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的拼音(皓月的拼音)

在中国历史上,姓氏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我国古代,姓氏文化也是非常繁荣的,不仅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姓氏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还有很多人因因为姓氏而出名。
皓的读音? 皓,普通话读音为hào。
“皓”的基本含义为洁白
【千问解读】
皓的拼音为“zhi”,这个字的读音是“qian”,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据说是黄帝的后代,所以也有人称他为“黄帝之子”。
在中国历史上,姓氏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千问网,而且在我国古代,姓氏文化也是非常繁荣的,不仅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姓氏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还有很多人因因为姓氏而出名。
皓,普通话读音为hào。
“皓”的基本含义为洁白,明亮,如:皓齿;引申含义为同“昊”,昊天。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皓”的用法一般是指形容词光明,如:皓洁明亮洁白。
皓和晧读音?hào hé hào
皓,普通话读音为hào。
“皓”的基本含义为洁白,明亮,如:皓齿;引申含义为同“昊”,昊天。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皓”的用法一般是指形容词光明,如:皓洁明亮洁白。
皓字最早见于楚系简帛,形声字。
白表意,其古文字的形体像一轮太阳初升,表示明亮;告 gòo表声,千问网,告有报知义,明亮的光线人都能感知,犹如被告之。
本义为明亮、光明。
皓字的寓意是什么 如何样取名适合皓字的拼音:hào
皓字的部首:白
皓字五行属什么:木 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皓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86,530人次 每千万人口
皓字用来取名字好么:吉
取名带皓纤细寓意:
【子皓】
意蕴子表示子谅、骄子、君子;皓表示洁白、光明、明亮,字义吉祥,意义优美。
【弘皓】
弘: 弘扬、弘道、光大、广博意指光宗耀祖、气派不凡、抱负不凡。
指扩充,光大;扩大、推广。
含有皓的名字大全:
皓谚 皓善 皓郡 皓含 皓李
皓河 皓辛 皓彤 皓新 皓洵
皓黎 皓甲 皓实 皓见 皓乔
皓嵩 皓品 皓乐 皓韶 皓朋
皓律 皓孜 皓远 皓建 皓泳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论语全文拼音注释及翻译 含拼音注释翻译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第十章 论语乡党篇 kǒng zǐ yú xiāng dǎng xún xún rú yě sì bù néng yán zhě qí zài zōng 孔 子 于 乡 党,恂 恂 如 也,似 不 能 言 者。
其 在 宗 miào cháo tíng biàn biàn yán wéi jǐn ěr 庙 朝 廷,便 便 言,唯 谨 尔。
【注释】恂恂(xún):恭顺谨慎的样子。
便:同“辨”,擅长谈论,善辨。
【大意】孔子在乡里间表现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于说话。
他在宗庙朝廷时就很善于言谈,只是说得很谨慎。
cháo yǔ xià dà fū yán kǎn kǎn rú yě yǔ shàng dà fū yán yín yín 朝,与 下 大 夫 言,侃 侃 如 也;与 上 大 夫 言,誾 誾 rú yě jūn zài cù jí rú yě yǔ yǔ rú yě 如 也。
君 在,踧 踖 如 也,与 与 如 也。
【注释】朝(cháo):上朝,君主还没有到来时。
下大夫:周代诸侯以下是大夫。
大夫的最高一级是上大夫,即卿,地位次于上大夫的是下大夫。
孔子当时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侃侃(kǎn):说话和乐从容。
