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落户松绑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特大城市放开
【千问解读】
购房落户松绑?点蓝字关注,不迷路~9月24日,“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的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购房落户松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9月24日,“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的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特大城市放开落户门槛,在各地“抢人才”的背后,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也将产生影响。
多地放宽落户条件
近日,郑州市公安局就《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
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郑州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397万人,增长46.07%,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260万人。
与此同时,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在市场人士看来,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仍很大。
除了郑州,大连、济南和昆明等大城市也已全面放开落户,更有城市祭出“零门槛落户”的大招。
例如,大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全面放宽个人落户学历和年龄限制。
中职学历以上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有缴纳社保记录、拥有合法产权房屋等均可落户,大连户籍人员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投靠落户,几乎实现“零门槛”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线城市内的部分区域也开始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
例如,今年6月广州正式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
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建构分类弹性落户机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此外,上海优化了早在2019年执行的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将原来的购房资格确认函改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有效期延长了一倍,同时将区域工作时间由“一年以上”缩短至3个月或6个月,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具有了购房资格。
“抢人”政策频出
人才是城市创新最核心的要素,引进高质量人才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近年来,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发激烈,城市纷纷根据发展规划调整落户政策,向各类人才抛出橄榄枝。
在业内人士看来,“零门槛”落户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把人留下来更为关键,真正比拼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
如今,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蒸蒸日上,具备居住环境相对舒适、交通更便利、生活成本更低等优势,其人口虹吸效应更明显。
例如,2021年广东21个地市中人口增量最大的是佛山,达到了9.38万人,超过广州7.03万人。
东莞以5.32万人的增量拿下季军,超过深圳4.78万人。
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
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此外,许多城市对非户籍人口的购房政策也逐渐放松。
近日,济南为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再一次优化非济南市户籍家庭购房条件。
针对限购政策,济南将“非本市户籍家庭需在我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近2年内连续1年,大学学历以上购房者,缴纳社保满3个月购房”,调整为“非本市户籍家庭在限购区域内购房的,需满足在本市累计缴纳6个月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条件;大专(高职)及以上学历购房者,需累计缴纳社保满3个月”。
激活更多购房需求?
目前,对于差别化入户政策,市场的意见不一。
有观点认为,从商品房的购买力来看,学历人才增加一定会带来购买力,但这种效应在当期是看不出来的。
也有观点认为,差别化入户政策虽然并非针对楼市,但是利好市场,无形中化解了部分人群的“楼市限购”,叠加购房利率下调等调控措施松绑,将有利于激活更多的购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政策放松呈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从金融到非金融政策,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调控方向明确、覆盖面更广。
此类落户政策正好处于当前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阶段,使得购房的门槛降低,促使购房的意愿能够更容易释放,进而带动市场交易。
”
严跃进还指出,“从城镇化城市发展角度来讲,放松落户是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
