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班战役的经过是怎么样的?有多惨烈?

</p><p>在这一系列的反击战役当中,最为惨烈,最为著名的就要属柳班战役了。
</p><p>突击第二集团军就是在这里覆灭的,卫国战争初期的苏军
【千问解读】
苏联军事在1942年年初的时候开始在苏北地区开始准备大反攻,目的是配合莫斯科方向的反击,彻底消除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的威胁,恢复列宁格勒地区与莫斯科地区的联系。
在这一系列的反击战役当中,最为惨烈,最为著名的就要属柳班战役了。
突击第二集团军就是在这里覆灭的,卫国战争初期的苏军名将弗拉索夫也是在这次战役被俘的。
1941年12月的时候,为了解除德军部队对沃尔霍夫方向产生的威胁,由斯大林亲自拍板,苏联最高统帅部策划了一场反击计划。
这次反击行动由斯大林参与协调,朱可夫和梅列茨科夫参与制订。
计划最初是在伊尔门湖以北发动一场反击,配合在南部霍尔姆和德米扬斯克地区实施反击的苏军部队,将德军推回到普斯科夫沿线。
以加强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的联系,然后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攻局势。
根据计划,从拉多加湖南岸到伊尔门湖北部地区,投入的作战兵力有第4集团军,第52集团军,第59集团军,第2突击集团军。
算上驻守在沃尔霍夫抵抗德军进攻的第54集团军,苏军部队一共有34万人,而沿线德军部队只有26万人,兵力上只占有优势的。
但是苏军除了兵力和坦克数量占据优势外,其他都是德军占据优势。
德军的重机枪是苏军进攻部队的1.6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1.7倍,防空武器是苏军的2倍,反坦克武器是苏军的1.5倍。
在这些负责反击的苏军部队中,突击第二集团军负责的是柳班方向的攻势,它最初的目标仅仅是在强渡沃尔霍夫河西岸,在丘多沃镇建立桥头堡。
朱可夫将其进攻目标更改为在建立桥头堡以后,继续向柳班方向进攻并展开部队,截断德军的攻势。
然后继续北上向姆加火车站进攻和同样发动反击的沃尔霍夫第54集团军会师,合围沃尔霍夫到丘多沃地区的德军部队。
这是朱可夫少有的尝试实施钳形攻势战术,以往他更倾向于发动全线进攻,将敌人拖入消耗战,通过残酷的消耗使敌人疲惫然后再驱赶敌人后退,在敌人撤退的途中予以追击消灭。
或者不断的驱赶敌人,最后敌人因过于疲惫而士气崩溃队伍溃散。
尽管苏军无法占据全面优势,但是所有高级将领们都明白,列宁格勒根本不可能靠自己解除德军的包围,沃尔霍夫现在也仅仅是苟延残喘,一切局势都在向不利于苏军的方向进展,假如敌人夺去了沃尔霍夫,那么列宁格勒也就完蛋了。
因此反击行动势在必行,即使不能解除德军的威胁,通过残酷的消耗战来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也可以降低列宁格勒方向的压力。
事实上,早在1941年末,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勒布元帅,被苏联的梅列茨科夫大将狠狠的棒打了一顿以后。
德军总参谋部就通过苏联在沃尔霍夫河沿线频繁实施的航空侦查,判明苏军可能会在42年的第一个季度发动一次反击。
毕竟列宁格勒对苏联有着至关主要的地位,这里不但是苏联的精神摇篮,更是连接波罗的海和苏联腹地运河体系以及铁路的主要交通枢纽。
如果占领了这里,德军运输驳船就能够沿着列宁格勒的运河进入拉多加湖,然后再通过运河一路抵达莫斯科北部,这样一来德军的后勤压力会大大减少,而苏军将腹背受敌。
在判明了苏军可能的行动意图以后,德军总参谋部下令向沃尔霍夫河沿线增派8个步兵师。
这样一来,德军的防御力量恰恰和苏军进攻部队持平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究竟是苏军先吃下德军部队,还是德军增援部队能够如期赶到了。
根据情报显示,苏联驻守在沃尔霍夫的第54集团军在被抽调了兵力以后,还剩下3.6万人,拥有大约一个轻型坦克营的装甲力量。
德军总参谋部认为有必要加强这个方向上的防御力量,因此德军总参谋部赶在42年初,将三个德军步兵师部署在了沃尔霍夫方向,总兵力和苏军第54集团军持平并拥有300余门75毫米反坦克炮。
而且德军部队久经战阵,苏军部队则有很多是新兵和重新组织起来的溃兵,因此显然德军理所当然的占据优势。
