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为什么把国号改为大清 这里边有什么渊源和含义吗

自开始,我国古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号。
国号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往往被作为一个新政权开始的标
【千问解读】
自开始,我国古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号。
国号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往往被作为一个新政权开始的标志。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姓名,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的一种自我表达,是特定的名称符号。
在相信“天命”和 国祚 的封建时代,国号往往是建国者潜意识增加能量气场、寄托国运气数延续的一种载体,因而也就是一个朝代的名称。
国号并不因其统治的地理区域的改变而更改。
例如一个朝代被推翻后,其皇室后裔可以换个地方定都,沿用之前的国号。
因而有西周、东周之分,有北宋、之别。
正是所谓的“保洪图社稷,巩国祚延绵。
” 而且,国号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因而,国号取名,会受到历史背景、社会时代、民族文化、信仰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国号看似只有凝练的一两个字,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渊源和含义。
本文就说说大名鼎鼎的的国号。
为什么它的国号叫“大清”呢? 这个国号的渊源和含义,可谓深藏玄机。
清朝国号的变迁:从肃慎部族到大清 说起清朝的国号,得从其祖先溯源。
清朝的建国祖先,是历史悠久的女真部族,长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
他们也是的祖先。
舜时,“息朝,贡弓矢”,即肃慎向中原政权朝贡“弓矢”。
过着狩猎、捕鱼生活的肃慎人善射。
弓矢即弓箭,是他们的特有物产。
善射,特产弓箭,这也为其注入了驰骋四方、征服天下的基因。
肃慎长期与中原政权保持着朝贡关系。
《左传鲁昭公九年》记载:“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 也即周王室声明,肃慎属于我们北方的领土。
“女真”之名最初出现于。
之前在中国史籍中被先后称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
靺鞨本号勿吉。
勿吉古肃慎地也。
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
” 1115年,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建国,国号为“大金”。
“大金”国号的来源,有一说是来自女真发源地金水河(即松花江支流阿什河)。
还有一说,是取自金不腐不坏、期望国运永存之意。
同时,与、蒙古等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增多,逐渐融合。
后来,蒙古崛起,建立元朝,攻灭金国。
女真人仍是主要散居于发源地东北地区,并成为元朝的统辖地区。
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建立之后,女真各部族相继“悉境归附”。
明朝中期,在建州女真聚居地设置有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
明朝遵循其风俗,委任女真各部首领管辖自己的部族,世代承袭。
“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着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
时期,爱新觉罗袭封世职建州左卫指挥使。
他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统一了女真各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称汗,沿用女真先祖的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继位。
皇太极东征西讨,统一了东北地区。
西伐蒙古,进占漠南蒙古地区;东征朝鲜,迫使王朝臣服。
蒙古汗之子额哲归降,献上了据说是元朝传下来的。
这让羽翼渐丰的皇太极野心大增,认为女真一统天下属于天命所授。
皇太极认为自己的本宗建州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女真族,因而于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
明朝九年(1636年),44岁的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去汗号而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改元“崇德”。
皇太极成为大清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并且追尊其父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大清”国号从而确立。
改国号为“大清”的特殊寓意 按照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发源地、封爵、建国者、谶语等都是取国号的重要原则。
为什么皇太极定名国号为“大清”呢? 对于这个问题,自古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源于远古传说中的。
传说少昊金天氏是的长子,发展繁荣了华夏早期文化,是五方天帝之一。
少昊称父亲为清,而且也称土为清,胙土于清。
通晓华夏文化的皇太极,自比少昊,因而采用“清”做为国号。
第二种说法,受命于周王室。
在的《尚书》、《》、《周颂》等古籍中,均有“清”字。
据此,皇太极认为“清”乃周室受命的象征,将其做为国号,或许是将自己的事业比附周武王之宏伟大业。
第三种说法,与“五行”有关。
建立了明朝,“朱明”二字均具有火意;而且“火克金”,说明国号“金”不吉利。
在“五行”中,水克火。
“清”字具有水意,可以克“朱明”。
因而,志在克服明朝的皇太极,就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以图取代明朝显得天命所归。
第四种说法,发音近似。
在满语中,“金”与“清”的发音近似,汉语“清”即是满语“金”的发音。
