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最后没能成功,责任真的在关羽身上嘛?

【千问解读】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图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为何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 卖油翁世人皆知
一般来说,能够入选教科书的古文必然有它入选的理由。
前段时间电视剧清平乐有几个角色被称作是北宋时期默写天团,本来是他们几位都在教科书中。
比如说苏轼、晏殊、范仲淹,而欧阳修显然也在其中。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跟韩愈、柳宗元、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教科书中的卖油翁也是他创作的一篇故事,讲述的是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情。
通过一件小事,来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
但它在被放进教科书之前,本来是经过了修改,仅是去掉最终一句话。
教科书中的最终一句话是康肃笑而遣之,但查看它的原文会发现,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为何要去掉这句话呢?首先卖油翁全文要给学生的启示便是熟能生巧,不管是再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一定能够学会。
再有就是人不能得到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
而最终一句话翻译过来意思便是,这跟庄子说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又有什么分别?最终一句话便牵扯到了两个典故,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那位名叫丁的厨师同样是通过长久的练习,最终才宰牛的技艺变得十分高明。
这个典故说的也是熟能生巧,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轮扁斫轮。
轮扁是齐恒公时期有名的一位造车工人,有一天,齐恒公正在读书,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
他看到齐恒公读书,便过来问读的什么书,齐恒公给他的回答是圣人之言。
听到这话,轮扁就问齐恒公圣人在哪里?齐恒公说圣人已经故去时,轮扁却道,那你读的书不过圣人的糟粕。
齐恒公自然很生气,让轮扁轮扁说出缘由,如果说不出就要处死他。
轮扁给了他回答,说是从自己做的事情看出来的,做轮子的时候有规律。
这规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我不能明白的告诉儿子。
而古人跟他们不能言传的东西一起死去,所以你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看到这个典故本来大人都明白,它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言和意的关系。
指出读书不能只执着于表面的文字,更主要的是它的意思,这便跟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个意思。
专家们不认同的地方在于最终一句:古人之糟粕已夫!这句话结合全文来说,大人能够理解,但初中生可能会产生迷惑。
带来负面影响,他们可能会纠结古人说的是否正确,所以,在考虑下,这句话便从课本中去除了。
参考资料:《卖油翁》、《轮扁斫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