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千问解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1
1、秋收冬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2、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
泛指时光流逝。
3、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4、嘘寒问暖: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
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5、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
常用作作谓语、定语、宾语。
6、天凝地闭:天地都凝固冻结了。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7、料峭春寒:料峭:微寒。
形容初春的寒冷。
8、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9、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10、嗬气成霜: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
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11、寒风侵肌:寒冷的风都侵入到肌肤里面去了。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12、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13、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14、凄风苦雨: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形容天气恶劣。
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15、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16、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
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7、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
一千里都被冰封了,也可以说明天气的寒冷。
18、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19、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20、雪兆丰年: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21、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22、寒风刺骨: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23、冬温夏凊:凊:凉。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4、天寒地坼:坼,裂开。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25、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
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26、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27、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28、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
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9、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
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30、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31、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32、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33、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34、夏虫朝菌: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
比喻极短的生命。
35、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36、寒附火者: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37、寒风凛冽:冽,寒冷。
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38、风雨凄凄:凄凄:寒冷。
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39、缩手缩脚:缩:收缩。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
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40、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
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
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41、天寒地冻:寒,温度低。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42、欺霜傲雪:欺:欺凌。
傲:傲视,傲岸。
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
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43、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
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44、山寒水冷:冷冷清清。
形容冬天的景象。
45、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
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46、温凊定省: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
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47、集萤映雪: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48、啼饥号寒: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49、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
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2
1、滴水成冰 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 2、天寒地坼 解释:坼,裂开。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3、数九寒天 解释: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
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出处:《刘胡兰》第一幕:“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内热。
” 4、天寒地冻 解释:寒,温度低。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 5、嗬气成霜 解释: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
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例子:独自站在7楼的阳台,嗬气成霜的冬夜,忽然想纪念些什么,手中半举的像机,流动的画面无法定格,但还是想留下点什么。
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3
1、寒风侵肌 解释:寒冷的风都侵入到肌肤里面去了。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例子冷锋过境,寒风侵肌,人们尽量不出门,致使娱乐场所生意清淡。
2、寒气逼人 解释: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
常用作作谓语、定语、宾语。
出处: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寒气逼人,毛骨俱悚,狂飙刮地,人马俱惊。
” 3、折胶堕指 解释:极言天气寒冷。
出处: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铄石流金,此衲不热。
”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 4、透骨奇寒 解释: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 5、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
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4
1、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2、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3、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4、朔风凛冽:相当于寒风凛冽。
形容冬天寒风刺骨,十分寒冷。
5、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
6、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7、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8、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
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9、白雪茫茫:茫茫,辽阔深远的样貌。
白雪茫茫就是雪很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
形容冬天雪下的很大。
10、林寒涧肃:寒:寒冷肃:清冷。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1、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
雪花很多飘落的样貌。
形容雪下得大。
12、冰封雪盖: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13、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貌,多用来形容霜雪。
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4、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
形容不畏严寒。
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15、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
银素:白色。
裹:包。
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十分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16、粉妆玉砌: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
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17、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18、山寒水冷:冷冷清清。
形容冬天的景象。
19、冰天雪窖:形容极为寒冷。
形容冬天寒冷的经典成语 5
1、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 2、例:目今日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3、雪虐风饕:风雪交加。
