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为什么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就在这一年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
【千问解读】
就在这一年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
在当时,何进手握天下大权,已经有了出兵剿杀宦官的权势,并且有少帝刘辨在手,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编造所谓诏令。
加上当时以为首的贵族集团都团结在何进周围,支持何进除掉宦官集团。
可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何进为什么还犹犹豫豫,难以下定决心,以至于最终被宦官集团抢先下手,身首异处呢? 何进并非不想除去宦官,他也知道宦官集团和自己已经是水火不容,二者只能有一生存。
何进和蹇硕的竞争,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更是以少帝刘辨和少帝之弟渤海王为首的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
在汉灵帝晚年,因为多个儿连续死去,于是,当何皇后生下刘辨之后,就没有在皇宫抚养,而是放到了宫外秘密抚养。
而王美人生了一个儿子,则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亲自抚养。
两位皇子一个有何皇后支持,一个有董太后支持,让汉灵帝左右为难。
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汉灵帝觉得刘辨举止轻浮,没有作为的威仪,就想让刘协继任太子。
不过还没有最后确定。
当时,何进担任大将军,保护着自己的外甥刘辨,汉灵帝为了刘协的安全,就把孩子交托给当时担任西园新军首领的蹇硕。
继承人的事情还没有最终搞定,汉灵帝就撒手而去了。
于是,谁能够抢先即位,谁就在这场皇权的争夺中占据了控制权。
蹇硕身在皇宫,得知汉灵帝死去的消息之后立刻封锁宫门,禁止消息传递,然后派人召唤何进入宫。
何进不明真相,就驾车前往。
来到皇宫附近,何进看到前方有许多士兵,皇宫仿佛已经有大变发生。
当时,蹇硕为了打消何进的疑虑,派遣自己的几个心腹去迎接何进,其中就有他的司马潘隐。
没想到潘隐这个人和何进的私交不错,两人见面潘隐就一个劲的使眼色,何进立刻明白此去皇宫,必定是个陷阱。
何进立刻调转马车,抄近道奔往自己率领的军营,并且派军队将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全部都控制起来,严防诸侯王和蹇硕勾结。
刘辨是皇后之子,属于嫡出,在皇位继承上自然具有优先权,何况此时朝廷公卿都投靠了何进的怀抱,于是何进率领兵马,拥入皇宫,武力拥立刘辨登基。
但是,蹇硕手中拥有西汉最强大的西园新军,校尉基本上是蹇硕的亲信。
只要蹇硕有新军在手,何进就不敢贸然行事。
但是,蹇硕不除,何进难安。
就在何进苦恼的时候,宦官集团内部却出现了分裂。
宦官集团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蹇硕为首的西园新军势力,控制京城禁军;一派是以赵忠为首的中常侍势力,控制皇宫。
当刘辨即位之后,中常侍郭进因为与何进是老乡,平常关系也不错,就劝说首领赵忠,他们认为刘辨即位了,何进有大义在手,左右朝政,要正面交锋,自己一方胜率不高;而何进真正痛恨的只有蹇硕,只要蹇硕死了,何进就会放过其他宦官了。
于是,在中常侍赵忠等人与何进的联手进攻下,蹇硕被捕杀。
何进接管了西园新军。
蹇硕一死,董太后就孤掌难鸣,于是何进又除去了董太后一党,使得刘协成为光杆司令,因为是刘辨仅有的弟弟,并且没有什么势力,刘协得以苟延残喘,活了下来。
此时的何进,志得意满。
袁绍在这时提出,希望何进趁着大好形势,把宦官全部诛杀,何进自然就有些犹犹豫豫了。
袁绍给何进讲了汉灵帝初年外戚窦武的例子,窦武曾经说过要诛杀宦官,可是行事不够谨慎,被宦官抢先下手杀了。
而现在呢,何进要除去宦官的消息早就天下皆知,到了这种地步还不下决断,只会贻误战机,误身误国。
何进提出,我去问问妹妹何太后吧,看看她的意思如何。
何太后和蹇硕的关系自然也是水火不容的,不过和赵忠、郭进等人还算过得去。
都在皇宫里,就算是在以前汉灵帝在世时期,赵忠等人对自己也算客气。
当董太后倒台,赵忠等人更是整天都围着何太后转,表示忠心,献上财宝。
加上何进的弟弟何苗与何进关系一向不好,何进掌权之后也确实没有加封弟弟,于是何苗怀恨在心,就和赵忠等人联手。
赵忠等人每天都在何太后面前说何进的坏话,主要是说何进如何如何目无太后,妄自尊大,同时纷纷称赞何苗如何如何,尽心国事,堪为大用。
于是,何进向何太后建议全部撤换所有中常侍和高品阶宦官首领的时候,何太后就很不高兴了。
何太后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从来都是宦官掌握宫廷,先皇刚刚去世,怎么能够罢黜先皇喜爱的一些中常侍呢?何太后的观点冠冕堂皇,何进也不好辩驳。
何进和何太后,本来就是一条绳子上的两个蚱蜢,彼此依存,既然何太后认为中常侍不会危害到何家,那就暂且等等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那些曾经向何进进言诛杀宦官的官员坐不住了。
只要赵忠等中常侍在政权更迭的巨变中活了下去,那么自己就注定了死路一条。
于是以袁绍为首的官员整天在何进面前嘀咕,何进又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听到那么多人都来劝说自己,又有点心动了。
看到何进还是下不了决心,袁绍干脆假传何进的命令,下令天下郡县抓捕中常侍的亲属,何进和中常侍的矛盾立刻变得尖锐起来。
何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想在八月的戊辰日正式宣布诛杀所有中常侍。
当时中常侍的另一位首领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得到了这个消息。
所有宦官头目都聚集起来,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共同商议对策。
他们家传何太后的命令,宣召何进入宫。
何进自以为天下军权都在自己手中,毫无戒心的入宫了。
入宫之后,张让等人命令几十个人拿着兵器,埋伏在皇宫里的官员办事处。
等到何进一进门,就抓了起来。
张让等人关上宫门,责问何进:“现在天下确实大乱,可又不是我们几个人就能造成的。
何况当日先帝曾经与何太后有矛盾,不是我们从中调解,哪有你们今天的富贵。
