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文臣陆贾为什么被怱略未能封侯?陆贾是何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陆贾(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先为楚人。

起事时﹐以陆贾有口才﹐善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奉命出使南越(

【千问解读】

陆贾(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先为楚人。

起事时﹐以陆贾有口才﹐善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立为南越王﹐陆贾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

陆贾出使归来﹐擢为太中大夫。

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汉大文臣陆贾为何被怱略未能封侯? 陆贾出使南越成功避免了战争。

陆贾是楚国人,曾以“客”的身份在刘邦手下任职,凭借极佳的口才常被刘邦外派出使各诸侯国。

当年刘邦西入秦关,在峣关遭遇阻挠,陆贾和顶级说客郦食其一道前去游说秦将,重金诱使秦将与刘邦联合灭秦。

峣关守将,立马表示同意。

刘邦在的建议下,趁其懈怠不备,偷袭成功,顺利拿下峣关。

这便是陆贾的第一次惊艳亮相。

陆贾最为成功的当属出使南越国,并使南越归汉。

南越国是什么地方?陆贾为什么要出使南越国呢?刘邦灭秦后,南面又突然冒出个南越国,多出个南越王。

说起这南越王,我们不得不将时间转回到。

成功兼并六国后,并没有停止用兵,他看上了南越,也就是今广东、广西与越南北部一带,那里居住着百越族。

秦始皇动用五十万大军,历时四年,最终平定了南越,建立了南海郡、桂林郡与象郡。

当时的南海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地区,桂林郡大致相当于广西地区,象郡则相当于今天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秦末大起义爆发后,这支五十万人马的南征大军滞留在南方,由征伐南越的副统帅赵佗指挥。

因为没有参加镇压秦末大起义的战斗,这支秦帝国的大兵团因此躲过了被义军歼灭的命运,成为今天客家人的祖先。

秦始皇在世时,赵佗曾担任龙川县令。

此人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勇夫,而是一位颇有些头脑的武将。

他曾上疏秦始皇,要求移民三万中原女子到岭南,秦始皇打了个对折,批准了一万五。

这些女子和南征的秦军将士们共同生活,繁衍后代,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带到了岭南,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的发展,这一万五千名中原女子至今仍被客家人尊称为“客娘”。

当然,赵佗当时提出移民计划,未必真有如此高明的可持续性发展眼光,更多的当是为了稳定军心,以便更好地统领队伍。

时期,南海郡郡尉任嚣在病重弥留之际,要赵佗接任南海郡郡尉。

任嚣死后,赵佗扯起了南越武王的大旗,南越国就此诞生。

刘邦建汉后,考虑到天下初定,不宜再发动战争,便打算用赐封的方式让赵佗归顺,于是选派陆贾出使南越国。

赵佗接见了,端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子。

面对傲慢无礼的南越王,陆贾沉着应对,一番话说得赵佗,最终归顺了西汉中央政府。

陆贾出使南越,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战争,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稳定,可算是有大功的臣子。

文臣陆贾被怱略难以封侯的因素。

汉初因功封侯的“功”,是偏重奋勇杀敌的军功!尽管陆贾也是功劳卓著,但他的“功”不是军功,所以自然封不了侯。

《·曹相国世家》记载的曹参军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史记·灌婴传》记载的灌婴军功: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史记·传》记载的樊哙军功: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

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曹参、灌婴、樊哙的受封是,别人不敢议论什么,毕竟他们军功显赫。

从刘邦起兵开始,诸将的军功都被一一记载下来,因功分封的时候也就少了不少麻烦。

作为大文臣的陆贾,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是大功之臣,但在汉初,凭口舌所立的功劳不足挂齿。

