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里茨战役对于拿破仑来说有什么意义

【千问解读】
说到奥斯特里茨战役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场战役对于拿破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因为这场战役过后就已经奠定了拿破仑在欧洲战场的霸主了地位了,所以这场战役很重要了,这场战役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
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此后,拿破仑继续贯彻入侵英国本土的既定战略积极备战。
英国虽然依靠传统的海军优势将法国海军封锁在港口内动弹不得,但若小看拿破仑无异坐以待毙。
因此,英国联络欧洲大陆另两个豪强奥地利和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两国在东线对法国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一方面组织大军团挥师东进迎战奥俄,并决心占领维也纳以求彻底地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另一方面继续命令海军备战准备冲破英国海军的封锁。
但这两条战线却收获了不同的战果。
1805年10月,拿破仑指挥法军获得了乌尔姆战役的大胜,多瑙河地区的奥军差不多被全部歼灭。
但是,就在拿破仑在乌尔姆接受三万奥军投降的第二天,法国海军上将维尔纳夫指挥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却在直布罗陀西口的特拉发加角,同纳尔逊海军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进行了19世纪最大一次海战。
结果,法西联合舰队基本全军覆没,英国夺得海上霸权,从此拿破仑失去了海外竞争的能力。
皇帝省去了在不擅长的海战上瞎指挥,从而全力关注陆上战场,此时情报部门报告普鲁士也即将加入反法同盟,如果不赶紧争取一场大胜利,欧洲大陆的局势将对法国很不利,法军将腹背受敌。
1805年11月21日,拿破仑率领缪拉、拉纳和苏尔特三个军进驻奥斯特里茨,他要把俄奥联军引进他亲自选定的这个战场,以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彻底打破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此时法军在奥斯特里茨只有53000人,对面的奥母兹聚集了85000俄奥联军,他相信联军会凭优势兵力发动进攻。
为了确保对手上钩,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手段。
拿破仑命令前哨部队撤退,又谴使谒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示弱”,要求停战24小时,举行双边最高统帅谈判,他还在沙皇特使面前装出一副信心不足和胆怯的样子。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皇弗兰茨认定拿破仑已成强弩之末,势必要往维也纳方向退却,为求速战速决,采纳了联军参谋长奥地利将军魏罗特尔提出的作战方案,即分出部分兵力牵制法军左翼,以主力向法军薄弱的右翼迂回,并切断法军退往维也纳的通路。
联军司令库图佐夫强列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应等普鲁士参战后再行决战,但二皇认为联军实力强于法军,因此不予理睬。
战役在1805年11月27日拉开了序幕,拿破仑日夜盼望的战机终于来到了。
联军方面,俄军在长距离撤退中损失了大约1.2万人,但精华尚在,加上从本土来的一个近卫军的增援,共有5.3万人,而奥军这时只剩3.3万人。
这样,俄奥联军共计有8.6万人,火炮350门。
法军方面,由于这时有迹象显示普鲁士随时会加入反法同盟,拿破仑不得不分兵布防,但此时的拿破仑通过情报已深信联军一定会上套,决战即将到来。
于是,他限令周边法军两天之内赶到布尔诺附近,使得法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3万人,并拥有250门火炮。
12月1日,拿破仑令做出了最后的部署。
左翼由拉纳的第五军镇守北面的桑顿山,缪拉亲王的5600名骑兵预备军在后支援。
贝尔多纳特的第一军也将在这一线发起攻击。
南方的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是拿破仑故意暴露出来的右翼,吸引联军进攻。
这一侧仅由苏尔特军的一个师12000人把守,师长列格朗。
达武的第三军将在第二天凌晨抵达增援。
苏尔特军余下的两个师则潜伏在战场中央,一旦联军主力都被吸引到南方,就一举攻下普拉钦高地,切断联军两翼的联系。
与此同时,联军总部也制定了自己的计划。
老谋深算的库图佐夫主张继续撤退以拖垮劳师远征的法军,但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和急于复仇的奥地利将军们被拿破仑的诱敌之计所迷惑,认为这是打败拿破仑的天赐良机。
尽管名义上库图佐夫是全军总指挥,但实际的决定权在亚历山大手中。
最后,由奥地利的洛维特将军制定的联军作战计划正中拿破仑下怀:巴格拉季昂指挥右翼前锋部队进攻桑顿山,牵制法军。
利希顿斯坦因的第五纵队则负责保障他和中央接合部的安全。