訚訚(yín):中正有诤。
和颜悦色,尽言相诤。
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与与:漫步走,徐徐的样子,威仪里有中适。
【大意】上朝时,君主还没有来,孔子与下大夫说话和乐从容;与上大夫谈话和颜悦色,中正有诤。
君主到来,恭敬而又不安,谨慎地徐徐而行。
jūn zhào shǐ bìn sè bó rú yě zú jué rú yě yī suǒ yǔ lì 君 召 使 摈,色 勃 如 也,足 躩 如 也;揖 所 与 立, zuǒ yòu shǒu yī qián hòu chān rú yě qū jìn yì rú yě bīn tuì bì 左 右 手,衣 前 后,襜 如 也;趋 进,翼 如 也;宾 退,必 fù mìng yuē bīn bú gù yǐ 复 命,曰:宾 不 顾 矣。
【注释】摈:同“傧(bìn)”,即古代负责接引招待宾客的官员。
勃如:脸色庄重矜持。
躩(jué)如:快步走,不像平素走路那样随意、随便。
襜(chān)如:衣服整齐的样子。
翼(yì)如:像鸟儿舒展翅膀一样。
顾:回头。
【大意】君主召孔子作接待使者的傧相,孔子脸色变得庄重,脚步加快。
向一同站着的人作揖时,左边右边,衣服前后开合都很整齐。
快步走向前时像鸟儿展翅。
宾客走了之后,一定向国君汇报说:“宾客已经不回头看了。
” rù gōng mén jū gōng rú yě rú bù róng lì bù zhōng mén háng bù 入 公 门,鞠 躬 如 也,如 不 容。
立 不 中 门,行 不 lǚ yù guò wèi sè bó rú yě zú jué rú yě qí yán sì bù zú zhě 履 阈。
过 位,色 勃 如 也,足 躩 如 也,其 言 似 不 足 者。
shè qí shēng táng jū gōng rú yě bǐng qì sì bù xī zhě chū jiàng yī 摄 齐 升 堂, 鞠 躬 如 也,屏 气 似 不 息 者。
出,降 一 děng chěng yán sè yí yí rú yě mò jiē qū jìn yì rú yě fù qí 等,逞 颜 色,怡 怡 如 也。
没 阶,趋 进,翼 如 也。
复 其 wèi cù jí rú yě 位,踧 踖 如 也。
【注释】履阈(lǚyù):踩门槛。
摄:提起。
齐(zī):衣服的下摆,下缝。
上朝时官员要双手提起官服的下襟,离地一尺左右,以免踩到衣襟,或跌倒失礼。
屏气:指憋住一口气。
屏,抑制。
怡怡如:轻松愉快的样子。
没(mò)阶:走完台阶。
没,尽,终。
【大意】孔子进了国君的大门,低头躬身像大门容不下他的身子一般。
不站在门的中央,走路也不踩门槛。
经过国君的席位时,脸色变得恭敬庄重,步子加快,说话好像气力不足的样子。
提着衣服下襟走上堂去低头躬身,屏住气像不呼吸一样。
走出来,走下一级台阶,才舒展脸色,轻松愉快的样子。
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像鸟儿展翅。
再过君位时,还是表现出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zhí guī jū gōng rú yě rú bù shèng shàng rú yī xià rú shòu 执 圭,鞠 躬 如 也,如 不 胜。
上 如 揖,下 如 授, bó rú zhàn sè zú sù sù rú yǒu xún xiǎng lǐ yǒu róng sè sī dí 勃 如 战 色,足 蹜 蹜 如 胡 循。
享 礼,有 容 色。
私 覿, yú yú rú yě 愉 愉 如 也。
【注释】圭(ɡuī):一种玉器,上圆下方,出席典礼时君臣手里都拿着圭。
不胜:担当不起,承受不了。
蹜蹜(sù):脚步细碎,紧密,小步快走。
享礼:向对方贡献礼品的仪式。
觌(dí):相见。
【大意】(孔子出使到外国,举行典礼)手持玉圭,低头躬身的样子,像是担负不起。
向上举好像作揖,向下拿好像授给别人东西,脸色庄重昂奋,脚步加快像在沿着一条直线走。
贡献礼品时和气满容。
以私人身份会见时,显得轻松愉快。
jūn zǐ bù yǐ gàn zōu shì hóng zǐ bù yǐ wéi xiè fú dāng shǔ 君 子 不 以 绀 緅 饰,红 紫 不 以 为 亵 服。
当 暑, zhěn zhǐ xì bì biǎo ér chū zhī zī yī gāo qiú sù yī ní qiú huáng yī 袗 絺 绤,必 表 而 出 之。
