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千问解读】
主食里含淀粉太多了,糖尿病人可不能吃
日子过得好苦啊,因为糖尿病只能告别甜食了
即使没有糖尿病,平常饮食也要低糖,戒糖才能保健康
原本甜甜蜜蜜的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坏蛋,糖尿病患者更是闻糖色变,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控糖的阶段,为了缓解疾病,严格的血糖控制被更多糖友所关注,甚至很多人出现了讳高求低的观念,认为血糖越低身体就越健康,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低血糖是糖尿病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有时呈不典型性,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癫痫等病,其危害快于发生高血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血糖低就是好事?糖友们可别小看低血糖!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低血糖也有不一样的判别标准。
一般非糖尿病人群,血糖<2.8mmol/L时,会被判定为低血糖。
但是,因为低血糖对于糖友们来说危害更大,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当血糖<3.9mmol/L时,就可以认定为低血糖。
一般我们对糖尿病的固有印象就是高血糖,但是其实糖尿病人也是低血糖症的高发人群。
常见的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症状也很多变,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儿童多有哭闹、注意力涣散等情况;而一般成年患者可能会有饥饿感、心慌、出虚汗等表现。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一类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更需要加强日常的血糖监测。
为什么原本是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反而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呢?通常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药物因素,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者其他药物的联合作用可能会诱发低血糖。
第二是内分泌的原因,也就是常说的反应性低血糖。
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而此时往往不是血糖的峰值,就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大量消耗,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
看似悄无声息的低血糖,伤害却一触即发!虽然糖尿病低血糖是一场没有声音的战斗,但是它所带来的危害却有可能危及生命。
低血糖就像是默默弹奏的低音,在生命的主旋律中狡猾变奏,有时很难察觉,但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危害。
首先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有冷汗、心慌、手抖等等。
其次因为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大脑,极易导致脑功能障碍。
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头晕嗜睡、暴躁易怒,而严重的则有可能导致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无论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均存在低血糖的风险。
这其中又有一部分是无症状的低血糖患者,因为无症状的隐匿性和潜行性,低血糖更容易对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1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达到115~320人次/100人年。
6%~10%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于低血糖,同时有报告称急诊或普通病房内发生的低血糖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不仅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5~70人次/100人年,而未被察觉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大部分低血糖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低血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使心血管相关疾病致死率显著增加。
美国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数据显示严重低血糖会使心血管相关死亡率高出4倍,在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计划研究中,心血管相关死亡率每年升高2.8%,而在糖尿病与血管疾病行动研究中,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危害比为3.79。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重视高血糖,同时也更应该对低血糖投入更多关注,保证自身血糖平稳,健康才会一路随行。
面对隐秘而危险的血糖变化,糖友正确处理有方法!既然糖尿病和低血糖的相遇会带来这么多的风险和麻烦,我们应该怎么拆散这一对狼狈为奸的坏蛋呢?
不掉以轻心 重视低血糖危害
首先要提高对于低血糖症的认识与重视。
糖尿病低血糖来得静悄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就提高警惕。
关于低血糖症的社会宣传与知识传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讲。
只有充分的认识,在生活中才能重视,在低血糖症发生的时候才能做到合理处置。
注意血糖波动 及时监测数据
其次糖友们要注意自身的血糖波动。
血糖仪上每一次数字的波动,都有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因为低血糖有无症状特性,所以动态监测血糖是最好的判定是否低血糖的依据。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禁食患者等需要进行末梢血糖监测,若血糖≤3.9mmol/L,则无论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都要积极的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规律生活 注重锻炼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是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合理搭配。
饮食中有一些甜蜜,生活会更加幸福,保持身心愉悦对糖尿病也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友们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按时定量的进餐习惯,还要做到戒烟戒酒,并且每周进行至少五天的体育锻炼。
而对于糖尿病的用药,也必须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尤其要谨慎胰岛素的注射,不可过早或者太晚。
而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时,我们要及时补充糖分,可以按照两个15的原则进行处理。
即食用15g含糖食品后等待15分钟左右再次复查血糖,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就应及时就医。
15g含糖食品
10块水果糖
200ml果汁或者可乐
300ml脱脂牛奶
2~5片葡萄糖片
2块方糖
1~2勺蜂蜜
或高或低的血糖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各位糖友们要在生活中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让糖尿病和低血糖再也不会相遇!
参考文献
【1】季卫忠.急诊糖尿病低血糖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 17:104-105.
【2】曹怀敏, 王佳佳. 糖尿病低血糖的相关情况综述[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6.
【3】李志民.反应性低血糖临床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 04:293-294+297.
【4】谭星,姜群,姚梅琪,沈旭慧.无症状低血糖症的风险特点与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6,15 09:842-844.
