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击数:
简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日本的关东军是被苏联军队所灭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发现1945年8月,那些老牌的关东军师团,早就已经不在东北地区了。

于是我们又认为是美军歼灭了关东军主力部队,但是事实证明这也只是一个误会。

那么关东军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千问解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日本的关东军是被苏联军队所灭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发现1945年8月,那些老牌的关东军师团,早就已经不在东北地区了。

于是我们又认为是美军歼灭了关东军主力部队,但是事实证明这也只是一个误会。

那么关东军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东军是指1941年开始的关特演对苏战备那批日本陆军最精锐部队。

当时日本认为苏联在远东有30个师,并且分析称,1个苏联师战斗力等于1个三单位日本师的50%-70%,因此认为20个日本野战师团就可以保持对苏联的战斗力优势。

(在诺门坎战役前日军认为苏军3个师战斗力等于日军1个师)。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最后,16个日本最精锐师团进入东北成为关东军对苏决战部队,另外还加强了坦克3个联队,装甲工兵2个联队,野战重炮兵16个联队,独立重炮6个大队,速射炮4个大队,独立山炮1个大队,野战高射炮18个大队,野战机关炮7个大队等独立火力单位。

关东军师团包括第8,9,12,57,11,24,25,1,23,10,14,28,29,51等师团,这里也包括了日本全部的机械化步兵师团。

但是,由于在1941年8月,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了争抢石油,没有北上苏联。

而是南下争夺印尼大油田,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与美国展开大决战。

关东军主力当时,还继续停留在东北,伺机准备北上。

我们以日军第1师团为例子,来说明关东军的变化。

日军第1师团在关东军时期的序列是,拥有3个步兵联队,1个战车队,1个野战炮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和1个工兵联队。

拥有75-150毫米大炮60门,70毫米步兵炮18门,速射炮24门,自动炮18门,掷弹筒356具。

另外还有战车30辆,轻装甲车7辆。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这也是日军第1师团阵容最强的时期,到了1944年,特别是塞班岛战役以后,日本已经意识到战败,为了挽回一些局面,日本开始将关东军逐渐撤出东北,主要是去2个地方。

1个是南下参加太平洋战争,1个是回到日本本土准备所谓的本土决战。

这个日军第1师团首先是回到了本土,随后将大部分重武器,大部分官兵和留守候补军官,下士官一起改编成为了本土机动打击第201师团。

第1师团其余部队再加上所谓的学徒出阵征召的新兵,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第1师团。

也无法保障大型运输船队的安全。

而且,日本也没有想到美军跳岛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到菲律宾了,打破了日军慢慢运输武器弹药和训练新兵的计划。

因此,这个被塞满新兵的第1师团就在1944年去了菲律宾战场,最终战败于莱特岛战役。

这个去菲律宾的第1师团水平就比关东军第1师团相差很多了。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战车,装甲车,自动炮全部都留在了日本,榴弹炮和速射炮则减少了50%,机枪减少了30%,掷弹筒减少了30%,汽车也减少了50%,人员减少50%以上,大量新兵代替了过去的老兵。

留在本土的日军第1师团主力和这些武器,就改编成为本土机动打击第201师团,是准备参加本土决战的。

这个第201师团当时的配备是步兵3个联队,1个步兵联队配备步枪2067支,手枪136支,掷弹筒112具,轻机枪108挺,重机枪48挺,冲锋枪96把,山炮4门,120毫米迫击炮16门。

整个第201师团装备了24门105MM榴弹炮,24门75MM野炮,36门120MM迫击炮,还有9门双联高射炮,12门速射炮,336个掷弹筒,16具火焰喷射器,470多挺机枪,288只冲锋枪,8000只步枪,手枪,马枪.另外还有装甲车,火箭筒等各种武器,人数为2万人。

其他去菲律宾的第10,第23等师团与第1师团情况是一样的,都是主力和重武器留在本土成立新师团,其余部队加新兵去菲律宾战场。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在1944年年底-1945年夏天,日本在本土组建的72个师团当中,真正的精锐部队,就是老关东军主力改编的本土机动打击系列的7个师团。

