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双方伤亡人数多少

就拿整个苏德战争来说,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损失军事人数就达到了680万人,被俘大约400万余人,而德国方面损失军事380万人,被俘250万人左右,如果只是说伤亡的话,那么自然是苏军大于德军,当时从战略目标来
【千问解读】
评价一场战役的输赢,最主要的是在于战略目标有没有实现,伤亡情况倒是其次的问题。
就拿整个苏德战争来说,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损失军事人数就达到了680万人,被俘大约400万余人,而德国方面损失军事380万人,被俘250万人左右,如果只是说伤亡的话,那么自然是苏军大于德军,当时从战略目标来看,最后赢得战争的是苏联,所以战略目标是战争的首要目的,,在完成这个目的的前提下才可以尽量减少自身的伤亡。
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的计划是先和德国人瓜分波兰,苏联估计德国会随后进攻英法,因为一旦德国和波兰开战,那么英法由于和波兰是军队同盟,所以他们也会随后对德国开战。
到时候的战局就是德国和英法死磕。
而苏联也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就是乘着德国死磕英法的时候,等到双方都筋疲力尽了再出兵从东面进攻德国,运气好的话再拿下英法,一统欧洲。
当时苏联最大的敌人是德国,或者是英法,相对于德国或英法来说,日本的战力实在是不值一提,尤其在陆军方面,对苏联的威胁远远达不到德国或者英法的级别。
所以对于苏联来说,首先要顾及的是德国以及英法,而不是日本。
为了实施“大雷雨”计划,前提就是不能和日本开战,否则苏联也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所以诺门坎战役,苏联的战略目标就是逼迫日本和他们保持“和平”,但是这种“和平”要是要不到的,必须打的对方跟自己“和平”才是稳妥的。
当然,苏联的“大雷雨”计划并没有实施,谁都没料到法国竟然会在6个星期就被德国打败,而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之前,苏联一直认为德国在没有解决英国的前提下不会进攻苏联,所以就对德国疏于防范。
结果德国真的在没有解决英国的情况下在1941年进攻了苏联,此时的苏联来说,他们需要全力应付德国,对于德国的盟国日其实说,最好不要和日本开战。
从这点上来说,苏联诺门坎战役的战略目标也到达了。
所以诺门坎战役是苏联获胜无疑。
日本本身陆军和海军不和,这是公认的事实,在日本的战略上,也因为二者的不和而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陆军认为要北上进攻苏联,海军认为要南下拿下东南亚,为日本提供充足的战略资源。
二者为此大打出手,争论不休。
在日本陆军看来,海军就是一帮败家玩意儿,他们随便一艘战列舰就能养活一个师团;而在海军看来,陆军就是一帮土包子。
当然,“土包子”的陆军也不会天天只打嘴皮子,毕竟要“北上”的话还是要有所行动的,于是就有了发生在诺门坎的战役。
战役发生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和蒙古交界的地方,交战双方是“满洲国”和“蒙古国“,但实际交战的双方是苏联和日本,虽然交战,但是并没有宣战。
战役持续了135天,双方投入兵力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多架,死亡6万多人。
战役从1939年5月份开始,一直打到了9月份,一开始只是一次边界的冲突,后来演变到双方逐渐增兵,战争规模越打越大。
战争结果是苏联战死9703人,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伤亡合计25655人;日本战死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伤亡合计19000多人。
此战的结果导致苏日双方在8月底开始了紧急的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并不想把战争扩大,双方在9月16日停火,并且促成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
就日本的计划来说,诺门坎战役日军伤亡比苏军少,但是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促成了日本推行了“南进”的计划,即海军所倡导的。
但是南进的结果必定是和美英开战,因为“南进”的目标,东南亚国家基本都是美英的殖民地,要占领这些殖民地,与美英的交战不可幸免。
虽然日本后来在珍珠港成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却召来了美国这个巨无霸参战,在战略上来说,“南进”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当然,就伤亡来说,日本少于苏联,但是战争的结果,是苏联获胜。
纵观三国大小战役无数,“火攻”为什么总是不离左右?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