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纳粹德国袖珍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在海上的游击战

为了能够不重蹈覆辙,被英国舰队封锁在港口中的命运,也为了更好的打击英国的海上贸易,切断这个岛国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线,德国建造了被人称为“袖珍战
【千问解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已经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要想依靠着水面舰艇与大英皇家海军一决胜负,这确实太为难德国了。
为了能够不重蹈覆辙,被英国舰队封锁在港口中的命运,也为了更好的打击英国的海上贸易,切断这个岛国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线,德国建造了被人称为“袖珍战列舰”的作战舰艇。
虽然被称为袖珍,实际上它们一点不袖珍,一般排水量比巡洋舰更大,保持着相同的装甲,但是却装备着战列舰级别的11英寸火炮,还有着非常高的航速。
这种舰艇在划分上成为一个大难题,既不是巡洋舰,也不是战列舰。
袖珍战列舰在遇上巡洋舰时,可以完虐对手,当遇到战列舰时,又可以依靠高航速逃跑,简直就是为海上游击战而设计的。
二战之前,德国海军部就将一些军舰派出军港,要求他们尽量在海上隐蔽自己,不要暴露行踪;一旦正式宣战,即以英法两国的商船为目标,大肆屠杀。
“施佩伯爵”号就是这些军舰中的一艘,它从出港后,就一直往南大西洋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伺机而动,等待战争的开始。
战争爆发后,英国为了防止德国军舰偷袭商船,命令各海域正单独航行的商船迅速返回本国安全水域。
但是德军先发制人,最早遭到“施佩伯爵”打击的是5000吨的邮船“克莱门特”号,当时它正在巴西外海往北航行。
这艘可怜的邮船,只是远远看见一艘战舰驶来,还没分清楚战舰悬挂的旗帜,就被一轮炮射将驾驶室和轮机舱击中,等军舰抵近后,两枚鱼雷将它送入了海底。
“克莱门特”号的失踪震惊了整个大西洋,英国法国的商船再也感觉不到安全,它们组团小心翼翼的避开那些危险水域,一躲开这个潜在的威胁,尽管他们现在连对手是军舰还是潜艇都不知道。
以直到1939年12月初,英国在南大西洋海域已经损失了5万吨排水量的商船,英国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一危机才行。
为了保护脆弱的海上生命线,英国在战争爆发后派出了包括航母在内的20多艘战舰,总共组成9支搜索小队,企图在宽广的海面上捕捉到德国军舰。
然而大西洋南北距离达1万多千米,拥有数不清的航道,在浪费了许多燃油后,英军依然毫无战果,反倒是德军一方,总是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击沉某艘商船。
在英军的搜索舰队中,G搜索队的司令哈伍德准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将领,他麾下有4艘巡洋舰:重巡洋舰“坎伯兰”号、“埃克塞特”号,轻巡洋舰“阿基里”号和“埃阿斯”号。
在11月15日时,海军部通报说一艘油轮在印度洋的莫桑比克海峡被击沉,半个月后又通报在好望角的西非航线上击沉3艘商船。
此时的哈伍德虽然距离那3000海里,但是他认为这是德国人声东击西的战术,如果此时自己将舰队派往那,就正中德军下怀,如果按兵不动,德国人很可能自投罗网。
于是在12月12日,他指挥3艘巡洋舰在拉普拉塔河口以东100海里的航线上集结待命。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第二天的6点,海面上出现了军舰的浓烟,一艘军舰正迎面驶来,来者正是“施佩伯爵”号,显然它还没有发现英国舰队。
哈伍德命令“埃克赛特”号和“阿基里”号分别向两翼展开,自己则在旗舰“埃阿斯”号上正面迎敌。
此时的“施佩伯爵”号正是奉行声东击西的战术,在A点制造动静,等英军舰队前往时,它们早已偷偷航行到B处,就这样牵着英军鼻子到处走。
但是这次“施佩伯爵”号没有搞清状况了。
“施佩伯爵”号由于大意,走进了英军的包围圈,双方不可避免地展开炮战。
虽然英军的火炮只有203毫米和152毫米口径两种,但是在如此近距离的保卫战中,德军袖珍战列舰的火力优势无法得到发挥。
德军指挥官朗斯多夫将主炮用于对付“埃克塞特”号,后炮还击另外两艘军舰,这样本来就不占优势的火力,被分散得更微弱了。
在甲板挨了几发炮弹后,朗斯多夫改变策略,他命令高速摆脱“埃阿斯”号和“阿基里”号,击中火力攻击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这一新战法,让德军火炮的威力和精度优势德裔发挥,“埃克塞特”号猝不及防,被击中多次,前主炮被彻底摧毁。
但是英军舰长依旧坚持作战,用后主炮继续轰击“施佩伯爵”号,到7点半后,“埃克塞特”号后炮也被摧毁,只好拖着严重倾斜的舰体,挣扎着逃离战场,开往福克兰群岛的基地。
尽管“施佩伯爵”号击退了“埃克塞特”号,但是自身也被另两艘巡洋舰击伤多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施佩伯爵”不敢恋战,否则出现更多英军舰艇就不好了,于是它释放烟幕,借机冲破英军炮火封锁,向西逃窜。
英军只好在后面紧紧追赶,眼见难以逃脱,“施佩伯爵”号一头闯进了乌拉圭蒙得维的亚港。
发现德军舰艇的消息很快传遍英国海军,由于乌拉圭是中立国家,英军无法进入港口,只好集结队伍封锁港口。
在经过紧张的外交谈判之后,乌拉圭处在谁也不得罪的位置,允许德军停留72小时,之后就必须开走,然而此时港口外已经集结了一大支英军战舰,就等着德军走出港口。