其他那些新组建日军师团,都是些没啥重武器,连步枪都缺乏的杂牌军。

另外,关东军第1战车师团,第11,57,9,12,25,28等7个师团,还有一大堆炮兵,通信,工兵和旅团,则直接全部调回日本本土和台湾,由于美军使用原子弹解决了问题,没有爆发日本预想当中的日本本土决战,因此这些部队都保留到了战争结束。

真正的老牌关东军全军覆没在太平洋战场的就是在冲绳的第24师团,战车第2师团1个旅团覆灭在菲律宾,另外第14师团在佩里硫岛损失了1个步兵联队等少数部队。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1945年,苏联面对的关东军,实际上全部都是1944-1945年新组建和扩建的,其中也包括45年春夏征召的25万日本侨民工人组建的新师团。

苏军在8月9日夜里发动进攻,实际上到8月16日,关东军就根据日本天皇的战败诏书,正式宣布集体投降了,仅有极少数失去联系部队还在战斗,截止到8月16日这个时间,苏军并没有在战斗当中歼灭日军1个师团,通过战斗占领一座中型城市,或者攻克任何日军还在坚守的联队级阵地,苏军主力还都在黑龙江边境附近。

非常遗憾的是在二战战场上,没能全部消灭哪些日本老牌关东军。

因为日本要准备本土决战把他们大部分都运回国内,结果却让这些,老牌关东军主力阴差阳错的避开了真正的战场,活到了战争结束。

不过那些新关东军被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也算是另外一种罪有应得。

正说和珅:解析和珅是怎么样“卿家荡产”的

巨贪是清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

和珅是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

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

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 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

网络配图 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亲,由父亲的一位偏房养大成人。

后熟读,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失败,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此步入仕途。

乾隆三十八年(1773),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和珅管理有方,办事勤朴,获得乾隆赏识,不断擢升。

这个时候的和珅,双手也是白的,因为为官清廉。

和珅任侍郎时,官员安明曾向和珅送礼,希望升职。

和珅没有接受贿赂,了解到安明能力不错,又向尚书丰升额保举了他。

安明升官后又送玉给和珅,和珅仍然婉拒。

安明后来犯事,有人弹劾和珅包庇安明,乾隆帝下令查处。

事实证明,和珅并没有受贿和蓄意包庇安明,但有失察之责,被降职处理。

一度的和珅,不仅不是贪官,还是乾隆手下的反腐干将——轰动一时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贪污案,便是和珅领衔督办。

和珅更应铁腕反腐,在权臣中树敌。

大凡负面人物,人们总是习惯寻找其道德层面上的缺失,期骥勾勒出“坏人”的成长轨迹。

其实和珅的操行并不泛圈点之处:和珅18岁与结婚,终身相爱,感情颇笃好,直至三年(1798)冯氏去世。

其弟和琳在外督办军务,不幸染病身亡,和珅一直照料其家,与薄情寡义、生活糜烂的贪官形象相去甚远。

和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凭什么权力冲鼎?野史、戏说中的和珅,靠的的拍马逢迎。

其实不是,朝廷的权力授予,看中的对象的有用性。

和珅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大兴,为清王朝实施“洗脑工程”。

二是作为钦差赴甘肃,剿灭苏四十三等人的反叛。

网络配图 ——力保江山社稷,消灭封建王朝精神与肉体上的威胁,和珅这才是功莫大焉! 但勿庸置疑,和珅是一个十足的贪官。

权力的攀升,和珅的 “白手”很快变成“黑手”——关于和珅的贪渎,知道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和珅的 “白手”变成“黑手”,不可能只有嘉庆帝才知道。

那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乾隆帝的智商。

为什么乾隆帝要留着这只“黑手”,嘉庆帝要斩掉这只“黑手”?因为和珅的“黑手”伸得太长。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隆帝已进入垂暮之年。

上朝时乾隆帝让和珅与嘉庆帝站在身旁,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明白乾隆究竟说些什么。

