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05 点击数:
简介:大家都知道,藏族由于其气候与地理的原因,藏族地区很少产茶。

虽然茶产量很低,但是茶依然成为了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

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民煮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茶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民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点其他的东西跟茶一起煮,这样让他们感觉味道更加好。

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藏族的茶文化吧。

藏区绝少产茶,而茶却

【千问解读】

大家都知道,藏族由于其气候与地理的原因,藏族地区很少产茶。

虽然茶产量很低,但是茶依然成为了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

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民煮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茶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民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点其他的东西跟茶一起煮,这样让他们感觉味道更加好。

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藏族的茶文化吧。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藏区绝少产茶,而茶却是藏族男女老幼的最佳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又说“饭可一天不吃,茶却不能一顿不喝”。

由此数百年来形成的茶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多彩,极富民族特色,在世界茶文化园地中是一枝奇葩。

茶叶是如何传入西藏的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吐蕃王朝军队曾攻占到中原边州,夺得了大量茶叶,却不知其用途。

《藏汉史集》中记,茶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在位时(公元676-704年)传入吐蕃,当时是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

他说:“在我患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较奇妙。

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

”公元781年唐德宗时“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

赞普问:‘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赞普曰:‘我此亦有。

’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氵湖者。

’”由此可知,早在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饮茶之习俗,只是把茶叶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所珍藏。

自唐开元后,内地僧人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辗转相效仿,遂成风俗。

”随着唐蕃之间友好往来,有的汉僧到藏区传法,有的则经吐蕃去印度求法,使饮茶习俗传入吐蕃。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据《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贡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

”但更多的是流传在王宫贵族间和寺庙里。

吐蕃最后一位赞普朗达玛在位时实行灭佛,僧人们各自逃生。

离开寺庙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俗传入民间。

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腻等诸多功能,正好适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这是饮茶习惯传入民间的最早时期。

至晚唐,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阶段。

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与吐蕃的马牛交换,民间贸易在陇、蜀、洮、岷等一带活跃起来。

安史之乱以后,唐蕃间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

五代、宋、金时期,河西大部分地区为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与宋廷“贡赐”不断,主要以马茶为主,并建立茶马互易市场。

口角厮啰境内的风俗“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茶”。

元、明时期,盛行茶马交易,并于公元1372年明廷设置“茶马司”。

清初“茶马互市”制度建立,从此,茶叶源源不断地输入藏区。

茶叶和饮茶习俗就这样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由宫廷到寺院再传入民间,并形成了一种藏民族新的文化形态茶文化。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煮茶的讲究

藏族一般用茶粗枝大叶的大茶和砖茶,安多藏区多饮大茶,对产自湖南益阳的砖茶也受欢迎。

砖茶为长方体,重量不等,有的达两公斤左右,其最大特点是宜长途运输,便于携带。

验其优劣时,看其表面的粗细和薄厚坚硬程度,细而硬则为优质;其次看中间闪烁金色蕾花之多少。

煮茶时,先在壶中加入冷水,投入适量茶叶加盖烧开,然后小火慢熬。

茶水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最佳。

“茶无盐,水一般”,所以绝大部分藏区喝茶时要加入适量盐。

此为清茶,是最普通的一种。

另有几种别致的煮法,第一种,煮茶时还加入草果、姜片、花椒等一起熬煮。

此茶治伤风头痛,味道鲜美可口。

第二种是将一种带有药味、细嫩的草叶(形似柳叶),炒成黄色,加入茶汁中久煮,俗称“荩芥茶”,有治伤风头痛之功效。

第三种是奶茶,将鲜奶加入已煮好的茶汁中加热即可,其茶味鲜中带甜,可补充人体之营养。

第四种是在茶汁中加入红糖,该茶对产妇有很好的治疗保养作用。

还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酥油茶了。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粗制奶油。

本来油水很难结合,但藏民族创造性地用反复搅制方法令其二者水乳交融,从而使高原地区有了最佳饮品。

它那诱人的香味,入口滑润的感觉,不但藏族喜爱,也使许多喝过的人赞不绝口。

饮茶的乐趣

在甘南,一般每人每天要饮三次茶:早晨喝早茶:在碗底放一撮炒面,少量曲拉(奶渣)和一小片酥油,再倒入茶水。

等茶喝够时把碗底的炒面与茶水搅成糊吃掉,此吃法叫“斗麻”。

早茶对大多数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喝茶本身。

第二次是在中午,午餐后饮几碗茶,消食解腻、生津提神。

再就是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边谈,直到尽兴。

闲时家人一起喝;来客时,给客人斟的茶中要放一小块酥油,以示尊重和欢迎;老人们聚在一起,可从早到晚地喝茶、闲谈、诵“六字真言”。

每逢春种秋收,农民们用三块石头垒起灶,架锅煮茶喝,驱乏解困;牧民在草原上熬茶,茶香伴着花香,另有一番情调;适逢各类节日,人们出游于野外,祭祀神灵、祈求平安,一连数日,载歌载舞。

