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的意思是什么?

的意思是什么?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的详细解释及出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的出处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出自: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
【千问解读】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的意思是什么?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的详细解释及出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的出处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出自: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是什么意思?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享用天下之利益的人,是要承担天下忧患的
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拥有天下乐趣的人,是应分担天下人忧虑的。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是什么?
《苏轼集》
敕王存。
朕历选百辟,试之以事,惇厚而文,刚毅而和,更涉变故,守德不移,无逾卿者。
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
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注:这是一篇古代帝王给臣子下的诏书。
是宋哲宗给尚书右丞 王存 的不允许其辞官的诏书。
其中说到,享用天下之利益的人是要承担天下忧患的,而拥有天下乐趣的人是应分担天下人忧虑的。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坡仙 [91]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十句治国名言
1、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出自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
任,担负、承担。
居,享受。
这句话享受天下的利益安乐,就应该对天下人负起责任,除天下人之患,解天下人之忧。
用古话说,叫做“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受纳税人供养,就应该为纳税人服务”。
2、视天下如一家。
出自宋·苏轼《杭州谢上表二首》之二。
视,看待。
天下,指天下人。
把天下人视为一家人。
这句话强调天子要有天下一家、视天下臣民如家人的胸襟,也就是要爱护人民。
3、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出自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敕,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峻刑,严厉的刑法。
诛,惩治、杀。
警,警醒。
皇帝诏告法律要用重刑,是要杀一以警醒更多违法乱纪之人。
这句话刑罚的意义在于惩治少数、警诫多数,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4、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出自宋·苏轼《新论下》。
为国,治国。
正,端正,整顿。
纲纪,纲常、纪律。
法度,法律制度。
国家之有纲纪、法度,是维护其统治秩序,让君臣万民都有一套可以遵之守之的行为规范。
大家都在纲纪、法度之内活动,自然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5、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出自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贵,贵于。
责,责备、处理。
立法以从严为好,而依法处理犯法之人则不妨从宽。
这句话强调以严法威慑人,以宽恕笼络人的统治策略。
6、厉法禁,自大臣始,则小臣不犯矣。
出自宋·苏轼《策别第六》。
厉,使严厉。
法禁,法律禁令。
大臣,指高级官员。
则,那么。
小臣,下层官员。
如果从朝廷大臣开始,使法令得到严格的执行,那么下层官员就不敢有所触犯了。
这句话执法要从源头开始,居上位者要作出榜样,否则必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7、诛一乡之奸,则一乡之人悦;诛一国之奸,则一国之人悦。
要以诛寡而悦众。
出自宋·苏轼《策别十七》。
之,的。
则,那么。
悦,高兴。
要,关键。
寡,少。
诛杀在一乡为非作歹的奸人,那么一乡的老百姓都高兴;剪除为害全国的奸人,那么全国人民都高兴。
执法的关键在于以惩罚少数人而使大多数人高兴。
这句话为人民除害,让老百姓生活安心,才能赢得民心。
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出自宋·苏轼《策别第八》。
法令,法律条文。
明具,明确具体。
至密,最精密。
举天下,全国。
惟法之知,只知道法。
法律条文明确而具体,而又最为严密地执行,那么天下人就会只知有法,而不知有执法之人了。
这句话法律条文明确具体的好处在于让天下只知有法,而不知有人。
也就是说国家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9、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出自宋·苏轼《叔谆》。
贵,指地位高、有权势的人。
义,道义。
不得,不能。
宥,宽容、饶恕、原谅。
过,过错。
恩,恩义。
叙,叙用、委用。
有权有势的人犯法,从道义上说是不能宽恕的;但是能够知错而改,从恩义上讲也不能完全弃而不用。
这句话执法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所有犯法之人都一视同仁,予以处罚;但对于知错能改者,则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从而达到立法执法所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
10、天下者,非君有也。
天下使君主之耳。
出自宋·苏轼《御试制科策》。
