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3 点击数:
简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传记体通史,意思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细记载各个朝代的史书体例。

不过《史记》并不是从正史开始记载,而是从最早的民间神话故事开始,其中最著名的肯定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不过大家如果是读原版的话可能会有些吃力而且非常的枯燥。

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史记》当中的经典名句,也都是蕴含了很深的道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千问解读】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传记体通史,意思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细记载各个朝代的史书体例。

不过《史记》并不是从正史开始记载,而是从最早的民间神话故事开始,其中最著名的肯定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不过大家如果是读原版的话可能会有些吃力而且非常的枯燥。

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史记》当中的经典名句,也都是蕴含了很深的道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史记》是由司马迁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后世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这三千多年的历史,又饱含着司马迁本人的情感,以及他对历史的感慨。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篇摘录了《史记》中的20句话。

由于小编最近被人类部落的诸多烦恼所困,生活孤苦凄凉,迷恋宠物,因而为每句话配了动物图一张,文一句(加粗倾斜字体)。

琢磨着两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更感叹太史公的智慧啊。

1.

“本想以海阔凭鱼跃结束一生的。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人本就都有一死,要么死得比泰山还重,要么死得比鸿毛还轻。

古人重生,也重死。

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2.

“爱的事,从不羞。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

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

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3.

“过不去一个星期都没得吃。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自《易》)】

开始时出一点差错,最后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欲成大事,须做事严谨,注重细节,总满足于“差不多”,最后就会“差很多”。

4.

“能被制成琥珀,聒噪了一个夏天我也值了。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理论和实践有时是脱节的,比如赵括纸上谈兵,带兵打仗却大败。

一位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把别人教好;一位好作家不一定掌握写作理论,一位理论丰富的批评家不一定写出好作品。

5.

“都说没我好看,凭啥那家伙能被马化腾相中。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轻飘的羽毛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堆很轻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

众人的言论十分强大,足以混淆视听;毁谤发生多次,足以将一个人毁灭。

人言可畏,强大的舆论能美化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对一个人的判断,舆论不一定可靠,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6.

”打是情骂是爱,多顶才能长得快。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

——《史记·赵世家》】

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珍贵之物)。

一千个唯唯诺诺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春秋时期晋卿赵简子有位臣子,名为周舍。

周舍是一位敢说真话的臣子,对赵简子的不妥之处直接指出,使其改正。

赵简子也是耿直之人,颇为欣赏周舍。

周舍死后,他伤心不已,感慨而出此言。

有慷慨直言的诤臣立于朝,是国之大幸。

不为君主的威势所摄,为君为国着想,直言敢谏。

最典型的如后世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之事,传为美谈。

7.

“掌声有什么用,能当叶子吃吗。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语,可是树下自有人踩出小路来。

李将军即西汉的名将李广,多次与匈奴作战,战功显赫。

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

待人宽厚真诚,富有人格魅力,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8.

”在北京打工的二狗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早年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休息时对工友说“苟富贵,勿相忘”,工友们笑他妄想富贵,陈胜有感而发此言。

后来陈胜揭竿而起,名垂青史,成就了自己的“鸿鹄之志”。

燕雀的眼光狭小,只有房檐附近的一片小天地,它们不能理解鸿鹄的长远眼光与广阔格局。

格局与眼光往往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下,比能不能做更重要的,是敢不敢想。

9.

“信不信,让你三秒你都赢不了。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

功业难以成就,却很容易失败;时机很难把握住,却容易失去。

抓住时机是成就功业的关键,机遇可遇不可求。

时机来时,当断则断,错失机遇,很可能就会错失建功立业之机!

10.

“太阳下山之前,我一定会想清楚了该怎么做。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列传》】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上的灰尘,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抖衣服上的污物,谁要被污浊之物弄脏干净的身躯呢?

楚国君王偏听小人之言,流放屈原。

屈原宁投江自尽,也不会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以求宠。

世事纷杂如染缸,但做人宜有自己坚守的底线,洁身自好,保留一些做人的尊严。

有所为,有所不为。

11.

“这个家浮躁的氛围不适合我。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史记·儒林列传》】

务必要根据符合正道的学问来发表言论,不能歪曲学问来迎合世俗! 此言是对世世代代学人敲响的警钟,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一句话: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面对强大的权势,坚持自己的学说,心中的信仰不可动摇。

12.

“多照一会儿,一会儿见他就说二环堵车迟到了。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

士会为赏识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士人一个很深的情结,知音难遇,一旦有人赏识自己,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13.

”为什么那家伙天天吃肉都比我们这些吃草的瘦?“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史记·魏世家》】

平时看他与哪些人亲近,富有时看他与哪些人结交,显达时看他举荐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困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

14.

“你脖子短,低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类尾随。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史记·平准书》】

事物达到全盛时就会转衰,达到极点就会转化,质朴之后有华丽文采,这就是终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事总是如是变化。

质文交互,就如西汉:汉初休养生息,武帝时文治武功臻于鼎盛。

然而耗损了国力,紧接着出现平稳中正的昭宣中兴。

15.