“清香的糌粑如蜂蜜,黄黄的酥油赛花朵;茶儿浓来花儿香,人生无茶无欢娱。

”僧人更缺不了茶。

寺院中通常每日集体饮茶三次,即早中晚的诵经礼佛活动后,这由寺院统一烧。

如遇祈祷法会、跳神期间,供茶次数不定。

平时在学习、诵经、辨经、静修时也不断饮茶,以解舌燥、驱倦意、头脑清醒、心情平和。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喝茶的礼节

藏民族本来就重礼节、讲友谊,饮茶时同样讲究长幼、主客之序。

斟满茶先敬父母长辈,茶碗要洁净,不能有缺口、裂纹或旧碗,以双手敬,用双手接。

喝过茶后要及时斟满、斟茶时要右手提壶,左手掌心向上,茶水不能溅出碗外,更不能发出“当当啷啷”的响声。

在藏族百姓家中,有时要请僧人来念经或做法事,僧人的茶具是专门为其购置的,其他人不得使用。

这也说明,僧人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适逢探亲访友时,礼物中不可缺茶;客人进屋,杯里斟的是茶;订婚时带上茶,表示感情不移,生活美满;有些地区的新娘子初踏婆家门首先要进厨房熬茶,请父母亲友们品饮;给寺院供奉时更离不开茶……所以,藏族在认为“有茶就是幸福”的同时,形成了许多有关茶的礼仪。

茶碗的区别

据《汉藏史集》载,饮茶习俗传入西藏后,赞普就请来汉地工匠,用藏地的原料做了六种碗,并分上中下三等,碗上分别绘有鸟衔茶、游鱼和鹿等图案的碗起名为夏布策、南策、襄策;其它三种普通碗分别起名为特策、额策、朵策。

依古老之传统,至今藏民族饮茶还是普遍使用磁碗,最上等的以灿黄色为底,绘有龙凤、八吉祥图、八瓣莲花座和雄狮等图案,供活佛高僧使用;老人、长辈、客人,一般用浅蓝色为底,绘半透明花纹色或白底上绘牡丹等花朵图案的;还有木碗,造型美观花纹细腻,有的还镶、包着银质花边,显得格外高贵、富丽,此碗实用、携带方便,散热慢等,很受欢迎。

茶的作用

古代藏族喝茶也研究茶。

《汉藏史集》中将茶按生长环境,施肥种类等差异分为16种,而且对每种茶的气味、颜色、功能等特点分别作了翔实的考证。

其中对茶之作用有如下记载:能治疗涎病、风病、血病、胆病、魔病;去胆热、平寒热、去痴愚、解毒……甚至对茶的反作用也有研究,一种被称为“扎那扎都”的茶“饮之使人得胃病和风病”。

从科学的角度讲,茶里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饮用是非常有好处的。

过去藏民族大多饮食为牛羊肉和糌粑,喝茶有助于消化维持酸碱平衡,弥补了饮食中存在的缺陷。

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有哪些学校 全国共计57所大学名单汇总

全国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学校有昆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共计57所大学。

其中包含4所本科、53所专科;48所公办、9所民办。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一、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有哪些学校1.昆明学院(云南昆明)2.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3.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景德镇)4.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5.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6.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7.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8.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9.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10.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漳州)1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1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13.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15.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16.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武汉)17.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惠州)18.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19.天门职业学院(湖北天门)20.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云南昆明)2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22.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新乡)23.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24.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25.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26.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贵阳)27.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三亚)28.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29.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0.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3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32.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33.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抚顺)34.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35.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6.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雅安)37.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8.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39.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40.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2.武夷山职业学院(福建南平)43.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44.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5.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46.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47.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48.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49.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镇江)51.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5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53.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黄山)54.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55.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绍兴)56.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江西上饶)57.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根据上文可知,江西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广东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省开设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的大学有: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圆梦小编建议大家:根据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开设大学的档次级别、所在省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最后还要提醒2025年高考生:在新高考省份,茶艺与茶文化专业100%的大学都要求学生的选考科目为“不提科目要求”。

板蓝根过期喝了会怎么样

一、板蓝根简介板蓝根是中药材之一,主要产于云南、贵州等地。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二、板蓝根保质期板蓝根的保质期一般为3年左右,但具体还要看生产日期和储存条件。

在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等环境。

三、过期板蓝根喝了会怎样?过期的板蓝根,其药效和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中活性成分及含量可能会降低,也可能会由于微生物污染引起质量风险。

因此,过期板蓝根不能保证安全性和疗效。

如果喝了过期的板蓝根,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药效降低或无效:过期药品含量变化,药效降低或药效失效,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2、过敏反应:随着时间推移,过期的板蓝根可能会发生微生物变质,导致过敏反应。

3、拉肚子、呕吐:由于药品不当储存,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

总之,过期板蓝根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无法保证,不建议使用。

四、如何正确购买和储存板蓝根?1、购买时要注意查看生产、保质期等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2、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等环境。

可以使用瓶装储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避免接触空气和水分。

3、避免与其他药品、食品混放,防止污染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定期查看保质期,如有过期的应及时处理。

五、小结过期药品不能保证安全性和疗效,因此不建议食用。

储存药品时应注意环境,遵守储存要求,定期查看保质期,避免过期食用。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加入收藏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