天下并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委任君主主管而已。
这话透露了鲜明的“民权”思想,否定了封建时代“君权神授”的传统观点。
其意是在强调统治者必须要有“民本”思想,不可有“君临天下”的优越感。
推荐阅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共克时艰是什么意思?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是什么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什么意思?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
天下霸唱有没有新作品,天下霸唱推出新作
喜爱传统武侠小说的读者,可从这部新作中获得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天下霸唱是一位极具开创力的写作者,其写作创造力和开拓意识令人惊叹,他的《鬼吹灯》系列开创了盗墓惊险类小说之先河。
新作《大耍儿(1—4卷)》是其耗时5年的精心之作,讲述主角少年墨斗,因不甘被校门口“站点儿的”白白欺压,与性格各异的兄弟们携手共进,逐步在大时代拼搏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最后蜕变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故事。
据介绍,该书同样也是一部开创性作品,作者用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写出了只有上世纪末的中国大地才能孕育的城市武侠江湖,幽默、生猛、热血,一群少年的狂野青春,澎湃激荡的英雄梦想,洋溢着充满活力的人情世故。
据悉,该书故事惊心动魄,人物精彩纷呈,作者驾驭超长篇架构的优秀能力,为读者提供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可谓“一旦展卷,再难释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这是“一部有文学野心的书,天下霸唱以他的方式,确认着四十年来天津青年与时代、与中国大地的联系,探索建立理想生活的路径,其精神气质与武侠小说的磊落正义一脉相承。
既是热血的,也是感伤的;既是反讽的,也是重构的。
” 《繁花》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则认为:“天下霸唱用说书人讲故事的方法表现了他眼中的复杂世相,既有博人解颐的包袱、市井的话口,又有对命运的苍劲讲述,是一部亦庄亦谐、且俗且雅的当代话本体长篇小说。
” 此外,这部新作特邀著名连环画家庞先健、朱双海绘制了19幅插图,并由90后新锐获奖设计师山川操刀设计,既体现了该书在传统创新之间游走的特点,又以白描方式还原了1980-1990年代城市风情和小说场景。
(原标题《天下霸唱推出新作!《大耍儿(1—4卷)》展现城市武侠江湖》)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
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重新认识三星堆、三星堆是什么堆?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过程,颇具故事性。
1929年,四川一位农民干活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堆精美的玉石器。
从此,“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遗址露出冰山一角,古蜀文明的奇怪面纱渐渐揭开。
1934年,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
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的发掘,始于1986年。
砖厂工人干活时,挖出了“玉刀”,经过研究,被砖厂工人称作“刀”的东西原来是玉戈、玉璋等物。
1986年祭祀坑发掘现场。
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很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迅速展开,“一号坑”里陆续发现金杖、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玉石器等文物,一共出土了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器物420件。
当一号祭祀坑发掘渐渐进入尾声,二号祭祀坑也被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宝库就此打开。
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
三星堆还有哪些未解的秘密? 虽然今天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成果已更为丰富,但仍有很多未解的秘密。
比如,三星堆遗址的具体年代为何?虽然考古人员大致确定了遗址年代为夏商时期,但具体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发掘成果显示,三星堆古城几千件宝器被砸毁焚烧,并有规则地埋于地下。
这是怎么发生的?这些宝器又为何被埋? 五号坑象牙雕刻残片 此外,虽然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了诸多精美的文物,但至今并未发现文字或文字记载。
那么,三星堆究竟有没有文字?与古玛雅、古埃及文化有何联系?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菜叶网,特别是些青铜人像诡异的造型及金杖上奇怪的符号和图案,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此次发掘还出土大量象牙,那么这些象牙是从哪来的?当初四川是否有这么多大象?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是怎么铸造的? 这些未解的秘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中国三星堆文明,在世界考古学上素有“世界第九奇迹”之称。
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而随其发掘过程而来产生的无数令人费解的谜团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特别是其中掺杂的外星文明因素...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