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真的存在吗?

【千问解读】
一、史书中记载的东女国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呢? “‘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的确确存在过,而且现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将‘女儿国’的古老习俗留存至今。
”任新建说。
任新建是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四川康 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经过长期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今天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至道孚县一带就是《》中记载的东女国的中心。
网络配图 东女国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呢?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
俗以女为王。
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
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22行。
有大小八十余城。
” 二、历史上的东女国后来难道已经消失了? 据任新建解释,按照《旧唐书》的记载,东女国南北长22天的行程,东西长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过去一天骑马40公里或者步行20公里,那么东女国应该南北覆盖400公里到800公里,东西覆盖180公里到360公里。
据史书记载,东女国建筑都是碉楼,女王住在九层的碉楼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层的碉楼。
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领的绸缎长裙,裙摆拖地,贴上金花。
东女国最大的特点是重妇女、轻男人,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
宫中女王的旨意,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
东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人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
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为主导,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旧唐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是十分详细的,但是到了以后,史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几乎就中断了。
难道东女国的出现只是吗? 三、为什么东女国的习俗能够保留到今天呢? 任新建说,时期,和土藩关系较好,土藩从雅鲁藏布江东扩到大渡河一带。
可是到了唐代中期的时候,唐朝和土藩关系变得紧张,打了一百多年仗。
唐朝逐步招降一部分土藩统治区的少数民族到内地,当时唐朝把8个少数民族部落从岷山峡谷迁移到大渡河边定居,这8个部落里面就有东女国的女王所率领的部落。
当时东女国女王到朝廷朝见,被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是虚衔,但是品级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
网络配图 后来到了唐晚期,土藩势力逐渐强大,多次入侵到大渡河东边,唐朝组织兵力反击,在犬牙交错的战争中,东女国的这些遗留部落,为了自保就采取两面讨好的态度。
后来,唐逐渐衰落直至分裂,土藩也渐渐灭亡。
土藩崩溃后,曾经被他们统治的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部落时代。
唐代分裂后,也没有力量统一管理,到了后来的宋元明三代,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统治很薄弱,因此基本没有史料记载,一直到才把土司制度健全。
而东女国的遗留部落有些由于靠近交通要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女王死后没有保留传统习俗,逐渐演变成父系社会,而有一些部落依旧生活在深山峡谷,保留了母系社会的痕迹。
四、扎坝依旧保留着东女国的古老习俗 任新建认为,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这个地区至今仍旧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痕迹,是适应当地生产环境的需要,这个地区处于高山峡谷之中,生产条件差,土地、物产稀少,如果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娶妻结婚后要分家,重新建立一个小家庭,以当地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受,生产资料分配不过来。