“施佩伯爵”号在规定时间只有半小时的时候,起锚离开港口,冲向外围的英军封锁线。
在乌拉圭领海边缘3海里处,“施佩伯爵”号来了个突然刹车,然后迅速放下救生艇,船长和艇员都快速上艇逃生,在他们背后是一连串的爆炸,“施佩伯爵”号就这样沉入海底,避免了被俘虏的耻辱。
德军官兵被乌拉圭以破坏中立罪逮捕,随后移交给阿根廷。
两天后,“施佩伯爵”的舰长朗斯多夫在他的临时住处,沐浴更衣后,裹上“施佩伯爵”号上的军旗,掏出一只偷偷藏起来的手枪,饮弹自尽。
在他的旁边,摆着他的遗书,上面写到:我以我自己的生命证明第三帝国的战士如何为国家荣誉而英勇牺牲,我对我的国家和元首的事业和未来,抱着坚定的信念。
胡夫金字塔,揭秘胡夫金字塔未解之谜
众多的金字塔中,最著名、最高大、最具神奇色彩的是位于尼罗河畔、距开罗20公里的胡夫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1]。
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
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5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金字塔内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运,然后逐层堆砌而成,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当年埃菲尔铁塔还未建成时胡夫金字塔还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修筑真相 那时尼罗河每年泛滥,淹没田野达3-4个月。
农民和劳工们无法种地,于是他们找到了修筑陵墓的工作。
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
由于埃及人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影响,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像每天于东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
金字塔的修筑反映着纯农耕时代人们从季节的循环和作物的生死循环中获得的意识,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修筑陵墓。
公元前2613年,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即位。
他希望自己死后居住在一座大陵墓里,于是决定修筑一座最大的金字塔。
这也就是胡夫金字塔。
解析胡夫金字塔未解的谜团 金字塔之所以奇怪就在于它的修筑时间和建筑的数据。
在几千年之前,古埃及当时没有如今便利的机器和工具,甚至可以说连人力资源都比不上如今的社会,但是当时所修筑出来的金字塔换到现在我们都建不出来。
这足以证明金字塔修筑的难度。
那么古埃及人到底是怎么设想出这种建筑并且将它建出来的呢?这是胡夫金字塔未解的谜团中的其一。
第二,中国历史皇帝的陵墓都是靠机关和毒药来防止后人盗墓的,但是古埃及不是,他们是靠咒语。
进入胡夫金字塔的科学家发现在塔身内部刻有这样的文字“不论谁打搅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降临在他头上”。
而进入过金字塔内部的人也的确在之后纷纷奇妙死亡,半数死于癌症。
咒语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很虚无缥缈的,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但是科学家们的结局不得不让人感到胆怯。
在金字塔内,能够轻而易举地保护易腐败的东西。
法老们为何会想要修筑金字塔,最大的真相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尸身不腐,在300年后就可以复活在极乐之地。
所以古埃及的法老们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金字塔。
而根据科学家们的实验,动植物的身体放入金字塔后,的确能够保持原样,腐蚀的极其缓慢。
金字塔内的未解的谜团还有很多,但是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解密。
C级拉姆装造型画图揭秘
拉姆装是一种贵宾犬的美容造型,c级是美容技术的一种考核等级。
贵宾犬C级拉姆装如何画图1、画拉姆装的造型,首先画出狗狗身体侧面的大致形状。
狗狗的脚底,外眼角到耳朵上方的位置是需要将毛剔除的,从尾根上方画出倾斜三十度的线条,然后再向下垂直画出一道线,平均分成三等分,狗狗的臀部范围在第一个点,第二个点就是膝关节,画出向上倾斜45度的辅助线,第三个点重复上一步操作,然后第一个点与水平线连接成一条弧线,脚部向上45度包圆,下腹处倾斜三十度左右包圆后前驱,到这一步骤狗狗后腿的线条已完成。
2、狗的前胸要画的饱满圆润,但不是有很多毛发。
前腿的毛发宽度和脚的宽度差不多,脚底处要包圆,辅助线擦掉。
注意前腿是伸直的,后腿是向后伸展翘起的。
接下来定头冠的高度,即下颚到头盖度的高度,头冠处经过后头骨平行颈线,连到身体的中点,也是背线的三分之一处,线条要画的流畅,头冠位置向前的长度不超过后面的三分之,眼睛处与水平呈65度左右向上将整个头部包圆。
3、该造型尾巴是球状的,千问网,根据身体大小画出一个比例和谐的圆球,圆球离尾根要有一点距离。
最终画狗狗的耳朵,从眼睛处起,向下画出一个比较大的耳朵,个大概呈一个向下垂着的斧头形状,耳朵的长度与背线差不多在同一水平高度。
这样拉姆装的造型图就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