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30 点击数:
简介:采石之战是指公元1161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

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

战端重启 公元1161年,依靠篡位自立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在宋金停战若干年后再启战端。

已经相当汉化的他,相比之前还保有女真传统习气的统治者来说,对南宋更为

【千问解读】

采石之战是指公元1161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领军民于采石阻遏金军渡江南进的江河防御战。

采石之战是南宋宋军抗金斗争的重要战役。

此战由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矶渡江南侵。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战端重启

公元1161年,依靠篡位自立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在宋金停战若干年后再启战端。

已经相当汉化的他,相比之前还保有女真传统习气的统治者来说,对南宋更为关注。

因此,我们毫不奇怪他会选择踏上了南征之路,尝试独霸南北。

除了安排自己亲率领的20万主力,由汴梁出发进攻江淮地区。

他还结合之前宋金战争的经验,派兵进攻南宋的上游防线----川陕地区和中段防线荆湖地区。

甚至于直接准备用水师从海路攻取临安城。

不过,宋高宗依然幻想议和。

他认为只要宋朝对待金国态度足够谦卑,金人就找不到南下进攻的理由。

结果等到金人南下,才被迫做出抵抗的样子,在各路部署兵马。

其实,自己又私下里准备了船只,计划向过去那样流亡到福建或者四川。

在金军的大举进击下,南宋国防压力陡增。

由于名将刘锜驻防淮东,金国人对他多有畏惧,于是完颜亮先以偏师佯攻淮东。

正当宋军在淮东准备迎敌时,完颜亮以20万主力直扑防线空口淮西。

在顺昌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刘锜,此时年老体衰,难以如年轻时一般急行军机动。

而且副手王权畏敌如虎,行军拖沓,结果导致金人趁着防线稀松,在北方军传统的南渡地点--涡口过淮河。

刘錡虽然在扬州取得了皂角林之战的胜利,但由于友军的拖沓,他在淮河流域几乎成为孤军。

于是且战且退,奉诏撤到镇江府,退保长江防线。

后来,镇江府的宋军渡江,在瓜州附近发动进攻。

又因为指挥混乱与将领冒进,变成惨败。

全军只能退回建康府。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金军渡江

在宋朝的两淮防线完全崩溃后,胡骑再次饮马长江。

完颜亮亲自带着20万人到长江北岸的和州督战练兵,窥视江东。

熟读汉人史书的金国君主深知,从汉末三国起,采石矶附近地区就是南北争夺的焦点。

北方打军可以在巢湖打造战舰,操练水军。

并从这里沿着河道进入长江,以南北过渡带适应南方水文气候。

相比三峡和荆江江段,长江在采石江段的江面宽度较狭窄。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东吴和魏晋,就在芜湖和采石一线进行过长期拉锯。

后来,无论是侯景攻破石头城,还是隋朝灭亡南陈,包括宋太祖灭亡南唐,北方军都是从采石矶附近地区横渡长江。

就是金国早期名将完颜兀术,追击宋高宗时的主要战役也和这里有关。

所以好大喜功的完颜亮决定效法北朝前辈,从采石矶过江。

而且完颜亮选择的冬季是北民南下的惯用季节。

既可以避开了气候闷热、连降暴雨的夏季,也是长江水位低的枯水期。

他在北岸的长江边架设起督战台,每天披挂黄金甲,带着5000能骑善射、搏斗的精锐卫队---紫绒硬军,耀武扬威。

为了对未来俘获的南宋后妃们进行霸王硬上弓式的惩戒,他“贴心”地给南宋的刘贵妃准备了新的营帐和清洁被褥,谋划着给宋朝皇帝强行扣上绿色冠冕。

十一月初八,完颜亮高调地登台亮相。

金军杀黑马祭天,再把一头猪和一只羊投入长江之中祭祀江神。

看到汉人民夫打造的数百艘船横亘在江上,完颜亮十分得意地对都督完颜昂与普卢浑表示:船只已经准备完毕,现在可以渡江了啊!