形容严寒。
4、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 5、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
形容天气风寒。
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
冬季是最适合吃火锅的季节 但五类菜品要尽量少吃
一、营养价值不高的菜品高能量菜品主要包括肥牛、肥羊、羊尾等,这类肉饱和脂肪含量高,能量高,过多食用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增加肥胖风险。
建议大家在选择牛羊肉时尽量选择瘦一点的,那种有大理石花纹的牛羊肉脂肪特别高。
另外,也可以用鱼虾贝类、豆制品等代替部分牛羊肉,享受美味、保证蛋白质摄入的同时降低了能量、饱和脂肪摄入。
高胆固醇菜品主要包括猪脑、肥肠等内脏类。
这类菜品虽然口感好,但胆固醇含量却高得惊人,过多食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动物内脏有害物质残留较多,不易去除。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患者应避免食用,一般健康人群也要少吃。
高盐分菜品主要包括午餐肉、香肠、鱼丸、牛肉丸等加工肉制品,这些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不少盐分和食品添加剂。
吃火锅时,锅底、蘸料中也含有不少盐,如果再食用加工肉制品,很容易造成钠盐摄入过量。
二、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毛肚、百叶、黄喉等水发产品这类食品常被报道用“甲醛”、“火碱”等有毒化学品处理,长期食用会破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人体健康。
一般来说,用火碱和甲醛处理后的食物显得又大又白,口感更脆,保鲜期也可延长。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品牌火锅店,产品安全比较有保障。
易染色食品曾经被媒体曝光的染色菜品主要有鸭血、海带、金针菇、鲜竹笋、鸭肠等。
部分作坊利用工业化学物对产品进行“上色”处理,使菜品颜色鲜亮。
消费者如果发现鲜鸭血、鲜鸭肠等的颜色过于鲜艳,海带泛着青色,就要提高警惕。
另外,虽然鲜腐竹、鲜豆皮的口感美味,但易腐烂变坏并招蝇虫,有些商家会用甲醛浸泡以保持新鲜,颜色鲜亮。
所以这类菜最好买干制品。
火锅吃法火锅的吃法不同于中餐菜,不是将已烹调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亲手操作(烹饪),自烫自食;菜品的烫(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
因此,食客必须了解火锅的吃法,才能吃得好。
1、烫,在锅中烫熟。
其要决是:首先要区别各种用料,不是各种用料都是能烫食的。
一般来说,质地嫩脆,顷刻即熟的用料涮:即将用料夹好适用于烫(涮)食,如鸭肠、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而质地稍密一些,顷刻不易熟的,要多烫一会儿,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观察汤卤变化,当汤卤滚沸、不断翻滚、并且汤卤上油脂充足时,烫食味美又可保温;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过头,食物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第四,烫时必须夹稳食物,否则掉入锅中,则易煮老、煮化。
2、煮:即把用料投入汤中煮熟。
其要决是:首先要选择可煮的用料,如带鱼、肉丸、香菇等这些质地较紧密的,必须经过长时间加热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3、吃火锅的经验应是先荤后素。
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其次是喜欢麻辣味的,调节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从火锅边上油处烫食;反之则从中间沸腾处烫食;再次就是吃火锅时,必须配一杯茶,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换换口味,减轻麻辣之感。
4.火锅中放中药同煎用中药石斛、元参、麦冬各10克,用纱布包好。
放在火锅中同煮15-20分钟后,去纱布药包,即可食用。
有滋阴降火生津作用,可防止吃火锅诱发的"上火"现象。
5.火锅中放些蔬菜或豆腐蔬菜如菠菜、芹菜、青豆等。
豆腐及其制品如老豆腐、百叶等。
蔬菜中含大量维生素和叶绿素、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性都偏凉,均有清热泻火除烦等功效。
可以防止吃火锅"上火"。
注意事项1.牛肝:牛肝忌与姨鱼一同食用;不宜与维生素C、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物同食。
2.牛肉(瘦):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
3.吃火锅多是涮肉,而肉类常感染弓形虫。
羊群中弓形虫感染率约60%,猪约20%,牛为14%。
弓形虫常隐匿在这类受感染的动物肌肉中,火锅的短时间加温并不能将其消灭,孕妇进食后,会导致流产、死胎或畸胎。
孕妇最好选择在家里吃火锅,这样不仅可以控制汤料的味道,尽量不是辣的或味道太过刺激的,而且也可以确保食物的卫生,当然孕妇少吃火锅对宝宝好。
火锅虽味美,但在吃火锅时要注意卫生,讲究科学。
一要注意选料新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锅里烧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成分损坏,并失去鲜味;若不等火候烧开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此外,应注意不要滚汤吃,否则易烫伤口腔和食道的黏膜。
夜晚小虫的叫声怎么形容 形容小虫的叫声的词语
这就是睡眠的魅力,它可以让你忘记烦恼,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加美美丽动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的睡眠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哦!如果你经常熬夜的话,你的皮肤肯定会越来越差的。
1、虫子的叫声怎样形容?蝈蝈——蝈蝈 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 咿咿——虫叫、豚鸣 蝉唧唧滴嘈杂鸣叫着。
从草丛里传出金铃子嚯嚯的叫声。