的文武,其实是在听和珅发号施令,嘉庆帝太不安全了。

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嘉庆帝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人身自由,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官女,都是和珅派来的人……网络配图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中写道:“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

” 和珅的黑手如此充满恐怖,连外人都明白,更何况嘉庆帝!正所谓黑手、白手,挠痒痒可心,卡脖子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和珅的宿命。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即获罪二十条。

眼望刺眼的白绫,和珅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 和珅的黑白与悲喜剧,恰在这首绝命诗里——后世的史家与附会者,都要在这首绝命诗上耗费心血:有人说和珅的前世身是乾隆的爱妃,有人说和珅是爱妃转世,从而与乾隆有宿缘;有人说和珅的后身是,依旧掺和在大清权力纠葛里……,也是歪打正着,专制制度下的权力角斗轮回,事实上永无穷期!这些的想法,也反应了人民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的憎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第安人对中国人态度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印第安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当我们谈论印第安人时,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独特的鹰羽冠,这是印第安服饰的一大特色。

帽子上的羽毛是荣誉和勇气的象征。

事实上,印第安语只是一个统称,在欧洲是带有一定轻蔑的统称。

印第安人不止一个民族,这是除了爱斯基摩人之外的所有美洲土著人的总称,而不仅仅是某个民族或种族。

在相当长的古代时期内,美洲大陆没有发现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

甚至有考古资料证明美洲大陆上没有猿,这意味着看似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也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

那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人类学家和古代学家,各种学术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和“印第安人来自中国”的传说最多。

与之前的“大洋洲起源”、“西北欧起源”等流派相比,印第安人“亚洲起源”的考证更加严谨,考古发掘更加细致,从而在学术界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

大约1.5万年前的冰河时期,亚洲大陆东北部的白令海峡水位下降,露出一座陆桥,连接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

正是在这个时候,印第安人的祖先从贝加尔湖穿过西伯利亚,通过冰冻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

当时分子人类学的新老种族正好在亚洲竞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

但是中国人当作一个稳定的族群,本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说法,印第安人到达美洲后进展迅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遍布了北美和南美。

然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志中,他清楚地描述了他到达的一些地方。

当地的土著居民是白人,看起来和西班牙人很相似。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还没有开始与当地土著人进行混血。

南美洲的土著人似乎和北美洲的土著人完全不同。

南美印第安人更像大洋洲的马来人,战斗力相对较弱,而北美印第安人更像北亚的蒙古人。

他们是美国西部片中经常出现的“野蛮而坚韧”的土著印第安人。

从人类基因中分配,印第安人的母系遗传是通古斯和西伯利亚基因的50%以上,父系相对复杂。

不仅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后,在此之前,印第安人都是来源复杂的民族,不同程度上是白、棕、黄人种的混血儿。

如果非要说跟中国人有关系的话,那可能只能有一地啊年。

毕竟,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蒙古、满族,曾经都属于通古斯,但他们属于两个大陆。

经过这么多年的隔离,血缘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但是,通过DNA比对,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生活在俄罗斯南部中亚地区,说突厥语的图瓦人、阿尔泰人、哈卡斯人,与北美印第安人的遗传关系最为密切。

印第安人的老家可能在俄罗斯,这美国佬可就睡不安稳了。

如今“远亲”现在什么都支持不了,只能表演一场节目,指责美国“种族灭绝”。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和阿根廷古物种学家阿梅吉诺提出印第安人起源于美洲的观点。

但因为论据不足以支持,所以站不住脚。

现代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史前人造工具和史前人类遗址。

包括发现生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湖滨河床白垩纪的三角龙足迹和人脚化石;在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一块有2.7亿年古代的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的脚印。

2017年,美国圣地亚哥自然古代博物馆发布了一系列乳齿象考古发掘照片。

据猜测,乳齿象的断骨像是人类撞击的痕迹。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人类踏上美洲的时间将从1.5万年前提前到13万年前。

所以那个亚洲人远不是地主。

古代都是当代史,所有的考古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加入收藏
               

关东军是怎么灭亡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