但都督普卢浑分析认为,南宋水军的船只大而坚固,有的船只有巨轮驱动,机动性很好。

由于长江正值枯水期,所以金人之前准备的大船难以运到长江流域。

手头的多数船只主要是金军强拆民宅打造的平底沙船,便于越过江中的沙洲和泥泞区域。

但它们太小,在北风影响下江面上显得结构脆弱。

而且汉人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很低,所以现在渡江还是有风险。

完颜亮听了知道有理,但是在完颜雍造反的谣言陆续传来后,前线开始军心不稳的。

他只能依然表现强悍。

但此时女真人,在历经了连年南下征战的消耗后,善战之士损伤较多。

常年南下也让士兵思念故土,厌倦南方的闷热气候。

从南方掠夺的财宝和美女,逐渐腐蚀了战马的铁蹄和男子汉的斗志。

所以完颜亮深知,这支南下的女真大军,相比建国初期的队伍已经有所衰退。

就连军中的两个都督,都想逃跑。

这都被善于弄权的完颜亮看在眼里。

他当晚就安抚两位都督,第二天还让地位较低的侍卫军官带人试探性过江,并立下了先渡江者奖励黄金一两的赏赐。

就这样,金人用竖起红旗表示前进,倒下黄旗表示撤退,战舰浩浩荡荡杀出杨林口,进入长江之中。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临阵换帅

在采石矶方向,宋朝派出虞允文前往芜湖。

同时换下了畏敌如虎的淮西副帅王权,以经历传奇的“关西将军”李显忠取代之。

但是在新旧将领交接的空档期,完颜亮正在组织如火如荼的渡江行动。

虞允文刚到达采石附近,看到当地宋军士气低落,缺乏组织,于是宣布勇将“关西将军”李显忠替代无用的王权。

但是此人尚未到达,虞允文主动承担起收集败军和宋军游勇,积极组织反击的重任。

除官职和金钱的刺激外,虞允文不忘提醒宋军士兵,一旦放任金人过江,他们的家园将会毁于一旦,父老妻儿难以幸免。

依靠奖励和劝导,本来就不想不战而降的宋军被勉强组织起来。

虞允文把水师和水上义军的江河船队分为5部布置。

由于采石矶江段是南北流向,所以东队负责与岸上宋军呼应配合,将金军逼上岸,让陆军解决。

西队是面对金军船只的第一道防线,承受金人的第一波冲杀。

中间船队作为作战力量,消灭江心的敌船。

另有2队隐藏在港汊中,作为后备队使用。

由于发现宋正规军的积极性依旧不高,虞允文动员了愿意保卫家园,而且熟悉本地水文的当涂县民兵驾驶战船。

这在日后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宋军还在沙岸上凿沉废弃的船只,设置障碍物,阻止金人顺利渡江。

在掩体之后才是迎接登陆对手的步兵。

前排为长矛手和长斧手,后排是排成叠阵的弓弩手。

至于各个丘陵和港汊地区,还有州县民兵巡逻,随时防止金人的突袭。

骑兵作为机动支援力量,随时填补防线上的缺口。

为了给金人造成宋军重兵在此集结的错觉,虞允文在江边丘陵虚设旗鼓,大张声势。

这让金军有所忌惮,不敢一次性派重兵出击。

但采石矶附近的宋军水陆军仅有3000多人,水师船只40-50艘,以及500踏车船夫。

舰队核心是14-15艘船是海鳅船。

它们有桨轮驱动,设有弩炮和单人投石器,船体有加固木板保护。

仅用这些散兵和民军去抵挡住号称20万的金朝皇帝直属部队,前景依旧十分堪忧。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江面激战

