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秘史:哪位唐公主曾欲政变并毒杀帝王

在电视剧《词》中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
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
【千问解读】
在电视剧《词》中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
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
近日,长安区博物馆对外公布唐朝安乐公主墓志。
昨日,华商报记者在长安区博物馆见到墓志,作为大唐公主,仅300字左右的志文概述了安乐公主受宠爱、毒杀父皇、宫廷政变被杀的一生,再现1000多年前皇宫内的血雨腥风。
昨日,长安区博物馆副馆长高朋涛介绍,安乐公主墓是2006年长安区配合基建时发现的,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出土墓志1合,虽然墓主是安乐公主,可其墓却十分简陋,墓志也十分简单,仅300字,记录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安乐公主是之女,所生,有“大唐第一美人”之称,但华商报记者采访陕师大几位历史学家,均表示史书上没有“大唐第一美人”这样的记载。
网络配图 陕师大唐史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杜文玉告诉华商报记者,安乐公主出生时正是李显被废流放途中。
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也因有颠沛流离的经历,李显复位后,对安乐公主宠爱有加。
而墓志中记载“神龙初载,汤沐加荣,进为安乐公主”,足见当时唐中宗对其有多溺爱。
据介绍,李裹儿年幼姿性聪慧,容貌美艳,唐中宗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
相关史料记载,安乐公主恃宠而骄,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并,广建宅第,极尽奢侈豪华,而其墓志“秉性娇纵,立志矜奢。
倾国府之资财,为第宇之雕饰”也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
据传,其所修建筑不仅规模上完全模仿皇宫,甚至精巧程度还要超过一头。
杜文玉说,当时长安有个昆明池,乃西时开凿,安乐公主嫁出宫后,心中常记念昆明池畔风景,便请求中宗把昆明池赏给她,划到驸马府园地中去。
中宗拒绝说:“昆明池自从前代以来,从不曾赏人,朕不能违背祖宗成例。
况池鱼每年卖得十万贯,宫中花粉之资,全依靠它。
今若将这池赏给你,会使妃嫔们失去颜色。
”安乐公主十分懊闷,于是自行强夺民田,开凿了一个大池,取名为定昆池,隐隐有超过昆明池的意思。
而她另外一个奢靡无度的例子则是百鸟裙。
史书记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织二裙,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
据说唐中宗动用国家力量,派军队到岭南捕鸟。
许多鸟类因此灭绝,造成了一场生态灾难。
网络配图 野心:索要“皇太女”地位 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
墓志内容“其夫武延秀与韦温等,谋危宗社,潜结回邪,交构凶徒,排挤端善”也揭示了其政治上的野心。
为实现“皇太女”的梦,安乐公主甚至经常以非韦后所生凌辱当时的太子,引起李重俊兵变,杀及安乐公主夫婿武崇训,安乐公主在中宗保护下得以保全,太子最终兵败被杀。
但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而志也记录了关于“皇太女”这段历史:上官婉儿曾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先后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采取了“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这样以死相谏的方法。
婉儿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
狠毒:毒杀父皇政变失败被诛 而这位美女公主,也最终掩盖不住内心对权力的渴望,与母亲韦后密谋,狠毒杀害了自己的父皇,试图谋反。
高朋涛说,墓志记载“密行鸩毒中宗暴崩”,证实了史书的说法。
据记载,与安乐公主合谋,用有毒的蒸饼毒杀唐中宗李显,导致李显突然驾崩。
墓志记载:“又欲拥羽林万骑,率左右屯营,内宅之中,潜贮兵甲,期以唐隆元年六月廿三日,先危今上圣躬,并及太平公主。
皇太子密闻其计,先难奋发。
以其月廿日,挺身鞠旅,众应如归。
七庙安宁,群凶殄灭。
宫人以其夜死。
”高朋涛说,这段墓志说的是安乐公主掌握军队试图谋反,其行为已威胁到了太平公主等人。
于是(后来的)与太平公主联合发动了唐隆政变,安乐公主在政变发生当夜被杀。
据说,被杀时她正在对镜梳妆打扮,终年仅20余岁。
网络配图 安乐公主被杀近半年后,才被草草下葬,并被追贬为“勃逆宫人”。
高朋涛说,在墓志上连起葬于何处都没有说,可见其罪行之大。
墓志最后称为了体现慈悲之心,还是决定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安葬。
高朋涛分析说,依礼安葬死者,给人以善待失败者的印象,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分。
虽然如此,连葬所都不肯透露,礼仪之薄也是可想而知。
一位大唐公主,最终的盖棺定论为“铭曰:德不建兮身招耻,葬礼陈兮迈千祀”,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为其“安乐”之名叹息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狮身人面像是哪位的脸为纪念法老胡夫