苏联方面斯大林也意识到了德军的意图,为了加强苏军进攻部队的突击力量,他尽可能的抽调出来两个炮兵团的力量,用于加强对沃尔霍夫河沿线实施反击的苏军部队。
进攻在12月末1月初展开,苏军反击部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从沃尔霍夫方向发动反击的苏军部队在反击不久,就遭到了德军的反击。
德军部队在坦克的协同下实施了短促突击,可以把它理解为风暴突击队的弱化版闪电战钳形攻势。
苏军先头部队被切割成了数个独立的团,双方陷入了你中有我,我总有你的局面,苏军第124步兵团的卢卡泽科少将在德军包围圈中阵亡。
另一个方向上反击的苏联第52集团军尽管拥有7个坦克营,但是也没有取得什么太明显的效果,德军部队在阵地上挖掘了很多反坦克壕沟,导致苏军坦克进攻时常受阻。
战斗持续到了1月末,苏军部队总算在沃尔霍夫河西岸建立了桥头堡并稳住了阵地。
所有进攻部队中只有突击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可观的战果,他们一路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并展开部队,向柳班地区发动了进攻。
但是由于进攻速度太快,突击第二集团军并没有成功的扩大桥头堡,他们的进攻部队与桥头堡之间仅仅维持了一个12公里宽的连接处,这对于进攻部队来说非常的危险。
而德军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同样认可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句话,在增援的8个师赶到以后,德军部队对突击第二集团军的瓶颈处发动了一次钳形攻势,准备截断突击第二集团军的退路。
尽管梅列茨科夫大将和他的副手弗拉索夫中将多次提醒,但突击第二集团军并没有加强瓶颈处的攻势,他们依然在执行着向柳班和姆加地区进攻的命令。
到了1942年的2月,苏联突击第二集团军已经打到了柳班,并将战线扩大到了47公里的范围。
但是这样一来的结果是部队的兵力更加的分散了,部队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用于巩固和桥头堡的瓶颈地带了。
2月20日,德军发动了预谋已久的反击,对突击第二集团军的瓶颈地带实施了打击,德军攻击部队的迫击炮和各型火炮在进攻初始阶段总共打出了多达1.5万发炮弹,几乎打光自己本应在42年上半年使用的所有弹药储备。
就在德军发动进攻时,已经坐了冷板凳的伏罗希洛夫元帅也发现了形势的不妙。
尽管他已经被解除了列宁格勒战区司令的职务,但他还是请求朱可夫希望能够想办法抽调出一些部队,用于加强对突击第二集团军桥头堡方向的进攻,阻止德军切断突击第二集团军的退路。
但是朱可夫手头也已经无兵可调了,因此他拒绝了老元帅的请求。
因此伏罗希洛夫找到了梅列茨科夫和弗拉索夫,希望他们可以挽救突击第二集团军于水火,这对战局来说非常主要。
梅列茨科夫大将同意了伏罗希洛夫的观点,他尽可能的抽调了一些部队,试图牵制德军的攻势,但是德军还是在3月15日切断了突击第二集团军的退路,封闭了包围圈。
为了挽救突击第二集团军,伏罗希洛夫元帅搭乘飞机飞抵沃尔霍夫协同梅列茨科夫大将组织营救工作。
同样为了挽救部队,防御战和包围圈内作战经验丰富的弗拉索夫中将自告奋勇搭乘飞机进入了包围圈,换出了生病的集团军司令库茨米奇将军和朱可夫的参谋长霍津中将。
弗拉索夫在临行前和梅列茨科夫大将与伏罗希洛夫元帅进行了一次商谈,梅列茨科夫告诉弗拉索夫,他已经向莫斯科发电,要求任命弗拉索夫担任集团军司令一职。
伏罗希洛夫询问了一些弗拉索夫的想法,弗拉索夫回答道:“从局势来看,我必须在这支部队中待更长的时间了,我会任命一个军队委员会和支部,以便于能够在我倒下时,继续维持部队作战。
”
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下发了第170282号命令,正式任命弗拉索夫为第二突击集团军司令,并任命其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
弗拉索夫在接管了部队以后,立刻组织了突围,并成功在德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1.8公里宽的突破口,使得数千名士兵可以从这里返回桥头堡阵地。
然而他没有能力继续扩大突破口,部队已经非常疲累了,,且弹药短缺。
同时德军的兵力在不断的加强,并在6月23日再一次封闭了包围圈。