十一月初八,完颜亮监督百艘沙船自采石西杨林渡向南岸进发,把战鼓敲得震天动地。

他还派出汉人簽军为主的前锋,对宋军发动试探性进攻。

金军战船纷纷跨江而来,涌向南岸,转眼间已有7艘运兵船就冲到了对岸。

宋军一度被金人的阵势吓到,不由得斗志松动。

但是在将领的监督和指挥下,全军避免了进一步的崩溃。

率先登岸的部分金军,就受到了宋军弓弩的射杀。

由于滩涂障碍物的阻拦让他们阵型破碎,结果这些人很快被岸上宋军围剿。

在长江江面上,东队和西队水师挡住了金军的初步攻势。

主要由当地民兵组成的宋军中队,又突然驶入长江江面。

那些海鳅船由熟悉本地水文的当涂民兵驾驶,负责开道。

在冲击敌阵后,直接撞沉一些小船,将金人船队截成两截。

然后将金船赶往岸边宋军或者长江下游,避免过分靠近长江西岸。

并配合岸上宋军夹击南岸边的金人。

由于冬天水源干涸,金船很容易在江边滩涂搁浅。

每艘海鳅船上配有战士数十人,架有单人投石机--单梢炮,可以施放用陶瓷罐填封了铁屑、火药和砒霜等化学物的炮弹“霹雳炮”。

虽然这种炸弹的爆破力有限,但可以迸裂出碎屑并制造的巨响。

释放的毒烟雾和散布的石灰粉,对于敌人的视力、听力与心理,依生了巨大的干扰。

相比之下,金军小船为了运兵,所以搭载不了较重的器械,只能以弓箭作为远程手段。

南宋水军会施放延迟爆炸的软包引信水雷“轰天雷”,可以在佯装败退时投入水中,突然杀伤追击中的敌船。

战船上的宋军弩手也纷纷使用神臂弩杀敌。

战船往往等待时机,一旦发现位置合适,就直接放下拍杆,用杆头的重锤或者凿头凿沉小型敌船。

如果有小船上的金人想攀爬船舷,宋军就用钩枪将绳索推开,或者用斧头劈断绳索。

由于船舷更高,甲板更宽阔,宋船是更加稳固的射击平台。

所以宋朝水师可以与金人做长时间周旋。

金人的沙船由于靠划桨驱动,水手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夫,对于战场的嘈杂环境和死伤很不适应。

他们在划桨中由于不断出现伤亡,使得船只动力受到了影响。

船员们划桨的动作和节奏也都越来越乱。

况且,这些划桨船的每条桨都只能由一个人操作。

如果要提高航速,就必须增加划桨手或者水手多用力。

但是人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用力不一致的情况,适得其反。

宋军的车轮船,靠船舱内人力驱动的桨轮机动。

船夫一起脚踩踏板就能驱动,所以不存在用力不齐,降低速度的问题。

船体本身设有的保护,除非敌人登舰,水手基本不会受伤。

最后,由于宋军船夫和士兵语言相通,指挥效率也比金军要高一些。

不过,金军虽伤亡惨重,但在完颜亮的监督下,从早到晚仍激战不退,将陆战的顽强作风带到了长江上。

宋军依旧有被翻盘的危险。

到了天近黄昏的时刻,恰好有南宋淮西溃兵300余人自光州退至采石附近。

虞允文授之以旗鼓,令其从山后转出,作为疑兵。

金军以为宋援军赶到,外围的小船开始撤退,包围圈中的金军最终被宋朝一鼓作气歼灭。

而海鳅船以施放弩箭和炮弹的形式追杀对手。

当天夜里,虞允文和其他将领清点战果。

在水师和陆军的加攻下,登陆长江南岸的金人约共有700--1000人被杀,斩杀的最高级军官是一个身披紫绒棉甲注丝战袍的万户。

此外还生擒千户二人,女真兵30人,其余战死金军主要是汉人,还有一路上征调的民夫。

尽管如此,一支由溃败部队和民兵组成的部队,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已属不易。

因而,后来在给朝廷上报战功时,被夸大为2700人,并被载入南宋国史。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海陵王的全面溃败

