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是如何回事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2 点击数:
简介: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千问解读】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移民路线图 移民原因 1.宋金之间战争 在四川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

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

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

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

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

此外,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

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四川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四川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

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

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四川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

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税收的0.96%。

此外,据《"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

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2.农民起义 刘福通起义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以后在重庆自称陇,再改元称帝。

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

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四川地区开垦务农。

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

如吴宽在《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

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建立的所统一。

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

正如《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

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

”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

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

”(《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明末清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

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

“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

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

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

1362年随州明玉珍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3.清初战乱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

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历时七年。

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

4.瘟疫灾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

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5.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

四川成了: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移民图 入川规模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

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 量的麻城移民入川。

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

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

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

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四川南川县(今属重庆南川区)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

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

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

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载。

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

明47年册定人口116234人。

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

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了四川。

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

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

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

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

如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

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移民(木刻) 移民分布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 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

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

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

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

——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 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

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

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

”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

前已提及。

在“ 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县)明代麻城移民大,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

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

第四,彭县。

明代移民有麻城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

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

大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

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

元代有、、由麻城迁入。

明代有49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 支。

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

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

不少乡有宗祠。

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

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麻城孝感乡,清12年入本县。

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第九,潼南县。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家族迁往潼南,铜梁等区县,此外南充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入川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

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同,连小地名也相同。

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

马氏四支人在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

二是求生存入蜀。

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

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掏水沟插占务农。

三是经商入蜀。

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易到中江定居。

四是为官改籍定居。

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

移民纪念 湖广移民文化公园 2015年8月7日,我国最大移民文化公园——“湖广移民文化公园”在麻城竣工。

该公园总投资12亿元,园内主要建筑有祭祀大殿、移民家谱堂、湖广移民博物馆、思乡台等。

目前,湖广移民博物馆从湖北、四川、重庆、台湾等地,征集湖广移民后裔家谱2000多册。

这些家谱将陆续入藏湖广移民博物馆,并全部录入数明末清初,长江中下游的苏、浙、皖、赣等10多省区的民众向湖广地区移民,其中江西移民占90%。

江西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则迁往川、渝等地,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

随机文章尴尬!乾隆惨遭改名「弘历鲑鱼」 后裔气炸:你全家都鲑鱼详解c5运输机和c17的区别,造价3亿美元的C17性能更优现代企业管理十大法则,上下级沟通/避免破产/激烈员工等技巧墨西哥最毒的山王蛇,一口毒液令人类30分钟死亡(长相美丽异常歹毒)三星堆挖掘诡异事件,为什么停止挖掘三星堆/三星堆可能是外星人遗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4贵州高考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含填报时间、流程

2024年贵州高考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时间在3月28日18:00开始,填报方式是有两种,第一种是贵州招考APP,第二种是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本文中,小编就为各位介绍2024年贵州高考适应性模拟演练填报的具体流程。

一、贵州高考适应性演练考试时间及入口1.填报时间2024年3月28日18:00-3月31日18:002.填报方式方式一:http://gkks.eaagz.org.cn/方式二:贵州招考APP3.填报对象参加了2024年1月19日-21日贵州省适应性演练测试的考生。

4.填报注意事项本次演练仅供适应性演练志愿填报使用,跟2024年正式高考填报没有关联。

同时在这次的模拟志愿填报中使用新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会设选考科目限制。

二、贵州高考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流程步骤一:电脑端登录以下网址,输入考生号或证件号,在登录界面中密码登录或短信登录进入下一个界面。

http://gkks.eaagz.org.cn/注:如果考生忘记密码的话可以下载贵州招考APP进行登录后修改密码。

步骤二:进入系统后,考生找到可以在计划查询界面可以选择院校条件筛选,这个界面里可以选择大学的所在省市,也可以进行专业条件筛选,在这里面可以选择专业的首选科目、再选科目、招考类型、专业收费标准等内容。

步骤三:考生在筛选院校或专业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心仪院校添加至右侧收藏夹,进行收藏。

步骤四:收藏后在左侧的收藏夹或者是草稿箱中进行填报志愿草稿,填报完成后提交至志愿表方可完成志愿填报。

步骤五:考生确认所填写志愿草稿准确无误后,点击草稿箱并提交至志愿表,输入登录密码并点击“确认”,确保提交成功后志愿方可生效。

注:考生在模拟志愿填报时间内,可以提交三次志愿,同时在填报时间截止后,对已经填报完成的志愿不能再次修改。

模拟志愿填报可以帮助考生提前了解并掌握志愿填报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何登录系统、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等,这样在正式填报时,考生就能更加熟练和自信地操作,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2024安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及入口 附志愿填报时间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安徽高考成绩查询的时间安排在6月下旬,预计在6月24日公布,成绩查询入口是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本文也为各位整理出2024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截止时间,可供高考生参考。

一、2024安徽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安徽高考预计于6月25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一般来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大致会在考试结束后的15天左右,具体的公布时间各省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官方网站或相关媒体的报道,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相关信息。

二、2024安徽高考成绩查询入口1、网站查询① 安徽教育网:http://jyt.ah.gov.cn/②安徽招生考试网:https://www.ahzsks.cn/index.htm2、手机查询①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第一步:关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第二步:点击公众号菜单栏下方“招考服务”“信息查询”菜单,访问手机查询页面,输入考生信息,即可查询高考成绩及录取结果。

②下载安装皖事通APP在皖事通APP内找到并进入“2024年安徽高考服务专区”,输入考生相关信息即可查询。

三、2024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4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暂未公布,下面是去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可供参考。

6月28日-30日:填报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和艺术类、体育类各批次。

7月3日-6日:填报本科第一、二批志愿。

7月8日-10日:填报高职(专科)院校批。

加入收藏
               

湖广填四川是如何回事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形成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