开出高薪,结果刘伯温根本没有响应,《》记载是“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刘伯温)未应”。

本世纪之初,在江苏南京聚宝山,专家挖出孙炎墓志铭,上面提到孙炎招募刘伯温的一些辛密,除了开始“以币聘”之外,还有两次招聘。

1,墓志铭中谈到,“太祖命炎招刘基,基不出。

使炎再往,基馈以宝剑。

炎曰: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

封还之。

”孙炎第二次见刘伯温时,“恐吓”刘伯温,不听话就斩,但刘伯温依然“封还之”,没有答应为朱元璋效力。

2,随后,孙炎写了一封书信给刘伯温:“遗基书,言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皆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救天下之心。

唯太祖据金陵,神武不杀,顺天应人,心怀天下。

”孙炎以朱元璋志在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与其他割据军阀大不相同,最终打动了刘伯温,所谓“基动容,始就见,送之(宝剑)建康。

” 古有,时有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通过刘伯温两次拒绝不难看出,刘伯温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不在意金钱、不在意权位,而在意主公是否能够拯救天下万民。

其实,当时比朱元璋势力大的军阀有不少,比如、等,刘伯温是在“择主”、挑选值得辅佐之人,最终朱元璋打动了他。

2、刘伯温跟随朱元璋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

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随后,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尤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时,朱元璋手下不少大将有劝朱元璋投降,有认为必须避其锋芒,但刘伯温指出“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在危难紧急的关头,刘伯温坚定了朱元璋势力的信心,最终,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奠定了争夺天下的基础。

2,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为朱元璋在政治上赢得主动。

3,1367年,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太史令,刘伯温进献《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1368年朱元璋称帝之后,刘伯温又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至少可以封侯,为何朱元璋只封了他一个诚意伯呢? 3、朱元璋为何封刘伯温伯爵 其实,朱元璋并未苛待刘伯温,封他伯爵的确不算差。

1,150位功臣之中,文臣极为稀少,其中最高的是,其次就是伯爵之首的刘伯温。

整个明初功臣表中,就只有李善长与刘伯温,充分说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重视。

2,秦汉有“非军功不得封侯”,明朝是“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李善长犹如汉之,对明朝建立功勋卓著,没有李善长很难有朱元璋的明朝,所以才被封公爵。

相比李善长的功劳,刘伯温肯定略逊一筹,只能退而其次成为伯爵之首。

之后明朝,唯一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一是三征麓川、平定苗乱的王骥,被封为靖远伯,二是从军三十年三出塞外夺取河套的王越,被封为威宁伯,三是平定宁王叛乱的,被封为新建伯。

这三个文臣都是奇才,都立下不世之功,却都只被封为伯爵,可见明朝对文臣封爵之严苛。

当然,以刘伯温功绩而言,朱元璋封刘伯温公爵也不为过,可能是朱元璋出于某种考虑,而给了一个伯爵之首吧。

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郎中李瑜上书:“基(刘伯温)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于是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最终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9世纪的风帆战列舰 我国也修筑出一艘,效果很明显

说起风帆军舰,大家肯定会想起19世纪的风帆战列舰,它的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弹丸有摧毁船体的,有杀伤人的霰弹,有破坏风帆的链弹。

因为火炮威力很小,难以对对方船只造成破坏,所以一般用排成一列作战,因而风帆军舰也被称作风帆战列舰。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这种风帆以及对应的作战方式提出了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动力更加充盈、火炮威力震天的各种钢铁巨舰,战力不止上了一个档次。

各种航母、潜艇、驱逐舰层出不穷。

中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存在。

但是中国海军呢去刚刚下水了一艘风帆船,这不是与时代背道而驰吗? 先别着急批判,话还没说完呢。

这是一艘风帆训练舰,名为“破浪”! 中国海军下了那么多“饺子”,极度需要优秀合格的舰艇官兵,特别是相关技术人员。

因而训练舰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能为海军源源不断提供优秀的作战人员和技术人员。

风帆训练舰看上去落后,但是实际却并不落后,上面的系统、武器一应俱全,并且在无风的时候能够用发动机来推进。

将节约下的不少经费,更多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