因而,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是选取发音近似的合适字代用,改汉语不改满语。
此举是为了让汉人易于接受。
第五种说法,取意吉祥。
在蒙古语中,“戴青”的涵义是善战。
女真族精于骑射,骁勇善战,而且在民族文化上与有很多相同之处。
另外,清朝皇帝曾写有诗句“天造皇清,发祥大东”,提出以五色配五方,则东方为青色,是个吉祥的方位和颜色。
“青”与“清”字同音。
因而国号中有“清”字,寓意美好、尊贵。
第六种说法,笼络人心。
皇太极在定国号“大清”的前一年,改族名女真为“满族”。
“满族”在满语中的发音接近于“曼殊”。
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
因此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对笼络包括信徒在内的各族人心,树立自己的帝王形象,都有好处。
以上几种说法,各有道理。
遗憾的是,史料中并未相关的确切记载,因而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这一点令后人十分尴尬。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提。
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这里的“大”字不仅仅是个形容词。
在国号中加个“大”字,是标榜王朝正统性的一种方式,关系到国体和国运。
这个规矩,源自于元朝。
气吞山河,席卷四方,并且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定国号时从《易经》中取了“大哉乾元”一句话,因而以“大元”为国号。
《元文类》卷四《经世大典叙录·帝号》中记载: “元也者,大也。
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 忽必烈认为自己取得了历史上朝代前所未有的宏图大业,因而用“大”、“元”两字表示最强大、极盛之意。
于是“大”字成为正式国号的一部分。
至于人们常常称呼的“大汉”、“大唐”、“大宋”,“大”字只是个尊称而已。
他们的正式国号只是单字的汉、唐、宋。
“大元”之后,成为惯例,双字国号“大明”、“大金”陆续面世。
明朝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就说道:“国号上加大字,始于大元,我朝因之。
……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
与将国号改为“大清”相映的是,皇太极同时改元“崇德”,即年号。
当时的年号是“崇祯”,即“崇尚祯祥”。
“崇德”是“崇尚道德”,与“崇祯”相对。
显而易见,“清”对应“明”,“大清”对应“大明”,“崇德”对应“崇祯”。
这种学习借鉴明朝或者说是针锋相对的做法,耐人寻味。
所以,通晓多民族文化、拥有雄韬伟略的皇太极,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不是醉酒后癫狂所为,也不是一时兴起任性而定,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说法。
无论怎么解释,“清”与“明”一样,都包含有很多褒义,是国号的优质选项。
例如洁净,纯洁,与“浊”相对;明白,明晰;高洁,高尚,高明;公正,廉洁;太平,不乱等。
做为远在东北一隅的游牧部落女真,想要对抗甚至取代疆域广阔、底蕴强大的大明王朝,简直是,。
但是,皇太极已从明王朝这头巨象身上看到了老迈的衰弱气象,而自己却在茁壮成长。
因而这时除了树立远大目标、顺势而为之外,还必须坚定信念,祈求通过改国号、年号,以感动老天爷的眷顾,从而顺应天命。
皇太极前后在位十七年,重用汉官,富国强兵,为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事件的交错中,“大清”最终取代了“大明”。
继而逐步统一全国,成为继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政权。
这个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事物的发展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天命。
“大清”到“中国”之名的蝶变历史贡献 中国古代对“正统”问题十分重视,尤其是在王朝替代时确定道统、法统等方面,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改国号为“大清”之后,清朝后来也并未一直使用这一个国号。
在国际交往中,清朝还正式使用过“大清帝国”、“中华大清国”、“中国”、“中华”等国号。
例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具有现代国际法性质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其碑文上写有:“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当时清朝的首席代表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
在这里,用了“大清国”、“中国”国号。
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二十四年(1844年),清朝在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中,首次出现了“中华大清国”的国号,在结尾注明了“中华”国号。
国号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清朝这种将几个国号混用的行为,实际上也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晚清时期,许多国家在翻译的时候,将“大清”和“中华”等国号都统一译为“China”。
而且,清朝也逐渐引入西方现代文明概念。
例如在十四年(1888年)确定 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俗称的 )为国旗,宣统三年(1911年)确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号到国旗,还是进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清朝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在向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蝶变。
然而,天命有限,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
