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水浒传》流传千古为什么人们独独喜欢武松?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如果有这么一道调查题目:一百单八将当中,你最喜欢的人是哪位?估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致的。

对,就是。

小时候看过山东电视台1983年拍摄的祝延平版《武松》,后连续

【千问解读】

如果有这么一道调查题目:一百单八将当中,你最喜欢的人是哪位?估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致的。

对,就是。

小时候看过山东电视台1983年拍摄的祝延平版《武松》,后连续成《水浒》一剧。

那时候少不更事,对水浒英雄故事仅仅局限于几个人,如武松、等,对其他人几乎一无所知,对武松的崇拜可谓。

英雄豪气冲天的故事让小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舞枪弄棒学武松,提着一对拳头对着墙壁、大树使劲,还经常模仿练习武松的醉拳,甚至曲起两指拿个酒杯假装欲一用力便能捏碎,那情形想来让人。

1998年,央视又拍了一部《水浒传》,其中武松由著名硬汉演员丁海峰饰演。

这是一部比较连贯的影视经典,通过它我对《水浒传》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近期,我第一次静下心来通读了施老先生的《水浒全传》,终于彻底在心中解开了梁山泊的真实面目。

按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描述,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氏,因在家中排行在二,所以又叫“武二郎”。

武松曾经在阳谷县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劝他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武松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而终。

武松在历尽人间险恶后易装上二龙山,并以一名出家人身份终老。

一个杀人如麻的江湖英雄,转变为道行高深的清忠祖师,可以说是慧根深厚。

网络配图 武松的英雄事迹精彩绝伦,激荡人心。

水浒中,他出场是因打伤人在庄上避难,与相逢并结拜为生死兄弟,可以说武松是宋江的早期心腹兄弟之一,是梁山宋江领导集团的嫡系。

之后他返回家乡看望哥哥,接下来水浒传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武松的故事:景阳岗打虎、阳谷县都头、怒杀西门庆、十字坡智斗孙二娘、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聚义二龙山、击杀耶律得重;斩杀贝应夔、方貌等,关于武松的故事几乎占到了水浒整体故事的十分之一,可见武松在施公心目中的重要性。

由于水浒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也可以想象武松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有多么广泛。

武松之所以在梁山英雄榜中占据重要位置,主要是因为他兼备了古代豪杰侠客的所有特点:一是武艺高强,二是有正义感,第三有责任心,第四知恩图报,第五,第六侠肝义胆,第七有定力,面对美女投怀送抱,还能把持住自己。

有人说武松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府上老少一百多口,但是谁会认为一个真性情付出的汉子被人陷害逼惨到绝地后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合情理的呢?在除此之外的各种场合里,武松的表现可以说是冷静的,智慧的。

论武的,景阳岗打虎、狮子楼、快活林、十字坡、飞云浦、鸳鸯楼,身手不凡。

论文的,以上每一个场景中都表现出武松的,有勇有谋,且拿得起放得下。

看飞云浦武松的处理方式,与野猪林的处理方式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武松为人精细果断,不是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

当然,《水浒传》毕竟是小说,武松的故事也是经过施老爷子精心加工的。

那么,关于武松的故事还有哪些呢? 一、清河人士说 武松的传说,最早见于宋元之际的《癸辛杂识》,里面记载的“宋江三十六赞”便有武松。

后来在宋人小说《大宋宣和遗事》当中也有武松的事迹出现,这便是《水浒传》中武松的最早文学创作的原型。

依据清河县志等地方志的记载,武松是人士,武艺高强。

为人仗义,见不得别扭事,专爱打,很受百姓的喜爱。

这里还要说到一个与武松关系密切的人,那就是在小说中对武松英雄形象起到反衬作用的。

有考据称,武松和武大郎(生活原型是武植)的确都是清河县人士,但是两人却生活在不同时代,甚至不在同一个村子。

武松出身在离清河县城西南大约八公里处的王什庄,是宋朝人;而武大郎则出生在今清河县城东北三公里处的武家那村,是人。

两人的村子相距有二十多里。

所以说不仅是两人出现的时间,就连出生的地点也不同。

从历载来看,两人根本不是亲兄弟。

网络配图 武植原名吴春来,后随母姓,改名武植,字大郎,生于明朝初期,做过清河知县,有武植墓碑铭为证。

为官清廉,身材伟岸,娶妻,为大家淑媛。

武植少年贫穷,有好友黄堂曾经资助过他,武植官至清河县令。

后来黄堂家中发生火灾,他想要投奔武植谋个,但武植待他好酒好菜,却始终不提携他。

黄堂一怒之下不辞而别,并在回乡路上到处散播谣言以泄心中恶气。

当地恶少余和尚与他沆瀣一气,添油加醋。

很快传遍各地,并传到施老先生耳中,被他写进了水浒书中,将潘金莲名声尽毁,也给潘、武两人带来灾难: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几百年来从不通婚。