蜜蜂嗡嗡嗡地飞着鸟鸣虫叫、窸窸窣窣、夏夜虫鸣、蝉声聒噪、蝉声阵阵鸟鸣虫叫注音:niǎo míng chóng jiào释义:鸟和虫发出各种的音调和节奏的鸣叫。
窸窸窣窣注音:xī xī sū sū释义: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夏夜虫鸣注音:xià yè chóng míng释义:夏夜里虫发出各种的音调和节奏的鸣叫。
蝉声聒噪注音:chán shēng guō zào释义:蝉发出各种的音调和节奏的鸣叫让人感到喧秋虫阵阵鸣叫声,唧唧切切,如断如续草虫喓喓,秋虫呢喃,暗虫唧唧有如银筝乱响,又好象是丝弦顿弹“襟襟盖盖”,“啾啾啾啾”既远的又是既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如被鼓起的轻衫,如水中轻觞的扁舟,如涓涓而下的细流2、形容草虫的声音?夏木深,草虫鸣。
”夏天的虫鸣,是夏季独特的音乐会。
不同的叫声,有着不同的韵律。
虫鸣声起起伏伏,疾疾徐徐,如明珠滚玉盘,如山雨撞珠帘,或于深草之中萦绕,或于山林之间回响。
3、描写虫叫声的句子?描写小虫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萤火虫点了那把钻向梦境的火炬,不辞辛劳地拜访各个角落的孩子们。
4、虫子怎么叫拟声词?形容虫子的叫声的拟声词:①嗡嗡、②啭啭、③吱吱、④啾啾、⑤喋喋。
像一般的叠字,和偏旁带口的词都是可以形容虫子的叫声的,如果想更具体的形容可以看看具体形容那种虫子的叫声,比如知了叫就是吱-吱-吱,因为它主要是靠翅膀和甲壳的振动发声,像知了叫声吱吱,和蟋蟀的叫声呿呿都是那种硬甲壳爬行昆虫的叫声。
像苍蝇那些嗡嗡的叫的一般都是能够飞行的昆虫的叫声。
而那些软体爬行的昆虫一般都没有叫声,或者不发声。
有时候根据季节的不同虫子的叫声也不一样,用的拟声词也不同。
比如夏天的知了一般是吱-吱-吱声音很大,但是到了秋冬他们都钻进土里面去了,叫声也很小,几乎没什么声音,所以在不同的季节,形容虫子的叫声的拟声词也不一样。
答案是:描写虫子鸣叫的声音拟声词有:唧唧,蝈蝈,吱吱,喳喳,嗡嗡等等。
唧唧例句:早晨,我刚起床,就听见有“唧唧”的叫声,那只系了红绳的小燕子真的回来了,它在我家屋檐下筑了巢。
从此我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能听见欢快的鸟叫声。
希望能够帮助到提问的你5、生活在秋天的夜晚会鸣叫的虫子有哪些?秋天的夜晚有蟋蟀、蝉、纺织娘等昆虫的叫声。
1、蟋蟀:是一种直翅目的小昆虫,因其善鸣叫的特点,在古代就被人类关注。
在《诗经》中就有对蟋蟀的描写: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2、蝉:会鸣叫的蝉都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有两个,如果去看蝉的肚皮,常会发现有两个小圆盖,这样的蝉就是雄蝉,雌蝉是没有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
3、纺织娘:纺织娘纺织娘喜食南瓜、丝瓜的花瓣,由于也吃其他昆虫,因而它属于害虫之列。
鸣声如“轧织,轧织”声。
4、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
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
生活在秋天的夜晚会鸣叫的虫有:蟋蟀,蝉,纺织娘。
6、昆虫的拟声词快?嗷呜 【动物叫声】 老虎笃笃,呱呱 【动物叫声】 青蛙哮、嗥 【动物叫声】 兽吼叫咿咿 【动物叫声】 虫叫、豚鸣咿呦 【动物叫声】 山鹿叫呦呦 【动物叫声】 鹿叫吱[zī] 【动物叫声】 象声词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老鼠吱吱地叫。
知了 【动物叫声】 AB型 知了叫声知了知了 【动物叫声】 AB型 知了叫声呼 【风声】 用来写风声。
呼呼 【风声】 象声词 如:北风呼呼地吹。
飒飒 【风声】 风吹动树枝叶声瑟瑟 【风声】 AA型 用来写轻微的声音,如:秋风瑟瑟。
瑟瑟 【风声】 不大的寒风声飕飕(shoushou) 【风声】 形容风声呜呜 【风声】 AA型 用来写风声、汽笛声。
①嗡嗡、②啭啭、③吱吱、④啾啾、⑤喋喋。
像一般的叠字,和偏旁带口的词都是可以形容虫子的叫声的,如果想更具体的形容可以看看具体形容那种虫子的叫声,比如知了叫就是吱-吱-吱,因为它主要是靠翅膀和甲壳的振动发声,像知了叫声吱吱,和蟋蟀的叫声呿呿都是那种硬甲壳爬行昆虫的叫声。
像苍蝇那些嗡嗡的叫的一般都是能够飞行的昆虫的叫声。
而那些软体爬行的昆虫一般都没有叫声,或者不发声。
7、小虫的叫声词语?嗡嗡作响,窸窸窣窣。
8、一种晚上会叫的是什么虫子?以下虫子是晚上叫白天不叫。
一、蝼蛄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称拉拉蛄、土狗子等。
蝼蛄主要在晚间活动,时常可听到一片咕咕的鸣声,这种声音可全是男声合唱,因为只有雄蝼蛄的翅膀才能摩擦出声音来,其实它们是在唱情歌,以招来蝼蛄姑娘前来幽会,生儿育女呢。
二、螽斯螽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主要有华绿露螽或镰尾露螽,夏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类似小闹钟那种滴滴的声音,十分悦耳。
有时候彻夜不停,叮铃叮铃的。
三、油葫芦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油壶鲁,属于蟋蟀科额的一种,由于此虫全身油光锃亮,仿佛从油罐子里捞出来的一样,油罐子的叫声又像葫芦倒油的声音,再加上油葫芦这种虫子爱吃各类油脂植物,比方说,花生、大豆,所以称之为油葫芦。
夏季末尾,油葫芦刚刚化为成虫,夏末初秋正是油葫芦的旺发期,特别是在初秋的夜晚,常常可以听见他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四、双斑蟋双斑蟋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蟋蟀,鸣声清脆响亮,强劲有力,声如“渠、渠、渠、渠……”,节奏匀速,鸣声连续无间断。
我们夜晚听见一直叫的虫子,大部分都是双斑蟋,野生双斑蟋雄虫善鸣好斗,以叫声吸引雌性。
纺织娘每到夏秋季的晚上,常在野外草丛中发出“沙沙”或“轧织、轧织”的声音,可达20~25声,犹如织女在试纺车,这种声音,就是我们常见的纺织娘发出的声音了,“织,织,织-......”的主旋律,音高韵长,时轻时重,犹如纺车转动。
夏季的夜晚凉爽而美妙,这些小虫子的叫声犹如星光一样点缀在我们的梦境里,伴着我们入眠。
1.我们这里晚上会叫的虫子是蛐蛐。
2.每当晚上的时候,这种叫蛐蛐的虫子就会使劲的叫,尤其是在农村,每当晚上我一个人自己走夜路的时候听到这种虫子叫的时候不自觉的赶到瘆人,其实它的白天也叫,只不过白天听着没有晚上听着那么清楚。
语出自“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蜉蝣,生命极其短暂之物。
在蜕化成飞虫以前,幼虫要在水中生活一年以上,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