清朝经过传十二帝、享国近三百年而覆亡。
“大清”也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国号的。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走向鼎盛,综合国力远胜于以强盛著称的汉唐,取得了我国历史上朝代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同时,国家空前统一,疆域辽阔,生活着50多个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得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到满族等民族名称,从大金、大清到“中华大清国”、“中国”、“中华”等国号,清朝实现了由“夷”到“夏”的身份嬗变。
更具有意义的是,清朝将“华夷一家”为核心的“中华大义”,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五十多个民族认同的“大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团结,以及疆域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华”理念涵义最大化,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王牌专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都属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审计学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税收学、保险学、物流管理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10个专业,它们具体是: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财务管理、财政学、资产评估、经济学、金融学、信用管理、税收学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10个专业属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会计学(最低587分)第2名:审计学(最低584分)第3名:法学(最低583分)第4名:财务管理(最低581分)第5名:财政学(最低580分)第6名:资产评估(最低576分)第7名:经济学(最低574分)第8名:金融学(最低574分)第9名:信用管理(最低574分)第10名:税收学(最低572分)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报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下专业的高考生,请务必确认自己符合对应专业的招生要求!本科语言类日语专业限招日语或英语;英语语言类专业限招英语。
胡夫金字塔,揭秘胡夫金字塔未解之谜
众多的金字塔中,最著名、最高大、最具神奇色彩的是位于尼罗河畔、距开罗20公里的胡夫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1]。
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
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5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金字塔内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运,然后逐层堆砌而成,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当年埃菲尔铁塔还未建成时胡夫金字塔还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修筑真相 那时尼罗河每年泛滥,淹没田野达3-4个月。
农民和劳工们无法种地,于是他们找到了修筑陵墓的工作。
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
由于埃及人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影响,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像每天于东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
金字塔的修筑反映着纯农耕时代人们从季节的循环和作物的生死循环中获得的意识,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修筑陵墓。
公元前2613年,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即位。
他希望自己死后居住在一座大陵墓里,于是决定修筑一座最大的金字塔。
这也就是胡夫金字塔。
解析胡夫金字塔未解的谜团 金字塔之所以奇怪就在于它的修筑时间和建筑的数据。
在几千年之前,古埃及当时没有如今便利的机器和工具,甚至可以说连人力资源都比不上如今的社会,但是当时所修筑出来的金字塔换到现在我们都建不出来。
这足以证明金字塔修筑的难度。
那么古埃及人到底是怎么设想出这种建筑并且将它建出来的呢?这是胡夫金字塔未解的谜团中的其一。
第二,中国历史皇帝的陵墓都是靠机关和毒药来防止后人盗墓的,但是古埃及不是,他们是靠咒语。
进入胡夫金字塔的科学家发现在塔身内部刻有这样的文字“不论谁打搅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降临在他头上”。
而进入过金字塔内部的人也的确在之后纷纷奇妙死亡,半数死于癌症。
咒语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很虚无缥缈的,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但是科学家们的结局不得不让人感到胆怯。
在金字塔内,能够轻而易举地保护易腐败的东西。
法老们为何会想要修筑金字塔,最大的真相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尸身不腐,在300年后就可以复活在极乐之地。
所以古埃及的法老们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金字塔。
而根据科学家们的实验,动植物的身体放入金字塔后,的确能够保持原样,腐蚀的极其缓慢。
金字塔内的未解的谜团还有很多,但是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解密。