二、临安义士说 《临安县志》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武松原来是一名浪迹江湖的武师,身材高大、容貌非凡,经常在杭州城内卖艺为生,好,行侠义之举。

杭州知府高权看到武松武艺高强,,于是邀请他到杭州府担任公差,充当都头。

不久,武松又因为军功被升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

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

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

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蔡鋆的狗命。

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

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现在西泠桥边仍有武松墓供人凭吊。

《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对这段故事都有记载。

三、武松一身本事的出处 据《说岳全传》记载,武松是北宋末年武师的徒弟。

周侗是北宋末年、初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

周侗一生高足甚多,他的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不过在《水浒传》中武松从来没有认过这个师兄)、二徒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好像林冲也从来没有认过大师兄卢俊义,且武松对二师兄林冲也并不感冒),至于小徒弟就与他们隔得有些远了。

至于卢俊义、林冲、武松三人之间为什么没有在梁山泊谈论亲情,大概无非是宋江管得太严以致他们不敢相认,或者是周侗在不同时期教了这三个徒弟并且彼此保密了,又或者是在水浒年代他们三个尚未做周侗的徒弟,到了南宋去世后才被人强拉到一起拜师的(这种可能性最大,连武松自己都无法控制)。

武松在少林八年学艺时,得到过周侗的真传,也难怪能凭一己之力将老虎打死了。

网络配图 四、武松单臂擒方腊 武松单臂擒方腊 关于“武松单臂擒方腊”,应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看过原著的人知道,方腊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鲁智深一禅杖打下马来生擒的。

然而在1998年版的水浒传中,却被导演改编成了武松受伤断臂后生擒方腊。

导演既然这么改编,说明他们就是从心底里喜欢武松的,以致于武松身后近千年又抢了鲁智深的功劳。

唯有如此改编,更显武松形象伟岸。

关于鲁智深擒方腊,《水浒全传》原著中也是做了很多铺垫的,鲁智深曾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临别时长老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最终果然是鲁智深追杀夏侯成,生擒方腊。

后来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立时顿悟道:“长老曾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

虽然武松在梁山泊英雄中的地位并不算很高,但他在民间大众的口碑当中,却是一位实打实的大英雄。

关于武松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毫无疑问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这就是历史趋势、。

所以说《水浒传》流传千古,人们独独喜欢武松是有其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梵高《星空》:艺术市场中的天价传奇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梵高的《星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让它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而它在艺术市场上的拍卖价格,更是令人惊叹,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艺术价值的认知。

一、《星空》拍卖价格的起伏历程 梵高的《星空》创作于1889年,这幅画作描绘了法国南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梵高所见的窗外景色。

画面中,扭曲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和动荡的天空,展现了梵高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挣扎。

多年来,《星空》的拍卖价格一直是艺术市场的焦点。

2018年,有消息称《星空》拍卖价值达到了3.48亿美元,这一价格已经让艺术界为之震动。

然而,仅仅一年后的2019年,又有传闻称它拍卖出了5.19亿美元的天价。

不过,后续有更权威的信息显示,在2021年,《星空》以3.48亿美元的高价成交,再次证明了梵高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一价格不仅体现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市场对梵高这位艺术大师的高度认可。

二、影响《星空》拍卖价格的因素 (一)艺术价值 《星空》是梵高后印象派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将内心的情感直接倾注在画布上。

画面中旋转的星空、扭曲的柏树和的村庄,构成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神秘的世界。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星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

(二)稀缺性 梵高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他在生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作品在他去世后才逐渐被发现和重视。

《星空》作为他的经典之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在艺术市场上,稀缺性往往是决定作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星空》的稀缺性也为其高昂的拍卖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对梵高这样的大师级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星空》作为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自然成为了众多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星空》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

三、《星空》天价拍卖的意义 (一)对艺术市场的推动 《星空》的天价拍卖,无疑为艺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它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关注进入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艺术作品的拍卖价格树立了一个标杆,推动了整个艺术市场价格体系的提升。

(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 这一价格是对梵高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

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梵高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作品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也激励着更多的艺术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对文化传承的促进 《星空》的天价拍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艺术文化的广泛关注。

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梵高和他的作品,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和文化普及提供了契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梵高的《星空》在艺术市场上的天价拍卖,是艺术价值、稀缺性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符号。

相信在未来,《星空》的艺术魅力将继续绽放,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阳李阳《抗日:从新兵到天神战将!》