弗拉索夫率领部队拼尽全力于24日打开了一个仅有250米宽的突破口,并命令士兵们在夜间沿着这条狭窄的走廊趴会桥头堡。
他还不断的向朱可夫和梅列茨科夫发电,希望能够得到救援,可是梅列茨科夫的救援部队所发动的攻势均被德军阻挡,他们也同样无法扩大弗拉索夫打开的突破口。
就在23日当天,梅列茨科夫大将痛骂了拒绝借出部队救援弗拉索夫的霍津中将,后者在和梅列茨科夫大将的交谈中嬉皮笑脸,让梅列茨科夫大将异常愤怒。
斯大林为了拯救自己的心腹爱将,派出了专机,并携带有勋章和晋升弗拉索夫为上将的命令飞入包围圈试图拯救弗拉索夫。
但是绝望的弗拉索夫拒绝独自撤离包围圈,他将几名女医护兵送上飞机然后独自留下将残存部队带入丛林组织游击战。
在整个战役中突击第二集团军有80%的官兵阵亡,不计算人数,单从损失率来看甚至超过了巴甫洛夫大将。
不久传来了弗拉索夫被俘投敌的消息,愤怒的斯大林几乎情绪崩溃,他宣誓要让这个叛徒好看,并解除了霍津中将的职务,但他很快被朱可夫召回了自己的指挥部并继续参加战斗。
这次战役以后苏联统帅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吸取了惨痛的教训。
战争结束以后,伏罗希洛夫,朱可夫,梅列茨科夫,霍津,库茨米奇均以自己的观点讲诉了这次失败的反击行动。
沙波什尼科夫和朱可夫更是做了事后诸葛亮,说了很多的见解,然而这一切也无法换回阵亡的将士和在绝望中三观尽毁投敌的弗拉索夫了。
天文学家发现,经过的太阳改变了地球和其
每个点离中心的距离对应于地球轨道的椭圆度,角度对应于指向地球近日点的方向,或离太阳最近的距离。
在600,000年中,每1000年对100个不同的模拟每个模拟都具有独特的颜色进行采样,以构建此图。
每一次模拟都与现代太阳系的条件一致,轨道预测的差异重要是由于轨道混乱和过去与HD 7977的相遇。
信用:uux.cn/N. Kaib/PSI。
据行星科学研究所艾伦·菲舍尔:经过我们太阳系的太阳改变了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的长期轨道演变,进而改变了我们的气候。
行星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内森·a·凯布Nathan A. Kaib说:“天体运行过程中的微小偏差——由邻近天体的引力引起——会改变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行星的长期轨道演变。
”他是《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的《路过太阳是古气候和太阳系轨道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一书的重要作者。
波尔多天体物理实验室的肖恩·雷蒙德也为这项工作做出了贡献。
“这很主要的一个真相是,地质记录表明,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伴随着地球气候的波动。
凯布说:“如果我们想最好地寻找历史气候异常的真相,那么了解那些时期地球轨道的样子是很主要的。
” “这种事件的一个例子是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当时地球温度上升了58摄氏度。
已经有人提出,在这次事件中,地球的轨道偏心率非常高,但我们的结果表明,路过的太阳对地球过去轨道演变的详细预测在此时高度不确定,轨道行为的范围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广。
” 模拟向后运行用于预测地球和太阳其他行星过去的轨道演变。
与天气预报类似,由于不确定性的指数增长,随着时间的延长,这项技术的准确性会降低。
以前,在这些“向后预测”中没有考虑太阳在太阳附近经过的影响。
当太阳和其他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时,它们不可幸免地会彼此靠近,有时距离在数万天文单位以内,1天文单位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这些事件被称为太阳相遇。
例如,一颗太阳平均每100万年在距离太阳50,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经过,一颗太阳平均每2000万年在距离太阳10,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经过。