考虑到女真军队核心依旧完好无损,实力可观,两军对比过于悬殊。

虞允文判断,次日金军仍将进攻。

于是,他计划主动出击,进一步断绝金人从采石矶渡江的可能性时间。

不然,等到金人发现自己的虚实就难以收场。

他趁着清晨大雾弥漫,在江雾中分出一队船只,由敢死士驾驶逆流而上。

又以另一部兵力堵截金军进入长江的杨林口。

第二天上午,金军再次发起进攻。

宋水军乘胜夹击。

在杨林口,金军准备登船,但是遭到船上宋军的弩炮和炸弹攻击,迟迟难以靠近船只。

宋军还顺势射杀了一些岸上的金军骑兵。

宋军就这样封锁了河口,让金人无法继续增员采石矶的水师。

附近的金人只好自己焚毁部分船只,先行撤退。

最后,敢死士们也顺势放出了载满燃烧物的火攻筏,并发射霹雳炮等爆炸物,焚毁金船数百艘,断绝了金人从采石矶渡江的企图。

完颜亮见强攻不成,大发雷霆。

一边派人往宋营散布招降书,表示要与王权联络起事,想离间宋朝将领。

然而他并不知道王权不在军队里。

执掌军队的虞允文在回信中表示:王权已经不在了,您的信白写了。

我们已经换了李显忠为将军,欢迎陛下来一决雌雄。

完颜亮纵然愤怒,也对着滔滔江水无可奈何了。

由于情报不对等造成的心理恐惧,加上宋军驾船技术和新技术的震慑,女真人对于长江天险更加畏惧。

误以为采石矶驻扎的是宋军淮西主力,进而军心动摇。

十二日,完颜亮在得知宋军在瓜州失败的战报后,决定前往扬州。

在要地瓜洲渡江,继续南侵。

但在此时,他的后院已经彻底起火。

北方密报传来,各地的州县都对篡位的新皇帝完颜雍效忠。

完颜亮自己的部下士气低落,成群逃离军营,北上寻找新出路。

在川陕防线,金军遭到守将吴璘的顽强抵抗。

他们不但进攻乏力,反而让宋军夺走了秦、陇、洮、兰等州县。

金人退守凤翔府和大散关一线。

在荆湖防线上,金军的粮草也被驻防的岳飞旧部焚毁。

最震惊的消息是,完颜亮听到金世宗将年号定为大定之后,不禁心中一震。

因为“大定”也是他统一天下后想使用的年号。

感到天意捉弄的他决定铤而走险,让部队过江和宋人拼命,自己北上收拾局面。

一旦南下的部队侥幸取胜,自己还可以占领江南立国。

所以他颁布命令,一旦有士兵不持文书就北上,就要被斩首。

驻扎在瓜州的金军必须在三天内过江。

不过,此时南征军里的女真人对于新皇帝的登基充满期待,而且对于长江的恐惧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客服。

在这样的背景下,完颜亮让他们南下进兵,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时南宋在镇江府集结了号称20万人的队伍,初战取胜的虞允文也来到镇江。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最后时刻