鬼子这边听到八路军的冲锋号和喊杀声以后,一个个脸色惊恐。

“八嘎,土八路冲过来了,马上撤退!”“哈压库!”其实小鬼子就是惊弓之鸟,许多人肚子还剧痛,连枪都快拿不稳了,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军心彻底散了,只能仓皇撤退。

但是他们因为中毒的太多,加上伤员也不少,根本跑不快,直接被八路军追了上来。

“同志们,给我打!”刘连长手里拿着二十响,对着鬼子快速射击,子弹打光了拎着大砍刀就上去了,吓得李阳赶紧捡起一支三八大盖跟了过去。

“爹,别激动啊!”看到一个鬼子伤员踉踉跄跄的还想从背后偷袭刘连长,李阳一刺刀就扎了过去,鬼子直接被刺穿胸口,当场身亡。

“爹,你冲这么快干嘛?”李阳背靠着刘连长,不悦道。

“你小子过来干啥,赶紧退到后面去,你不会玩这个,拼刺刀很危险的。

”李阳顿时翻了个白眼,刚才他还杀了一个鬼子呢。

而且他也会两手好嘛!前世虽然没有拿着长枪拼过刺刀,但是拿棍子专门练过,本事不差的,要不然能当八年兵?手里没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李阳没反驳,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一刺刀挑开鬼子虚晃一枪,然后抓住缺口一刺刀扎进了鬼子的胸膛,刘连长看的一愣一愣的。

“阳子,你从哪学的?”“书里!”“书里还能学到这个?”刘连长一脸恍惚,然后李阳又捅死了一个试图偷袭他的鬼子。

“爹,你发什么愣呢,别被鬼子捅死了,我还想给你养老送终呢!”“……”刘连长气不打一处来,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嘛!正好眼前出现一个鬼子,刘连长直接把气撒在了鬼子头上。

“我去你大爷的......”咔嚓!—刀砍在了鬼子脖子上,小鬼子当场身亡。

李阳见状缩了缩脖子,老爹是真会白刃战,拿着短刀对长刺刀也能一刀毙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一场战斗没有悬念,鬼子其实就不可以了,加上失去指挥变得溃乱,直接被八路军击溃,除了少数人逃走了以外,剩下的都躺在这里的,没有一个俘虏。

因有鬼子不会想着投降,面临绝境他们也只会想着撤退和死战。

刘连长气喘吁吁的把大砍刀往地上一插,看着周围站着的八路军,不由得悲从中来。

又少了一半,打个顺风仗居然也这么惨,剩下的几乎也人人带伤,就连指导员的大腿都挨了一刀。

“指导员,你没事吧?“刘连长关心道。

“我没事,就是划了道口子,先看看战况吧。

”指导员也是硬汉,虽然以前算是读书人,但走了一道长征就算是书生也变得强大起来。

二人相互搀扶着检查鬼子的军营,果然在吃饭的地方看见了许多中毒身亡的鬼子,然后又在炮兵阵地那边发现了不少毒气弹。

众人不由得—阵后怕,要是没发现的话,明天死的就是他们了。

好在李阳提前发现并且将其毁掉。

只是可惜了那三门炮,不过没留给鬼子也算不亏。

确认鬼子全部完蛋以后,刘连长才下令打扫战场。

李阳这边则是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的搜刮。

“这是少佐的指挥刀,不错,我的了。

”“哟,这是望远镜,我正愁没有呢,我的了。

”望远镜被李阳挂到了脖子上。

“还有钢笔,还是派克的,不错,也是我的了。

”“这是啥?雪茄?鬼子还抽这玩意儿呢,带给我爹抽抽。

”“……”几个战士在这个时候蹿了进来,看到李阳还以为是鬼子,吓了—跳。

“阳子,你干啥啊,咋提前开始打扫战场,吓我—跳,我还以为是鬼子呢。

”“你管我干啥,我乐意,你滚—边去,让我先搜完你们再搜。

”“这里面的东西金贵着呢,万一你们弄坏了该怎么处理?”说完不理会俩老兵继续搜刮着,居然让他搜到了一个好东西。

“哈哈哈,狙击枪,还带瞄准镜,看着应该是四倍镜,我的了。

”李阳直接背起了这支九七式狙击枪,纯靠眼睛瞄准头还是差了点,得有瞄准镜啊。

接着李阳什么都不要了,继续去下一个帐篷......一连搜刮了四个帐篷,身上挂着不少好东西的李阳美滋滋的摆弄着身上的东西,结果被刘连长看见了,一把拉了过来怒道:“你身上咋这么多东西,刚劫完道呢?”“爹,这都是好东西啊,你看,有望远镜,我用迫击炮的时候用得着,还有手表,好几个,老值钱了。