联军主攻方向在南线,左翼前锋部队和第一二三四纵队在巴克斯霍顿的指挥下,将攻占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打垮法军的右翼,然后向北全面包抄。
联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从奥洛穆茨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南开进,在布尔诺以东的奥斯特利茨镇及其西南一线展开。
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故意放弃普拉岑高地,指挥法军于12月1日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的哥尔德巴赫河一线。
12月1日,联军到达预定战场,迅速占领了普拉岑高地,并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
拿破仑此时的意图,首先引诱敌人把主攻方向指向法军防御薄弱的南翼,即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然后,乘俄奥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集中法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普拉岑高地;尔后,向南卷击,歼灭俄奥联军主力于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地区。
为此,拿破仑决定,要在防线北段集中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在南段同样宽的正面上,只配置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12月2日凌晨6点,联军在弥漫的大雾中开始移动。
激战首先在南线爆发,基恩米亚率领5000奥军组成的左翼前锋部队进攻塔尔尼兹村,被法军击退。
8点,多克托洛夫第一纵队的14000俄军赶到,以优势兵力攻下了塔尔尼兹村。
联军在塔尔尼兹村还未及站稳脚跟,达武已经率军赶到并立即发起反击,夺回塔尔尼兹村。
随后,联军乘混乱又发动了一次反击,再次攻下塔尔尼兹村。
对塔尔尼兹村的进攻开始后不久,伦格朗指挥的第二纵队和普雷斯比斯维斯基指挥的第三纵队也先后投入了对索科尔尼兹村的进攻。
索科尔尼兹村战况激烈,俄军首先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不久,败退下来的法军立即重整部队,发动反击夺回索科尔尼兹村。
俄军再次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达武军的费利埃师赶到,又将俄国人赶出索科尔尼兹村。
此后索科尔尼兹村反复易手,但联军始终无法将其彻底占据。
为了制止俄奥联军向南段法军的侧后实行迂回,稳定防御阵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联军投入这个方向,拿破仑命令,配置在该段二线的第三军迅速投入战斗,从西南方向突击敌人的左侧后方。
由于法军的新锐力量突然实施猛烈的反击,已经渡过哥尔德巴赫河的联军,被迫向河的东岸撤退。
在北线,巴格拉季昂指挥的右翼前锋部队由13000名俄军组成,利希顿斯坦因的4600名奥地利骑兵在他的侧翼。
他们负责进攻拉纳把守的桑顿山。
联军发动了数次猛烈的攻势,但在法国步兵,骑兵和炮兵的协同防守下,都被打退,上午10点30分,拉纳和缪拉发动反击,一举将联军赶出北方战场。
在南线和北线展开激战的同时,苏尔特军的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乘着浓雾的掩护,推进到普拉钦高地脚下静静潜伏,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上午8点半,由24000名俄奥联军组成的第四纵队在克罗拉瑟的指挥下,也开始离开普拉钦高地,加入对南线的攻击。
至此,南线已吸引了超过5万人的联军主力。
中央的普拉钦高地正如拿破仑的设想一样,变得兵力空虚,法军将轻而易举的从此突破。
上午9点,拿破仑对苏尔特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也就在这时,红日终于透出云层,驱散了浓雾。
蛰伏已久的法军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的精锐士兵敲着鼓点,挺着刺刀,一举冲上普拉钦高地。
当时,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尽管事实上已被剥夺了指挥权,但他仍带领一个军的兵力,稳坐在普拉岑高地,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部队拿上去。
可是,刚愎自用的沙皇看到联军主力攻击受挫,便令占领普拉岑高地上的这个军放弃阵地,前去增援南翼联军。
这样一来,联军的整个部署给打乱了。
面对法军突如其来的中路突破,普拉岑高地原上本洋溢着乐观气氛的联军总部顿时乱作一团。
克罗拉瑟的部队已经离开,利希顿斯坦因的部队也在激战当中。
法军轻易的就粉碎了驻守俄军的抵抗,占领了高地。
伦格朗率第二纵队反攻,也被苏尔特军击退。
11点30分,法军已完全控制了普拉岑高地。
随后,拿破仑将大本营移到了普拉岑高地上,同时命令贝尔多纳特从北线赶来增援。