当众人都认可军功是奋勇杀敌的军功这样一种封侯制度时,陆贾就很明显会被怱略难以封侯。

我们来看看汉初、张良等人封侯时的情况吧。

萧何封侯时,刘邦认为他功居首位,因而刘邦封他为酂(cuó)侯,封地也最多。

功臣们一看,群起反对。

这样的集体抗议对刘邦来说还是第一次碰到。

大臣们说,我们身被铠甲,手执兵器,久经沙场,多者身经百余次战斗,少者也有好几十次,“”,各有多寡,萧何他没有任何“”,没有打过一次仗,仅靠舞文弄墨,发表意见,如今论功反在我们这些浴血奋战的将领们之上,真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萧何的功劳绝对不在打仗将领们之下,单就后勤保障这一条来说,已经是不可磨灭的功绩了。

这集体反对萧何、张良等人封侯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功劳”的标准有着一致看法,那就是奋勇杀敌多少为衡量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众人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史记·世家》里写道:“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

”这个“战斗功”就是军功!刘邦心里明白,按照军功封侯的标准,张良怎么也扯不上干系,索性亲自站出来为张良说话:“运筹策帷幄,外,子房功也。

”大家想想,汉初就连萧何、张良封候群臣们都一起反对,可见汉初“军功”封侯的标准已经了。

所以,大文臣陆贾因未立军功而失去了封侯机会了。

随机文章英国男子发现木乃伊猫,30年前就变成天然的木乃伊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可控核聚变根本不可能,耐高温材料需从中子星或黑洞获取火星四十亿年前有文明,因冲突而爆发全球核战/环境巨变文明灭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卫国出了商鞅吴起这样的文臣武将,为什么还是无法成为强国

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秦、楚、赵、魏、齐、燕、晋这七个国家因为实力雄厚被称为“”。

殊不知,在春秋初期,卫国也算得上能够称霸天下的头号种子选手。

卫国人才济济,不仅有这样的政治人才,还有这样的商业大亨,军事上也有这样的战神,那么为什么后来沦落为虾米之国呢? 卫国在西周建国时候是大国,是周王朝大国,地位非一般。

并且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和等同为周王室后裔,建国时间且比秦国还要长远。

时期,烽火不断,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各国之间明争暗斗,即便像这样的小诸侯国,也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各国都企图在这乱世分得一杯羹。

但是卫国却无欲无求,竟仿佛像个苦行僧。

卫国不仅不参与战国纷争,反而还不断地自贬封号以求安居一隅。

公元前346年,当时的卫国国君遬,把自己的封号由“卫成公”自贬为“卫成侯”。

公元前320年,卫国国君嗣又把自己的封号由“侯”贬为“君”。

与此同时,国家领土不断被周边国家侵占,卫国的历任国君却无动于衷,整个国家最后仅有濮阳一地。

自进入战国之后,卫国除了在战国前期内部外,便一直处于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的状态。

公元前343年,魏国废姬君。

公元前254年,卫国终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

在这一年卫国在实际上已经灭亡。

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卫又成了秦的附庸。

此时的卫国仅剩下一城的名义上的城邦国家。

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卫国的“窝囊废”做法似乎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虽然最终被灭,但是在战国时期,它确实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公元230年,秦灭韩;公元228年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公元225年,魏国灭亡;公元223年秦军攻下都城寿春,楚国灭亡;公元222年,燕王被秦军俘虏,灭亡;公元221年没有抵抗就像秦国投降,齐国灭亡。

从公元230年到221年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亡了六国,从此天下尽归秦国所有,但有卫国却始终没被秦国盯上。

看来,以次求退也不失是个好方法。

随机文章解密:宋代变法名臣王安石为何会一直刁难苏轼?法国圣女百年不腐尸身,126年宛如活人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什么人可以葬在龙脉上,十世善人/紫薇命格才能葬在龙脉上(出皇帝)卡灵顿事件,再次发生卡灵顿事件/造成灾难性混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魏豹:从战国公子到汉初枭雄的短暂人生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汉初文臣陆贾为什么被怱略未能封侯?陆贾是何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