”“还有这指挥刀,佐官刀,你挂着肯定很威风,到时候就是咱八路军最靓的仔!”刘连长听着李阳说着奇奥秘怪的话,直接劈手抢过指挥刀,怒道:“说什么屁话,旅长都没指挥刀,我挂着干啥?”“还有,你这俩望远镜,自己留一个就行,,剩下那个给我!”说完就从李阳的脖子上取过了望远镜挂到了自己脖子上。

“嘿嘿,爹,这其实就是我给你准备的。

”“放屁,老子用你准备?”刘连长不客气道,然后指着李阳身上挂着的东西道:“你这些东西全放下来,还有你这手表,全都上交,团长都没个手表呢,正好给他们送过去。

”“不是,爹,这我抢来的。

”“什么你抢的,你是八路军的,你抢的就是八路军抢的,得归部队,别让抽你啊!”刘连长很顾家,直接拿走了李阳身上的挂件,甚至想连狙击枪都要拿走,不过被李阳阻止了。

“爹,这枪你们不会用,给我吧!”“啥不会用,不都是枪嘛,你小子少给我打马虎眼!”刘连长才不相信李阳呢。

“哎呀,你看到这上面的瞄准镜没,你知道这是干啥的不?”刘连长看着枪上的小圆筒子,有些纳闷,“这玩意儿干啥的,好好的枪给装—管子干啥?”李阳彻底无语了,老爹真是个土包子。

“爹,这东西叫瞄准镜,和望远镜差不多,能放大敌人的身体,增加准确度。

”“瞄准镜?就跟机关枪上装的一样?”刘连长是知道瞄准镜的,毕竟有些机枪上会装载,但步枪装的他还没见过。

“是啊,这是狙击手才干用的。

”“狙击手是啥?”“爹,你咋跟蓝猫调皮三千问一样呢,问题那么多!”李阳不耐烦的抢过狙击枪走开了,气得刘连长脸黑黑的。

“这臭小子就是欠揍。

”打扫战场很快,最终他们居然还得到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五挺轻机枪,这下发财了。

“指导员,还有啥?“刘连长兴奋的看着指导员问道。

“哦,还有三八大盖八十五支,掷弹筒三具,子弹不少,应该是鬼子新运来的,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全廉价了咱们。

”“连长,咱这一次真发财了。

”指导员的脸也笑开花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连长忽然脸上闪过—道痛苦之色,直接倒了下去。

“老刘,你怎么了?”指导员扶住昏迷的刘连长大喊卫生员。

李阳听到后,急忙冲了过来。

“指导员,我爹怎么了?”“应该是伤口发了,得赶紧送医院才行。

”指导员急的不可以。

“别急,我先来做急救处理。

”李阳也一脸后悔,怎么把这事忘了呢,光顾着打胜仗高兴,忘了老爹受了伤。

只见李阳拿出药品,给刘连长做紧急处理,随后指导员就要把人抬上担架。

“哎,指导员,医院在什么地方,离这里远吗?”“远,有上百里地呢!”“那抬担架有毛用,太慢了。

”李阳直接炸了,上百里地人早都不可以了。

“我们抬到后面有专门的马车。

”“那也不可以,马车太慢了。

”“可我们只能这样。

”指导员也很无奈,师部医院太远了,许多战士就是因为这样才死在了送去的途中。

李阳也着急,不过这个时候他忽然发现了不远处的一辆三蹦子。

“有了,那有鬼子的摩托车。

”指导员一看,有些气馁,“可我们没人会开呀!”“我会呀!”李阳点了点头,三蹦子没什么难的,他会。

不到一会儿,李阳就把三蹦子开了过来,把刘连长放进挂斗里,背后坐着一个受了伤但认识路的战士,嗖的一下就朝着师部医院开了过去。

此刻,386旅一团团部,团长满脸焦急的坐在指挥部里。

—团大部分都冲出了包围圈,现在只剩下三连还没有消息了。

“三连还没消息吗?”—旁的政委赶忙回道:“提前撤退的命令已经派传令兵送了过去,只是不知道三连还......”政委硬生生的把在不在三个字咽了下去。

是啊,三连负责阻击两百多个鬼子一天一夜了,这个任务太艰巨,三连又缺少支援,现在讲不定还真不在了。

“我不管,继续派通讯兵,一定要知道三连是生是死!”—团长有点土匪性格,不会放弃自己兄弟,所以这个时候很急躁,凌晨四点也睡不着。

殊不知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个战士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报告道:“团长,有三连的消息了。

”"

加入收藏
               

《施耐庵水浒传》流传千古为什么人们独独喜欢武松?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