缁 衣 羔 裘,素 衣 麑 裘,黄 衣 hú qiú xiè qiú cháng duǎn yòu mèi bì yǒu qǐn yī cháng yì shēn yòu bàn 狐 裘。
亵 裘 长,短 右 袂。
必 有 寝 衣,长 一 身 有 半。
hú hé zhī hòu yǐ jū qù sāng wú suǒ bù pèi fēi wéi shang bì shāi zhī 狐 貉 之 厚 以 居。
去 丧,无 所 不 佩。
非 帷 裳,必 杀 之。
gāo qiú xuán guàn bù yǐ diào jí yuè bì cháo fú ér cháo 羔 裘 玄 冠,不 以 吊。
吉 月,必 朝 服 而 朝。
【注释】绀(ɡàn):深青透红的颜色,古时斋戒服装的颜色。
緅(zōu):黑中透红的颜色,古时丧服的颜色。
亵(xiè)服:在家穿的便服。
袗(zhěn):单衣。
絺(chī):细葛布。
绤(xì):粗麻布。
表:套在外面的衣服。
淄(zī)衣:黑色的衣服。
羔裘:黑色羊皮做的皮袍。
素衣:白色的衣服。
麑(ní)裘:用小鹿皮做的皮袍。
麑,白色小鹿。
袂(mèi):袖子。
有:同“又”。
帷裳:上朝、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做,不加剪裁,多余的布做成褶叠。
杀(shàì):减少,裁去。
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用作吉服。
【大意】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作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家居的便服。
在夏天,穿细葛布或粗麻布做的单衣,外出时一定要加套外衣。
黑衣配黑色羊羔皮袍;白色衣服配白鹿皮袍;黄色衣服配狐狸皮袍。
家居的皮袍,要做得长些,把右边袖子做短一点。
睡觉一定要有被子,要一身半长。
冬天把狐貉的皮做坐垫。
服丧期满脱去丧服就可以佩戴各种装饰品。
除了礼服用整幅的布,别的衣服都是剪开裁制的。
不要穿黑色羊羔皮的袍子戴黑色礼帽去吊丧。
每月的初一,一定要穿着朝服去朝见君主。
zhāi bì yǒu míng yī bù zhāi bì biàn shí jū bì qiān zuò 齐,必 有 明 衣,布。
齐 必 变 食,居 必 迁 坐。
【注释】齐:同“斋”。
明衣:斋戒期间沐浴后换上的干净衣服。
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荤,不吃葱蒜等。
迁坐:斋戒时住处从内室移至外室,不与妻妾同房。
【大意】斋戒时必须要有沐浴后换穿的干净衣服,要用布做的。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饮食,住处一定要从卧室里迁出。
shí bú yàn jīng kuài bú yàn xì shí yì ér hé yú něi ér ròu bài 食 不 厌 精,脍 不 厌 细。
食 饐 而 餲,鱼 馁 而 肉 败 bù shí sè è bù shí xiù è bù shí shī rèn bù shí bù shí bù shí 不 食,色 恶 不 食,嗅 恶 不 食,失 饪 不 食,不 时 不 食。
gē bú zhèng bù shí bù dé qí jiàng bù shí ròu suī duō bú shǐ shèng shí 割 不 正 不 食,不 得 其 酱 不 食。
肉 虽 多,不 使 胜 食 qì wéi jiǔ wú liàng bù jí luàn gū jiǔ shì pú bù shí bú chè jiāng shí 气。
惟 酒 无 量,不 及 乱。
沽 酒 市 脯 不 食。
不 撤 姜 食, bù duō shí 不 多 食。
【注释】脍(kuài):细切的鱼肉。
饐(yì)而餲(ài):食物放久变质了。
馁(něi):鱼腐烂不新鲜了。
败:肉腐烂不新鲜了。
恶(è):不好,变坏。
臭(xiù):气味。
饪(rèn):烹调做熟。
不时:不到吃饭的时间。
一说,不到成熟时间的果实;另一说,不吃过期的不新鲜的蔬菜。
气:粮食。
【大意】饭食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一说,吃饭不因米精就多吃了,吃肉不因鱼肉切得细就多吃了。
)粮食变质了、鱼不新鲜了、肉腐烂了,不吃。
颜色变坏了,不吃。
气味不好,不吃。
烹调不当的饭,不吃。
不到该吃饭的时间,不吃。
不是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不吃。
酱醋放得不得当,不吃。