这项研究的模拟包括这些类型的事件,而大多数先前的类似模拟没有。
地球轨道偏心率随时间波动的一个重要真相是,它接收到来自太阳系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定期扰动。
当太阳经过我们的太阳系附近时,它们会扰乱这颗巨行星的轨道,从而改变地球的轨道。
因此,很大的行星是地球和路过的太阳之间的纽带。
凯布说,当模拟包括太阳经过时,我们发现轨道不确定性增长得更快,,并且这些反向模拟的预测变得不可靠的时间范围比想象的更近。
这意味着两件事:在地球古代上的过去时代,我们对地球轨道的样子例如,地球的偏心率或圆形度的信心过高,而真实的轨道状态未知,经过太阳的影响使轨道演化的机制特别高或低偏心率的延长时期成为可能,而过去的模型没有预测到这一点。
“鉴于这些结果,我们还确定了一个已知的近期太阳通道,即发生在280万年前的类太阳太阳HD 7977,它可能足以改变模拟对大约5000万年前地球轨道状况的预测,”凯布说。
然而,HD 7977最近相遇距离的当前观测不确定性巨大,从4000天文单位到31000天文单位不等。
“对于更大的相遇距离,HD 7977不会对地球的相遇距离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在范围的较小一端附近,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地球过去轨道的预测,”凯布说。
宋灭南唐之战的具体经过简介,最后结果如何?
战争过程 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十八日,中路军曹彬部沿江北岸东下,令八作使郝守溶领舰船跟进。
南唐军误为宋军例行巡江,未加阻截,致曹彬军顺利通过湖口。
二十五日,曹彬率军突然袭占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
闰十月初五,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
十三日,于铜陵(今属安徽)击败南唐军一部,获得战舰200余艘。
连克芜湖(今属安徽)、当涂(今属安徽),于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北采石)击败南唐守军2万余人,俘获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等千余人,抢占要隘。
遂命郝守溶率兵丁工匠于采石矶架通跨江浮桥,保障后续部队渡江。
李煜闻讯,急派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率水军万人和天德都虞侯杜真领步兵万人阻击,与宋军遭遇,在新寨(今江苏江宁附近)战败。
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十五日,西路攻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昌),击败南唐3000余人。
东路军围攻常州(今属江苏),攻占利城寨(今江苏江阴)。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八,各路全线出击。
黄州兵马都监武宁谦等渡过长江,攻占樊山寨(今湖北鄂城西);行营左厢战棹都监田钦祚率军破溧水(今属江苏),击败南唐军万余人,杀其都统。
十七日,曹彬率大军攻南唐都城江宁。
南唐水陆军10余万人前依秦淮河、背靠江宁城列阵防守。
潘美为不失战机,不待渡河船只齐备,即令步涉水进攻;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亦率部渡过秦淮河,以大舰载芦苇,对南唐水寨实施火攻,歼灭南唐军数万人,进逼江宁城下。
未几,南唐军再次反击,企图溯江而上夺取采石浮桥,又被潘美率军击破,神卫都军头郑宾等被俘。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二十日,命京西转运使李符益调运荆湖军粮到江宁城下,补给宋军。
至五月,宋军占领袁州(治今江西宜春)、白鹭洲(今江苏南京西南)、江阴(今属江苏)等州地。
东路军亦攻占常州。
王明所部在武昌江州(治湓口,今江西九江)、击败南唐军万余人,夺取战舰500艘。
宋军围城数月,李煜知形势危急,调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湖口兵10万赴援。