在虞允文实地考察长江沿岸后,南宋间谍于十一月二十七左右,刺探到金军约在十二月一日过江的消息。

所以宋军在镇江江畔修建堤坝、壕沟,还有鹿砦等反登陆工事。

骑兵在长江南岸来回巡逻,随时侦查支援。

间谍还发现金军正在从滁河放下船只进入长江。

在瓜州,金军正在用民夫从陆地上运船过来,并在长江北岸修建干船坞。

但是由于瓜洲江面狭窄,所以这些船甚至比采石矶之战中的金船更小。

于是在众将建议下,南宋一面派水师骚扰金人的沿江攻势,一面打造了一些新的海鳅船。

水师则在江面上操练演习,向金人示威。

新造的车轮船绕着金山岛航行了三圈,运转自如,十分灵活。

女真人对于这种从外部看不见船桨划动,却如此机动的船只感到不可思议,在岸上看的目瞪口呆。

完颜亮看装作不屑一顾,说这只不过是纸船而已,一点就破。

有将领表示南宋军队已经准备充分,而且装备精良,不是金人在短期内可以弥补的。

完颜亮又要杀谏臣立威,在众人劝谏下才收手。

但由于完颜亮想用连坐法惩戒逃兵,结果浙西都统制耶律元宜和蒙安唐括乌野谋划叛乱。

他们告诉紫绒硬军去扬州东面的泰州去抢劫财富,并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就这样支走了完颜亮的贴身卫队。

最后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耶律元宜带着叛军攻击海陵王的龙帐。

完颜亮以为这是宋人劫营。

但是当他看到箭矢落入帐篷时才意识到这是自己人叛乱,于是挥剑抵抗。

但在被打倒后,遭到叛乱士兵的绞杀。

最后,这个有着统一之志的皇帝,被新皇帝废为海陵庶人。

几乎在政变发生的同一天,南宋水师在岳飞旧部李宝的带领下北上山东半岛,联合山东起义军展开行动。

在从金军的汉人水手处得知女真人晕船,只能在船底卧病休息的情况后,南宋水军主动出击。

二十七日凌晨,宋军发现金人船队后施放火箭,发射火雷,彻底焚毁了金朝用于偷袭南宋首都临安的舰队。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尽管如此,宋人也不得不承认,金军处变不惊,撤退时依旧十分有秩序。

如果继续和他们对峙,恐怕还有很多恶仗要打。

如果完颜亮后方稳固,金人很可能在南宋防线上发现新的弱点。

之后的历史如何,也就很难估量了。

这一平局背后,是宋高宗一心想建立自己的朝代,而不是北上夺回失地,恢复那个同名的前朝。

而金朝则因为武力辐射,已经因为地理因素而达到了极限。

南北双方的军力对比,虽然还是北强南弱。

但是大家的军事力量都陷入了同步衰退的过程,形成了互相不能吞并对方的形势。

卫国出了商鞅吴起这样的文臣武将,为什么还是无法成为强国

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秦、楚、赵、魏、齐、燕、晋这七个国家因为实力雄厚被称为“”。

殊不知,在春秋初期,卫国也算得上能够称霸天下的头号种子选手。

卫国人才济济,不仅有这样的政治人才,还有这样的商业大亨,军事上也有这样的战神,那么为什么后来沦落为虾米之国呢? 卫国在西周建国时候是大国,是周王朝大国,地位非一般。

并且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和等同为周王室后裔,建国时间且比秦国还要长远。

时期,烽火不断,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各国之间明争暗斗,即便像这样的小诸侯国,也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各国都企图在这乱世分得一杯羹。

但是卫国却无欲无求,竟仿佛像个苦行僧。

卫国不仅不参与战国纷争,反而还不断地自贬封号以求安居一隅。

公元前346年,当时的卫国国君遬,把自己的封号由“卫成公”自贬为“卫成侯”。

公元前320年,卫国国君嗣又把自己的封号由“侯”贬为“君”。

与此同时,国家领土不断被周边国家侵占,卫国的历任国君却无动于衷,整个国家最后仅有濮阳一地。

自进入战国之后,卫国除了在战国前期内部外,便一直处于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的状态。

公元前343年,魏国废姬君。

公元前254年,卫国终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

在这一年卫国在实际上已经灭亡。

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卫又成了秦的附庸。

此时的卫国仅剩下一城的名义上的城邦国家。

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卫国的“窝囊废”做法似乎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虽然最终被灭,但是在战国时期,它确实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公元230年,秦灭韩;公元228年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公元225年,魏国灭亡;公元223年秦军攻下都城寿春,楚国灭亡;公元222年,燕王被秦军俘虏,灭亡;公元221年没有抵抗就像秦国投降,齐国灭亡。

从公元230年到221年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亡了六国,从此天下尽归秦国所有,但有卫国却始终没被秦国盯上。

看来,以次求退也不失是个好方法。

随机文章解密:宋代变法名臣王安石为何会一直刁难苏轼?法国圣女百年不腐尸身,126年宛如活人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什么人可以葬在龙脉上,十世善人/紫薇命格才能葬在龙脉上(出皇帝)卡灵顿事件,再次发生卡灵顿事件/造成灾难性混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朝帝王昏庸吗?为什么文臣武将从不造反?