你现在却想把我们,你也太过分了吧!” 张让等人杀掉何进之后,下达命令,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负责京畿安全的官员,一些官员觉得奇怪,张让等人就把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
何进本来可以不死。
他既有皇权在手的政治优势,又有朝廷众臣支持的资源优势,袁绍、、等人可都曾经在何进的手下讨生活。
可是有如此大好形势,却落得身首异处。
何进出身贫贱,没什么文化,更谈不上什么政治修养,登上高位只是因为命好,当然还有杀人保命的生理本能。
但是一旦遇上稍微有些脑子的政客,何进就玩不转了。
看蹇硕之死,本是因为宦官内部斗争,何进却以为是自己威名所致,可谓不智。
有贤才辅佐却不能任用,曹操多次建议诛杀宦官,且不同意调外兵入京,何进却不能合理采纳,可谓不明。
面对妹妹何太后的劝说,优柔寡断,可谓妇人之仁;面对郭进、赵忠等人的谄媚言辞,陶然自醉,可谓小人之见。
如何何进被杀,实在是毫无意外,理所当然。
其实整件事情当中,袁绍倒是个狠角色。
不过狠虽然狠,却依旧是政客面目。
假托何进命令诛杀宦官,看似为了国家,其实为了自保,袁绍的小在此一览无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高考分数查询大学系统:测测你会被哪所大学录取!
但毕竟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有三千余所,逐一查询显然太过浪费时间,因此为帮助大家择校,本期我们来介绍一款极为实用的高考智能官方查询系统(圆梦志愿)。
考生只需要在线输入分数,就能一键查询范围内所有大学名单,还能单独测试院校录取概率。
快来测测你会被哪所大学录取吧!一、2025高考分数查询大学系统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分数段对应的大学有哪些,如逐一搜索院校官网发布的历年录取分数线、各省市区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分数线信息等。
但官网数据繁杂,而且年头久远的数据几乎很难查询到,因此很少有人能借此收集到完整分数信息。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这款查询系统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系统名字叫圆梦志愿,它的数据库收集了全国各大学的历年分数线、高考批次线、一分一段表、大学排名等各类高考数据,用户只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就能按照你的需求为你提供所有想要的信息。
(注:数据来源于各院校官网、教育官方机构、招考院等权威网站)这里以“高考分数查询大学”功能为例,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在系统首页“输入模拟考试成绩”一栏输入目标分数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科目,点击“确认”。
(2)点击在新页面的“能上的大学xx所”板块,即可查询去年所有在该分数附近的大学名单。
(3)大学按照“冲稳保”的默认概率顺序排列,用户也可以在上方的概率选择一栏选择录取概率从高到低排列。
(4)点击推荐的院校不仅可以查看其近3年的高考数据,还可以查看它的招生专业信息(包括学制、学费、去年最低录取分等)。
二、测试院校录取概率值得一提的是,圆梦志愿是一个集数据查询、数据下载、智能检测、志愿模拟填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考辅助系统。
它的大学录取概率测算功能综合考虑了院校近三年分数、位次、招生人数、专业录取分布等多种因素,可参考价值极高。
图解测算步骤如下:快来使用圆梦志愿系统,看看自己能上的大学有哪些吧!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古代惨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
秦始皇嬴政建陵于此,也造就了二世而亡的悲剧。
骊山到底是福地是祸源?秦始皇嬴政又为什么钟情于骊山,建陵于此呢?从中国历史的传统风水之说看,骊山绝对是一块福荫之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做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是秦始皇嬴政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皇帝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
《水经注》载:“秦始皇嬴政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骊山之南的蓝田玉着称于世,现代地质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
从视死如视生的传统观念分析,秦始皇嬴政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此外,秦始皇嬴政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其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
按《水经注》的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嬴政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而《两京道里记》载:“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
”根据勘察,秦始皇嬴政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
而每一道峰脊似一个花瓣,秦陵就在花蕊位置。
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嬴政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秦始皇嬴政会选中骊山为自己营造身后帝国了。
可以说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嬴政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
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