虽然肉很多,吃它不该超过主食。
唯有酒没有限量,但不能喝到醉的程度。
买来的酒和市上的熟肉干,不吃。
桌上的姜不撤掉,不能多吃。
jì yú gōng bú sù ròu jì ròu bù chū sān rì chū sān rì bù 祭 于 公,不 宿 肉,祭 肉 不 出 三 日,出 三 日,不 shí zhī yǐ 食 之 矣。
【注释】祭于公:指士大夫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仪式。
不宿肉:指作祭礼的牲畜是当天早晨宰杀,再举行祭典。
第二天继续祭祀,即“绎祭”。
此后才把肉拿回去,已经过了至少两天,所以这些肉不能再放过夜了。
祭肉:自己家祭祀用的肉。
【大意】参加国君祭祀典礼分得的肉,不能放过夜。
平时祭祀用的肉不能存放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再吃了。
shí bù yǔ qǐn bù yán 食 不 语,寝 不 言。
【大意】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suī shū shí cài gēng guā jì bì zhāi rú yě 虽 蔬 食 菜 羹 瓜,祭,必 齐 如 也。
【注释】菜羹瓜祭:或作“菜羹必祭”。
齐:同“斋”。
【大意】虽然是糙米饭和菜汤,也要先祭一祭,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虔敬严肃。
xí bú zhèng bù zuò 席 不 正,不 坐。
【注释】席:古代没有凳子或椅子,是在地面上铺席子,坐在席子上。
【大意】坐席摆得不端正,不坐。
xiāng rén yǐn jiǔ zhàng zhě chū sī chū yǐ 乡 人 饮 酒,杖 者 出,斯 出 矣。
【注释】乡人饮酒:举行乡饮酒礼。
杖者:老人,拄拐杖的人。
【大意】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人先出去,自己才出去。
xiāng rén nuó cháo fú ér lì yú zuò jiē 乡 人 傩,朝 服 而 立 于 阼 阶。
【注释】傩(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仪式。
阼(zuò)阶:东面的台阶,主人站的地方。
【大意】本乡的人举行傩仪式时,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wèn rén yú tā bāng zài bài ér sòng zhī 问 人 于 他 邦,再 拜 而 送 之。
【注释】问:问候,问好。
【大意】孔子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别的国家的朋友,要躬身下拜两次,送走受托的人。
kāng zǐ kuì yào bài ér shòu zhī yuē qiū wèi dá bù gǎn cháng 康 子 馈 药,拜 而 受 之,曰:丘 未 达,不 敢 尝。
【注释】康子:季康子。
参见《为政第二》第二十章注。
馈(kuì):馈赠,赠送。
【大意】季康子赠送药给孔子,他拜谢后接受了,说:“我对这药的药性不怎么了解,不敢尝。
” jiù fén zǐ tuì cháo yuē shāng rén hū bú wèn mǎ 厩 焚。
子 退 朝,曰:伤 人 乎?不 问 马。
【注释】厩(jiù):马棚,也泛指牲口房。
【大意】孔子的马厩着火了。
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并不问马。
jūn cì shí bì zhèng xí xiān cháng zhī jūn cì xīng bì shú ér jiàn 君 赐 食,必 正 席 先 尝 之。
君 赐 腥,必 熟 而 荐 zhī jūn cì shēng bì xù zhī shì shí yú jūn jūn jì xiān fàn 之。
君 赐 生,必 畜 之。
侍 食 于 君,君 祭,先 饭。
【注释】腥:生肉。
荐:供奉,进献。
【大意】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尝一尝。
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供奉。
国君赐给活的牲畜一定养着它。
和国君一起吃饭,当他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jí jūn shì zhī dōng shǒu jiā cháo fú tuō shēn 疾,君 视 之,东 首,加 朝 服,拖 绅。