的皇上在历史上绝对是非常具有争议的皇上,除了开国与第二任皇帝多少有点建树以外,其他的都很昏庸甚至无道,残害忠良。

但是就算是皇上这样,我们所了解的文官武将很少有反叛的,无论皇上对他们怎么样,他们都忠于皇上与朝廷。

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说第一位武将岳飞,岳飞的忠诚度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武将最高的。

在他的心里,驱逐金兵、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是毕生的梦想。

但是在宋高宗的统治期间,他的梦想一次次被打破,无论他建立多少功绩皇帝总会找个理由将他贬为庶人。

最离谱的一次是在朱仙镇,岳飞率领军队已经大败金兵,已经马上要收复失地了,宋高宗赵构连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

岳飞知道自己此去一定会有生命危险,朝廷不会让他活着回到军队。

岳飞此时手握重兵。

完全可以不听朝廷的命令,甚至自立为王反叛朝廷。

但是,岳飞没有这么做,他做的是整顿军队,交代后事,然后带了几名随从回到京城。

到了京城的岳飞。

马上被以谋反罪抓了起来,最后被杀害在风波亭。

说完了岳飞,我们来说说杨家将。

杨家满门忠烈,全家都是忠臣良将。

杨家对宋朝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多很多,老令公被奸臣算计撞死于碑。

杨业的几个儿子也战死疆场一大半儿,反过来皇帝对杨家尽是猜忌,经常以莫须有的罪名审问杨家,即使这样的委屈杨家都没有生出谋逆之心。

当边关有难之时,杨家的老老少少依然披甲上阵,抵御外敌。

说完了宋朝的武将遭受委屈没有造反,接着我们来说说宋朝时遭遇委屈没有造反的文臣。

说到文臣,绝对算是头一号,宋江只是一个小押司,虽胸有壮志凌云,却无处施展。

最终被奸臣所害,被逼上梁山做了山大王。

此时的梁山泊兵多将广,完全可以造反,自己当皇上。

但是宋江没有这么做,他依然对皇上有着信心,希望有一天皇上能诏安他,为国尽忠。

最终他被朝廷诏安,朝廷让他带领着梁山人马攻打反贼,最后反贼被消灭干净了,梁山的人马也损失殆尽,他自己也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可是自始至终,宋江没有一点要造反的心态,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皇上尽忠。

我们说了三位宋朝饱受委屈文官武将,为什么他们明明有造反的能力却没有造反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早就被禁锢了,因为自从赵匡胤建立宋朝以来,宋朝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武将也都是饱读。

在他们心里,皇上就是对的,无论怎么样都要忠于皇上,不能造反。

所以导致,宋朝造反的都是农民起义,没有一些官员造反。

最后宋朝灭亡,也是因为推倒了宋朝。

如果不是外来入侵,感觉宋朝还会坚持很多年。

随机文章帕金森定律的解释,无能领导任用能力低下的助手致组织臃肿平行时空的真实案例,三件事证实平行世界真实存在/不同时空冥王星为什么叫冥王星​,英国小女孩随口一说(被天文学家认可)13万年的历史断层​,人类进化的历史断层(人类不是猿进化而来)平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未来恐相遇/两者无法互相干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采石矶大捷:文臣临时指挥创造战争奇迹,南宋书生指挥1.8万人大败金兵,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渡江南侵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