普拉岑高地一经失守,亚历山大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因而在库图佐夫的协助下,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
为了避免被彻底分割的命运,康斯坦丁大公亲自率领作为预备队的俄罗斯近卫军做孤注一掷的反攻。
拿破仑也将贝西埃指挥的近卫军投入战斗。
俄军连续四次猛攻都被法军打退,到中午十一时左右,战局一时呈胶着状态,但拿破仑手下还有完整的贝尔多纳特第一军,而联军已经没有一支预备队可以投入战斗了。
紧接着,法军转入进攻,把俄奥联军从阵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
位于南面的联军主力,完全暴露在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火力之下。
随着贝尔多纳特大军源源不断开上普拉岑高地,俄罗斯近卫军终于支持不住,全军溃退。
到了下午2点,普拉岑高地上尸横遍野,拿破仑完成了他分割联军的计划,联军的中路彻底被击溃。
自此大局已定,联军的溃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下午2点,重整后的圣海拉尔师兵分两路,从普拉岑高地南面开下。
一路前往索科尔尼兹村,会同达武发起反击;一路切断南线联军的归路。
南线联军很快就被这最后的一击打垮,各支部队纷纷夺路而逃。
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处在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在孤立突出的不利态势中。
拿破仑极其敏锐地发现并迅速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
他在占稳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
法军呼喊着,顺着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
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很快就溃散了。
只有少数人逃往布尔诺方向,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沼泽地带。
这些人被赶到了刚刚结冰的湖面上,人马车炮,拥挤不堪;而在这时,普拉岑高地上的法军炮兵,开始向湖面进行猛烈轰击。
顷刻之间,冰碎炮翻,人员纷纷落水,据说有几千人葬身湖底了。
联军士兵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混乱中,弗朗西斯和亚历山大甚至被他的参谋部和侍从人员抛弃,孤身一人逃出的亚历山大最后被俄军在一个小村落中找到。
也许可以说,是冬天短暂的白昼救了两位皇帝的性命,使他们侥幸地逃出了法军的包围。
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
下午4点30分,天降小雪。
拿破仑策马巡视战场,奥斯特里茨战役以法军的辉煌胜利告终。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6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
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
法军伤亡8500人,损失1面团旗。
1805年12月4日,弗兰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
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
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兰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
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陶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
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
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
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
同样,虽然约克军也号称有20万军队,但实际兵力在30000人左右。
全英格兰五分之三的贵族,在当天出现于陶顿的战场上。
上午9点,英国本土诡异多变的天气开始发作,漫天大雪伴随着强风肆虐整个战场。
飞扬的雪花,很快形成厚厚的积雪,使得双方的视线都变得模糊不堪。
萨默塞特率领兰开斯特主力部队,位于全军的中央阵线。
右翼部队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指挥,他同样和约克家族有着杀父之仇。
在左翼,指挥官是艾克塞斯公爵亨利·霍兰德,他的家族一直是兰开斯特阵营的死忠。
整个兰开斯特大军背靠着身后的山坡,同时利用两侧隆起的山地作为侧翼屏障。
每个分队身后都部署有一支预备队,全军的最后面还有一支总预备队。
萨默塞特还派出了一支骑兵部队,埋伏在了右翼远方的山地林间。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是鲁斯领主,他曾经在杀死老约克公爵的战斗中指挥骑兵突袭。