【注释】视:看望。
东首:头向东。
绅:朝服束在腰间的宽带子。
孔子生病卧床不能穿朝服,所以把朝服盖在身上,把腰带放在朝服上,并拖下带子去表示尊敬迎接。
【大意】孔子生病了,国君来看望他,孔子头朝东躺在床上,把朝服盖在身上,还拖着束带。
jūn mìng zhào bú sì jià xíng yǐ 君 命 召,不 俟 驾 行 矣。
【注释】俟(sì):等候,等待。
驾:套上马驾车。
【大意】国君命令召见,孔子不等马车驾好就步行走了。
rù tài miào měi shì wèn 入 太 庙,每 事 问。
【大意】孔子进入太庙,遇到每件事都要问。
péng yǒu sǐ wú suǒ guī yuē yú wǒ bìn 朋 友 死,无 所 归,曰:于 我 殡。
【大意】朋友死了没有人来料理后事,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
” péng yǒu zhī kuì suī chē mǎ fēi jì ròu bú bài 朋 友 之 馈,虽 车 马,非 祭 肉,不 拜。
【大意】朋友送的礼物,哪怕是车马那样贵重的东西,如果不是祭肉,就不用躬身下拜。
qǐn bù shī jū bú kè 寝 不 尸,居 不 客。
【注释】居不客:或作“居不容”。
【大意】孔子睡觉不是像死尸那样直躺着,平日坐着也不像会客或做客一样跪坐。
jiàn zī cūi zhě suī xiá bì biàn jiàn miǎn zhě yǔ gǔ zhě suī xiè bì 见 齐 缞 者,虽 狎 必 变。
见 冕 者 与 瞽 者,虽 亵 必 yǐ mào xiōng fú zhě shì zhī shì fù bǎn zhě yǒu shèng zhuàn bì biàn sè ér 以 貌。
凶 服 者 式 之。
式 负 版 者。
有 盛 馔,必 变 色 而 zuò xùn léi fēng liè bì biàn 作。
迅 雷 风 烈,必 变。
【注释】齐(zī)衰:孝服。
衰,同“缞(cuī)”。
狎(xiá):亲近,亲密。
亵(xiè):亲近。
指熟悉的人或卑贱的人。
凶服:丧服,也指死人的衣服。
式:同“轼”,车前扶手的横木。
此处指身子前倾,伏在横木上,表示同情或者尊敬。
当时是一种礼节。
负版:背着国家的图籍,包括地图、田亩、户口的名册等。
盛馔(zhuàn):丰盛的筵席。
馔,饮食。
【大意】见到穿着孝服的人,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也一定会改变态度表示同情。
见到穿礼服的人和盲人,即使常见到他,也一定有礼貌。
在车上遇到穿丧服的或送死人衣服的人,要把身体伏在车轼上表示哀悼。
遇到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要伏在车轼上。
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一定要态度变得庄重并站立起来。
遇见疾雷大风一定神态变得庄严。
shēng chē bì zhèng lì zhí suí chē zhōng bú nèi gù bú jí yán 升 车,必 正 立,执 绥。
车 中 不 内 顾,不 疾 言, bú qīn zhǐ 不 亲 指。
【大意】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拉住扶手上的带子再上车。
在车里不向内回头看,不急促地高声说话,不举起自己的手指指划划。
sè sī jǔ yǐ xiáng ér hòu jí yuē shān liáng cí zhì shí zāi shí 色 斯 举 矣,翔 而 后 集。
曰:山 梁 雌 雉,时 哉 时 zāi zǐ lù gǒng zhī sān jú ér zuò 哉。
子 路 拱 之,三 狊 而 作。
【注释】色:脸色。
雉(zhì):野鸡。
共:同“拱”。
或作:共,供也。
嗅:同“狊(jù)”,原指狗看,这里借指鸟惊恐地看。
【大意】野鸡看到人们有一点颜色不善,就飞走了,在空中盘旋后再飞下来安集。
孔子说:“山梁上的野鸡,也懂得时宜啊,也懂得时宜啊!”子路听了拱手行礼,那野鸡惊恐地看他几眼,张开翅膀飞走了。
最好的资源献给最好的您,精心编排,期待您能喜欢,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谅解,其它国学经典会陆续更新,祝大家学习愉快。
如您还有其它需求,请关注并私信与我,我会全力以赴为大家服务,谢谢!
