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灭元军最少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之后,就是建立的大,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

然而,博主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

【千问解读】

之后,就是建立的大,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

然而,博主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

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宝座的?且听博主分解。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

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

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

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

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二、三万兵马,这还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

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

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

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其中还有一个的历史名城建康(南京)。

于是朱元璋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

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

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江的金华、衢州。

此后朱元璋在南方就一直和其他汉人武装打,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

元朝在黄河以南的军队大部分被灭于其他起义军之手,朱元璋所部消灭元朝军队最少。

这期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

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迁都于开封。

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

东路打下了山东。

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

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

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

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

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

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

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兒的威胁之下。

如果察罕帖木兒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

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天助朱元璋。

正在这时,元军内部开始冲突。

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

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

蒙古人没完没了的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

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失顶梁柱。

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

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

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

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

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

基本统一了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

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

更要命的是,元朝灭亡的--奸相绰斯戬出现了,他贵为丞相,竟然趁乱雇人印假钞以大发横财。

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库库帖木尔矛盾之机,拿着圣旨当收钱器,“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

南面送的钱多,就对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钱多,又对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打南面。

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1367年,当南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

朱元璋于是下令北伐。

10月,、率大军二十五万,朝北方进发。

一路几乎兵不血刃。

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

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

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

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

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

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随机文章宋朝有那些州?乡?镇?1998年大洪水出现龙尸真相,疑似数百米巨龙翻身所致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家长必知的第十名效应,社会上混得最好回事第十名(第一名处处碰壁)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现今已灭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王朝盛衰各安天命?还是有迹可循?原本一直遵循此铁律

谈及一个王朝的灭亡,我们喜欢用“气数已尽”。

王朝兴衰真的有气数吗?有!“气”用现代的气温去解释,你就会发现王朝兴衰与气温简直是无缝衔接!准得离奇! 八百年的,气温从高到底再回温。

而均处在回温时期,并直接贯穿到西汉。

但春秋战国比较特殊,属“温暖”大乱世。

这也和之前,中国处在长达3000年的大温暖期有关。

西汉末年,气温开始下降,时维篡汉。

降温期贯穿了整个、时期,并在公元290年降至谷底。

这一年去世,第二年第一阶段爆发。

降温仍在持续,并贯穿了长达近300年的。

直至后期,气温开始大幅度攀升。

公元589年左右,气温低走了近6个世纪后,终于回了平均值(20世纪70年代初气温),时维在位9年。

同年初陈朝灭亡,中国历史经300年乱世,终于统一。

气温还在攀升,并在八世纪上半页,达到了到间,2000多年气温的最峰值!时维中国历史上最极盛时期——。

时气温开始回落,但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的温暖期。

在经历了灭亡、五代割据、北宋一朝后,直至1127年左右,气温以平均值为临界点,呈现断崖式下跌,跌至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一,时维北宋灭亡。

几十年后,气温又开始急速蹿升,但仍未回归平均值。

此次回温的周期相对较短,而气温又再次暴跌至谷底,这也是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二,时维灭亡。

建立后,气温再次急速蹿升,但周期更短了,幅度也最小,一如其国祚。

到了元朝中后期,气温再次暴跌至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三。

而建立后,气温已升至明朝的最高值,略高于前朝峰值,但远低于南宋。

明朝276年间,气温呈现波浪式的下降趋势。

年间的气温,不仅处在明朝最低谷,更极度濒临四大冰点。

不久后,中国历史气温的四大冰点之四,出现! 气温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终于在中后期攀至顶点,高于前两朝峰值,略低于南宋。

清朝晚年,气温呈现“伪断崖式”下挫,然后又急速回升,到顶点后已经是1912年,民国成立。

这也是继北宋灭亡后,中国历史气温经800年,重回平均值。

无论是温暖期,还是寒冷期都存在盛世与乱世。

但温暖期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汉唐盛世,而开元盛世更处在2000年间气温的最峰值。

寒冷期会导致五谷减产,牛羊死亡,继而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上到三国乱世,下至五胡乱华的最乱世。

至于四次冰点期分别是:北宋亡于女真、南宋亡于蒙古、元末大乱石人一只眼、明朝亡于满清。

这也是大家喜欢把“寒冷”与“战争”组合在一起的原因,而不是“炎热”。

在文章的开头,你或许会觉得古代的“气数”与现代的“气温”有些不搭,那脑回路历史换个词语一定最搭——天时。

随机文章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未来,无人机/智能音箱/智能助手(变革将临)现今已经灭绝的三叠纪龟龙,头似恐龙背顶尖刺甲壳/很像玄武神兽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希腊神话最强恶魔,坠落天使/控制不住内心的欲望背叛上帝(撒旦)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区别​,丹霞地貌是红色/喀斯特地貌是白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天命难违,将军跟妓女的一夜情也可以生出个帝王

有道是天命难违,将军跟的一夜情也可以生出个,这个皇帝就是朱友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要说朱友珪,就不得不说他的父亲。

末年,朱温还担任宣武节度使的时候,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四处征战,在亳州停留的时候,在军营中发现了一个容貌俱佳的营妓。

这为朱大将军的生活本来就不检点,跟这个营妓一夜风流之后,营妓就有了身孕。

得知营妓怀孕的消息,朱温还是非常开心的,但是他比较忌惮自己的发妻张惠,所以就把营妓安置在亳州。

多年之后,张惠去世,朱温才敢把自己的儿子接回大梁,并且取名为朱友珪。

由于朱友珪的童年没有父爱,再加上自己的母亲出身又比较低微。

这就让朱友珪的心里一直有一道坎,总觉得大家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他。

成年之后,朱友珪更是狡诈且多智。

这让朱温愈发不喜欢这个营妓生的儿子,反而喜欢自己那个收养的多才多艺的养子朱友文。

朱温称帝后,虽然朱友珪也被封了王,但是皇位嘛,自然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而晚年的朱温更加,不仅从民间挑选美女入宫,更是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

朱友珪的妻子,朱友文的妻子,都在宫中侍奉朱温。

而朱友文的妻子更是国色天香,很受朱温的宠爱。

再加之朱温本来就喜欢朱友文,朱温就萌生了将皇位传给朱友文的念头。

等到朱温病重的时候,为了扫清朱友文上位的障碍,就准备将朱友珪贬离政治中心。

而朱友珪的妻子得到这个消息就立马通知了朱友珪。

朱友珪得到消息,顿时,自己一个亲身儿子不能得到皇位,非要让一个养子继承皇位,这口气实在不能忍。

朱友珪也没有立马发作,他立马组织人手,准备造反。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朱友珪带着亲信500人冲进皇宫,一刀就结果了朱温的性命。

朱温戎马一生,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中。

朱温死后,朱友珪并没有对外宣布,而是“秘丧四日”,这期间,他拟了一份假诏书,终于除掉了他的对手朱友文。

朱友珪扫清一切障碍,就登基成了后梁的第二任皇帝。

但是因为他是靠弑父才登上皇位的,礼法上不被众人接受。

再者,朱友珪跟他父亲一样,整日,整个后梁朝堂一片昏天黑地,政局动荡。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友珪的弟弟联合一群反对朱友珪的人,发动政变,推翻了朱友珪的统治。

朱友珪仅仅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身首异处,不仅没有改变自己母亲在史书上的身份,自己也落得一个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昏君形象,而被后人所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天命所归?灭元军最少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