而且地处封闭的深山峡谷,和外界交流几乎隔绝,不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家万建忠教授也认为,一定的生产力,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配,在这种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相对封闭的地方,劳动强度不大,居民自给自足,男性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显示,女性掌握着经济大权和话语权。
另外还有一种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保持母系氏族制度,表明了人们对过去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一种追念。
根据任新建的考察,历史上的东女国就处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也是现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带。
而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东女国母系社会的特点。
“ 五、嘉绒古碉王宫接待仪式 扎坝过去是一个区,现在有7个乡,5个乡在道孚县境内,2个乡在雅江县境内,一共生活着将近一万人。
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财产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与东女国”以女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个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亲,最高的老母亲主宰家中的一切。
很明显是母系社会的残余,经过现代社会的冲击,已经和原始的母系社会不完全一样,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点。
网络配图 扎坝人依然实行走婚,通过男女的集会,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从女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比如手帕、坠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
到了晚上,女方会在窗户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
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大概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头插在石头缝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楼。
此外,房间的窗户都非常小,中间还竖着一根横梁,小伙子就算爬上了碉楼也要侧着身子才能钻进去,就好像表演杂技一样,这个过程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这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二天鸡叫的时候,小伙子就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何关系。
男方可以天天来,也可以几个月来一次,也可以从此就不来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甲依“,就是伴侣的意思。
女方可以同时有很多”甲依“,但也有极少数姑娘一辈子只有一个”甲依“,两个人走婚走到老。
女方生小孩后,”甲依“一般都不去认养,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抚养。
但奇怪的是,当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这便是至今仍存在于世的女儿国,听起来像是一个女系社会的聚集地。
如今的”女儿国“已和原始的母系社会不一样,但仍然保留着女儿国固有的特色。
历史的变更没有使这类现象销声匿迹,听起来依旧唏嘘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梵高《星空》:艺术市场中的天价传奇
而它在艺术市场上的拍卖价格,更是令人惊叹,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艺术价值的认知。
一、《星空》拍卖价格的起伏历程 梵高的《星空》创作于1889年,这幅画作描绘了法国南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梵高所见的窗外景色。
画面中,扭曲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和动荡的天空,展现了梵高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挣扎。
多年来,《星空》的拍卖价格一直是艺术市场的焦点。
2018年,有消息称《星空》拍卖价值达到了3.48亿美元,这一价格已经让艺术界为之震动。
然而,仅仅一年后的2019年,又有传闻称它拍卖出了5.19亿美元的天价。
不过,后续有更权威的信息显示,在2021年,《星空》以3.48亿美元的高价成交,再次证明了梵高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一价格不仅体现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市场对梵高这位艺术大师的高度认可。
二、影响《星空》拍卖价格的因素 (一)艺术价值 《星空》是梵高后印象派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将内心的情感直接倾注在画布上。
