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高考强基计划解读

那么,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高考强基计划该怎么解读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特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强基计划解读,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即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
【千问解读】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明确指出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那么,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高考强基计划该怎么解读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特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强基计划解读,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即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特点
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吸收原“自主招生”的优点。
①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
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
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
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强基计划的招生定位是什么?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
目前,参与“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只有36所,高考分数将是高校“强基”招生选拔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019年自主招生有90所,“强基计划”试点学校减少到36所高校,教育部鼓励顶尖高校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未来,不同高校之间差距更大。
强基计划的招生程序
如何确保强基计划招生的公平公正?
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
一是严格高校考核。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高校考核,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
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公示。
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
三是加强违规违纪查处。
将强基计划纳入巡视和督导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
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关于高考强基计划的详细解读
1、强基计划吸收了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优点。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①综合素质优秀,或②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政策看似调整很大,但选拔的标准其实没变:
①竞赛、②综评,两条道路仍然清晰、明确。
但应注意:
综评才是主流,竞赛是“极少数”学生破格录取的通道。
2、综合评价得到了政策支持。
高考后,根据①高考成绩、高校②综合考核结果、③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
“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可以说就是强化版的“综合评价”。
这几乎就是上海综评、浙江“三位一体”试点的成功做法,《意见》正式采纳、推广了浙江上海的好经验。
不同之处是:浙江三位一体在高考出分前测试;“强基计划”则是4月报名,出分后进行高校考核(程序见附录2)。
3、搞竞赛的学生,仍然有出路。
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自主招生虽然被取消,但竞赛学生仍有出路,但应注意只是极少数。
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
这对于搞竞赛的偏科学生,更是利好。
4、裸分考生仍是主流。
“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
根据浙江“三位一体”经验来看,
①“高水平大学”,按照综合评价进行人才选拔,但同时会在普通批留出一部分计划。
②其他36所试点中的大部分高校,裸分录取应仍占招生计划的大部分。
5、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的组成
①高考总分
假设考生高考总分为750分,按比例折算=85分。
假设高考成绩700分,折算是79.3分。
②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
无非是两种:笔试、面试。
最终两项成绩折算为15分。
高考成绩既重要又不重要,最终的高校考核15分更重要。
6、录取批次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应属于本科提前批,在普通批次(本科一批)前进行。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1、选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招生专业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3、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
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4、录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
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5、培养模式不同
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请点击“下一页”,阅读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5招生计划:深职大本科招生专业
一、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5招生计划暂未公布,只能参考2024年数据。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共9995人,其中,本科计划招生555人,专科计划招生9440人,具体情况如下:1、本科招生计划招生人数:555人;招生省份:广东、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7个省(市、区);招生专业:15个;招生批次:本科批(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科类:物理、美术。
2、专科招生计划招生人数:9440人;招生省份:广东、河北、辽宁、四川、重庆、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20个省(市、区);招生专业:84个;招生批次:专科批;招生科类:物理、历史、美术、音乐。
另外,由于春季高考招生中被录取的普高考生还可参加夏季高考本科批次的录取,被本科录取后所空余的计划将调回省内普高专科计划,因此,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夏季高考专科实际招生计划预计将超过5000人。
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招生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共15个,其中,物理类本科招生专业14个,美术类本科招生专业1个;2024年专科招生专业为84个,具体专业详情目前尚未公布。
物理类本科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新材料与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
美术类本科招生专业:数字动画。
三、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从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内的录取分数线来看,本科批录取分数线都在550分以上,且都是在物理类进行招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专业组201组,2024年最低分为581分;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专业组203组,2024年最低分为559分。
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内专科批的录取分数线也都在410分以上,在历史类的录取分数线在413分-494分之间;物理类的录取分数线在431分-496分之间;历史类和物理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都是与华南师范大学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培养试点专业,可见其竞争情况很激烈。
下面是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内录取分数线(供参考,更多省份录取分数线可在文章上下方输入分数后进行查询):
620分能上哪些高校专项计划的大学? 2024年参考
1、安徽: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2023年安徽省入围分数在620分左右的高校专项大学共有9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对应招生专业为政治学与行政学,对应最低入围分数为612分。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为全国第24名。
2、海南:广西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年海南省入围分数在620分左右的高校专项大学共有7所,其中广西大学对应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应最低入围分数为619分。
广西大学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为全国第117名。
3、云南: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2023年云南省入围分数在620分左右的高校专项大学共有3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对应招生专业为物理学,对应最低入围分数为623分。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为全国第24名。
4、福建: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2023年福建省入围分数在620分左右的高校专项大学共有9所,其中西南政法大学对应招生专业为法学,对应最低入围分数为620分。
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为全国第137名。
5、广东: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2023年广东省入围分数在620分左右的高校专项大学共有3所,其中上海财经大学对应招生专业为数学类,对应最低入围分数为614分。
上海财经大学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为全国第5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