对面的约克军则处于缺兵少将的状态。
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少于兰开斯特家族,还因为在东部征兵的诺福克公爵,仍在赶来参战的路上。
他手里的5000军队,爱德华当下是用不上了。
25000名约克士兵,只能背靠南面的山地,拉长阵线,与对面的敌军保持一致。
尽管在部队的纵深上不如兰开斯特军队,还是在第一线的身后都部署了预备队。
爱德华亲自指挥着中路的主力。
足智多谋的沃里克伯爵指挥着左翼。
身经百战的富康伯格,负责指挥约克军的右翼,进攻将首先由他指挥的分队进行。
两支军队在大雪中逐渐靠近,形式对于约克一方来说却是稍稍有利。
因为强风主要从南面吹向北方,他们正好处于顺风位置。
富康伯格首先展开了试探性攻击,下令弓箭手部队前出。
在通常作战的射程外,先释放一轮弓箭。
结果弓箭借着劲风,直接落入了兰开斯特人的队列。
被大风暴雪吹的睁不开眼的兰开斯特军,在一片杂乱无序中射出了自己手里的箭。
接着,恐惧感从左翼蔓延到了全军,其他分队也跟着不明就里的开始射击。
然而和约克人的重型箭矢相比,财力不足却又要短期内大力扩军的兰开斯特人,给弓箭手装备的都是轻型箭矢。
在逆风情况下,由于自身重量不足,射程大受影响,这些箭都落在了50码之内的地上。
富康伯格已经让自己的弓箭手退回原先的位置。
约克全军都没有继续射击,静静地目睹对手的箭矢,白白浪费在雪地上。
随着时间的持续,大雪有所缓和,兰开斯特弓箭手的箭矢却也消耗殆尽。
富康伯格看准时机,下令约克右翼部队再次展开攻击。
全队稳步上前,弓箭手在进入射程后张弓射击。
从他的分队开始,约克军队整条战线从右到左依次前进。
他们对面的兰开斯特部队,无论是哪个部分,都因为没有箭矢而成为了站在的活靶子。
在约克人的长弓射杀下,伤亡惨重。
当约克人的箭矢逐渐耗尽,他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兰开斯特战线50码的位置。
弓箭手们纷纷捡起前面落在地上的箭矢,再次返还给对手。
不甘心继续的兰开斯特军,忍不住开始了绝命冲锋。
埃塞克斯指挥的兰开斯特左翼,首先冲上去和富康伯格的约克右翼扭。
两伙人用剑、双柄斧和戟对砍,不少人被直接掀翻在地。
萨默塞特指挥的中路接着杀到,他们在近距离内又遭遇了对面长弓火力的一次近距离射击,不少人缺少优质护甲的弓箭手和平民步兵损失很大。
其他人却顾不得帮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了过去,和爱德华分队的士兵混成一团。
兰开斯特一方虽然损失已经远远大于约克军,但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约克的阵线造成了巨大冲击。
要不是约克军在之前的弓箭射击中占到太多便宜,他们的战线可能已经被猛攻的兰开斯特人扯裂。
但最为糟糕的还是沃里克的左翼部队。
由于之前的持续前进,他的分队已经离开了原先的位置。
当珀西的兰开斯特右翼部队冲上来与他们肉搏时,埋伏了很久的鲁斯率领兰开斯特骑兵,顺利的从侧后方杀了过来。
在兰开斯特右翼的步骑配合打击下,沃里克的左翼节节败退,一些丧气的士兵甚至已经丢掉武器逃跑,整个分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爱德华从中路的血腥肉搏战中脱身,迅速带着预备队赶往就要崩溃的左翼。
国王和援军的出现,让渐渐不支的左翼士气大振。
爱德华就这样稳住了局面。
这一路的士兵重新向着西面组成了防御队列。
3小时内,大批带着贵族血统的战士与他们的平民同僚一起血洒战场,血水与汗水的味道混在了一起,在这个空间狭小的地方发酵出令人作呕的战争气息。
双方的体能都已经过了极限,唯有依靠意志力在咬牙坚持。
最终,姗姗来迟的诺福克公爵和他的5000东部援军,突然出现于战场上。
他们沿着伦敦去往北方的罗马大道赶来,进入战场后,直接攻击了兰开斯特左翼部队。
这一重击让后者的意志力彻底崩溃。
接着,连环效应从左到右影响了全军。
兰开斯特军队在一瞬间被击垮了。
他们丢盔卸甲地向后方奔逃,结果又被追兵从身后射来的箭矢击倒。
侥幸逃到北面的残兵,还需要涉水渡过库克河。
结果是下水的逃兵,再次被约克人从高处射下的箭矢击杀。
河面上很快出现了一座可怕的尸体浮桥。
约克人又地一路向北,将留守在营地和约克城里的兰开斯特人也一并杀死。
42名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投降的兰开斯特贵族军官,也被约克人处以极刑。
夺回约克城的爱德华,终于见到了父亲和弟弟的头颅。
由于一直悬挂在城头,已经开始腐烂。
这些悬挂首级的位置,全部被兰开斯特家族的战死者替代。
10小时后,陶顿战役的全部战斗才宣告结束。
萨默塞特公爵和艾克塞斯公爵侥幸从乱军中逃脱,追上了由约克郡向北逃跑的亨利六世与安茹的玛格丽特。
一行人直接逃往苏格兰避难。
其余的残存势力,也都纷纷退回了自己在北部和威尔士地区的老巢,无力再战。
两军共有28000人阵亡。
也由于约克家族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 随机文章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咖啡店幻觉使你的眼睛欺骗你,盘点能让人产生错觉的图片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蒙娜丽莎的背后骷髅头,纪念丽莎·盖拉尔迪尼逝去的儿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