画面中旋转的星空、扭曲的柏树和的村庄,构成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神秘的世界。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星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
(二)稀缺性 梵高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他在生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作品在他去世后才逐渐被发现和重视。
《星空》作为他的经典之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在艺术市场上,稀缺性往往是决定作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星空》的稀缺性也为其高昂的拍卖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对梵高这样的大师级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星空》作为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自然成为了众多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星空》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
三、《星空》天价拍卖的意义 (一)对艺术市场的推动 《星空》的天价拍卖,无疑为艺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它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进入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艺术作品的拍卖价格树立了一个标杆,推动了整个艺术市场价格体系的提升。
(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 这一价格是对梵高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
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梵高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作品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也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对文化传承的促进 《星空》的天价拍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艺术文化的广泛关注。
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梵高和他的作品,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和文化普及提供了契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梵高的《星空》在艺术市场上的天价拍卖,是艺术价值、稀缺性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符号。
相信在未来,《星空》的艺术魅力将继续绽放,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阳李阳《抗日:从新兵到天神战将!》
“八嘎,土八路冲过来了,马上撤退!”“哈压库!”其实小鬼子就是惊弓之鸟,许多人肚子还剧痛,连枪都快拿不稳了,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军心彻底散了,只能仓皇撤退。
但是他们因为中毒的太多,加上伤员也不少,根本跑不快,直接被八路军追了上来。
“同志们,给我打!”刘连长手里拿着二十响,对着鬼子快速射击,子弹打光了拎着大砍刀就上去了,吓得李阳赶紧捡起一支三八大盖跟了过去。
“爹,别激动啊!”看到一个鬼子伤员踉踉跄跄的还想从背后偷袭刘连长,李阳一刺刀就扎了过去,鬼子直接被刺穿胸口,当场身亡。
“爹,你冲这么快干嘛?”李阳背靠着刘连长,不悦道。
“你小子过来干啥,赶紧退到后面去,你不会玩这个,拼刺刀很危险的。
”李阳顿时翻了个白眼,刚才他还杀了一个鬼子呢。
而且他也会两手好嘛!前世虽然没有拿着长枪拼过刺刀,但是拿棍子专门练过,本事不差的,要不然能当八年兵?手里没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李阳没反驳,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一刺刀挑开鬼子虚晃一枪,然后抓住缺口一刺刀扎进了鬼子的胸膛,刘连长看的一愣一愣的。
“阳子,你从哪学的?”“书里!”“书里还能学到这个?”刘连长一脸恍惚,然后李阳又捅死了一个试图偷袭他的鬼子。
“爹,你发什么愣呢,别被鬼子捅死了,我还想给你养老送终呢!”“……”刘连长气不打一处来,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嘛!正好眼前出现一个鬼子,刘连长直接把气撒在了鬼子头上。
“我去你大爷的......”咔嚓!—刀砍在了鬼子脖子上,小鬼子当场身亡。
李阳见状缩了缩脖子,老爹是真会白刃战,拿着短刀对长刺刀也能一刀毙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一场战斗没有悬念,鬼子其实就不可以了,加上失去指挥变得溃乱,直接被八路军击溃,除了少数人逃走了以外,剩下的都躺在这里的,没有一个俘虏。