政策的宽松对市场和购房者都有积极作用,但后续要防范企业对落户的炒作,或市场违规乱象的情况。
”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则认为:“当前松绑政策对销售的刺激力度明显减缓。
目前,楼市最主要的问题是高房价下供需不匹配。
由于市场对未来楼市的前景预期不太乐观,购房意愿不足;而新市民和中低收入人群,由于高房价和收入限制,难以支撑市场。
”
编辑:朱雨蒙
校对:王锦程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自考本科落户海南
自考本科作为国家认可的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其学历在海南落户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多次调整。
自起,海南逐步放宽了非全日制学历的落户限制,尤其在普通落户渠道中,自考本科毕业生可通过社保、居住证等条件实现落户。
然而,在人才引进的核心政策中,全日制学历仍为主要门槛,自考本科需结合其他条件(如职称、技能证书)方可享受更优待遇。
这一政策设计既体现了对多元化人才的包容,又保持了人才引进的质量标准,为不同背景的申请者提供了多层次选择。
一、海南落户政策的核心框架海南落户政策分为普通落户和人才引进落户两大类别,自考本科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用路径。
(一)普通落户普通落户适用于长期在海南生活、工作但未达到人才引进标准的群体,其核心条件包括:居住证要求:实际在海南居住满6个月以上,并办理居住证。
社保缴纳:需连续缴纳社保(一般账户),临时账户无效。
合法稳定住所:提供自有房产证明或租赁合同(需经房管部门备案)。
年龄限制:女性不超过40周岁,男性不超过50周岁。
适用人群:自考本科毕业生若无法满足人才引进的学历要求,可通过普通落户渠道申请,但需满足上述居住、社保及年龄条件。
(二)人才引进落户人才引进落户针对高学历、高技能或高收入群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历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50周岁以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可放宽至60周岁。
职称落户:中级职称(50周岁以内)或高级职称(60周岁以内)。
技能落户: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证书(50周岁以内)或一级证书(60周岁以内)。
个税落户: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缴纳个人所得税5万元以上。
自考本科的定位:自考本科属于非全日制学历,无法直接通过“学历落户”渠道申请,但可通过叠加职称或技能证书满足人才引进条件。
二、自考本科落户海南的具体路径分析(一)路径一:普通落户适用条件学历要求:无明确学历限制,但需满足居住、社保及年龄要求。
核心材料: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社保缴纳证明、房产或租赁合同。
办理周期:约2个月。
优势与局限优势:门槛低,无需高学历或高收入。
局限:无法享受人才补贴(如购房、租房补贴)。
(二)路径二:职称/技能叠加落户适用条件学历要求:自考本科+中级职称/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年龄限制:50周岁以内(中级职称或二级证书)。
核心材料: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社保记录。
优势与局限优势: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福利(如购房资格、子女教育优先)。
局限:需额外考取职称或技能证书,时间成本较高。
(三)路径三:企业投资落户适用条件投资要求:实际投资150万元以上,且符合海南重点产业方向。
附加条件: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优势与局限优势:无学历、年龄限制,适合有资金实力的申请者。
局限:资金门槛高,审批流程复杂。
三、关键数据对比表1:海南主要落户渠道对比落户类型学历要求年龄限制核心条件福利待遇普通落户无女40/男50居住证+社保+稳定住所无特殊补贴学历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50-60周岁劳动合同+社保购房资格、子女教育优先职称/技能落户中级职称/二级证书50周岁以内证书+劳动合同+社保同学历落户企业投资落户无无150万投资+产业审批税收优惠、项目支持表2:自考本科落户路径对比路径所需条件办理周期适合人群普通落户居住证+社保+年龄符合2个月长期居住海南的非高收入群体职称叠加落户自考本科+中级职称+劳动合同3-6个月有职业规划的技术型人才企业投资落户150万投资+产业符合6个月+企业家或投资者表3:海南与其他省份落户政策对比省份非全日制学历认可度年龄限制附加条件福利覆盖范围海南部分认可(需叠加)50-60周岁社保/职称/投资购房、教育、税收广东不认可45周岁以内全日制本科+社保购房、积分入学浙江认可(普通落户)无明确限制居住证+社保基础公共服务四、政策执行中的注意事项材料真实性:所有证明文件需经官方认证,伪造材料将列入失信名单。
社保连续性:补缴社保无效,需连续缴纳满规定年限。
年龄计算节点:以申请提交当日年龄为准,超龄无法申请。
政策动态更新:海南落户政策每年微调,需关注最新官方文件。
五、未来政策趋势预测进一步放宽非全日制学历限制:或允许自考本科通过“技能+学历”组合直接申请人才落户。
强化区域差异化:三亚、海口等核心城市可能提高门槛,而儋州、东方等地区维持宽松政策。
优化福利体系:人才补贴或从“一次性发放”转为“分期兑现”,以增强人才留存率。
(全文完)
新西兰暗示将考虑放宽外国购房者禁令
彼得斯表示,“如果你在新西兰投资,你将成为我们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进行投资时房屋所有权将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我们必须先看到细节。
”目前,由于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双边协议,只有澳大利亚人和新加坡人可以不受外国者购房禁令的限制。
彼得斯在2023年底组建联合政府期间阻止了一项部分解除禁购令的提案。
有人猜测,随着政府推进促增长议程,并瞄准更多外国投资,他可能正在考虑改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