前面我们说了为什么要做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和胡夫金字塔的联系,现在我们来看看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以及狮身人面像是哪位,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世界历史源远流长,在古埃及最著名的就是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了。
世界各国无数人慕名前往观看这一奥秘的景观,但至今关于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还是未解的秘密,下面我们就来科普一下你不知道的狮身人面像的秘密。
据了解,狮身人面像是根据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狮身人面像这座纪念碑,古埃及人们把胡夫看做是太阳神拉,这也属于雷吉德夫的宣传手段之一,为了恢复人们对这个王朝的敬畏。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说是公元前2610年,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时,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
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刻一座狮身人面像;也有人说这是按照海夫拉的面容雕成的,作为看护他的永恒住地——海夫拉金字塔的守护神;还有人说这是海夫拉的哥哥,只当了3、4年的法老哈夫瑞的面容。
不管是哪位,它就这么静静看护的几千年,并且会永恒的看护下去!谈到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或许没人知道到底是哪位建造了狮身人面像。
这座雕像如此宏伟壮观,神秘的是没有人居功。
即使是现在,由于没有雕像年份的确凿证据,考古学家们对哪位埃及法老建造了狮身人面像意见不一。
至今未解谜团一个流行的理论是狮身人面像在第四王朝的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统治时期出现,这样来说狮身人面像就建于公元前2500年。
与他同名的哈夫拉金字塔是吉萨金字塔群的第二大金字塔,它与狮身人面像之间的距离可能说明后者也可能由哈夫拉建造,而狮身人面像的脸和哈夫拉的样貌也有相似之处。
然而,由于狮身人面像的年代没有可靠证据,一些学者认为它早于哈夫拉所建造的金字塔。
关于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一些人认为它是由哈夫拉的父亲胡夫所建,他负责建造了吉萨大金字塔,另一些人认为是哈夫拉同父异母的兄弟拉杰德夫建造了狮身人面像。
还有人认为狮身人面像更加古老,表面被水破坏的痕迹让他们人为狮身人面像经历了一段大幅降雨的时期,这可能将它的建造时间推前至公元前6000年。
至今关于狮身人面像是哪位建造的,无人知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谜底会被揭开。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这首诗写于公元元744年,千问网,当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正是壮年时期。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是哪位?诗囚是指唐代诗人孟郊。
因为他的诗多聚焦于世态炎凉,多写人间苦难,所以他被称为“诗囚”。
孟郊为何“诗囚”﹖?诗囚即为孟郊,正因为孟郊、贾岛都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之词”,所以后人把他们二人并称,历来有“郊寒岛瘦”之说。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的诗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独特的造诣,有着感人的生活气息。
有些诗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写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情感,在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诗囚——孟郊、贾岛。
孟郊的诗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独特的造诣,有着感人的生活气息。
有些诗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如著名的《游子吟》就是描写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情感,在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著名的“推敲”故事就出在他身上。
他曾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并非绝好的句子旁注有一小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册秋。
”可见他在锤炼词句上下的工夫之深。
诗囚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的诗作常聚焦于世态炎凉,多写民间苦难,因此被世人称为“诗囚”。
孟郊的重要作品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孟郊为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