【5】曾怡, 郭立新.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亟待关注[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9 3: 145-147.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因数健康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低血糖的标准值是多少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正常人血浆葡萄糖测定值,如空腹必须保持在4.0-6.1mmol/L,如果是餐后,一定要在4.4-7.8mmol/L,这都属于正常人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值。
低血糖是多种真相引起的,而且由于血糖浓度过低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饥饿、头疼、头晕,还有颤抖等一系列低血糖的表现。
当低血糖的时候,血糖的数值一定要<2.8mmol/L或者是<50mg/dl,这就是低血糖。
当接受药物医治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也就是70mg/dl的时候,也叫低血糖,就是这两个数值,正常人一般是<2.8mmol/L,糖尿病患者,而且是接受药物医治的糖尿病患者,是<3.9mmol/L就定为低血糖。
一旦发现低血糖要立即医治,以免对病人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1有低血糖的症状应注意低血糖的症状和血糖降低的速度有关,降低速度快者症状明显。
2发作时血糖2.8mmol/L60岁以上老人3.0mmol/L。
3给予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可消除。
具备以上三条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发作,如果比较频繁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脑细胞的代谢产生障碍,会严重的损伤脑细胞,患者可能会逐渐变得记忆力减退,嗜睡,或者是智力障碍,如果有不可逆的脑损伤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脑功能的下降,如果严重的低血糖导致的昏迷,没有经过及时纠正,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尤其是对于对伴有各种新心脏或者是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更为严重。
低血糖的人能减肥吗低血糖是可以减肥的。
那首先如果我们不减肥,那么肥胖可能会导致糖脂代谢的异常,也就是说有可能进展成为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就既会有低血糖,,也会有高血糖就更加危险。
那么其次就是减肥我们会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淀粉类的这种摄入。
还有就是脂肪类的。
那么减少摄入以后有可能会降低血糖。
那么我们会要找到规律,就是我们找到这个进食的规律,就是几个小时进食比较合适,那么每次要就控制控制进食的量,减少这个摄入量。
那么维持一个正常的血糖,如果到了血糖开始偏低的时候,我们在那个时间点要再次进食,也是少量维持一个比较低水平的血糖。
那么血脂这些指标就可以了,所以关键是控制一下我们摄入进这个各种营养的这个节律,但每次量要少,次数可以根据我们自身的血糖的情况来调整,叫少量多餐都可以,但全天的总量要下降。
那么再有就是加强运动。
当然在运动过程中除了这个减脂肪以外,还可以就是降低血糖。
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了有低血糖的表现,比如心慌、乏力、出汗、然后头晕,这些低血糖的反应,我们要随身携带这个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糖或者巧克力之类的,然后随时的去补充。
低血糖有几种类型 空腹低血糖的真相及分类
而在药物医治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低血糖可以分为三度:轻度,仅有饥饿感,可伴有一过性的出汗,心悸,这个时候可以自行缓解。
中度低血糖,此时有心悸,出汗,饥饿比较明显,有时可以发生手抖,头晕,,患者不会自行缓解,需要补充含糖食物方可纠正;重度低血糖,是在中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足的表现,比如意识障碍认人、认方向均出现障碍等、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或者是死亡,一般低糖就分为这三种类型。
空腹低血糖的真相及分类1内分泌性低血糖: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过多,比如胰岛细胞瘤包括良性、恶性与增生、胰管细胞新生胰岛或胰外肿瘤、中胚层发生的各种肉瘤、腺癌。
或升高血糖的激素缺乏,如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
2肝源性低血糖:严重肝细胞损害,如肝癌、肝硬化、肝炎暴发性、中毒性、胆管炎、胆汁淤积、心衰所致肝淤血;或先天性肝酶系异常:糖原代谢酶、糖异生酶、糖原合成酶缺乏;3肾源性低血糖:如肾性糖尿或肾功能衰竭晚期非透析引起。
4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如长期饥饿、剧烈运动、透析失糖、慢性腹泻、长期发热、哺乳、妊娠、吸收不良。
5其他:自身免疫性低血糖、酮症性低血糖、Reye综合征、败血症。
低血糖有遗传性吗低血糖一般不会存在遗传的现象。
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通常都是有病因,比如早期糖尿病就会表现为低血糖。
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最初期的时候胰岛素会分泌紊乱,从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发生。
而低血糖的患者日常会感觉到心慌、乏力,一般在进食之后,这些症状就会有所好转。
患者在出现低血糖之后,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具体的病因之后再对症进行医治。
低血糖患者在感觉到心慌、乏力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含有糖分的饮料或者糖果、面包等,由于这些食物里面含有糖分,能够迅速提升血糖,改善低血糖带来的症状。
低血糖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好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成人血糖水平降低到2.8mmol/L以下,糖尿病患者降到3.9mmol/L以下。
经常会出现心悸、大汗,甚至神志改变等不适。
当患者出现饥饿、手抖、无力、恶心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进食。
对于急性的低血糖患者,应该立即口服15g的葡萄糖,在家中也可以口服果汁等含糖饮料,最好含糖量>15g。
如果15分钟症状仍没有缓解,可重复的服糖,仍反复发作,立即送到急诊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低血糖昏迷者应该立即送到急诊,静脉补充葡萄糖。
低血糖的医治关键是要针对病因医治,是胰岛素瘤所致的需要手术切除,是肝源性的低血糖则医治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