“她们非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女子无论美丑,一入宫就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或不贤,一旦入朝为官,就易遭到怀疑。

人在显赫的地位,就会引人注目,遭人嫉恨,易成为众矢之的,人性使然。

16.

“离开之前,请允许我为您献上这朵野玫瑰。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

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是悲哀的;人临死时,他所说的话也是充满善意的。

这句话是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对人性洞察之后的精准总结。

人性中本就固有善良的因素,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世间的一切都将成为云烟,不再与世人有利害关系。

此时,纯任善意流露。

人性之常,令人感慨。

17.

“外面好热闹,你们会后悔的。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飞鸟尽,良弓藏。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报仇后,深知此理,便自觉隐居,以求保全余生平安。

韩信临死时也曾发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哀叹,西汉诸位开国功臣的命运是最恰当的诠释。

功成之后,要想自保,则宜“退步抽身早”!

18.

“只有马二傻才跑个不停,我们骡子只晒太阳。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史记·淮阴侯列传》】

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这是蒯通游说韩信背叛汉王时所说的话。

办事坚决果断,才能成就大事;优柔寡断,则往往败事。

再有才能的人,犹豫不决,没有魄力,也是明珠暗投,最终只能庸碌一生。

19.

“我的毛色千娇百媚。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隐忍就功名。

——《史记·伍子胥列传》】

忍耐克制能成就一番功业。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在楚国被害。

他流亡异乡,生活困窘,甚至以讨饭为生。

但他忍受住了生活的艰难,最终破楚复仇,还在吴国助吴王成就了霸业。

司马迁本人也是“隐忍就功名”的典型,他受宫刑而能忍受屈辱,在隐忍中写就了一部《史记》,传之后世。

在人生路上,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波折。

只要沉得住气,能忍一时之窘迫,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就有可能成就事业。

20.

“她会想我吗?”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史记·伯夷列传》】

隐居之人,取舍行藏有自己的标准与尺度,这些人名声湮没而不被后人称道,着实可悲!生活在闾巷中的普通人,想磨砺品行,留名后世,如果不依附那些有名望和地位的人,怎么能留传后世呢?

司马迁对青史留名之事感慨颇深,历史如滚滚江流,绝大多数人都随其沉浮,被历史遗忘,极少数的人能被历史铭记。

普通人建功立名,谈何容易?《史记》的可贵之处,亦在于太史公为闾巷之人列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让这些身份低微、但品行与事迹不凡的人,名彰于后世。

史家有几人能做到?

看来,太史公的话甭管放哪个次元

好像都有道理

人之初,禽之初,兽之初

安慰别人别让自己太累的句子 安慰别人的经典句子

一、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

你错过的人和事,别人才有机会遇见,别人错过了,你才有机会拥有。

人人都会错过,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

二、如果事与愿违,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

你要相信,只要努力,时间不会亏待你。

三、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

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四、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五、人一辈子,你得信这一条:留得住的不需用力,留不住的不需费力。

来去随缘,强求不得。

六、人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七、得不到的事物别惦记,负能量的事物要远离,人生本就不差风雨,就别再为己徒增伤悲。

八、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老是背着昨天,会累坏了自己。

九、不必过于在意人与人之间一些表面的情绪。

挚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着。

“情绪”这东西,你不在乎,它就伤不到你。

十、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

要走的人你留不住,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不爱你的人你感动不了。

十一、永远不要去责怪你人生里的任何人,好的人给你快乐,坏的人给你经历,最差的人给你教训,最好的人给你回忆。

十二、那些所有你以为过不去的过去,都会过去,你不必逞强,时间会为你疗伤。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十三、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秋微 十四、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十五、生活就像一场戏,既有乐来又有气,不能事事都顺利,总要遇些不如意,乐事来了要珍惜,悲伤降临勿哭泣。

愿知足常乐,学会珍惜! 十六、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十七、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十八、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

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

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十九、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二十、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

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二十一、不要执着于令自己痛苦的事物,不要去惦记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有些事,放弃得越早,未来就会越好。

二十二、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真正的属于过你,你也不必惋惜。

二十三、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

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二十四、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陶渊明的最经典10句诗是什么(含翻译、赏析)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陶渊明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喜爱的,喜欢陶渊明那种非常非常给力的生活态度和田园生活,其实陶渊明不仅仅如此,陶渊明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的给力,很值得学习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陶渊明最经典的10句诗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形影神赠答诗》这是一句思想境界极高的生命感悟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时间洪流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惧,让生命与时间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

这是哲学家、思想家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渴求的天人合一境界。

这种超脱的生命观,与佛家、道家人生哲学遥相呼应,散发着迷人的精神光芒。

这句诗,直抵佛道两家精神内核,可谓一句顶万句,对后世中国文人影响极大。

北宋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穿越时空的回响。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全身心投入到赏花采菊之中,蓦然见到了南山。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千百年之后,这种“悠然见南山”的人生体悟,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反反复复出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不是吗?当你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时,蓦然遇到了灵感,打开了一扇久久打不开的门时,你是否有“悠然见南山”的喜悦?短短十个字里,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是货真价实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