鼋头渚怎么读拼音是什么?无锡鼋头渚是什么地方?
鼋头渚怎么读? 鼋头渚,读音:[yuán tóu zhǔ] 鼋头渚是什么意思? 鼋,俗称癞头鼋。
爬行动物。
背甲近圆形,暗绿色,有小疣。
生活在河中。
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渚,指水中小块陆地。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鼋头渚是什么地方? 鼋头渚是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的一个旅游景区,介于太湖与蠡湖之间的充山西端。
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
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
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
无锡鼋头渚旅游攻略 一、鼋门楼 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门楼。
入园有高架电动列车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顶山隧道,直通老门楼。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入门左侧为“太湖别墅”门楼,穿月洞门、循齐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馆;顺大路向前,走过300米的杜鹃坡,有通往太湖仙岛的轮渡码头,此处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犊山、小箕山(锦园)、大箕山诸峰环抱。
湖水广阔处,可见若沉若浮形如大龟的三山。
湖堤上风光明媚,著名旅美画家杨令,1935年回国时,为鼋头渚写下“翠微嶂”三字,勒于湖堤山岩上。
二、“太湖佳绝处”牌坊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
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
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
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
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
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
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三、长春桥 1936年建,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
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
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
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
绛雪轩旁为云逗楼,园主为纪念先祖杨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题额。
上坡,有花神庙,建于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云裳,姿态端丽。
四、“具区胜境”牌坊 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
背额“横云山庄”。
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
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
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五、憩亭 方形,原额“云阶”。
1980年由上海任政书额。
1981年移来《湖山歌》碑石一方,系明隆庆丁卯(1567)年71岁的无锡 书画家王问所书。
山崖上还有他的“天开峭壁”、“鼋头一勺”、“劈下泰华”刻石。
戊辰亭,建于戊辰(1928)年而得名。
原两层,1972年拓建成三层,琉璃顶。
登楼静眺,湖光山色,尽得其妙。
六、光明亭 建于号称“巨鼋之脊”的南犊山顶端。
重檐八角,黄顶朱柱,如一金色明珠镶嵌在翠峦深处。
1953年,园林部门在这里建亭,工程曾一度停止。
1953年,刘伯承登上山顶,看到这只尚未结顶的亭子,风趣地把它起名为“无上光明”,并建议把亭建好。
后亭子建成,一直无名,想起往事,便函请刘伯承题字。
1957年,他挥毫大书“光明亭”三字,署上7月1日,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
七、徐霞客铜像 无锡是一座有着3100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历史上名人辈出,有外交家薛福成,数学家华蘅芳,文学家钱钟书。
而在旅游界也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有着“中华游圣”之称的徐霞客。
他是明代的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用双脚丈量人生,书写了一部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八、广福寺和陶朱阁 广福寺,在戊辰亭上坡,峭壁绝岩间有山路可通。
路旁有泉名“一勺”,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命名。
峭壁顶端,就是广福寺。
寺后有蔡缄三的“退庐”和僧房“华严精舍”。
已增设“文物陈列室”、“玉佛殿”和“三圣阁”。
内藏驼鸟蛋、古画《百鸟图》,以及明末隐士杨紫渊的铁鞭。
延伸阅读: 邛崃怎么读拼音是什么? 婺源怎么读拼音是什么? 盱眙龙虾怎么读? 妫汭怎么读_妫汭是现在哪里? 古厝怎么读拼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