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中国宋词流派,重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张先、、晏几
【千问解读】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张先、、晏几道、、秦观、贺铸、、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和李煜)。
“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制作多是婉约,()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
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可以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随机文章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雅典娜是什么女神,竟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女神南天门都有哪些神仙,截教的魔家四将和民间四大天师守卫南天门好望角是谁发现的,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前往东方时的意外收获日本高科技智能机器人,外形堪比真人美女/售价180玩成为富豪玩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画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31所大学名单汇总
其中包含31所本科、0所专科;26所公办、5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中国画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中国画专业有哪些学校1.清华大学(北京)2.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四川大学(四川成都)4.上海大学(上海)5.中央民族大学(北京)6.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7.上海师范大学(上海)8.天津师范大学(天津)9.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10.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1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2.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3.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14.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5.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16.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17.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西安)18.四川美术学院(重庆)19.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20.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21.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22.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23.齐鲁理工学院(山东济南)24.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26.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27.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28.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29.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30.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1.河北东方学院(河北廊坊)根据上文可知,辽宁省开设中国画专业的大学有:沈阳大学、大连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北京市开设中国画专业的大学有: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山东省开设中国画专业的大学有:齐鲁理工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中国画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毕业生可在教育行业发挥所长,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国际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
亦可在媒体、出版领域担任编辑、记者,或在跨文化交流、旅游、酒店管理等行业展现才华。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此专业需求持续增长。
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一、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就业前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由此可见,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是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都还不错。
所以,2025年有意报考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同学,不必过度担心“中国语言与文化真的没出路吗?中国语言与文化就业率很低吗?中国语言与文化真的很难就业吗”等问题。
同时,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即便被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这样才助于你学好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找到与中国语言与文化对口的最好的出路。
以下为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