诗句语言质朴,诗思浑然天成,无丝毫雕琢痕迹。

尤其“悠然”两字,淡泊、轻松、超脱、喜悦之情,均在其中,是全诗的“泉眼”所在,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名诗必有名句,名句成就名诗。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

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你叫我说出来,我却说不出来。

这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奇妙的心灵感受,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达出,确实难为诗人了。

现在人们常常用到的“词不达意”这一成语,就是来自于这句诗。

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灵感受,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

其实,说不出来,就不说,是一种更高明的表达。

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诠释了其中玄机。

“欲辨已忘言”,亦是如此。

佛教禅宗推崇“顿悟”。

这“悟”字,就是抛弃苍白的语言,让心灵感受直接抵达真理。

这,与“欲辨已忘言”,殊途同归。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杂诗十二首其四》这是一句言志诗。

表达的是人生虽老,壮志不已。

很显然,陶渊明的“志”与一般人的“志”不同,不在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而在于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

陶渊明人生态度严肃,价值取向高远,令人仰止。

他的前辈曹植,在《赠白马王彪》诗中,也发出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

不过,同样是“丈夫志四海”,曹植的“志”,在空间上向外扩张,陶渊明的“志”,则在精神上向内探索。

一个满怀豪气,一个内心坚韧。

一个青春励志,一个老骥伏枥。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其十》这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诗句。

精卫填海,刑天挥斧,均是《山海经》中的励志故事。

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炎帝大将,在头颅被砍的情况下,以两乳为双目,以肚脐为嘴巴,依然挥舞斧头,奋战不已。

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

在这里,“猛志固常在”,既是对刑天倔强生命的讴歌,也是陶渊明自我心迹的袒露。

诗句充满豪情,与陶渊明以恬淡为特色的田园诗风格,迥然不同。

后人也常常引用此句,来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心志。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其一》这是一句著名的“惜时”诗。

意思是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早晨时光流逝难再现,要珍惜时光呀,要好好努力呀,岁月不会等待你的!一个“不”字,一个“难”字,均是以否定的语气,来强调惜时的重要。

诗中殷殷劝勉之情,读之让人动容。

这句诗也是古代众多“惜时”名句之一,为后人反复引用,并以此自勉。

7、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其三》生死是人生头等大事。

对生命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仍是人之常情。

不过,陶渊明却发出了“死去何足道”的惊世之语,其超越生死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

对长生不老药的探寻,衍生了炼丹术;对来世的渴望,催生了宗教。

而作为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克服死亡恐惧,一直是先贤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陶渊明的一句“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拨去了无数人困扰心头的死亡阴云,让生命的光芒照耀大地,其精神影响力之大,绝不亚于一大篇宗教经文。

如今,人们依然用这句话来悼念死者,劝导生者,足见此句的魅力。

8、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观察水中快乐游动的鱼,为什么会产生惭愧心理?这就是陶渊明,一个伟大诗人与众不同之处。

他看到了自由飞翔的鸟和快乐游动的鱼,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不自由,因此而惭愧。

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却一直困扰于荣华富贵俗事而难得自由,连鸟和鱼都不如,岂不惭愧?当时,陶渊明应该是这样想的。

在这里,诗人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一个真性情、爱自然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句对仗工整,艺术感染力极强,值得反复咀嚼。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其三》这句诗很质朴,质朴到了直白的地步,可诗意与情趣却是盎然,是平淡之中见神奇的佳句。

伟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出来;平庸的人,却总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

陶渊明自然属于前者。

养生专家说:一切的功能饮料,都不如白开水。

这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像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的千古名篇,均是浅白而意味无穷。

这,也是伟大之所以伟大的奥秘所在。

“草盛豆苗稀”,这在农民伯伯看来,是可笑的,是不合格的。

然而,就是这不合格的农产品,却真实地反映出“人有所长,亦有所短”的规律。

一个擅长写诗的读书人,如果能种出比专业农夫还整齐饱满的大豆,那就不有趣了,也不真实了。

这句诗妙就妙在,既表达出了诗人拙劣的种豆技艺,也刻画出了诗人幽默可爱的形象。

读这句诗,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诗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句。

1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一》犬吠鸡啼,巷陌深深,炊烟袅袅,风吹树摇,这是一副多么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这句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用乡村最具代表性的鸡和狗,来描画美丽的乡村。

其诗意与老子的“鸡犬相闻”,遥相呼应,构建了中国古代和谐的农业社会的生态画卷。

陶渊明对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诗意描摹,对后世的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的“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就是这幅经典农村生态画卷,在大唐盛世的再现。

上述所选陶渊明十句经典诗句,充分表明:第一,陶渊明是一个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钟情自然的普通人。

第二,陶渊明是一个爱喝酒,爱写诗,也爱弄弄锄头的可爱老人。

第三,陶渊明是一个心胸豁达,尊重自我,追求自由的隐居者。

第四,陶渊明是一个心境恬淡但又不失豪情,思想深刻而又热爱生活的大诗人。

加入收藏
               

史记经典名言摘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