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 未谋面互生好感

这封信是当时正为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
【千问解读】
这封信是当时正为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了好几位博学的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从而在两位帝王之间发生了一次特殊的接触。
近代欧洲开始与中国发生直接联系,要从16世纪传教士的活动说起。
当时,耶稣会士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报告带回欧洲。
当欧洲的知识界接触到这些报告和著作后,很快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后来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皇帝康熙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
1654年即位的康熙是清王朝历史上非常开明的一位皇帝。
他在与、南怀仁等欧洲传教士的接触中,对西方的天文、数学、物理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汤若望在历法较量中击败中国保守派官员后,康熙就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科学。
由于研究历法就必须要从数学始,康熙便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为自己的第一位数学老师,主要教授皇帝欧几里得几何学。
正是受这一情形的鼓舞,1683年,南怀仁以耶稣会中国教区区长的身份上书罗马教廷,请求速遣传教士来华,并极力宣传中国皇帝的开明与慷慨。
尽管欧洲曾有许多传教士渴望前往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政府对该项事业进行资助,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唯有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法国。
1643年即位的路易十四,在许多方面与康熙都有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幼年登基,都迅速带领自己的国家从动荡走向了强盛,并且都偏好文化艺术。
就在欧洲“中国热”刚兴起时,法国的宫廷贵族们已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而路易十四本人更是习惯使用按中国式样制造的家具。
1670年,当路易十四为他的情妇蒙特斯潘夫人建造特里亚农宫时,就模仿了中国建筑风格。
在1667年凡尔赛宫举行的一次舞会上,路易十四甚至将自己打扮得像一个中国人。
南怀仁的那封信在欧洲开始流传后,路易十四决定派遣传教士前往中国访问。
听说康熙十分喜爱西方科学,路易十四给中国皇帝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包括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带测高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水平仪、天文钟,还有一些数学仪器,装满了大大小小30个箱子。
1685年3月3日,路易十四的6名使节以洪若翰为首从法国出发,经过漫长的行程,最终于1687年7月23日抵达浙江宁波。
由于其中一位传教士在途经泰国时为国王所挽留,因此最后到达中国的实为5人,即洪若翰、李明、白晋、张诚和刘应。
1688年2月7日,这5人终于抵达目的地北京,准备觐见。
对于法国使节的到来,康熙皇帝。
当他们呈上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后,皇帝不但慷慨地准许他们在中国自由传教,还挑选使节中的张诚和白晋留在宫廷中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
几个月后,已学会满语的白晋、张诚便开始向康熙讲解天文仪器如何使用,同时还讲解一些天文现象。
1691年,应康熙的要求,白晋和张诚还曾讲授人体解剖学。
1693年,当康熙身染疟疾而御医们束手无策时,正是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和刘应献上金鸡纳霜,才治好了皇帝的病。
1708年,在曾参与中俄边境谈判的张诚等人建议下,康熙开始采用经纬度法重新绘制全国地图。
10年后,经过法国传教士与中国官员的共同努力,终于绘制完成了当时亚洲水平最高的《皇舆全图》。
在中国期间,白晋和张诚与康熙相处融洽,这也使得康熙对欧洲平添了几分好感。
同时,康熙的勤奋好学也使白晋等人极为钦佩。
在给路易十四的奏折中,白晋将康熙说成是在法国之外“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是自古以来“统治天下的帝王中最呈明的君主”。
有趣的是,1693年,康熙又任命白晋为自己的特使,要求他动身回法国招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康熙还让白晋带了300多卷中文书,作为赠送给路易十四的礼物。
当时在法国总共只有23册汉文书籍,因此这些精装汉文书籍令路易十四十分高兴。
1697年,白晋返回法国后,将康熙皇帝的礼品和自己所撰写的《康熙帝传》一并献给路易十四。
在自己的著作中,白晋对他与康熙大帝的密切接触进行了回顾,他说,“皇上亲自向我们垂询有关西洋科学、西欧各国的风俗和传闻以及其他各种问题。
我们最愿意对皇上谈起关于路易大王宏伟业绩的话题;同样,可以说康熙皇帝最喜欢听的也是这个话题”。
总之,白晋将康熙皇帝描绘为另一位“太阳王”,也是希望以此博得路易十四对康熙的好感,从而获取其对传教事业财政和人力的支持。
果然,路易十四慷慨地答应了这一请求,同时授权白晋花1万法郎为康熙皇帝准备礼物。
1699年,白晋率领15名耶稣会士再度返回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路易十四还曾给康熙写了一封亲笔信,遗憾的是这封信并没有发出,而是被永远地保存在了宫廷档案中。
300多年前,身居凡尔赛宫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与紫禁城中的康熙皇帝,二人虽然从未谋面,但他们对异域文明的强烈兴趣却开了中法两国交流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骨干专业、高水平专业,都属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专业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环境艺术设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2、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水平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10个专业,它们具体是:文物修复与保护、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光伏工程技术、传播与策划、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商企业管理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10个专业属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文物修复与保护(最低463分)第2名:大数据技术(最低454分)第3名:数字媒体技术(最低451分)第4名:光伏工程技术(最低450分)第5名:传播与策划(最低448分)第6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最低448分)第7名:电气自动化技术(最低448分)第8名: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最低447分)第9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最低445分)第10名:工商企业管理(最低445分)
202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50所大学排名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最好50所大学排名显示,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录取分数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融合地理学、社会学与规划知识,专注于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乡发展的合理规划。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规划方案,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里以浙江、辽宁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浙江2024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浙江的招生院校共有14所,考生想要就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至少要考到482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87914名以内。
浙江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是新疆农业大学(482分)、重庆对外经贸学院(547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是华南师范大学(646分)、福州大学(644分)。
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中有13所要求考生必选“地”,如华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有1所要求考生必选“物化”,如新疆农业大学,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辽宁2024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辽宁的招生院校有15所。
数据显示,辽宁考生想要就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至少要考到400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5455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为广州新华学院,学校分数为400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分数为685分。
在辽宁招生的院校中,有8所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地”,如湖南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有4所要求考生必选“历史+地”,如云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
二、202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最好50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4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院校有79所,其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东北师范大学排全国第7名、华南师范大学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北京大学A+1华东师范大学A+2北京师范大学A+3中山大学A4兰州大学A5南京大学A5东北师范大学A7武汉大学A8南京师范大学A9华南师范大学A10西北大学A11福建师范大学A12河南大学A13西南大学A14湖南师范大学A15华中师范大学B+16广州大学B+17福州大学B+18贵州师范大学B+19云南师范大学B+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21武汉理工大学B+22河北师范大学B+23成都理工大学B+24山东师范大学B+2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26浙江大学B+27南京农业大学B+28新疆大学B+29西北师范大学B+30上海师范大学B+31北京联合大学B32宁波大学B33湖北大学B34四川师范大学B35天津师范大学B36山东科技大学B3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38南宁师范大学B39贵州财经大学B40宁夏大学B41浙江工商大学B42南京邮电大学B43西安外国语大学B4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45华侨大学B45武汉科技大学B45四川农业大学B48重庆交通大学B49华北水利水电大学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