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如之何?交通事故逃逸的责任划分(交通事故后逃逸是主要责任吗)

【法律分析】 一旦肇事逃逸,那么无论事故的责任方是谁,事故的全部责任都由逃逸者承担,到时候逃逸者面临的不仅仅是牢狱之灾,同时也将面临高额的赔偿费。
肇事逃逸分有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和重大事故逃逸。
轻微事故逃逸是指没有带来严重的后果,然后肇事者擅自离
【千问解读】
当事人全责,对方逃逸了,就是对方的责任。
【法律分析】
一旦肇事逃逸,那么无论事故的责任方是谁,事故的全部责任都由逃逸者承担,到时候逃逸者面临的不仅仅是牢狱之灾,同时也将面临高额的赔偿费。
肇事逃逸分有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和重大事故逃逸。
轻微事故逃逸是指没有带来严重的后果,然后肇事者擅自离开,比如轻微剐蹭,开门蹭了旁边车漆、后视镜剐蹭、车被划了、停车场剐蹭等,一般这种轻微的交通肇事逃逸,就不算是构成犯罪,会被处罚款,200到2000元左右,并扣驾驶证12分,可以拘留15日以下。
肇事逃逸,全称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重大事故逃逸,造成的后果就会比较严重,像撞人逃逸致人死亡、撞车致人受伤逃逸等,肇事者逃逸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将会依法追究逃逸者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指出,交通肇事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判七年以上;逃逸导致受害人错过治疗时间,而死亡的,最多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3、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一、自己全责对方逃逸怎么划分责任
1、发生交通事故对方逃逸的责任判定是,因逃逸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均有责任的可以按照确定的过错比例来减轻逃逸方责任,具体情况下可以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的交通事故发生原因来认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七条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九十八条的规定被扣留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30日内没有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没有补办相应手续,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并且经公告3个月仍不前来接受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该机动车送交有资格的拍卖机构拍卖,所得价款上缴国库;非法拼装的机动车予以拆除;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予以报废;机动车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二、事故逃逸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对方全责,凡是逃逸都负全责。
交通肇事逃逸(jiāo tōng zhào shì táo yì)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概念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
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
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
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
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
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
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
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侦查学专业:社会安全的"隐形守护者",就业稳、责任重、前景广
这个专业就像社会安全的"特种兵",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公安类院校侦查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2%以上,其中85%进入公安、检察、国安等系统,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专业。
一、专业认知:社会运行的"CT扫描仪"如果把社会比作人体,侦查学就是给社会做"体检"的CT扫描仪。
它通过现场勘查、情报分析、审讯取证等手段,像医生诊断疾病一样发现和预防犯罪。
这个专业培养的不是简单的"侦探",而是具备法律素养、刑侦技术和情报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就像优秀的围棋选手,既要懂布局(犯罪预防),又要会破局(案件侦破)。
二、行业前景:政策红利期已至,岗位缺口超20万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23年公安部数据显示,全国公安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达23万。
随着新型犯罪手段的智能化,具备大数据分析、电子取证等现代侦查技能的毕业生尤为抢手。
以浙江为例,2023年公安机关招录岗位中,70%要求侦查学相关专业背景。
三、适合学生:正义感是底色,三大特质要匹配1.学科优势:政治、法律科目突出,物理化学基础好(物证分析需要)2.性格特质:观察力强(能发现蛛丝马迹)、逻辑思维好(串联证据链)、心理素质佳(面对高压环境)3.职业期待:向往惩恶扬善,接受纪律约束,愿意在幕后守护社会安宁四、报考建议:选对赛道,少走弯路1.院校推荐:第一梯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第二梯队:各省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2.课程重点:刑事侦查学(核心)、犯罪心理学(必修)、电子数据取证(新趋势)3.专业对比:比治安学更侧重案件侦破,比法学更具实操性,比信息安全更聚焦犯罪打击五、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1.就业质量:入警率超70%,大部分毕业生通过公安联考进入体制2.发展空间:从基层侦查员到刑侦专家,职级晋升通道明确3.学习难度:既要学法律文书写作,又要练擒拿格斗,文武双修是常态风险提示:这个专业不是"破案爽剧",需要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体能要求较高,近视超过400度的考生要慎重;就业方向相对固定,转行成本较高。
结语:选择侦查学,就是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它适合那些心怀正义、勇于担当的孩子。
正如一位老刑警所说:"我们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只为让更多人生活在阳光之下。
"如果您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侦查学值得重点考虑!【数据来源:教育部《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国家公务员局招录数据】附各大学侦查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圆梦小编整理了吉林高考公布的数据,侦查学专业历史类最低分的大学是新疆警察学院、物理类最低分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校名称科目批次2024分数2024平均吉林警察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530550新疆警察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460467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58458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历史本科提前批A588591南京警察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54354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526526郑州警察学院历史本科提前批A521521南京警察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495528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588588吉林警察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503546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505509郑州警察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508515西南政法大学物理本科提前批A4985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物理本科提前批A354354新疆警察学院物理本科提前批A462469
临床药学专业:用药安全背后的"翻译官",就业稳、责任重、前景广
这个专业就像医药领域的"交通警察",既要懂药品的"脾气性格",又要会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在国家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背景下,临床药师已成为医院标配,未来5年人才缺口预计达8万人(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
一、专业认知:药物世界的"翻译官"如果把药物比作外语,临床药师就是专业的"翻译官"。
他们既要读懂药品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又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解释清楚:这个药该怎么吃?饭前还是饭后?会出现哪些反应?就像给孩子喂药时,既要知道药物的化学成分,又要懂得根据体重换算剂量,还要预判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二、行业前景:政策东风+刚性需求国家推行"医药分开"改革后,医院药房正在从"发药窗口"转型为"药学服务中心"。
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例,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比例已达100%,门诊用药咨询量年增长40%。
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的126种药品,都需要专业药师指导使用。
这个趋势就像当年的临床医学专业,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
三、适合哪类学生?1.学科优势:化学、生物双优的学生,特别是对物质反应、人体机能感兴趣的孩子2.性格特质:既有科研人员的细致,又有教师的耐心,还要有医生的责任感3.职业期待:想进三甲医院但分数不够临床医学,或者希望在药企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四、报考建议:选对赛道,少走弯路1.院校推荐:中国药科大学(药学A+)、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地区就业优势)、各省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2.课程重点: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三大核心课决定专业深度3.专业对比:与药学专业相比,更侧重临床实践;与制药工程相比,更关注药物使用而非生产圆梦老师特别提醒:这个专业的学习强度不亚于临床医学,要背3000多种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
工作后要面对患者的不理解,比如为什么同样的药,别人能吃自己不能吃。
但正是这份责任,让临床药师成为医疗团队不可或缺的"安全卫士"。
如果孩子既有科学精神又具人文关怀,临床药学值得重点考虑。
附各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圆梦小编整理了吉林高考公布的数据,临床药学专业物理类最低分的大学是大理大学。
学校名称科目批次2024分数2024平均大理大学物理本科批494495锦州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65565天津中医药大学物理本科批560563山西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1451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46561中国药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98598重庆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60560昆明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50550吉林大学物理本科批602607首都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88588齐齐哈尔医学院物理本科批495495中国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67575沈阳药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67581哈尔滨医科大学物理本科批56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