朱令赟恐王明军从背后切断粮道,迟迟不敢东进。
南唐灭亡 开宝八年(975年)六月初二,曹彬军于江宁城下打败南唐军2万余人,缴获战舰数千艘。
八月,丁德裕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击败南唐军5000人,并于九月初九与吴越军合势攻占润州城。
经李煜再三催促,朱令赟方于十月率兵15万,搭乘百米长的木筏和可容千人的大舰出湖口顺流东进,欲冲断采石浮桥。
时逢长江水浅,航道狭窄,大船不能并行;加上屯驻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王明军在江边竖立船桅形木桩,致使朱军不敢贸然轻进。
二十一日,朱令赟孤军乘大舰行至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皖水入江口),遭宋行营都指挥使刘遇部阻截,遂用火油攻击,适风转向,火势反烧,朱军不战自溃,混战中朱令赟被烧死,战棹都虞侯王晖等被俘,数万件兵器为宋军缴获。
九月,李煜又命侍卫都虞候刘澄率军赶赴润州,加强江宁以东防御。
刘澄抵润州,惧战投降,吴越军占领润州,江宁局势更加危急。
李煜急遣使赴东京(今河南开封)乞宋言和罢兵;同时严令湖口守军火速入援。
十月十九日,朱令赟率援军号15万分乘巨舰、大筏顺江东下,企图烧毁采石浮桥,解江宁之围。
获悉后,密令屯于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的王明军,在沙州多竖长木伪为帆樯。
朱令赟见状疑为伏兵,率军进入皖口(今安庆西),遭宋军伏击。
南唐军纵火攻宋军,因风向骤变,反遭火烧大溃。
宋军乘势猛攻,朱令赟被俘,余部败退湖口被歼。
江宁孤城援绝,李煜再遣使赴东京请缓兵,赵匡胤以"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辞,予以拒绝。
宋军三面进攻,十一月二十七日,江宁城破。
战争结果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十二日,曹彬大军从三面攻击江宁城,李煜派5000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
二十七日,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
李煜奉表投降。
南唐灭亡。
战争评价 此战,是继晋灭吴之战和后,中国战争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江河作战,宋军在长江下游成功地架通浮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使大军克服天险,分兵击破南唐守军,攻占江宁,迫降南唐。
其中水军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宋军5路出师,分进合击,其中2路是水军:一路为主力,自荆南沿长江东下,直取金陵。
一路进行战略迂回,自汴水而下,经扬州入长江,从南面逆水而上,进攻金陵,对灭亡南唐,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再一次证明,在南方作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水军的较量。
交战双方,谁的水军强大,谁对水上作战预有准备,谁善于发挥水军在水网地区机动性强的特点,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晋灭吴、隋灭陈都是如此,宋灭南唐也是如此。
南唐后主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防御战法,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时机,终于失败。
随机文章隋开皇年间,隋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探讨汉武麾下李陵力战匈奴之可信度龙卷风风眼有人进去吗,龙卷风中心有没有风/没有风但是气压非常大可控核聚变根本不可能,耐高温材料需从中子星或黑洞获取太阳能汽车为什么不能普及,造价高容易损坏/地球气候风云多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