因有鬼子不会想着投降,面临绝境他们也只会想着撤退和死战。
刘连长气喘吁吁的把大砍刀往地上一插,看着周围站着的八路军,不由得悲从中来。
又少了一半,打个顺风仗居然也这么惨,剩下的几乎也人人带伤,就连指导员的大腿都挨了一刀。
“指导员,你没事吧?“刘连长关心道。
“我没事,就是划了道口子,先看看战况吧。
”指导员也是硬汉,虽然以前算是读书人,但走了一道长征就算是书生也变得强大起来。
二人相互搀扶着检查鬼子的军营,果然在吃饭的地方看见了许多中毒身亡的鬼子,然后又在炮兵阵地那边发现了不少毒气弹。
众人不由得—阵后怕,要是没发现的话,明天死的就是他们了。
好在李阳提前发现并且将其毁掉。
只是可惜了那三门炮,不过没留给鬼子也算不亏。
确认鬼子全部完蛋以后,刘连长才下令打扫战场。
李阳这边则是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的搜刮。
“这是少佐的指挥刀,不错,我的了。
”“哟,这是望远镜,我正愁没有呢,我的了。
”望远镜被李阳挂到了脖子上。
“还有钢笔,还是派克的,不错,也是我的了。
”“这是啥?雪茄?鬼子还抽这玩意儿呢,带给我爹抽抽。
”“……”几个战士在这个时候蹿了进来,看到李阳还以为是鬼子,吓了—跳。
“阳子,你干啥啊,咋提前开始打扫战场,吓我—跳,我还以为是鬼子呢。
”“你管我干啥,我乐意,你滚—边去,让我先搜完你们再搜。
”“这里面的东西金贵着呢,万一你们弄坏了该怎么处理?”说完不理会俩老兵继续搜刮着,居然让他搜到了一个好东西。
“哈哈哈,狙击枪,还带瞄准镜,看着应该是四倍镜,我的了。
”李阳直接背起了这支九七式狙击枪,纯靠眼睛瞄准头还是差了点,得有瞄准镜啊。
接着李阳什么都不要了,继续去下一个帐篷......一连搜刮了四个帐篷,身上挂着不少好东西的李阳美滋滋的摆弄着身上的东西,结果被刘连长看见了,一把拉了过来怒道:“你身上咋这么多东西,刚劫完道呢?”“爹,这都是好东西啊,你看,有望远镜,我用迫击炮的时候用得着,还有手表,好几个,老值钱了。
”“还有这指挥刀,佐官刀,你挂着肯定很威风,到时候就是咱八路军最靓的仔!”刘连长听着李阳说着奇奥秘怪的话,直接劈手抢过指挥刀,怒道:“说什么屁话,旅长都没指挥刀,我挂着干啥?”“还有,你这俩望远镜,自己留一个就行,,剩下那个给我!”说完就从李阳的脖子上取过了望远镜挂到了自己脖子上。
“嘿嘿,爹,这其实就是我给你准备的。
”“放屁,老子用你准备?”刘连长不客气道,然后指着李阳身上挂着的东西道:“你这些东西全放下来,还有你这手表,全都上交,团长都没个手表呢,正好给他们送过去。
”“不是,爹,这我抢来的。
”“什么你抢的,你是八路军的,你抢的就是八路军抢的,得归部队,别让抽你啊!”刘连长很顾家,直接拿走了李阳身上的挂件,甚至想连狙击枪都要拿走,不过被李阳阻止了。
“爹,这枪你们不会用,给我吧!”“啥不会用,不都是枪嘛,你小子少给我打马虎眼!”刘连长才不相信李阳呢。
“哎呀,你看到这上面的瞄准镜没,你知道这是干啥的不?”刘连长看着枪上的小圆筒子,有些纳闷,“这玩意儿干啥的,好好的枪给装—管子干啥?”李阳彻底无语了,老爹真是个土包子。
“爹,这东西叫瞄准镜,和望远镜差不多,能放大敌人的身体,增加准确度。
”“瞄准镜?就跟机关枪上装的一样?”刘连长是知道瞄准镜的,毕竟有些机枪上会装载,但步枪装的他还没见过。
“是啊,这是狙击手才干用的。
”“狙击手是啥?”“爹,你咋跟蓝猫调皮三千问一样呢,问题那么多!”李阳不耐烦的抢过狙击枪走开了,气得刘连长脸黑黑的。
“这臭小子就是欠揍。
”打扫战场很快,最终他们居然还得到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五挺轻机枪,这下发财了。
“指导员,还有啥?“刘连长兴奋的看着指导员问道。
“哦,还有三八大盖八十五支,掷弹筒三具,子弹不少,应该是鬼子新运来的,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全廉价了咱们。
”“连长,咱这一次真发财了。
”指导员的脸也笑开花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连长忽然脸上闪过—道痛苦之色,直接倒了下去。
“老刘,你怎么了?”指导员扶住昏迷的刘连长大喊卫生员。
李阳听到后,急忙冲了过来。
“指导员,我爹怎么了?”“应该是伤口发了,得赶紧送医院才行。
”指导员急的不可以。
“别急,我先来做急救处理。
”李阳也一脸后悔,怎么把这事忘了呢,光顾着打胜仗高兴,忘了老爹受了伤。
只见李阳拿出药品,给刘连长做紧急处理,随后指导员就要把人抬上担架。
“哎,指导员,医院在什么地方,离这里远吗?”“远,有上百里地呢!”“那抬担架有毛用,太慢了。
”李阳直接炸了,上百里地人早都不可以了。
“我们抬到后面有专门的马车。
”“那也不可以,马车太慢了。
”“可我们只能这样。
”指导员也很无奈,师部医院太远了,许多战士就是因为这样才死在了送去的途中。
李阳也着急,不过这个时候他忽然发现了不远处的一辆三蹦子。
“有了,那有鬼子的摩托车。
”指导员一看,有些气馁,“可我们没人会开呀!”“我会呀!”李阳点了点头,三蹦子没什么难的,他会。
不到一会儿,李阳就把三蹦子开了过来,把刘连长放进挂斗里,背后坐着一个受了伤但认识路的战士,嗖的一下就朝着师部医院开了过去。
此刻,386旅一团团部,团长满脸焦急的坐在指挥部里。
—团大部分都冲出了包围圈,现在只剩下三连还没有消息了。
“三连还没消息吗?”—旁的政委赶忙回道:“提前撤退的命令已经派传令兵送了过去,只是不知道三连还......”政委硬生生的把在不在三个字咽了下去。
是啊,三连负责阻击两百多个鬼子一天一夜了,这个任务太艰巨,三连又缺少支援,现在讲不定还真不在了。
“我不管,继续派通讯兵,一定要知道三连是生是死!”—团长有点土匪性格,不会放弃自己兄弟,所以这个时候很急躁,凌晨四点也睡不着。
殊不知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个战士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报告道:“团长,有三连的消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